针对p27Kip1基因的小发夹RNA对牛角膜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er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针对p27Kip1基因的小发夹RNA(shRNA)表达质粒对牛角膜内皮细胞(bCEC)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实验研究.设计有发夹状结构的3条p27Kip1-shRNA对应模板DNA序列,并构建无关序列HK-shRNA作为阴性对照.构建并鉴定重组质粒Pgenesil-P1、Pgenesil-P2、Pgenesil-P3及Pgenesil-HK.以脂质体法将以上4种质粒分别转染bCEC,并设立空白组.稳定转染后采用RT-PCR和Western免疫印迹法榆测bCEC内p27Kip1的mRNA及其蛋白水平,筛选出抑制效果最好的阳性siRNA质粒.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该质粒组、Pgenesil-HK组及空白组的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的分布.以上数据结果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酶切及测序证实4个重组质粒均构建成功.与空白组比较,Pgenesil-P1、Pgenesil-P2、Pgenesil-P3各组mRNA的抑制效率分别为32.71%、67.76%及80.28%(F=453.102,P=0.000),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为29.27%、64.73%及76.13%(F=75.385,P=0.000),以Pgenesil-P3抑制效果最明显.空白组与Pgenesil-HK组比较蛋白水平(P=0.356)和mRNA水平(P=0.246)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空白对照和阴性siRNA相比,Pgenesil-P3组bCEC增殖能力提高,G1期细胞比例下降(F=134.224,P=0.000),s期比例增加(F=334.957,P=0.000).结论针对p27Kip1的shRNA可有效降低p27Kip1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可提高bCEC增殖能力.RNA干扰介导的p27Kip1基因沉默可能是促进角膜内皮细胞再生的有效手段.(中华眼科杂志,2009,45:254-259)

其他文献
期刊
计算机视野计的迅速发展及技术的不断改进并未减少视野检查这一主观的心理物理学测试固有的缺陷,计算机视野检测结果仍会因患者、检查者、检查环境、视野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检测误差<'[1-3]>,致使视野检测结果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真.而计算机视野检测结果中的各种可信度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视野的可信度情况。
期刊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病程缓慢,可侵及全身任何器官和组织,产生各种症状[1].眼部表现以葡萄膜炎最常见,当发生脉络膜视网膜炎时,视网膜血管常受累,表现为视网膜动脉炎或动脉周围炎,通常还可并发视神经炎、继发视神经萎缩等[2].2007年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诊治了1例以梅毒相关性眼病为全身惟一表现的病例。
期刊
目的 探讨手术切除联合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Nd:YAG)凝固治疗眼眶静脉畸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采用手术切除联合激光凝固的方法治疗眼眶静脉畸形患者17例.全身麻醉,根据瘤体部位、大小、与眼外肌和毗邻神经的关系,选择适当的手术径路,充分暴露瘤体,手术切除和激光凝固交替进行.激光凝固方式包括小剂量短时光凝和连续光凝,前者能量密度设定为60~80 J/cm2,后者能量密度不超过9
患者男性,31岁,左眼无明显诱因突发视物不清22 d,无眼痛、闪光感、眼前黑影遮挡等其他症状,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眼底出血,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予"泼尼松"等药物治疗,症状无改善。
期刊
目的 测定抗菌药物对眼部常见致病菌的防耐药突变浓度(MPC).方法 实验研究.采用微量肉汤倍比稀释法测定左旋氧氟沙星(LVF)、氧氟沙星(OFL)、环丙沙星(CIP)、诺氟沙星(NFL)、妥布霉素(TOB)及氯霉素(CHL)对40株眼部分离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肺炎克雷伯杆菌各8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通过集菌法将细菌浓度提高到1.2×1010克隆形成单位
期刊
期刊
患者女性,20岁,因"头面部肿物20年余"于2007年12月3日入住我院.患者自出生时右侧眼睑有一米粒大小肿物,随年龄增长逐渐弥漫性增大,但右眼球正常存在,能视物.随肿物长大,右上眼睑往下移,逐渐将右眼球遮盖,睑裂随肿物增长而下移,右眼视物不见,右眼球与右睑裂分离.既往体健,否认家族史.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腹未见明显阳性体征.%邹海兰,Email:paihoo@163.com 通信作者
期刊
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与重症肌尤力(myasthenia gravis,MG)均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就发病机制而言两者存在着某种相关性.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多的是Graves病(Graves disease,GD)与MG的临床相关性,如早有文献记载5%的MG可能发展为GD,而0.2%的GD可以并发MG[1].但TAO与MG的关系尚未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