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过滤操作实验是初中阶段学生们必须掌握的实验操作之一,过滤操作实验中有几个操作关键点,对于刚刚接触化学不久的学生们来说,要想靠一次实验操作就把握住这些关键,有点困难。针对这些问题,设计渐进式实验教学方案。其中,学生们自己设计的装置具有操作简便、易行等特点。
关键词:过滤;渐进式;改进
【中图分类号】G632
过滤操作实验是初中阶段化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的实验,是新课标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实验之一,同时实验操作考试也涉及此内容。因此,掌握好这一技能对学生升学及以后的发展都很重要。
该实验操作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对于我们农村的学生。虽然我们在上课做演示实验时,也把关键点--"一贴、二低、三靠",包括滤纸的折法等也都着重指出来。然而,即便是学生们认真观察了你的操作,当他们走进化学实验室后,还是会盲从。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呢?我想一方面与学生们的心理有关系,害怕做不对、缺乏信心等。
针对问题,我们对此实验进行了几次"渐进式"训练,几次练习后,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关键点,能熟练操作。甚至后来,几组学生都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方案和改进仪器的想法。这样,本来比较枯燥的实验也能与学生的思想撞出火花,不正是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的目的吗?
1.常规方法进行分组实验
1.1 实验仪器
烧杯250ml一个、烧杯100ml一个、玻璃棒一只、玻璃漏斗Φ60mm一个、铁架台(带铁夹)一个、浑浊河水、滤纸等
1.2 组装仪器
几个同学合作组装过滤器,滤纸按要求折好,放入漏斗中,使之紧贴漏斗壁,并使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口,用少量水潤湿滤纸并使滤纸与漏斗壁之间不要有气泡,检查漏斗下管口是否紧靠在接液器(烧杯)内壁上。
1.3 进行过滤
玻璃棒一端轻轻斜靠在三层滤纸一边,将盛有浑浊水的小烧杯杯口紧挨玻璃棒,慢慢倒待滤液,使待滤液缓慢顺玻璃棒流下。
1.4 实验效果
只有几组学生真正掌握了要领,大部分同学盲从,不知从何处入手,有的将滤纸放进去时,没设计好,导致过滤时很不方便;有的将滤液倒出滤纸边缘等等,出现了很多问题。但是,同学们也总结了经验。
2.渐进式实验教学
2.1 实验仪器
烧杯250ml一个、烧杯100ml一个、玻璃棒一只、玻璃漏斗Φ60mm一个、铁架台(带铁夹)一个、浑浊河水、经过处理(加明矾)的水、浑浊液(实验室制氧气后剩余物放在水中)、有颜色的水、滤纸等
2.2 组装仪器
同学们分组合作组装仪器,并按注意事项检查关键点。
2.3 进行过滤
教师不再提示过滤操作注意事项,只是告诉同学们试着分别过滤几种浑浊液、试着记录过滤等量的液体所用时间,观察不同液体流下的速度及验证是否能将颜色过滤掉等问题。
2.4 实验效果
下面是几组学生做实验时记录的数据平均值及现象汇总:
2.5 教师评价
在常规"过滤实验操作"教学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过滤不同的浑浊水,这是从"常规"迈向"探究"实验的第一步。此过程进行了五次过滤操作,首先,从注意事项(即关键点)上,重复了五次,同组学生都有机会练习每一步操作,并能观察别人操作,合作分工、指出错误、交流体会各方面都会有收获。其次,他们理解了"过滤"的目的,因此,看到他们过滤的结果,会增强他们做实验的信心,甚至他们会想办法做的更好。例如,有的同学提出,如果我们使用两层滤纸过滤,接收器中会不会得到的液体会更清澈?也有的学生提问,有颜色的水用过滤的方法不能很好的将色素除去,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学生们一旦有所收获,就会朝着正方向前进,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的。
3.过滤操作仪器的改进
渐进式教学应用在实验教学上可以说很适合,学生对操作实验感兴趣了,就会有继续探究的动力,他们的思想碰撞,有时候会产生创新的"火花"。
3.1 实验仪器
烧杯250ml一个、烧杯100ml一个、玻璃棒一只、玻璃漏斗Φ60mm一个、铁架台(带铁夹、铁圈)一个、锥形瓶、粗铁丝、浑浊河水、滤纸、注射器(15ml)一只、纱布等
3.2 组装仪器
这次提供的仪器及工具很多,由学生们自己选择组装。下图是选择了其中三组同学设计的装置:
3.3 进行过滤
学生们利用所给的仪器及工具,成功的组装出他们设计的装置,并进行操作。我们发现,他们的装置完全可以替代教材中所提供的装置,而且,对于过滤操作的难点,有些装置刻意回避了,用注射器筒代替玻璃棒,避免了待滤液洒掉,同时将它固定,操作起来也不会很累。
3.4 实验效果
比常规装置虽然有所复杂,但实验效果良好。
4.总结
渐进式教学给了学生们一个循序渐进的机会,至少让他们多次有机会体验实验、探究实验,老师们经过探索、实践后发现,这是符合学生们心理发展的特点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操作实验更是提高学生们学习化学兴趣的途径,也是培养他们动手能力的载体。因此,搞好实验教学尤为重要,对于我们中学教师来说,不要局限在教材中的实验上,还应不断学习探索,改进实验方案和装置。最重要的是给学生们提供一个可以合作探索、交流体会、展示成果的平台,放手让他们试着自己去探索实验、完成实验并能改进实验,最终使他们成为爱科学、学科学、懂科学的青年,我想这才是我们教育的初衷,也是我们培养科学人才的开始。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2012
[2]河北省教育出版社.[初中学生理科实验操作规程第三册].2002.5
关键词:过滤;渐进式;改进
【中图分类号】G632
过滤操作实验是初中阶段化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的实验,是新课标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实验之一,同时实验操作考试也涉及此内容。因此,掌握好这一技能对学生升学及以后的发展都很重要。
该实验操作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对于我们农村的学生。虽然我们在上课做演示实验时,也把关键点--"一贴、二低、三靠",包括滤纸的折法等也都着重指出来。然而,即便是学生们认真观察了你的操作,当他们走进化学实验室后,还是会盲从。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呢?我想一方面与学生们的心理有关系,害怕做不对、缺乏信心等。
针对问题,我们对此实验进行了几次"渐进式"训练,几次练习后,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关键点,能熟练操作。甚至后来,几组学生都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方案和改进仪器的想法。这样,本来比较枯燥的实验也能与学生的思想撞出火花,不正是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的目的吗?
1.常规方法进行分组实验
1.1 实验仪器
烧杯250ml一个、烧杯100ml一个、玻璃棒一只、玻璃漏斗Φ60mm一个、铁架台(带铁夹)一个、浑浊河水、滤纸等
1.2 组装仪器
几个同学合作组装过滤器,滤纸按要求折好,放入漏斗中,使之紧贴漏斗壁,并使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口,用少量水潤湿滤纸并使滤纸与漏斗壁之间不要有气泡,检查漏斗下管口是否紧靠在接液器(烧杯)内壁上。
1.3 进行过滤
玻璃棒一端轻轻斜靠在三层滤纸一边,将盛有浑浊水的小烧杯杯口紧挨玻璃棒,慢慢倒待滤液,使待滤液缓慢顺玻璃棒流下。
1.4 实验效果
只有几组学生真正掌握了要领,大部分同学盲从,不知从何处入手,有的将滤纸放进去时,没设计好,导致过滤时很不方便;有的将滤液倒出滤纸边缘等等,出现了很多问题。但是,同学们也总结了经验。
2.渐进式实验教学
2.1 实验仪器
烧杯250ml一个、烧杯100ml一个、玻璃棒一只、玻璃漏斗Φ60mm一个、铁架台(带铁夹)一个、浑浊河水、经过处理(加明矾)的水、浑浊液(实验室制氧气后剩余物放在水中)、有颜色的水、滤纸等
2.2 组装仪器
同学们分组合作组装仪器,并按注意事项检查关键点。
2.3 进行过滤
教师不再提示过滤操作注意事项,只是告诉同学们试着分别过滤几种浑浊液、试着记录过滤等量的液体所用时间,观察不同液体流下的速度及验证是否能将颜色过滤掉等问题。
2.4 实验效果
下面是几组学生做实验时记录的数据平均值及现象汇总:
2.5 教师评价
在常规"过滤实验操作"教学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过滤不同的浑浊水,这是从"常规"迈向"探究"实验的第一步。此过程进行了五次过滤操作,首先,从注意事项(即关键点)上,重复了五次,同组学生都有机会练习每一步操作,并能观察别人操作,合作分工、指出错误、交流体会各方面都会有收获。其次,他们理解了"过滤"的目的,因此,看到他们过滤的结果,会增强他们做实验的信心,甚至他们会想办法做的更好。例如,有的同学提出,如果我们使用两层滤纸过滤,接收器中会不会得到的液体会更清澈?也有的学生提问,有颜色的水用过滤的方法不能很好的将色素除去,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学生们一旦有所收获,就会朝着正方向前进,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的。
3.过滤操作仪器的改进
渐进式教学应用在实验教学上可以说很适合,学生对操作实验感兴趣了,就会有继续探究的动力,他们的思想碰撞,有时候会产生创新的"火花"。
3.1 实验仪器
烧杯250ml一个、烧杯100ml一个、玻璃棒一只、玻璃漏斗Φ60mm一个、铁架台(带铁夹、铁圈)一个、锥形瓶、粗铁丝、浑浊河水、滤纸、注射器(15ml)一只、纱布等
3.2 组装仪器
这次提供的仪器及工具很多,由学生们自己选择组装。下图是选择了其中三组同学设计的装置:
3.3 进行过滤
学生们利用所给的仪器及工具,成功的组装出他们设计的装置,并进行操作。我们发现,他们的装置完全可以替代教材中所提供的装置,而且,对于过滤操作的难点,有些装置刻意回避了,用注射器筒代替玻璃棒,避免了待滤液洒掉,同时将它固定,操作起来也不会很累。
3.4 实验效果
比常规装置虽然有所复杂,但实验效果良好。
4.总结
渐进式教学给了学生们一个循序渐进的机会,至少让他们多次有机会体验实验、探究实验,老师们经过探索、实践后发现,这是符合学生们心理发展的特点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操作实验更是提高学生们学习化学兴趣的途径,也是培养他们动手能力的载体。因此,搞好实验教学尤为重要,对于我们中学教师来说,不要局限在教材中的实验上,还应不断学习探索,改进实验方案和装置。最重要的是给学生们提供一个可以合作探索、交流体会、展示成果的平台,放手让他们试着自己去探索实验、完成实验并能改进实验,最终使他们成为爱科学、学科学、懂科学的青年,我想这才是我们教育的初衷,也是我们培养科学人才的开始。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2012
[2]河北省教育出版社.[初中学生理科实验操作规程第三册].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