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月圆

来源 :江门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unh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每在皓月当空,周围寂静,心也沉淀的时候,便不由想起很久以前一幕望月的情景。那或许是我初懂人事来,第一次注视那轮亘古的圆月吧。
  那时的具体年纪,是不太记得了,总之是很小,走路都蹒跚。小山村没有电,夜晚是宁静的,月光透着圣洁、祥和。还有神秘。一条通往竹林的小径,我光屁股坐在石板上,正痴痴地凝望着天空那轮圆月。硬冷的石板透着寒意,天上的月儿向大地挥洒着她银色的光亮,不知不觉中,我的手已是指向那遥远的月儿。身后传来的咳嗽声让我悚然一惊,专门替死人超度亡魂的二爷,不知什么时候已站在我身后,他缓缓地跟我说,月神是不可以用手去指的,否则她会割你的耳朵下酒吃。我不明白那月亮会怎样来割我的耳朵,但看二爷那庄重的脸色,便也怀了很深的恐惧,在他的指引下,低头对月亮拜了拜,算是赔罪。
  那恐惧后来缠绕了我很长时间,我不时会用小手指摸耳朵,没有什么异样,结果慢慢地有点疼有点红肿,便吓得哭起来,跑回去告诉母亲。母亲给涂了点药,很快也就好了。现在回想起来,可能是那时小山村卫生条件不好,手上总是很脏,又常常去摸耳朵,自然便有细菌感染了,小小的皮肤病而已。
  但从此以后,再也不敢用手去指月亮了,只是常常望着她出神,月神真有那么神奇吗?
  
  2
  
  小山村是偏僻而贫穷的,没有电,连水也要到一公里远的山脚下去挑,整个村子只有一家供销社买一些日常用品。或许是因为这些缘故吧。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是并无中秋节和吃月饼这些概念的。中秋节只是又一个月圆之夜,我们小孩子可以借了月光,到村外的竹林玩捉迷藏,或者,分成两伙打架,用自做的弹弓互射。
  第一次吃月饼,是村里一个在外做官的长辈给的,论起排行来,我们该称他为四爷。听说四爷先前也是个小兵,打仗时班长牺牲了,他自告奋勇代理班长,后来,就当官了。他携家带小回山村过中秋节,扛了两大箱月饼,拆开来分给小村每一户人家。我已经记不起那个中秋节的晚上月亮是否明亮,只记得那晚的月饼是又甜又香。
  小时候还有一次吃月饼的经历,给我印象深刻,至今难忘。那并不是中秋节的晚上,月亮仍然很圆。我们家里来了两个客人,是一对夫妇,母亲要我管那妇人叫姑姑。听母亲说,他们是在邻乡做生意,特意到我家来的,还买了很多东西,其中就有一盒包装精美的月饼。后来大家围坐在堂屋里吃月饼,唠一些家常,说着说着那个姑姑就失声哭起来,父亲和母亲也陪着流眼泪。
  一直到长大后我才明白,那个姑姑和我的父亲是同父异母的兄妹,在那个晚上之前两人是从未见过面的。姑姑是在说起我爷爷时流泪的。其时我爷爷已去世好几年了,爷爷去世的时候她也不知道。
  上代的恩恩怨怨,不是我们小辈可以去探明清楚的。虽然自那次之后,我也没有再见过姑姑来我家,但毕竟是血浓于水,多年以后,成年的我,逢年过节,也去邻县拜访那位姑姑,其时姑姑已两鬓如霜。
  
  3
  
  我12岁的时候,便去百里外的城市读书。父母送我到学校后,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会不会想家,一个人离家这么远怕不怕,我当然是很自豪地对他们说不怕。因为在家里受了父亲太多的管束。当初我发奋读书,便也存了一个念头,希望能考到城里去,到城里读书便没有谁可以管束我了。我终于如愿以偿。
  在城里读书,学校里流行的是城里的方言,一样与普通话相去甚远。我们来自各个穷乡僻壤,方言也各不相同,湘西南方语言是最杂的,所谓“翻过一座山。又是一种话”,而我们那里的山又是那样连绵不绝。不只是方言的区别,连衣着和肤色,都与城里城郊的学生有很显眼的区别。因了这些缘故,我们常常成为他们欺辱的对象。
  受了欺辱,又打不过人家或不敢去打人家时,心里便憋了很多委屈,毕竟年纪尚小。一个人时便不自觉地流出眼泪来。这个时候便特别想家了,想父母,兄弟姐妹,村里的小伙伴,还有家里的土房子,屋后的竹林,放牛的大山……
  在学校过中秋节,第一次体会到了中秋节的意义。学校发了月饼,食堂也加了餐,晚上又在礼堂放电影。看完电影出来,夜已经很深了。一轮圆月当空,学校的建筑物和花草树木都披着银色的外衣,有风缓缓吹来,也就有了凉意。我像小时那样静静地凝望着头顶的那轮圆月。想象着同样的月光下,家乡小山村的情景,还有父母坐在家里,是否也在望月,想远在城里读书的儿子。
  眼泪,在这个时候,又是不自觉地流淌下来。
  
  4
  
  现在,我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离家的距离是更遥远了。而家乡的小山村,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土房子少了,红砖房和楼房也相继出现在村中。一条马路,也弯弯曲曲地拐进村里。电线是早就扯了,电视机也有了,小孩子在晚上不再到竹林去玩,而是围在电视机前看“小燕子”的翻滚腾挪,大白天也有谁家的音箱在震天地响。电话也摆在家中了,有村民外出劳作时,腰里也别有新款的手机。这一切的变化,都是我们这些漂泊在外的打工者,用血汗付出所换来的。
  我也是村中漂泊在外的众多打工者中的一员,在东莞这个地方呆了五六年了,五六年了,很少回家。家中还是那座老房子,门前或许已长了青草吧。岁月沧桑,人事变更,母亲因心脏病早已躺在屋后的青山上,不再醒来。两个妹妹也在东莞打工,父亲也出来了,与我住在一起。
  中秋节的晚上,仍然是一轮圆月,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举杯共庆,分食月饼,又提着灯笼,上到楼顶,看这异乡的月亮。
  这里的夜空,在各色灯光的照射中,是呈现着灰色的,那轮月儿,是冷冷的,清清的,孤单单的,穿行在高远天穹。
  这还是我儿时所见的那个要割我的耳朵下酒吃的月亮吗?
  是我12岁在小城读书想家时所见的那个月亮吗?
  是母亲躺着的那座小山上空的月亮吗?
其他文献
刘能做门卫,我个人很为他叫屈。凭他的经历和阅历,我觉得真的是有点屈才了。但是刘能很知足,一副很自得的样子,我就无话可说了。  刘能三十多岁,退伍军人,长得高,但身体单薄。由于生计,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有点像四十多岁的人。  他有一个战友,两人感情很好。战友当兵前在当地武校呆了几年,功夫不错,到南方后就做了一个老板的保镖。刘能就是住在战友那里。  经战友力荐,刘能也成为那个老板的保镖之一。有一次,老
期刊
有个年轻人,工作轻松舒适,看别人写文章发表挣钱,心也痒痒,于是,他也冥思苦想写故事。他写了十多个故事,自己看了非常满意,在网上满怀信心地投给故事编辑。可是,折腾了大半年,一个故事也没有发表,他感到很郁闷。  一天,他收到了一个编辑的回复,有话要说,叫他上QQ。他又惊又喜,投了这么多的稿,不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就是“抱歉”、“不用”和“请另处”的回复。今天,编辑有话要说,他怎能不欣喜若狂?  他连
期刊
赖有为在南方的一座城市找了近十天的工作,仍然没有找到。带着仅有的两百块钱,赖有为准备最后去一次人才市场。  去人才市场的路上正值上班高峰时间,公交车里挤满了乘客。在过往的路途当中,司机仍然在塞棉花似的搭捡着乘客。这使原本拥挤的空间越发紧缩了。  然而,车内一位身着西装,系着名牌领带的青年乘客却显得异然沉静和从容,仿佛与世隔绝。车内的每一位乘客似乎都给他投以钦佩的目光。在异常拥挤的人群中,他竟然还给
期刊
劳斯要去外地出差,临行前,他对妻子说:“我很快就回来,如果临时有什么要事缠身,需要在那里呆几天的话,我一定给你发电报来。”  “不用发了。”妻子说,“那份电报的底稿我已经看到了,它就在你的大衣口袋里。”    酒鬼  喝得醉醺醺的丈夫半夜才回到家,推开卧室的门,侧耳听了听,屋里鸦雀无声。丈夫忍不住大声说:“老婆,你怎么还不骂呀?太黑了,我找不到床啊。”
期刊
要买几个茄子,我对卖茄子的说,你的茄子太老了,满身都是皱纹。想不到卖菜者居然理直气壮地说,这是最嫩的茄子。为何会有皱纹呢?说明它的五脏六腑正处于发育状态,一旦发育好了,其皮囊也就被撑得光光亮亮,哪里还会有皱纹呢?卖菜者说得理由十足。  我又来到另一个卖茄子的人那里,说,你这茄子太老了,茄子皮上没有一道皱纹。卖菜者“生气”地说,你脑子有病吗?连茄子嫩和老都分不清。他又以嘲讽的口吻反问道,难道满脸皱纹
期刊
小宝的妈妈正在家做面膜,刚涂完一张大白脸,就听见有人敲门。她喊来6岁的儿子,说:“宝贝,快去开门,妈妈现在这个样子是见不得人的。”  门开了,原来是收水费的小伙子。小伙子一见是个小孩,就问:“小朋友,你家大人呢?”  小宝想了想说:“叔叔,我爸爸上班去了,妈妈正在做一件见不得人的事!”    穿比基尼的美人    一个患失眠病的人来找医生。大夫给他做了仔细的检查,建议道:“今天,当您躺到床上的时候
期刊
村东有片低洼地,是我家的菜园子。小时候,每到春季,父亲总爱领着我们在那里松土、起垄、开渠,然后再认认真真地把各种各样的种子播到地里。  劳作后的父亲坐在田头,抽着烟,满足地看着整齐的菜地,仿佛真的以为能有所收获。然而,在我的记忆中,很少能吃上自家种的菜。瓜果成熟的夏季,也正是那片菜地一片汪洋的季节。  父亲似乎没注意到这一点。仍是仔仔细细地种齐每一分土地,年年如此。  终于,有一回,我觉得自己长大
期刊
遇见程元那年,我22岁。我很任性,也很天真。我以为我真心真意爱一个人,这个人也会真心真意爱我。所以我明知程元没有工作,有点花心,不负责任……还是毫不犹豫,投入了我的全部感情。  我和程元的感情,维持了三年。其间的争争吵吵,恩恩怨怨,我不想说。要说的是,为了我们的感情,我怀了三次孕。每次怀孕,我都以为,有了孩子,就能够留住他的心。没想到最后一次怀孕,他还是在我外出上班的一个白天,带走了他的一切。  
期刊
让故乡疼痛不已的不是叶子,是风  是飞奔而来的泪滴  炊烟挣脱了大地上的暮色  闪电,把我苏北的小小幸福种在一盏烛火里  我要像芦苇一样长高,高过秋天的杨树林  像一个稻草人捍卫着庄稼  守住村庄一万亩的油菜花和搁浅在风雨中的小船  守住内心寂寞的苦  村庄啊,我要守住你留给我的这盏烛火  在深夜里不知疲倦奔跑的烛火  温暖我的一生,就是这盏照干了母亲眼窝的烛火  教会我向黑暗开口说:不    啼
期刊
美妙的国度    从海口下飞机后,我们乘一艘轮船到越南旅行。第一站是海滨城市海防,这里很美,白色的沙滩,湛蓝的海水,充足的阳光,大片的椰子树。大人们躺在沙滩上,戴着日光镜享受阳光,孩子们拿着沙滩玩具正在玩沙子,好一幅海岛度假图啊!  我们被周围欢愉的气氛感染,兴奋地下海游泳,那种感觉真惬意。海水是那样的透明,突然围过来一群黄色线条和蓝色线条的鱼,一来就围着我咬。不过,别担心,它们并不是食人鱼,根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