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末,我因患感冒久治不愈,被北京市平谷区医院诊断为糖尿病,当时我血糖值高达20.0mmol/L多。门诊大夫要求我必须住院降糖治疗。我的心情坏极了,平时自认为身体不错,怎么稀里糊涂地患上了这种令人讨厌的病呢?出院时,医生说我的胰岛功能损坏很严重,需要长期打胰岛素来维持正常生活。
各种并发症缠身
离开医院没多久,各种并发症就像狂风暴雨般向我袭来,首先发难的是心肌梗死。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夜晚,室外滴水成冰,而我却因心梗发作疼得大汗淋漓,湿透冬衣。家人及时把我送到了区医院心内科就诊,值班大夫和护士紧急抢救,用上了各种治疗手段。经过紧张抢救,病情终于有了缓解。第二天心内科大夫给我做了心脏造影,并做了心脏支架植入手术,这才算保住性命。那年我才55岁。
控制住了心脏病,其他并发症又接踵而至。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微循环病变、眼底病变、蛋白尿等同时发作。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双脚又疼又麻,走路像踩棉花,两腿像灌了铅,举步维艰,连走100米的路都非常困难。
自此我走上了治疗并发症的漫长而曲折的道路。每月到医院检查治疗好几次,各种药品、针剂堆成小山。即便如此,疗效甚微。因为身体上的病痛折磨,而且看不到希望,所以思想负担很重,度日如年。2005年9月,我住进了北京协和医院,及时做了双脚神经松解手术,这才使病情出现了转机。很快我就能下地行走,并经过坚持不懈的锻炼,日常行走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了,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
积极控制饮食
随着对糖尿病认识的不断加深,我深刻体会到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控制糖尿病的根本。我针对自身情况,制订了改掉不良生活习惯的实施计划。
第一,有意识放慢吃饭速度,先吃几口主食,再吃若干口菜,让蔬菜把主食间隔开,最后以主食结束。每顿饭不少于20分钟。因为2型糖尿病自身胰岛素分泌峰值都较为迟缓,让先吃进的主食一部分已经进入肠道吸收,后吃的主食还在胃里,让自身胰岛素分泌峰值和主食消化吸收高峰同步,这样还能预防餐后低血糖。
第二,粗细搭配。因为粗粮消化得慢,血糖升得也慢。比如做米饭时把玉米渣、高粱米、小米、燕麦片、杂豆与大米掺在一起,不但香甜可口,还能控制餐后血糖。
第三,少吃多餐。每顿饭少吃一口主食,然后把这部分加起来,在晚上睡前1小时再吃掉,既保证每天的主食量,又可预防夜间低血糖发生。
第四,在管住嘴的同时,还要迈开腿。几年来我每天都要坚持3小时运动,其中晚饭后运动一小时。但晚饭不能吃得太晚、太好,运动时要达到微微出汗、微微发喘,只有这样才能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起到降糖、调脂、降压的作用。如此运动数年如一日,从不间断。由于坚持得较好,我的空腹血糖长期保持在5.0~6.0mmol/L之间。
停掉药物
由于我在自我管理方面做到了饮食固定、运动固定、药物固定。并坚持学习糖尿病知识、严格监测血糖、定期复检复查等,从2005年发病时,每天打4次胰岛素,2006年改到每天打2次;2007年改口服药后,由每天吃2片药,到2009年改为每天吃1片,到2011年下半年全部停掉药物。平均不到两年,医生就修改一次治疗方案,各种并发症都得到了有效控制和逆转。
现在我的身体状况良好。在刚刚结束的年度检查中,血糖及各项指标均达标。我本人精神饱满,面色红润,心态轻松,一口气走十里路都不觉得累。按医生的说法这叫健康的糖尿病患者。实践证明,糖尿病并不可怕,关键是有没有战胜它的决心和勇气。■
(编辑/李文解)
各种并发症缠身
离开医院没多久,各种并发症就像狂风暴雨般向我袭来,首先发难的是心肌梗死。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夜晚,室外滴水成冰,而我却因心梗发作疼得大汗淋漓,湿透冬衣。家人及时把我送到了区医院心内科就诊,值班大夫和护士紧急抢救,用上了各种治疗手段。经过紧张抢救,病情终于有了缓解。第二天心内科大夫给我做了心脏造影,并做了心脏支架植入手术,这才算保住性命。那年我才55岁。
控制住了心脏病,其他并发症又接踵而至。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微循环病变、眼底病变、蛋白尿等同时发作。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双脚又疼又麻,走路像踩棉花,两腿像灌了铅,举步维艰,连走100米的路都非常困难。
自此我走上了治疗并发症的漫长而曲折的道路。每月到医院检查治疗好几次,各种药品、针剂堆成小山。即便如此,疗效甚微。因为身体上的病痛折磨,而且看不到希望,所以思想负担很重,度日如年。2005年9月,我住进了北京协和医院,及时做了双脚神经松解手术,这才使病情出现了转机。很快我就能下地行走,并经过坚持不懈的锻炼,日常行走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了,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
积极控制饮食
随着对糖尿病认识的不断加深,我深刻体会到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控制糖尿病的根本。我针对自身情况,制订了改掉不良生活习惯的实施计划。
第一,有意识放慢吃饭速度,先吃几口主食,再吃若干口菜,让蔬菜把主食间隔开,最后以主食结束。每顿饭不少于20分钟。因为2型糖尿病自身胰岛素分泌峰值都较为迟缓,让先吃进的主食一部分已经进入肠道吸收,后吃的主食还在胃里,让自身胰岛素分泌峰值和主食消化吸收高峰同步,这样还能预防餐后低血糖。
第二,粗细搭配。因为粗粮消化得慢,血糖升得也慢。比如做米饭时把玉米渣、高粱米、小米、燕麦片、杂豆与大米掺在一起,不但香甜可口,还能控制餐后血糖。
第三,少吃多餐。每顿饭少吃一口主食,然后把这部分加起来,在晚上睡前1小时再吃掉,既保证每天的主食量,又可预防夜间低血糖发生。
第四,在管住嘴的同时,还要迈开腿。几年来我每天都要坚持3小时运动,其中晚饭后运动一小时。但晚饭不能吃得太晚、太好,运动时要达到微微出汗、微微发喘,只有这样才能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起到降糖、调脂、降压的作用。如此运动数年如一日,从不间断。由于坚持得较好,我的空腹血糖长期保持在5.0~6.0mmol/L之间。
停掉药物
由于我在自我管理方面做到了饮食固定、运动固定、药物固定。并坚持学习糖尿病知识、严格监测血糖、定期复检复查等,从2005年发病时,每天打4次胰岛素,2006年改到每天打2次;2007年改口服药后,由每天吃2片药,到2009年改为每天吃1片,到2011年下半年全部停掉药物。平均不到两年,医生就修改一次治疗方案,各种并发症都得到了有效控制和逆转。
现在我的身体状况良好。在刚刚结束的年度检查中,血糖及各项指标均达标。我本人精神饱满,面色红润,心态轻松,一口气走十里路都不觉得累。按医生的说法这叫健康的糖尿病患者。实践证明,糖尿病并不可怕,关键是有没有战胜它的决心和勇气。■
(编辑/李文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