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业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百业兴”。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是衣食之源、发展之本。近年来,马龙县马鸣乡在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一些成绩,但仍然还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笔者将从总结该乡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从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民的教育培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等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对策,以期为该乡农业产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产业 现状 对策
在乡镇工作了16年,深切感受到各级党政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工作力度,并亲身参与了马龙县马鸣乡农业产业的建设,真切体会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给广大农民群众带来美好幸福生活的喜悦。结合该乡农业产业建设情况,将我个人的粗浅思考与大家一同探讨。
一、马鸣乡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马鸣乡隶属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位于马龙县西南部,全乡国土总面积23900公顷,辖马鸣等7个村委会42个自然村47个村民小组。该乡发展农业生产的资源禀赋良好,平均海拔在1997米左右,气温14℃,降雨量926毫米,集中在7~9月份。2012年末,全乡有人口3667户13911人,其中农业人口13074人,森林覆盖率78.44%,常用耕地面积1246公顷。
(一)粮食等传统农业巩固壮大
该乡坚持面向市场调结构,突出特色扩产业,依靠科技推进产业发展,进一步巩固壮大粮食和烤烟等传统产业。2012年,实现农业总产值、农村经济总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13052万元、10936万元和5806元,较2008年增长110%、175%和136%;实现粮食总产量992.2万千克,农民人均粮食占有量达759千克,比2008年的546公斤增长39%。
(二)高原特色蔬菜基地渐成气候
该乡把蔬菜产业列入“十二五”发展战略,积极调整种植结构,按照“公司加基地带大户联带农户”的发展模式,外引内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合理布局蔬菜产业,实施“企业为龙头、市场为导向、农户为基础、基地为保障、科技为依托”的产业化发展战略。先后投资12000万元建成了850公顷高标准高稳产农田,安装节水喷(滴)灌等农业设施,建成180公顷高原特色外销型山地蔬菜种植基地。引进云南馨沃绿园种植有限公司及云南晨农农业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按照“统一用种、统一用肥、统一防治、统一检测、统一技术指导”全过程规范化生产西兰花、生菜、荚豆等时鲜畅销蔬菜,产品出口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2013年9月,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省长李纪恒等省级领导班子和各州市党政负责人到该乡视察指导“双高”基地,给予高度评价。
(三)盘强作活云岭牛、黑山羊畜牧品牌
该乡充分发挥丰富的森林和草场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产业,形成以云岭肉牛为主导产业和黑山羊、梅花鹿、野猪为特色产业的畜牧业产业化格局。2012年,肉牛、猪、羊、禽分别出栏5512头、39008头、20036只和95117羽,增速达22%、13.6%、14.8%和11.6%,发展农户规模养殖户1599户,其中,100头以上肉牛养殖小区5个,100头以上规模养羊户616户。畜牧业招商引资惊人,引进云南双友牧业公司入驻草山饲养云岭雪花肉牛,计划投资20亿元,建成年出栏10万头,存栏5万头大型龙头企业。引进红石农业科技公司、盛通投资有限公司,发展黑山羊、梅花鹿、野猪等特色品种养殖。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全乡牧业产值达5623万元,增速8.7%,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1.1%,畜牧业使农民人均增收3860元。
二、马鸣乡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
(一)发展的比例不协调
各产业之间及部门内部生产项目之间未能配套协调发展,综合效益差,农村产业结构未能做到产业部门之间和产业内部对资源利用的优化组合,互相促进,难以实现农村中的农、林、牧、渔、工、商、运、建、服务等各个产业全面发展,共同提高。
(二)农民素质与产业结构调整不相适应
农民致富欲望不足,小富即安,甚至不富也安思想较为严重,极不适应结构调整要求。农民的科技文化、思想素质、劳动意识与脱贫致富奔小康、农村产业化发展要求极度不适应。目前,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劳动力是较年轻的、有知识的、会经营的农村劳动力基本上都外出务工去,剩下来在家务农的这部分人,一般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较差。
(三)部分基层干部素质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不相适应
部分村級干部思想意识和能力不强,工作方法与市场经济要求和农村工作新情况、新形势极度不适应,思农村发展规划、想农村富裕措施、带群众走富裕路、促先进帮后进的思想意识淡薄,对农业经济结构调整问题停留在“结构调整就是少种粮食多种经作”的思想上。
(四)结构调整中科技含量和水平不高
主要受资金、信息、科技、市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业结构调整科技含量都较低,农业结构调整与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实施农业综合规划没有紧密地结合起来,农业结构调整仍表现为就结构调结构,没有充分发挥本地资源、区位资源、人文资源优势以及前期农业规划、区划研究成果。
三、加快马鸣乡农业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奠定农业产业发展基础
农村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改善的重要物质基础,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坚持从广大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民素质、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等方面。一是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逐渐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针对工程性缺水和资源性缺水并存的实际,着力推进水源、饮水、防洪、水土保持等水利工程建设。要以近两年的特大旱灾和洪灾为警示,抓住政策支持机遇,重点解决小型水库和小坝塘除险加固问题,加快实施一批重点水利设施和人畜饮水项目,全面解决生产生活用水问题。二是加强基本烟(农)田建设,持续抓好2.25万亩基本烟(农)田建设、土地整理项目、中低产田改造,力争实现人均有一亩高产稳产农田,筑牢产业发展基础。三是继续发展沼气能源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结合“绿满马龙”行动,坚持沼气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四是加强道路畅通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在进一步提高县乡道路质量上下功夫,着力构建农村交通骨干网,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村村通油路或水泥路,提高通达水平。在村容村貌整治上硬化了各村委会街心水泥路、美化了村庄、亮化了房屋、清理了“三堆”,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 (二)加强农民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本質、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最为迫切的要求和关键所在。因此,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加快农业产业的发展速度,就必须培养出千千万万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一方面要整合好农村教育资源,加强技术培训。针对农民普遍缺乏科技意识的现状,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要积极协调、配合县农业、畜牧等有关部门,抓好农村实用科技培训。培训内容要实用,语言要通俗,让农民方便轻松的学到科学种植、养殖的技术,成为科技致富的带头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产业现代化化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做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培育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新风尚,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法制讲座、村务政务公开等活动,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培养农民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习惯,使广大农民的文化、政治、法制、民主意识不断提高,为建设和谐新农村打下良好的人文基础。
(三)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发展速度
按照马龙县委“一产做特、二产做优、三产做强”和经济“进位争先”的总体要求,通过“引进企业、建设基地、打造中心”的示范作用。更进一步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生产年均增长4%以上。努力构建畜牧养殖园区,充分利用马鸣万亩草山常绿草地面积广、畜群存栏数量大等优势,按照“增加总量、提高质量、突出特色、择优发展”的要求,以云南双友牧业和红石农业科技等大型养殖企业为龙头,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努力推进小区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山地牧业养殖园区建设,扶持50户百头以上肉牛养殖大户,力争建成全省乃至全国较大规模的标准化山地牧业养殖园区,从而实现由“畜牧大乡”向“畜牧强乡”的跨越。着力打造优质烤烟种植基地,在全面完成县确定的收购数量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烟叶结构,提高烟叶质量,确保实现农民人均烤烟收入增倍。坚持走“扶龙头、建基地、联农户与冷链物流深加工相结合”的路子,加快高原特色外销型山地蔬菜基地建设,鼓励农户向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充分发挥马鸣“双高”蔬菜种植基地的带动示范作用,进一步扩大外销型山地蔬菜等特色产业生产规模,努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农村与市场,生产与销售的有效对接。加强产业项目建设,以引进广州福喜农业科技公司建设万吨蔬菜种植、冷藏、深加工基地为依托,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提升品牌附加值,带动农户千家种植万人增收。
(四)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创立农产品品牌效益
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吸收力和竞争力。农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是农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最终体现,它取决于农产品的结构构成、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产品的市场体系建设、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卫生水平等因素。一方面要牢固树立农产品就是商品的观念,从市场理念出发,抢占市场份额,要开辟未充分开发的市场,要创造新的消费市场。另一方面要坚决实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是农产品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核心。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完善农业种养业良种、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动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等“七大体系”,着眼于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着力于增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动植物重大疫病和虫害防控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能力。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扶持优势单位提高创新能力,进而构建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拓展绿色食品生产开发规模,塑造“绿色经济”的形象。要加强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建设,尽快建立一批绿色食品龙头企业,扩大精深加工产品比重,逐步实现绿色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以及肉蛋产品、土特产品的多样化和系列化。
总之,加快农业产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将贯穿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全过程。因此,我们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防止脱离实际、急于求成,才能确保现代农业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建鳞,郭洪兴,杨兴跃等.《马龙年鉴》,2012年.
[2]赵小和.《中国曲靖的现代化》.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
作者简介:杨兴跃(1979-),男,汉族,云南马龙人,毕业于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在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马鸣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
【关键词】农业产业 现状 对策
在乡镇工作了16年,深切感受到各级党政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工作力度,并亲身参与了马龙县马鸣乡农业产业的建设,真切体会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给广大农民群众带来美好幸福生活的喜悦。结合该乡农业产业建设情况,将我个人的粗浅思考与大家一同探讨。
一、马鸣乡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马鸣乡隶属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位于马龙县西南部,全乡国土总面积23900公顷,辖马鸣等7个村委会42个自然村47个村民小组。该乡发展农业生产的资源禀赋良好,平均海拔在1997米左右,气温14℃,降雨量926毫米,集中在7~9月份。2012年末,全乡有人口3667户13911人,其中农业人口13074人,森林覆盖率78.44%,常用耕地面积1246公顷。
(一)粮食等传统农业巩固壮大
该乡坚持面向市场调结构,突出特色扩产业,依靠科技推进产业发展,进一步巩固壮大粮食和烤烟等传统产业。2012年,实现农业总产值、农村经济总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13052万元、10936万元和5806元,较2008年增长110%、175%和136%;实现粮食总产量992.2万千克,农民人均粮食占有量达759千克,比2008年的546公斤增长39%。
(二)高原特色蔬菜基地渐成气候
该乡把蔬菜产业列入“十二五”发展战略,积极调整种植结构,按照“公司加基地带大户联带农户”的发展模式,外引内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合理布局蔬菜产业,实施“企业为龙头、市场为导向、农户为基础、基地为保障、科技为依托”的产业化发展战略。先后投资12000万元建成了850公顷高标准高稳产农田,安装节水喷(滴)灌等农业设施,建成180公顷高原特色外销型山地蔬菜种植基地。引进云南馨沃绿园种植有限公司及云南晨农农业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按照“统一用种、统一用肥、统一防治、统一检测、统一技术指导”全过程规范化生产西兰花、生菜、荚豆等时鲜畅销蔬菜,产品出口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2013年9月,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省长李纪恒等省级领导班子和各州市党政负责人到该乡视察指导“双高”基地,给予高度评价。
(三)盘强作活云岭牛、黑山羊畜牧品牌
该乡充分发挥丰富的森林和草场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产业,形成以云岭肉牛为主导产业和黑山羊、梅花鹿、野猪为特色产业的畜牧业产业化格局。2012年,肉牛、猪、羊、禽分别出栏5512头、39008头、20036只和95117羽,增速达22%、13.6%、14.8%和11.6%,发展农户规模养殖户1599户,其中,100头以上肉牛养殖小区5个,100头以上规模养羊户616户。畜牧业招商引资惊人,引进云南双友牧业公司入驻草山饲养云岭雪花肉牛,计划投资20亿元,建成年出栏10万头,存栏5万头大型龙头企业。引进红石农业科技公司、盛通投资有限公司,发展黑山羊、梅花鹿、野猪等特色品种养殖。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全乡牧业产值达5623万元,增速8.7%,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1.1%,畜牧业使农民人均增收3860元。
二、马鸣乡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
(一)发展的比例不协调
各产业之间及部门内部生产项目之间未能配套协调发展,综合效益差,农村产业结构未能做到产业部门之间和产业内部对资源利用的优化组合,互相促进,难以实现农村中的农、林、牧、渔、工、商、运、建、服务等各个产业全面发展,共同提高。
(二)农民素质与产业结构调整不相适应
农民致富欲望不足,小富即安,甚至不富也安思想较为严重,极不适应结构调整要求。农民的科技文化、思想素质、劳动意识与脱贫致富奔小康、农村产业化发展要求极度不适应。目前,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劳动力是较年轻的、有知识的、会经营的农村劳动力基本上都外出务工去,剩下来在家务农的这部分人,一般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较差。
(三)部分基层干部素质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不相适应
部分村級干部思想意识和能力不强,工作方法与市场经济要求和农村工作新情况、新形势极度不适应,思农村发展规划、想农村富裕措施、带群众走富裕路、促先进帮后进的思想意识淡薄,对农业经济结构调整问题停留在“结构调整就是少种粮食多种经作”的思想上。
(四)结构调整中科技含量和水平不高
主要受资金、信息、科技、市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业结构调整科技含量都较低,农业结构调整与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实施农业综合规划没有紧密地结合起来,农业结构调整仍表现为就结构调结构,没有充分发挥本地资源、区位资源、人文资源优势以及前期农业规划、区划研究成果。
三、加快马鸣乡农业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奠定农业产业发展基础
农村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改善的重要物质基础,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坚持从广大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民素质、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等方面。一是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逐渐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针对工程性缺水和资源性缺水并存的实际,着力推进水源、饮水、防洪、水土保持等水利工程建设。要以近两年的特大旱灾和洪灾为警示,抓住政策支持机遇,重点解决小型水库和小坝塘除险加固问题,加快实施一批重点水利设施和人畜饮水项目,全面解决生产生活用水问题。二是加强基本烟(农)田建设,持续抓好2.25万亩基本烟(农)田建设、土地整理项目、中低产田改造,力争实现人均有一亩高产稳产农田,筑牢产业发展基础。三是继续发展沼气能源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结合“绿满马龙”行动,坚持沼气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四是加强道路畅通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在进一步提高县乡道路质量上下功夫,着力构建农村交通骨干网,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村村通油路或水泥路,提高通达水平。在村容村貌整治上硬化了各村委会街心水泥路、美化了村庄、亮化了房屋、清理了“三堆”,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 (二)加强农民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本質、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最为迫切的要求和关键所在。因此,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加快农业产业的发展速度,就必须培养出千千万万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一方面要整合好农村教育资源,加强技术培训。针对农民普遍缺乏科技意识的现状,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要积极协调、配合县农业、畜牧等有关部门,抓好农村实用科技培训。培训内容要实用,语言要通俗,让农民方便轻松的学到科学种植、养殖的技术,成为科技致富的带头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产业现代化化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做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培育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新风尚,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法制讲座、村务政务公开等活动,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培养农民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习惯,使广大农民的文化、政治、法制、民主意识不断提高,为建设和谐新农村打下良好的人文基础。
(三)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发展速度
按照马龙县委“一产做特、二产做优、三产做强”和经济“进位争先”的总体要求,通过“引进企业、建设基地、打造中心”的示范作用。更进一步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生产年均增长4%以上。努力构建畜牧养殖园区,充分利用马鸣万亩草山常绿草地面积广、畜群存栏数量大等优势,按照“增加总量、提高质量、突出特色、择优发展”的要求,以云南双友牧业和红石农业科技等大型养殖企业为龙头,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努力推进小区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山地牧业养殖园区建设,扶持50户百头以上肉牛养殖大户,力争建成全省乃至全国较大规模的标准化山地牧业养殖园区,从而实现由“畜牧大乡”向“畜牧强乡”的跨越。着力打造优质烤烟种植基地,在全面完成县确定的收购数量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烟叶结构,提高烟叶质量,确保实现农民人均烤烟收入增倍。坚持走“扶龙头、建基地、联农户与冷链物流深加工相结合”的路子,加快高原特色外销型山地蔬菜基地建设,鼓励农户向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充分发挥马鸣“双高”蔬菜种植基地的带动示范作用,进一步扩大外销型山地蔬菜等特色产业生产规模,努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农村与市场,生产与销售的有效对接。加强产业项目建设,以引进广州福喜农业科技公司建设万吨蔬菜种植、冷藏、深加工基地为依托,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提升品牌附加值,带动农户千家种植万人增收。
(四)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创立农产品品牌效益
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吸收力和竞争力。农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是农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最终体现,它取决于农产品的结构构成、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产品的市场体系建设、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卫生水平等因素。一方面要牢固树立农产品就是商品的观念,从市场理念出发,抢占市场份额,要开辟未充分开发的市场,要创造新的消费市场。另一方面要坚决实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是农产品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核心。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完善农业种养业良种、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动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等“七大体系”,着眼于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着力于增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动植物重大疫病和虫害防控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能力。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扶持优势单位提高创新能力,进而构建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拓展绿色食品生产开发规模,塑造“绿色经济”的形象。要加强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建设,尽快建立一批绿色食品龙头企业,扩大精深加工产品比重,逐步实现绿色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以及肉蛋产品、土特产品的多样化和系列化。
总之,加快农业产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将贯穿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全过程。因此,我们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防止脱离实际、急于求成,才能确保现代农业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建鳞,郭洪兴,杨兴跃等.《马龙年鉴》,2012年.
[2]赵小和.《中国曲靖的现代化》.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
作者简介:杨兴跃(1979-),男,汉族,云南马龙人,毕业于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在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马鸣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