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好学生往往是老师的宠儿,差生却往往使老师头疼。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都有独特的认知方式和思维习惯,学困生也不例外,需要真心爱护和关注。要想真正关注学困生,要知道什么是学困生。学困生一般身上毛病多、错误多,即学习困难的学生,以前通常叫差生或后进生。他们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家长不关心其学习;在家不写作业,上课不认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啥也不会,该会的知识也不会;不懂礼貌。总之,学困生就是学习有困难、掌握不了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差、学习成绩差、道德品质差的学生。一、帮助学困生充分认识自身价值和潜力,树立信心。
自信是成就大事最重要的条件。有这样一句名言:胜利终将属于那些相信自己能够成功的人。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让“学困生”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有进步。其次,教师本身要对“学困生”有信心,相信经过他们自身的努力,加上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他们一定会有进步。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抓住“学困生”的点滴进步和长处进行鼓励,让其更加进步。再次,许多“学困生”由于成绩差,在心里有自卑感,作为教师,重要的是让这些“学困生”重拾自信,树立信心。在学习上,给予差生更多的帮助,辅导,如课堂上多设一些让差生能够回答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多让他们做一些较易的练习题,课堂外开小灶,发现他们的微小进步,进行精神鼓励,或者物质奖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强对学习的信心。 要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必须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拥有的巨大潜能和广阔的发展可能性,使他们深信:只要自己在某些领域的努力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做出比较突出的成绩,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帮助他们及早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和远大理想,用美好的前景激励他们形成顽强的自信心和奋斗精神。
二、真心的尊重和平等相待,使他们相信自己能行,增加成功的信念。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快乐和胜利的欣慰,便会激起追求无休止成功的意念和力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减少学困生学习中的挫折感,要让学困生有机会表现自己,多给学困生关怀、友爱和帮助,多给予他们信任和鼓励,为他们创造正确表现自己的机会,引导他们正视困难,正视挫折,帮他们消除心理障碍,才能教育他们勇敢接受挑战,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师的态度,对学困生影响至关重要。教师首先要尊重他们,尊重他们完整的个性和人格尊严。这种尊重要发自内心的,使差生从教师的目光、表情、语言、举止中真正体会到尊重和关心。师生之间只有建立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依赖的亲密真挚的情感关系,教师热切的期望、成功的激励才能通过这条情感的纽带源源不断地输入他们心中,促使他们战勝自卑,增强信心,启动成功的“内驱力”。
三、要赏识、激励学困生,挖掘其身上的闪光点。
在一些老师眼里,学困生常常被冷落、被遗忘,因而学困生常常以为“老师只看到我的缺点和短处,看不到我的优点和进步”,所以就不思进取、自暴自弃。教学艺术的本质不是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一个成功的教育者需要懂得如何去赏识每一位学生,需要懂得如何使教育过程充满智慧;他善于把一切意外化为积极因素,善于发现并保护每一位学生一切美好品质的种子;他不仅能够传授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更可贵的是,他能够避免摧毁孩子的自信心,学会欣赏学困生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出来的善意。比如,学生举手,就表示他有学习的愿望和表达的渴望。尽管他的理解存在误区、有待引领,但教师不要急于否定它,也不要急于将正确的答案和盘托出,而要明知故问、循循善诱。因此老师对学困生要多加赞赏,时刻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善于发现他们身上所闪现出的亮点,比如一次积极主动的劳动、一件助人为乐的好事、一次精彩的课堂发言、一次认真的作业、一次大胆的文艺表演,甚至上课不再睡大觉、偶尔一次不再破坏公物反而爱惜保护公物、见到老师主动打招呼表现为有礼貌了等等,都要及时给以充分的肯定,并在同学中大加赞赏和宣扬,让绝大多数同学认可和肯定。如此,他的闪光点一经展示,同学们就会对他刮目相看,于是他就容易改变自身在同学心目中的坏印象。这样,老师再适当给以及时鼓励并给一点“职位”,如“卫生小部长”、“纪律小班长”、“劳动小组长”等,使他们树立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并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从而改掉自身的不良习气,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四、教师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
在确定“学困生”的教学要求时不能急于求成和“一刀切”。应分清轻重缓急、区别对待,可以采取减缓坡度增加台阶,小步子前进的策略,使“学困生”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逐步达到基本的教学要求。当“学困生”的转变出现反复时,我们老师不能急躁、气馁,应找出反复的原因,“教不厌,诲不倦”坚持面授教学方法,同时还应做好深入细致的家长工作,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和帮助,教育学生学会评价,不要歧视学困生,提倡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发挥集体的力量,促进学困生进步。“学困生”一旦有思想上的转化,就要趁热打铁,围绕这一点,要抓住时机,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变厌学为乐学,夸美纽斯认为:“求知和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在孩子身上激发起来”。一旦激发起来,就要防止逆向转化,所以必须持之以恒,对于出现的漏洞给予坚决的堵死,毫不松懈,这样以来,“学困生”的潜力得以发挥,兴趣愈来愈高,成绩就不断提高。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希望我们都能够抓住一个契机来重点关心学困生,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塑造学困生良好的个性、排除学困生的不良情绪、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用心引导他们走向健康成长的道路,所有这些,我们教师将责无旁贷。
好学生往往是老师的宠儿,差生却往往使老师头疼。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都有独特的认知方式和思维习惯,学困生也不例外,需要真心爱护和关注。要想真正关注学困生,要知道什么是学困生。学困生一般身上毛病多、错误多,即学习困难的学生,以前通常叫差生或后进生。他们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家长不关心其学习;在家不写作业,上课不认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啥也不会,该会的知识也不会;不懂礼貌。总之,学困生就是学习有困难、掌握不了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差、学习成绩差、道德品质差的学生。一、帮助学困生充分认识自身价值和潜力,树立信心。
自信是成就大事最重要的条件。有这样一句名言:胜利终将属于那些相信自己能够成功的人。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让“学困生”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有进步。其次,教师本身要对“学困生”有信心,相信经过他们自身的努力,加上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他们一定会有进步。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抓住“学困生”的点滴进步和长处进行鼓励,让其更加进步。再次,许多“学困生”由于成绩差,在心里有自卑感,作为教师,重要的是让这些“学困生”重拾自信,树立信心。在学习上,给予差生更多的帮助,辅导,如课堂上多设一些让差生能够回答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多让他们做一些较易的练习题,课堂外开小灶,发现他们的微小进步,进行精神鼓励,或者物质奖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强对学习的信心。 要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必须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拥有的巨大潜能和广阔的发展可能性,使他们深信:只要自己在某些领域的努力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做出比较突出的成绩,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帮助他们及早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和远大理想,用美好的前景激励他们形成顽强的自信心和奋斗精神。
二、真心的尊重和平等相待,使他们相信自己能行,增加成功的信念。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快乐和胜利的欣慰,便会激起追求无休止成功的意念和力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减少学困生学习中的挫折感,要让学困生有机会表现自己,多给学困生关怀、友爱和帮助,多给予他们信任和鼓励,为他们创造正确表现自己的机会,引导他们正视困难,正视挫折,帮他们消除心理障碍,才能教育他们勇敢接受挑战,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师的态度,对学困生影响至关重要。教师首先要尊重他们,尊重他们完整的个性和人格尊严。这种尊重要发自内心的,使差生从教师的目光、表情、语言、举止中真正体会到尊重和关心。师生之间只有建立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依赖的亲密真挚的情感关系,教师热切的期望、成功的激励才能通过这条情感的纽带源源不断地输入他们心中,促使他们战勝自卑,增强信心,启动成功的“内驱力”。
三、要赏识、激励学困生,挖掘其身上的闪光点。
在一些老师眼里,学困生常常被冷落、被遗忘,因而学困生常常以为“老师只看到我的缺点和短处,看不到我的优点和进步”,所以就不思进取、自暴自弃。教学艺术的本质不是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一个成功的教育者需要懂得如何去赏识每一位学生,需要懂得如何使教育过程充满智慧;他善于把一切意外化为积极因素,善于发现并保护每一位学生一切美好品质的种子;他不仅能够传授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更可贵的是,他能够避免摧毁孩子的自信心,学会欣赏学困生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出来的善意。比如,学生举手,就表示他有学习的愿望和表达的渴望。尽管他的理解存在误区、有待引领,但教师不要急于否定它,也不要急于将正确的答案和盘托出,而要明知故问、循循善诱。因此老师对学困生要多加赞赏,时刻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善于发现他们身上所闪现出的亮点,比如一次积极主动的劳动、一件助人为乐的好事、一次精彩的课堂发言、一次认真的作业、一次大胆的文艺表演,甚至上课不再睡大觉、偶尔一次不再破坏公物反而爱惜保护公物、见到老师主动打招呼表现为有礼貌了等等,都要及时给以充分的肯定,并在同学中大加赞赏和宣扬,让绝大多数同学认可和肯定。如此,他的闪光点一经展示,同学们就会对他刮目相看,于是他就容易改变自身在同学心目中的坏印象。这样,老师再适当给以及时鼓励并给一点“职位”,如“卫生小部长”、“纪律小班长”、“劳动小组长”等,使他们树立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并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从而改掉自身的不良习气,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四、教师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
在确定“学困生”的教学要求时不能急于求成和“一刀切”。应分清轻重缓急、区别对待,可以采取减缓坡度增加台阶,小步子前进的策略,使“学困生”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逐步达到基本的教学要求。当“学困生”的转变出现反复时,我们老师不能急躁、气馁,应找出反复的原因,“教不厌,诲不倦”坚持面授教学方法,同时还应做好深入细致的家长工作,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和帮助,教育学生学会评价,不要歧视学困生,提倡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发挥集体的力量,促进学困生进步。“学困生”一旦有思想上的转化,就要趁热打铁,围绕这一点,要抓住时机,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变厌学为乐学,夸美纽斯认为:“求知和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在孩子身上激发起来”。一旦激发起来,就要防止逆向转化,所以必须持之以恒,对于出现的漏洞给予坚决的堵死,毫不松懈,这样以来,“学困生”的潜力得以发挥,兴趣愈来愈高,成绩就不断提高。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希望我们都能够抓住一个契机来重点关心学困生,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塑造学困生良好的个性、排除学困生的不良情绪、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用心引导他们走向健康成长的道路,所有这些,我们教师将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