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生观的唯美主义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唯美主义于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法国兴起并成为一时风尚,随后在英国获得更大程度的发展。在“为艺术而艺术”口号的统摄下,英国的唯美主义因为社会现实和罗斯金等人的理论的影响,出现了一种新的诗学命题。本文试图对出现这种新的诗学命题的原因做出分析,并概括说明这一诗学命题的基本观点。
  关键词:唯美主义 为艺术而艺术 人生观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R·V·约翰逊在他的《美学主义》一书中指出“唯美主义”这一词语有三个方面的理解和应用:首先,作为一种人生观,唯美主义主张以“艺术的精神”来探讨生命现象;其次,作为艺术观,唯美主义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第三,唯美主义作为文学与艺术作品之一种实际特质。最后一点主要表现为文学创作和作品表现出来的一种美学追求倾向,而作为艺术观的唯美主义和作为人生观的唯美主义在西方也不是同时出现的。具体说来,“为艺术而艺术”、强调艺术独立性的观点始终是唯美主义的旗帜和核心理论,贯穿于唯美主义所有其它理论和艺术思想之中。而作为人生观的唯美主义则是后来唯美主义的重心由法国转移到英国后,由于英国的不同于法国的社会现实和英国理论家如罗斯金等人对唯美主义进行人生观的改造后出现的新的诗学命题。本文试图对唯美主义在英国出现这种转变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说明,同时对作为人生观的唯美主义的基本观点进行简要的概括。
  
  一 唯美主义时代转变的原因
  
  唯美主义首先在19世纪初的法国出现并获得发展。戈蒂耶在19世纪30年代先后发表长篇叙事诗《阿贝杜斯》(Albertus,1832)和长篇小说《莫班小姐》(Mademoiselle de Maupin,1835),在这两部作品的序言中,戈蒂耶明确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并在创作中把这种观点付诸实践。后来,“为艺术而艺术”成为唯美主义运动的纲领理论。在唯美主义前期的法国,唯美主义者们首先打出“为艺术而艺术”的旗帜,把捍卫艺术的独立和自足作为自己的奋斗准则和目标,表现出对“纯艺术”的执着追求。事实上,此后文学理论中强调的文学的自主性神话最初就来源于此。而在19世纪中后期,唯美主义思想传到英国后,却在英国发生了人生观的转向,在“为艺术而艺术”、强调艺术的独立性的纲领下又发展出了“个体主体性地位的确立”和“文学艺术拯救现世人生”这两个鲜明的诗学命题。发生这转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国内背景上,英国的社会现实完全不同于法国。在法国,新古典主义在18世纪盛行并且一直对文学创作产生着强烈的干预和指导作用,新古典主义的说教风尚要求文学寓教于乐,发挥文学的说教和道德功能。同时,法国大革命失败以后,封建的波帮王朝复辟,官方和非官方都有人纷纷要求由政府来控制和指导文学,但是由于启蒙派思想在法国根深蒂固,所以在较长的历史时期里,资产阶级革命和封建王朝复辟相对立,社会矛盾既复杂又深刻。而对立的双方都希望借助文学艺术来宣传自己的思想和主张,试图学艺术当作宣传的工具。新型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又主张艺术为人类进步和乌托邦服务。在这种复杂的社会情况下,艺术的独立性就消失了,完全沦为各个派别宣传自己思想的工具。所以,法国的唯美主义主要是一种艺术观上的唯美主义,主要是因为反对艺术的道德功利要求而产生的,主张“诗除了自身外并无其它的目的,它不可能有其它目的,除了纯粹为写诗的快乐而写的诗之外,没有任何诗是伟大、高贵、真正无愧于诗这个名称的”。
  而19世纪中后期的英国处于维多利亚统治后期,社会政局相对稳定,并不存在道路选择的问题,同时,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在当时的英国,资本主义已经呈现出奢靡和颓废的气息,工具理性受到人们的普遍质疑和批判。所以,英国的唯美主义能更深入地对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生存问题和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获得拯救的问题做出深入的思考。
  其次,康德和席勒的哲学、美学思想在英国和法国的不同影响。康德基于人作为主体性存在的心意功能(知、情、意)的划分,强调审美判断力是沟通必然和自由的中介和桥梁,审美判断的非功利性可以弥合理性和自由之间的裂痕,依靠审美能恢复人的完整性,从而把审美提高到和理性、自由对举的高度,强调了审美的独立性与非功利性。审美独立性与非功利性的思想一方面为法国的唯美主义者接受并加以发展,从而出现了“为艺术而艺术”这一唯美主义的纲领性口号;而另一方面,席勒在康德审美思考的基础上,为康德的形式主义美学注入了价值论的意义,强调审美可以通过非功利性的游戏冲动平衡人的理性冲动和感性冲动,使人获得通向自由之路并成为完整的人,恢复了和谐的完整的人就是人最完美的存在形式。在这个意义上,席勒建立起他的审美乌托邦思想,并开始代替宗教给予人终极的安慰。
  而维多利亚统治后期的英国,宗教文化体系及形而上学却呈现出颓败之势,超时间、超感官的形而上的世界似乎不存在了,人们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信仰和寄托,于是英国的唯美主义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康德和席勒的关于艺术拯救人生的思想,在康德和席勒思想的影响下走上了一条依靠美和艺术拯救现世人生的道路。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还在于英国的传统和罗斯金等人对唯美主义诗学的重新建构。早在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思想和主张里,就有了比较鲜明的唯美主义思想。济慈主张诗人应该具有“消极感受力”,要“禁得起不安、迷茫、怀疑而不是烦躁地要去弄清事实,找出道理”,坚持美感应超越其它的一切考虑,强调文学创作并不关乎探索真理,也不关乎道德目的,而只专注于对审美感觉的沉醉和把握。同时,在一封给朋友的信中,济慈还感叹道:“要是能够靠感觉而不是靠思想来过活,那该多好!”这些都为英国接受唯美主义思想和唯美主义思想在英国的转变提供了条件。
  而后来的罗斯金,就像杜吉刚在《唯美主义批评在英国的兴起与消歇》中指出的那样:“罗斯金对于英国唯美主义诗学建构所起的作用,并不在于其批评实践是否赞同唯美主义的诗学主张,而在于其批评的方式以及其所关注的问题。”罗斯金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认为资本主义是一个反人道、反诗意、没有艺术也没有美的社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缺陷,不仅在于使劳动者不堪忍受的物质条件,而且还在于它根本消灭了劳动的乐趣。因此,罗斯金一再主张人类社会应当回到前资本主义时代,回到那个劳动者既是工人又是艺术家的时代。正如有学者所评价的那样:
  “罗斯金把艺术问题与社会问题相互结合来加以研究的这种批评方式以及其对于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主体性状况的考察,才促成了英国唯美主义诗学建构中诗学问题的根本拓展。”
  此后,罗斯金的继承者威廉·莫里斯又发展了罗斯金的思想,他认为,艺术品是人类在最精进、最富人性、最有思想的时候创造出来的美,是自由健康的人类欢欣的源泉,幻想通过艺术以美化生活、改造社会。正是由于这些人对艺术问题和社会问题以及人生问题的思考才促使英国唯美主义思想由艺术观向人生观方面转变。
  可以说,唯美主义思想在英国的转向既符合英国社会的现实和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英国的理论家自身努力的结果。
  
  二 作为人生观的唯美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美主义前期主要是在“为艺术而艺术”的旗帜下,把捍卫艺术的独立和自足作为自己的准则和奋斗目标,表现出对“纯艺术”的执着追求。而后来唯美主义传到英国后,由于英国的社会现实和罗斯金等人的思想的影响,使唯美主义具备了全新的诗学内涵,提出了人生艺术化的命题,主张用艺术来拯救现世人生。这种作为人生观的唯美主义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强调对于时间的世俗化体验和对于现世人生的享受。在19世纪尤其是19世纪后半期的欧洲社会,西方的文化传统开始出现断裂,基督教思想开始动摇,超时间、超感官的形而上的世界受到人们的质疑,而感官与时间的一维世界却受到人们的确认和肯定。正是由于这样一种现实文化处境,英国的唯美主义诗学走上了一条开发感官、追求人生现世体验的道路,试图通过不断地拓展和开发感官体验来达到超越人生局限、实现自身完满的目的。而同时,维多利亚统治后期,商业精神确立,工具理性主义却逐渐走向沦落,“理性实际上不过是正好在那时发展成为资产者中等市民的理想化的悟性而已”,“以前只是暗中偷着干的资产阶级罪恶却更加猖獗了,商业日益变成欺诈,革命的箴言‘博爱’在竞争的诡计和嫉妒中获得了实现,贿赂代替了暴力压迫,金钱代替了刀刃,成为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宗教不再能给人希望和终极的安慰,同时,唯美主义的理论家又对现实感到普遍的失望,于是就走向开发感官、注重当下体验的道路。就像著名美学家瓦尔特·佩特所说的那样:
  “正如维克多·雨果所说:我们都是被判死刑的人,只不过在一段不定期的缓刑罢了。我们有一短暂停留期,过后便会物是人非了……我们唯一的机会在于延长生命,在既定的期限内尽可能增加脉搏的跳动。”
  佩特认为人生并不像宗教主张的那样既有犯罪的过去也有得救的未来,而是仅仅只有此时这一短暂的存在。
  第二,注重艺术的价值,强调艺术对生活的意义和本源性。当宗教文化体系面临危机,不能再给人终极安慰的时候,英国的唯美主义者们接受了康德和席勒的思想,开始构建一种审美的乌托邦,企图用艺术来代替宗教给人以终极的关怀。作为唯美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王尔德一再强调艺术高于生活和对生活的意义,“文学总是居先于生活,它不模仿它,而是按照自己的目的浇铸它”,“事物存在是因为我们看见他们,而我们看见什么以及如何看见取决于影响我们的艺术”,认为生活可以模仿艺术。唯美主义的这种主张就颠覆了西方一直以来的艺术模仿生活的观念,强调了艺术的独立价值和它对生活的本源意义。
  第三,作为人生观的唯美主义强调用艺术的精神来探讨生命现象。上面两方面的观点似乎存在着矛盾,一方面将整个人类置于感官和时间的一元世界,注重对世界的现世体验;另一方面又极力主张创造出一个自律的、与现实异在的文学艺术世界,主张艺术对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其实,英国的唯美主义主张文学艺术的自律,强调文学艺术对于生活的价值和意义,正是希望通过艺术来改造生活,希望通过艺术的革新来开拓和丰富人们的感官体验,强调人的现世价值。佩特提出:“生命的终极不是行动而是沉思。”“要以艺术的精神来对待生活,就得使生活的方式等同于生活的目的,而鼓励这种对待生活的方式,这才是艺术和诗歌的真正道德意义。”
  
  三 结语
  
  唯美主义在英国因为社会现实和罗斯金等人的理论的影响发生了向人生观的转向。这种转向不是对“为艺术而艺术”思想的否定,而恰恰是“为艺术而艺术”思想合乎逻辑的延伸,是康德和席勒的美学思想在一个更大领域里的应用。这样一种人生观的唯美主义剔除了对生活目的的考虑,而只注重生活的过程和对现世生存的直接体验,更能体现对人的生存的肯定和人的现世意义。
  
  参考文献:
  [1] [英]R·V·约翰逊《美学主义》转引自卢善庆:《“唯美主义”来龙去脉的考察和批评——读R·V·约翰逊〈美学主义〉》,《外国文学评论》,1983年第1期。
  [2] 黄晋凯、张秉真、杨恒达:《象征主义·意象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3] 刘若端:《19世纪英国诗人论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4] 杜吉刚:《唯美主义批评在英国的兴起与消歇》,《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5]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
  [6] [英]佩特,张岩冰译:《文艺复兴:艺术与诗的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7] 赵澧、徐京安:《唯美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
  
  作者简介:张成华,男,1985—,山东临沂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艺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理论与批评、文艺美学。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