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促进高端服务业的发展,是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加强政策导向势在必行。
推动我国高端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导向
(一)确立发展高端服务业的战略地位
“十二五”时期,我国应将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发展高端服务业上,积极探索高端服务业发展的有效模式。首先,要遵循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差异发展的原则。高端服务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催生的产业,因此,并不是每一个地方都有条件发展高端服务业,更不用说全面发展了。应根据当地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历史底蕴和区位优势等,选择一些需求量大且有比较优势的高端服务业,规划建立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高端服务业集聚区,各地区之间差异发展、错位联动。其次,要与本地经济高度融合。虽然可以通过引进高端项目、高端服务企业来促进服务业向高端化发展,积极培育本地高端服务业,但若引进的高端服务业与本地产业融合度不高,就很难发挥其辐射和带动功能。因此,要力争高端服务业与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延伸重点优势行业的产业链,加快向研发、设计和营销、售后服务两端发展,并运用技术大力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向高端发展。
(二)加强规划引导
科学的规划是引领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高端服务业也是如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端服务业发展较滞后,不可能发展所有的高端服务业领域,而是应该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有所选择的发展一部分高端服务业。因此,“十二五”时期,我国应及时制定高端服务业发展规划,引领高端服务业的健康发展。首先,在资源优势方面,各地要选择能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或资源组合优势的高端服务业,如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应利用自己的人才、科技、金融等生产要素及基础设施完备等资源优势,将高端服务业聚焦于总部经济;而一些二线城市则应利用自己在某一方面的资源优势发展某一类型的专业性高端服务业,如港口城市的高端航运服务业、旅游资源丰富城市的高端旅游等。其次,在产业优势方面,各地应选择依靠本地优势产业的延伸或嫁接发展高端服务业,如深圳最大的产业优势在于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因此,通过先进制造业的优势嫁接来促进第二、三产业的融合就成为深圳发展高端服务业的最大优势,以海港和空港为“龙头”的现代物流业就是很好的例子;广州传统服务业优势较强,因此,通过增加技术含量和提升服务层次就成为广州发展高端服务的路径之一,电子商务、会展、高端体育服务业等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就是典型代表。第三,在区位优势方面,全国要通过整合空间资源、合理布局来发展高端服务业。各地区一方面应充分发挥本地在空、铁、公、水等综合交通条件和地理区位优势,将本地高端服务业向周边地区进行辐射;另一方面,各地区应借助周边地区高端服务业发展优势,主动承接周边地区高端服务业的带动、辐射和转移,也可形成自己的高端服务业的优势领域。
(三)通过城市品牌完善吸引高端服务业
良好的城市品牌形象是吸引高端企业和高端人才的主要因素,迪拜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就与其卓越的城市品牌是分不开的。而城市品牌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包括城市基础设施的高端化,如交通、通讯、网络、休闲场所等的改造提升;各种公共平台的建设,如公共技术研发平台、信息交流平台等的建设与升级;以及为高端人才生活提供的功能完备的服务设施,一流的居住和商务条件,各种文化设施建设,为人们提供快捷、便利和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更加便捷的政府管理与服务等,如方便快捷的政府一揽子服务流程的优化;等等。
(四)通过技术嵌入催生高端服务业
高端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第一,技术嵌入可催生许多高端服务业态,即利用现代技术和实施一些特殊政策措施催生出一批高端服务产业,如通过知识创新、技能创新和管理创新,可培育扶持像专业技术服务业、数字服务业等知识密集型高端服务业,提供具有高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本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端服务产品,不断抢占高端服务业发展制高点。第二,技术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也可促使一些新兴高端服务业产生,即通过技术改进和不断创新商业模式不断推出一些新兴服务业态,如依托高新技术和本地优势产业,以延伸重点领域产业链为切入点,通过技术改进和管理模式创新加快完善生产前期研发、设计,中期管理、融资和后期物流配送、市场销售、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服务环节,并将一些高端环节分离出来形成新兴高端服务业,如研发服务业、融资租赁服务业、管理咨询服务业等。第三,通过技术升级促使低端服务业高端化来发展高端服务业,即通过各种措施促使低端服务业向高端领域渗透和延伸,如在国家自主创新战略推动下和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市场需求的强劲拉动下,实现高新技术与传统服务业的融合渗透,逐步形成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现代物流等新的高端服务形态;或在传统服务领域创新高端服务产品,像金融领域的产业风险投资基金、住房信托基金、汽车金融和证券融资公司等,旅游业的文化旅游、工业旅游、科技旅游等新的高端服务产品。
(五)通过集聚区建设促进高端服务业发展
高端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相关产业为之提供支撑。因为相关产业的存在和发展,不仅能为高端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服务对象,而且可不断丰富和提升高端服务业的服务内容。从现实情况看,凡是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比较聚集的地区,往往就是高端服务业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因此,通过集聚区的建设吸引各种要素的聚集,使得当地存在一定资源流量时,高端服务业才有广阔发展空间。因为经济资源流量的增加,不仅可增加经济收益,而且能带来上下游产业的连锁效应和乘数效应,从而产生巨大的高端服务业市场需求。
推动我国高端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拓宽资金来源支持高端服务业发展
高端服务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资金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之一。因此,政府应加大对高端服务业的资金支持。要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如加大促进高端服务业发展的预算投入、在财政上设立专项基金专款专用促进高端服务业的发展等。要制定有利于高端服务业发展的信贷政策,如实行小额贷款优惠计划、地方政府建立提供风险投资种子资金的公司、通过政府担保型的贷款政策帮助企业通过银行进行贷款等。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实现融资渠道的多样化,发挥“社会化融资”的力量,更多地依托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形成政府、银行、企业个人多元化的投资局面,为高端服务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如放宽民营资本金进入门坎或鼓励民营资本介入、同等条件下高端服务企业或项目可优先考虑上市、成立高端服务业的“创业投资基金”、鼓励金融机构根据高端服务行业发展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政府参资建立担保机构协助刚刚起步的高端服务企业融资等。
(二)高端人才队伍建设支撑高端服务业
高端服务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高端专业人才是支撑其发展的关键。因此,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来加大高端服务紧缺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高端服务人力资源储备库。总结国内外发展高端服务业的成功经验,获取高素质人才队伍可通过如下途径来实现:通过多种途径引进国内外高端服务人才,如放宽高端服务人才户籍准入限制、加大税收等政策支持力度、营造高端人才安居乐业的环境、高薪资等待遇鼓励人才进入高端服务业、发展专业化和国际化的社会人才中介机构拓宽引才渠道等;通过各种方式加快培育一批高端服务人才,如制定高端服务人才分类开发计划来引导高等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发展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端服务专业教育,诸如支持在高校中新增设高端、制定高端人才培育计划等,借用不同渠道和不同形式培养各类高端服务业经营管理急需的人才找准资源优势,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发展高端服务业。
(三)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促进高端服务业发展
高端服务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的不断创新及扩散是催生高端服务业兴起的重要力量。因此,政府应利用自身的优势为促进技术与产业的融合。政府应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包括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建立企业技术创新引导资金、对企业技术创新进行奖励等;政府要促进技术与产业的融合,包括利用引进或研发成功的技术对传统服务行业进行改造,使原有的服务行业往往会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产生新的高端服务业;或鼓励技术先进的企业向技术落后的企业的扩散来逐步推动服务业的高端化;或是通过资金扶持、政策优惠等措施直接促进高科技服务产业化,如科技服务业的成果转化与交易等提供平台、多元化手段促使科技成果转化等。
(四)税收优惠扶持高端服务业
高端服务业在我国发展才刚刚起步,但却是我国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实行适当的税收优惠鼓励其发展是必要的。因此,政府应出台专门针对高端服务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在营业税现行的行业差别税率设计中融入扶持高端服务业的理念,如将高端服务业纳入增值税抵扣链条、对国家鼓励类的高端服务业按3%的低税率征税等;另外,在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设计中要对高端服务业本身给予扶持鼓励,如对高端服务业按高技术服务业给予15%的优惠税率、在创新优惠中要对高端服务业的无形创新进行界定;在个人所得税方面,对高端服务业稀缺人才可考虑实行高额度的个人所得税免征。
(五)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嵌入全球高端服务产业链
作为一种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核心技术是其发展的关键。这也是为什么高端服务业首先在发达国家发展起来,而一些拥有核心技术的跨国服务企业为了保护核心技术的转移或替代,在其他企业进入服务链时总是制造出许多障碍阻碍其进入高端服务环节。而我国作为高端服务业刚刚起步的国家,要想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有一席之地,单纯依靠自己的技术创新来促进高端服务业的发展是很难的。而是应该通过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强同海外著名大企业集团、行业协会等的联系与合作,嵌入到全球高端服务产业链中,实现互利共赢、错位发展。如上海充分利用CEPA系列协议和ECFA优惠政策融入到全球金融服务链中,并逐渐攀升至金融高端服务环节,形成上海的高端金融服务业。
相信在这一系列政策的促使下,伴随国内不少城市已经出现的高端服务业崛起的苗头,我国高端服务业规模和效益在内涵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将会获得迅速提高。正如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冯华曾发文指出,“在条件成熟后,相信今后十年国内经济的发展希望,将属于高端服务业。”
(作者供职于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
推动我国高端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导向
(一)确立发展高端服务业的战略地位
“十二五”时期,我国应将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发展高端服务业上,积极探索高端服务业发展的有效模式。首先,要遵循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差异发展的原则。高端服务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催生的产业,因此,并不是每一个地方都有条件发展高端服务业,更不用说全面发展了。应根据当地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历史底蕴和区位优势等,选择一些需求量大且有比较优势的高端服务业,规划建立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高端服务业集聚区,各地区之间差异发展、错位联动。其次,要与本地经济高度融合。虽然可以通过引进高端项目、高端服务企业来促进服务业向高端化发展,积极培育本地高端服务业,但若引进的高端服务业与本地产业融合度不高,就很难发挥其辐射和带动功能。因此,要力争高端服务业与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延伸重点优势行业的产业链,加快向研发、设计和营销、售后服务两端发展,并运用技术大力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向高端发展。
(二)加强规划引导
科学的规划是引领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高端服务业也是如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端服务业发展较滞后,不可能发展所有的高端服务业领域,而是应该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有所选择的发展一部分高端服务业。因此,“十二五”时期,我国应及时制定高端服务业发展规划,引领高端服务业的健康发展。首先,在资源优势方面,各地要选择能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或资源组合优势的高端服务业,如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应利用自己的人才、科技、金融等生产要素及基础设施完备等资源优势,将高端服务业聚焦于总部经济;而一些二线城市则应利用自己在某一方面的资源优势发展某一类型的专业性高端服务业,如港口城市的高端航运服务业、旅游资源丰富城市的高端旅游等。其次,在产业优势方面,各地应选择依靠本地优势产业的延伸或嫁接发展高端服务业,如深圳最大的产业优势在于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因此,通过先进制造业的优势嫁接来促进第二、三产业的融合就成为深圳发展高端服务业的最大优势,以海港和空港为“龙头”的现代物流业就是很好的例子;广州传统服务业优势较强,因此,通过增加技术含量和提升服务层次就成为广州发展高端服务的路径之一,电子商务、会展、高端体育服务业等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就是典型代表。第三,在区位优势方面,全国要通过整合空间资源、合理布局来发展高端服务业。各地区一方面应充分发挥本地在空、铁、公、水等综合交通条件和地理区位优势,将本地高端服务业向周边地区进行辐射;另一方面,各地区应借助周边地区高端服务业发展优势,主动承接周边地区高端服务业的带动、辐射和转移,也可形成自己的高端服务业的优势领域。
(三)通过城市品牌完善吸引高端服务业
良好的城市品牌形象是吸引高端企业和高端人才的主要因素,迪拜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就与其卓越的城市品牌是分不开的。而城市品牌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包括城市基础设施的高端化,如交通、通讯、网络、休闲场所等的改造提升;各种公共平台的建设,如公共技术研发平台、信息交流平台等的建设与升级;以及为高端人才生活提供的功能完备的服务设施,一流的居住和商务条件,各种文化设施建设,为人们提供快捷、便利和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更加便捷的政府管理与服务等,如方便快捷的政府一揽子服务流程的优化;等等。
(四)通过技术嵌入催生高端服务业
高端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第一,技术嵌入可催生许多高端服务业态,即利用现代技术和实施一些特殊政策措施催生出一批高端服务产业,如通过知识创新、技能创新和管理创新,可培育扶持像专业技术服务业、数字服务业等知识密集型高端服务业,提供具有高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本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端服务产品,不断抢占高端服务业发展制高点。第二,技术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也可促使一些新兴高端服务业产生,即通过技术改进和不断创新商业模式不断推出一些新兴服务业态,如依托高新技术和本地优势产业,以延伸重点领域产业链为切入点,通过技术改进和管理模式创新加快完善生产前期研发、设计,中期管理、融资和后期物流配送、市场销售、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服务环节,并将一些高端环节分离出来形成新兴高端服务业,如研发服务业、融资租赁服务业、管理咨询服务业等。第三,通过技术升级促使低端服务业高端化来发展高端服务业,即通过各种措施促使低端服务业向高端领域渗透和延伸,如在国家自主创新战略推动下和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市场需求的强劲拉动下,实现高新技术与传统服务业的融合渗透,逐步形成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现代物流等新的高端服务形态;或在传统服务领域创新高端服务产品,像金融领域的产业风险投资基金、住房信托基金、汽车金融和证券融资公司等,旅游业的文化旅游、工业旅游、科技旅游等新的高端服务产品。
(五)通过集聚区建设促进高端服务业发展
高端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相关产业为之提供支撑。因为相关产业的存在和发展,不仅能为高端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服务对象,而且可不断丰富和提升高端服务业的服务内容。从现实情况看,凡是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比较聚集的地区,往往就是高端服务业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因此,通过集聚区的建设吸引各种要素的聚集,使得当地存在一定资源流量时,高端服务业才有广阔发展空间。因为经济资源流量的增加,不仅可增加经济收益,而且能带来上下游产业的连锁效应和乘数效应,从而产生巨大的高端服务业市场需求。
推动我国高端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拓宽资金来源支持高端服务业发展
高端服务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资金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之一。因此,政府应加大对高端服务业的资金支持。要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如加大促进高端服务业发展的预算投入、在财政上设立专项基金专款专用促进高端服务业的发展等。要制定有利于高端服务业发展的信贷政策,如实行小额贷款优惠计划、地方政府建立提供风险投资种子资金的公司、通过政府担保型的贷款政策帮助企业通过银行进行贷款等。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实现融资渠道的多样化,发挥“社会化融资”的力量,更多地依托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形成政府、银行、企业个人多元化的投资局面,为高端服务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如放宽民营资本金进入门坎或鼓励民营资本介入、同等条件下高端服务企业或项目可优先考虑上市、成立高端服务业的“创业投资基金”、鼓励金融机构根据高端服务行业发展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政府参资建立担保机构协助刚刚起步的高端服务企业融资等。
(二)高端人才队伍建设支撑高端服务业
高端服务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高端专业人才是支撑其发展的关键。因此,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来加大高端服务紧缺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高端服务人力资源储备库。总结国内外发展高端服务业的成功经验,获取高素质人才队伍可通过如下途径来实现:通过多种途径引进国内外高端服务人才,如放宽高端服务人才户籍准入限制、加大税收等政策支持力度、营造高端人才安居乐业的环境、高薪资等待遇鼓励人才进入高端服务业、发展专业化和国际化的社会人才中介机构拓宽引才渠道等;通过各种方式加快培育一批高端服务人才,如制定高端服务人才分类开发计划来引导高等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发展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端服务专业教育,诸如支持在高校中新增设高端、制定高端人才培育计划等,借用不同渠道和不同形式培养各类高端服务业经营管理急需的人才找准资源优势,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发展高端服务业。
(三)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促进高端服务业发展
高端服务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的不断创新及扩散是催生高端服务业兴起的重要力量。因此,政府应利用自身的优势为促进技术与产业的融合。政府应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包括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建立企业技术创新引导资金、对企业技术创新进行奖励等;政府要促进技术与产业的融合,包括利用引进或研发成功的技术对传统服务行业进行改造,使原有的服务行业往往会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产生新的高端服务业;或鼓励技术先进的企业向技术落后的企业的扩散来逐步推动服务业的高端化;或是通过资金扶持、政策优惠等措施直接促进高科技服务产业化,如科技服务业的成果转化与交易等提供平台、多元化手段促使科技成果转化等。
(四)税收优惠扶持高端服务业
高端服务业在我国发展才刚刚起步,但却是我国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实行适当的税收优惠鼓励其发展是必要的。因此,政府应出台专门针对高端服务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在营业税现行的行业差别税率设计中融入扶持高端服务业的理念,如将高端服务业纳入增值税抵扣链条、对国家鼓励类的高端服务业按3%的低税率征税等;另外,在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设计中要对高端服务业本身给予扶持鼓励,如对高端服务业按高技术服务业给予15%的优惠税率、在创新优惠中要对高端服务业的无形创新进行界定;在个人所得税方面,对高端服务业稀缺人才可考虑实行高额度的个人所得税免征。
(五)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嵌入全球高端服务产业链
作为一种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核心技术是其发展的关键。这也是为什么高端服务业首先在发达国家发展起来,而一些拥有核心技术的跨国服务企业为了保护核心技术的转移或替代,在其他企业进入服务链时总是制造出许多障碍阻碍其进入高端服务环节。而我国作为高端服务业刚刚起步的国家,要想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有一席之地,单纯依靠自己的技术创新来促进高端服务业的发展是很难的。而是应该通过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强同海外著名大企业集团、行业协会等的联系与合作,嵌入到全球高端服务产业链中,实现互利共赢、错位发展。如上海充分利用CEPA系列协议和ECFA优惠政策融入到全球金融服务链中,并逐渐攀升至金融高端服务环节,形成上海的高端金融服务业。
相信在这一系列政策的促使下,伴随国内不少城市已经出现的高端服务业崛起的苗头,我国高端服务业规模和效益在内涵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将会获得迅速提高。正如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冯华曾发文指出,“在条件成熟后,相信今后十年国内经济的发展希望,将属于高端服务业。”
(作者供职于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