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的研究生教育主要在研究型大学进行,而日本的研究生教育则移位于工业。两种不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各自国家里都取得了成功。分析两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传统与变革,可以使我们从中找到一些研究生培养的共性,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美日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传统
(一)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传统
1.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形成
现代研究生教育发端于19世纪的德国。1810年,柏林大学的创办,将科学研究引入大学,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统一,并增设了哲学博士(Ph.D)学位,开创了现代研究生教育制度,形成了研究生教育的传统模式——学徒式培养模式。
1826年,哈佛学院首设研究生课程,揭开了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序幕。1847年耶鲁学院首设博士研究生课程,并于1872年正式成立了研究生部。1876年约翰·霍布金斯大学成立,将“美国的学院制与德国的研究所制相结合,形成了建立在学院制基础上的研究生院制”。随后,哈佛、耶鲁、康乃尔等大学先后成立了专门的研究生院,专业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在美国确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美国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分水岭,二战后,美国大学研究生教育逐步进入成熟期,并且奠定了其在大学中的首要地位。
2.专业式培养模式的特点
(1)“院-系”纵向培养结构
在组织结构上,美国摈弃了德国的讲座制,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立式的“院-系”纵向培养结构。研究生院是美国研究生教育的管理机构,“它没有自己的教师编制,但对全体研究生教育培养起指导、管理和协调作用”。系是研究生培养的基本单位,负责教师聘任、课程讲授、教学科研活动安排等具体事宜。
“系是一个有组织的教学环境,又是一个科研环境。通过课程要求,系能够坚持在具体的论文科研中不能得到的学科的广度。”同时,系能够通过实验室、研讨班或科研小组的形式,使学生很早的投入科研活动。学生入学后,进入由系安排的制度化的环境,学习两年或两年以上必修和选修的课程。课程学习结束后,是综合考试,以此作为研究生教育课程学习部分的终结。综合考试后,学生真正进入以科研为主的活动之中。
“院-系”纵向培养结构,使美国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立式的系不仅能够把主要根据本科生的人数分配到的经费补充到研究生的课程中去,而且能够指定他的研究生去教本科生,从而使教授更好地腾出时间搞科研。Ⅲ许多教师同时担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工作,这样教师就能够将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本科生教学,不仅更新了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能够吸引本科生较早涉足科研,进行探究式学习,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2)系统的课程学习
系统的课程学习,是美国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大特点。“在德国、法国和英国,在完成第一级主要学位后,想继续以科研为方向的训练和攻读学位的学生,主要成为脱离有组织的教学的‘研究生’或初级学术人员”,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没有特定的教学计划,也无课程学习及学分的要求,与此对比,美国的系充满课程学习,教学框架显得非常突出。
美国的研究生教育非常重视具体的课程教学,无论是硕士生还是博士生都有严格、系统的课程教学,研究生院为学生提供可供选修的课程,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具有灵活性。研究生可根据自己的基础、特点和兴趣,参考本系、本院和其他各大学的课程设置,制定出符合自己需要的个人学习计划。
(二)日本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传统
1.日本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形成
1886年《帝国大学令》的颁布标志着日本研究生教育的开始。该法令规定:在帝国大学中成立与分科大学相并列的研究生院。1918颁布的《大学令》又对这一制度作了修改,规定在各学部设研究科,研究生院为各研究科之总称,是与各学部相融合并居于各学部之上的联络性机构。1919年大学改革法规定:私立大学也可以设研究生院,从此日本的研究生教育开始有较快的发展。
日本引进德国的讲座制和美国的研究生院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具有本国特点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2.日本研究生培养模式类型
(1)附庸式研究生培养模式
学部是大学教学和管理的基本单位。日本的大学通常由理、工、农等若干学部组成,学部内分设若干研究科,作为培养研究生的组织机构。研究生院虽设有负责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科委员会,但是有关研究生教育的预算、人事等制度还是由学部决定。以培养研究生为目的研究科相对虚化,使得研究生教育成为本科教育的附庸。
在大学的管理方面,教师的人事隶属于各个学部管理,经费以学部为单位进行分配,“包括研究生院管理在内,所有事物均由学院的教授会议大权独揽”,研究生院以学部为基础,依附于本科教育,没有独立的人事管理权和经费分配权。
在一个很多自上而下的规划和控制掌握在文部省之手的系统中,日本的研究生教育只是一个声望项目,是“空洞的橱窗”现象。
(2)“工业实验室”研究生培养模式
二战前,大学是日本唯一从事科研的机构。但是半个世纪后,工业已经替代大学成为主要的科研中心和研究生教育训练基地。日本公司吸收第一级学位的获得者,辅之以用人单位内部的高级训练,职员可以在公司里完成科研工作并能够写成文章,并且提交给大学作为授予博士学位的一篇论文,取得博士学位。对许多取得高级学位的人来说,课程学习,甚至亲自到大学去一下,仍旧不需要。大学主要通过象征性的高级课程学习,特别是授予具有国际意义的高级学位,提供一些认可,有如宗教中的以手祝福。日本工业已经成为应用研究和有关科研训练的大本营,并且日益成为基础研究的动力站。
二、美日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嬗变
(一)美日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发展与改革
1.美国协作式与教学式培养模式的产生
随着科学、技术与生产三者关系的日益密切,高科技产业群开始形成。“一方面产业界需要能适应自身需要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高校研究生教育需要广泛的财政支持”。1950年,斯坦福大学开创了大学与企业协作培养研究生的新模式。1994年,美国政府颁布了《为了国家利益发展科学》,要求“研究生教育目标应与国家的战略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大学纷纷与企业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于是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应运产生。
所谓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大学与企业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模式,目的是将大学的基础研究优势与企业的设备优势、研究需求完美的结合起来,以达到二者的双赢。既为企业培养了高层次应用、开发人才,又使大学研究生教育充满了活力,实现了自身的发展。
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在课程学习阶段主要由大学负责管理,从学位论文的选题直到研究的开展和论文的形成,企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专业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相比,该模式能够更好的把握社会生产的脉搏,使培养的研究生能够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具有更强的应用性和更大的功利性。
同时,在美国还形成教学式研究生培养模式。这一模式对科研和论文的要求并不高,但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学习,实践性较强,与强调理论研究的学术性学位相辅相成。该模式满足了工业、商业等部门对高级管理与技术人才的需求。
2.日本“专业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雏形
关于培养模式的变革,日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研究生院大学的出现。所谓研究生院大学是指那些没有本科生,只实施研究生教育的大学。1978年日本上越教育大学和兵库教育大学建成,均只设研究生院,不实施本科教育,开创研究生院独立设置的先例;②研究生院重点化。所谓研究生院重点化政策是指“将国立大学教师的人事管理从本科学院转移至研究生院,由此促进研究生院实体化的政策”,从而改变了研究生教育依附于本科生教育的局面。不仅在体制上确立了大学的研究生主导倾向,而且在学科和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推动了学科的交叉与融合。③博士学位授予制度的改革。日本研究生教育不注重系统课程的设置,一度流行“论文博士”。改革后的许多大学为研究生获得博士学位制定严格的培养计划。一些大学自博士研究生入学开始就为他们获取博士学位制定了具体的步骤和方法。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更加制度化、正规化、专业化。
从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趋势来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日本的“附庸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正逐渐向美国的“专业式”研究生培养模式转变。但是这种转变还不系统,还属于对原有培养模式细枝末节的修补。
(二)美日研究生培养模式变革特点分析
可以说,美日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沿着相向的方向变革的,但从两者变化的趋势来看,我们可以找到二者变化的一些共同点。
1.社会需求是培养模式变革的根本动因
美国在学习德国的同时,形成了适应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式研究生培养模式。这一模式,能够大批量的培养专家、学者,一改德国模式的个性化、非正规化特征,从而满足了19世纪下半叶美国经济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但是二战后,随着学科的高度分化与综合以及高科技产业群的兴起,科学、技术、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现有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不能满足社会对应用型,开发型人才的需求,于是协作式培养模式应运而生。
实用主义指导思想,使日本善于学习别国的先进经验,或不惜重金从他国聘请科学家;或资助本国人员到科学研究搞的最好的地方去,尽可能快地吸收知识和技能,然后学成回国担任政府指定工作。重视技术的开发应用,使日本成为技术的动力站,而纯科学研究却相对薄弱。“出版物和引用的数据表明,日本的科学成就没有日本的技术成就给人以那么深刻的印像”。
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战略性的转移,由战后的工业兴国向科技创新兴国战略转移。日本明确提出了“通过科学技术创新重振日本”的科学技术创新立国论。只重视“拿来主义”,使教育对经济的推动作用缺乏后劲,大学无论有什么缺点,它都对以科研为导向的基础研究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大学是科研和学术人员的聚集地。在这一科研、学术队伍中,学术的判断、无根据的好奇和为知识而知识都有一个位置。
2.“教、产、研”一体化是其变革的方向
二战后,大学教育的重要性得到了社会的普遍承认。大学雄厚的基础理论储备与“廉价劳动力”,这一优势为企业所共识,于是大公司加大了研究生教育的投入;同时,随着大学社会中心地位的确立,行业的兴衰也决定了研究生教育的方向,市场经济的需求决定了其新的动向。“教育一科研一生产”的协调发展是战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
较之学徒式培养模式,专业培养模式在更大范围上把研究生教育与社会需要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但是随着应用型、开发型研究人才需求量的增大,单一的专业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于是大学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协作模式随之产生。
日本的科学与研究生教育移位工业,实现了“科研一生产”的结合。但是,正如前面分析的那样,日本重视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基础研究薄弱。这样科研对经济的推动力量缺乏后劲,使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陷入低迷。于是日本加大了改革力度,加强大学的基础研究
美日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是相同的,那就是“教-产-研”一体化,实现教育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三、启 示
(一)研究生培养模式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培养目标主要是教学型、科研型高级人才;主要采取美国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单一的专业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对多规格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我国现有的学位制度与研究生培养模式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就需要我们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改革研究生教育,除了单一的专业式培养模式,还要加大大学与企业的合作力度,大力发展协作式培养模式。
与企业的联合,满足社会需求的变化,不仅可以使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得到更多的科研经费,而且有利于培养研究生将理论应用到实践,提高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同时,企业可以凭借大学基础科研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将科学潜在的价值转变成市场优势。二者的有
(二)研究生培养模式要由单一走向多样,由封闭走向开放
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变化,使得社会对研究生的要求日趋多样化,不仅需要基础研究人才,而且需要大量应用、开发人才以及大量高级管理人才。美日研究生为了运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研究生培养上,都走多样化道路。社会对不同层次与规格的人才渴求,导致了研究生培养目标多样化的格局。与多样化的格局相适应,研究生教育在生源、招考方式、培养类型和方式、课程设置等方面也会多样化。
与国际发展趋势相适应,我国研究生教育也应走多样化发展之路,每一种培养模式都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文化的合理性。研究生培养不局限一种模式,我们应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过程、组织管理等方面推陈出新,进行多方面改革,走多样化发展之路。
美日都强调研究生教育从封闭的课堂教学中走出来,通过开放性的教学和管理体系加强学校社会之间、校际之间、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开放的办学环境,有利于自由学术氛围的形成,研究生教育必须从“象牙塔”中解放出来,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走开放办学路。
(三)研究生培养模式要注意借鉴与创新,形成本国特色
美国教育家阿什比曾指出:“德国的教育传统对于美国、英国、苏联和世界各国的大学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但这些国家各按其不同的社会背景使德国的传统适应了本国的需要”。美日研究生教育在借鉴其它国家模式和经验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同本国国情相结合,从而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美国的研究生院制度“收了德国大学研究生培养与科研相结合的优点,又创造性的把德国的个人培养方式变为集体与个人(导师)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科技与育人相结合的方式”。日本在借鉴、改造德美模式的基础上推出了研究生院大学的培养模式。
我国研究生教育还不成熟,借鉴和吸收国际经验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但是借鉴并不等于照搬,由于各国的文化传统、民族心理、经济实力、教育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差异,研究生培养模式也会深深打上民族化的烙印。我国的研究生培养也应在借鉴的基础上,改变观念,创新制度,走一条特色化发展之路。
一、美日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传统
(一)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传统
1.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形成
现代研究生教育发端于19世纪的德国。1810年,柏林大学的创办,将科学研究引入大学,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统一,并增设了哲学博士(Ph.D)学位,开创了现代研究生教育制度,形成了研究生教育的传统模式——学徒式培养模式。
1826年,哈佛学院首设研究生课程,揭开了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序幕。1847年耶鲁学院首设博士研究生课程,并于1872年正式成立了研究生部。1876年约翰·霍布金斯大学成立,将“美国的学院制与德国的研究所制相结合,形成了建立在学院制基础上的研究生院制”。随后,哈佛、耶鲁、康乃尔等大学先后成立了专门的研究生院,专业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在美国确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美国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分水岭,二战后,美国大学研究生教育逐步进入成熟期,并且奠定了其在大学中的首要地位。
2.专业式培养模式的特点
(1)“院-系”纵向培养结构
在组织结构上,美国摈弃了德国的讲座制,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立式的“院-系”纵向培养结构。研究生院是美国研究生教育的管理机构,“它没有自己的教师编制,但对全体研究生教育培养起指导、管理和协调作用”。系是研究生培养的基本单位,负责教师聘任、课程讲授、教学科研活动安排等具体事宜。
“系是一个有组织的教学环境,又是一个科研环境。通过课程要求,系能够坚持在具体的论文科研中不能得到的学科的广度。”同时,系能够通过实验室、研讨班或科研小组的形式,使学生很早的投入科研活动。学生入学后,进入由系安排的制度化的环境,学习两年或两年以上必修和选修的课程。课程学习结束后,是综合考试,以此作为研究生教育课程学习部分的终结。综合考试后,学生真正进入以科研为主的活动之中。
“院-系”纵向培养结构,使美国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立式的系不仅能够把主要根据本科生的人数分配到的经费补充到研究生的课程中去,而且能够指定他的研究生去教本科生,从而使教授更好地腾出时间搞科研。Ⅲ许多教师同时担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工作,这样教师就能够将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本科生教学,不仅更新了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能够吸引本科生较早涉足科研,进行探究式学习,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2)系统的课程学习
系统的课程学习,是美国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大特点。“在德国、法国和英国,在完成第一级主要学位后,想继续以科研为方向的训练和攻读学位的学生,主要成为脱离有组织的教学的‘研究生’或初级学术人员”,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没有特定的教学计划,也无课程学习及学分的要求,与此对比,美国的系充满课程学习,教学框架显得非常突出。
美国的研究生教育非常重视具体的课程教学,无论是硕士生还是博士生都有严格、系统的课程教学,研究生院为学生提供可供选修的课程,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具有灵活性。研究生可根据自己的基础、特点和兴趣,参考本系、本院和其他各大学的课程设置,制定出符合自己需要的个人学习计划。
(二)日本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传统
1.日本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形成
1886年《帝国大学令》的颁布标志着日本研究生教育的开始。该法令规定:在帝国大学中成立与分科大学相并列的研究生院。1918颁布的《大学令》又对这一制度作了修改,规定在各学部设研究科,研究生院为各研究科之总称,是与各学部相融合并居于各学部之上的联络性机构。1919年大学改革法规定:私立大学也可以设研究生院,从此日本的研究生教育开始有较快的发展。
日本引进德国的讲座制和美国的研究生院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具有本国特点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2.日本研究生培养模式类型
(1)附庸式研究生培养模式
学部是大学教学和管理的基本单位。日本的大学通常由理、工、农等若干学部组成,学部内分设若干研究科,作为培养研究生的组织机构。研究生院虽设有负责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科委员会,但是有关研究生教育的预算、人事等制度还是由学部决定。以培养研究生为目的研究科相对虚化,使得研究生教育成为本科教育的附庸。
在大学的管理方面,教师的人事隶属于各个学部管理,经费以学部为单位进行分配,“包括研究生院管理在内,所有事物均由学院的教授会议大权独揽”,研究生院以学部为基础,依附于本科教育,没有独立的人事管理权和经费分配权。
在一个很多自上而下的规划和控制掌握在文部省之手的系统中,日本的研究生教育只是一个声望项目,是“空洞的橱窗”现象。
(2)“工业实验室”研究生培养模式
二战前,大学是日本唯一从事科研的机构。但是半个世纪后,工业已经替代大学成为主要的科研中心和研究生教育训练基地。日本公司吸收第一级学位的获得者,辅之以用人单位内部的高级训练,职员可以在公司里完成科研工作并能够写成文章,并且提交给大学作为授予博士学位的一篇论文,取得博士学位。对许多取得高级学位的人来说,课程学习,甚至亲自到大学去一下,仍旧不需要。大学主要通过象征性的高级课程学习,特别是授予具有国际意义的高级学位,提供一些认可,有如宗教中的以手祝福。日本工业已经成为应用研究和有关科研训练的大本营,并且日益成为基础研究的动力站。
二、美日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嬗变
(一)美日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发展与改革
1.美国协作式与教学式培养模式的产生
随着科学、技术与生产三者关系的日益密切,高科技产业群开始形成。“一方面产业界需要能适应自身需要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高校研究生教育需要广泛的财政支持”。1950年,斯坦福大学开创了大学与企业协作培养研究生的新模式。1994年,美国政府颁布了《为了国家利益发展科学》,要求“研究生教育目标应与国家的战略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大学纷纷与企业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于是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应运产生。
所谓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大学与企业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模式,目的是将大学的基础研究优势与企业的设备优势、研究需求完美的结合起来,以达到二者的双赢。既为企业培养了高层次应用、开发人才,又使大学研究生教育充满了活力,实现了自身的发展。
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在课程学习阶段主要由大学负责管理,从学位论文的选题直到研究的开展和论文的形成,企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专业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相比,该模式能够更好的把握社会生产的脉搏,使培养的研究生能够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具有更强的应用性和更大的功利性。
同时,在美国还形成教学式研究生培养模式。这一模式对科研和论文的要求并不高,但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学习,实践性较强,与强调理论研究的学术性学位相辅相成。该模式满足了工业、商业等部门对高级管理与技术人才的需求。
2.日本“专业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雏形
关于培养模式的变革,日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研究生院大学的出现。所谓研究生院大学是指那些没有本科生,只实施研究生教育的大学。1978年日本上越教育大学和兵库教育大学建成,均只设研究生院,不实施本科教育,开创研究生院独立设置的先例;②研究生院重点化。所谓研究生院重点化政策是指“将国立大学教师的人事管理从本科学院转移至研究生院,由此促进研究生院实体化的政策”,从而改变了研究生教育依附于本科生教育的局面。不仅在体制上确立了大学的研究生主导倾向,而且在学科和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推动了学科的交叉与融合。③博士学位授予制度的改革。日本研究生教育不注重系统课程的设置,一度流行“论文博士”。改革后的许多大学为研究生获得博士学位制定严格的培养计划。一些大学自博士研究生入学开始就为他们获取博士学位制定了具体的步骤和方法。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更加制度化、正规化、专业化。
从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趋势来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日本的“附庸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正逐渐向美国的“专业式”研究生培养模式转变。但是这种转变还不系统,还属于对原有培养模式细枝末节的修补。
(二)美日研究生培养模式变革特点分析
可以说,美日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沿着相向的方向变革的,但从两者变化的趋势来看,我们可以找到二者变化的一些共同点。
1.社会需求是培养模式变革的根本动因
美国在学习德国的同时,形成了适应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式研究生培养模式。这一模式,能够大批量的培养专家、学者,一改德国模式的个性化、非正规化特征,从而满足了19世纪下半叶美国经济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但是二战后,随着学科的高度分化与综合以及高科技产业群的兴起,科学、技术、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现有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不能满足社会对应用型,开发型人才的需求,于是协作式培养模式应运而生。
实用主义指导思想,使日本善于学习别国的先进经验,或不惜重金从他国聘请科学家;或资助本国人员到科学研究搞的最好的地方去,尽可能快地吸收知识和技能,然后学成回国担任政府指定工作。重视技术的开发应用,使日本成为技术的动力站,而纯科学研究却相对薄弱。“出版物和引用的数据表明,日本的科学成就没有日本的技术成就给人以那么深刻的印像”。
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战略性的转移,由战后的工业兴国向科技创新兴国战略转移。日本明确提出了“通过科学技术创新重振日本”的科学技术创新立国论。只重视“拿来主义”,使教育对经济的推动作用缺乏后劲,大学无论有什么缺点,它都对以科研为导向的基础研究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大学是科研和学术人员的聚集地。在这一科研、学术队伍中,学术的判断、无根据的好奇和为知识而知识都有一个位置。
2.“教、产、研”一体化是其变革的方向
二战后,大学教育的重要性得到了社会的普遍承认。大学雄厚的基础理论储备与“廉价劳动力”,这一优势为企业所共识,于是大公司加大了研究生教育的投入;同时,随着大学社会中心地位的确立,行业的兴衰也决定了研究生教育的方向,市场经济的需求决定了其新的动向。“教育一科研一生产”的协调发展是战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
较之学徒式培养模式,专业培养模式在更大范围上把研究生教育与社会需要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但是随着应用型、开发型研究人才需求量的增大,单一的专业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于是大学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协作模式随之产生。
日本的科学与研究生教育移位工业,实现了“科研一生产”的结合。但是,正如前面分析的那样,日本重视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基础研究薄弱。这样科研对经济的推动力量缺乏后劲,使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陷入低迷。于是日本加大了改革力度,加强大学的基础研究
美日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是相同的,那就是“教-产-研”一体化,实现教育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三、启 示
(一)研究生培养模式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培养目标主要是教学型、科研型高级人才;主要采取美国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单一的专业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对多规格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我国现有的学位制度与研究生培养模式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就需要我们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改革研究生教育,除了单一的专业式培养模式,还要加大大学与企业的合作力度,大力发展协作式培养模式。
与企业的联合,满足社会需求的变化,不仅可以使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得到更多的科研经费,而且有利于培养研究生将理论应用到实践,提高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同时,企业可以凭借大学基础科研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将科学潜在的价值转变成市场优势。二者的有
(二)研究生培养模式要由单一走向多样,由封闭走向开放
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变化,使得社会对研究生的要求日趋多样化,不仅需要基础研究人才,而且需要大量应用、开发人才以及大量高级管理人才。美日研究生为了运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研究生培养上,都走多样化道路。社会对不同层次与规格的人才渴求,导致了研究生培养目标多样化的格局。与多样化的格局相适应,研究生教育在生源、招考方式、培养类型和方式、课程设置等方面也会多样化。
与国际发展趋势相适应,我国研究生教育也应走多样化发展之路,每一种培养模式都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文化的合理性。研究生培养不局限一种模式,我们应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过程、组织管理等方面推陈出新,进行多方面改革,走多样化发展之路。
美日都强调研究生教育从封闭的课堂教学中走出来,通过开放性的教学和管理体系加强学校社会之间、校际之间、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开放的办学环境,有利于自由学术氛围的形成,研究生教育必须从“象牙塔”中解放出来,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走开放办学路。
(三)研究生培养模式要注意借鉴与创新,形成本国特色
美国教育家阿什比曾指出:“德国的教育传统对于美国、英国、苏联和世界各国的大学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但这些国家各按其不同的社会背景使德国的传统适应了本国的需要”。美日研究生教育在借鉴其它国家模式和经验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同本国国情相结合,从而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美国的研究生院制度“收了德国大学研究生培养与科研相结合的优点,又创造性的把德国的个人培养方式变为集体与个人(导师)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科技与育人相结合的方式”。日本在借鉴、改造德美模式的基础上推出了研究生院大学的培养模式。
我国研究生教育还不成熟,借鉴和吸收国际经验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但是借鉴并不等于照搬,由于各国的文化传统、民族心理、经济实力、教育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差异,研究生培养模式也会深深打上民族化的烙印。我国的研究生培养也应在借鉴的基础上,改变观念,创新制度,走一条特色化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