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来,国学热再度兴起,各媒体纷纷以重读经典为题做足文章。而作为青少年教育主阵地的语文课堂对此也应有所改变。应当乘着这股东风,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关键词:《论语》;教育理念;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0-003-001
苏教版语文选修教材中的《论语·孟子选读》则成为了学生们认识经典的窗口。从这扇窗里,初一的学生们可以窥见孔子的智慧、毅力和修养,而教师则能发现这位数千年前的大教育家身上,闪烁着崭新的“课改”思想,体现着诸多的“新教育理念”。
一、以人为本,联系生活
“以人为本”是中学语文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即“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事实上,“以人为本”这种教育教学理念并不是一种新生的观念,古已有之。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对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有了深刻的认识,孔子曾在《论语·为政篇》中提出“君子不器”,言下之意就是君子不能像器具,仅仅是一种被动的存在,而应该是富有鲜活生命力的存在,具有个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孔子的“乐学”、“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等这些就是“以人为本”具体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多注重学生的情感、感受,其代表人罗杰斯曾提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不再是“器”,作为我们语文教师,应以孔子的古训为戒,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论语》处处闪烁着这样反映出脉脉温情的句子,从古代绵延到现代,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当课堂上说到这句话时,无需翻译,很多学生都脱口而出“北京奥运”、“开幕式”……其后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奥运会开幕式要引用孔子的这句话?”在学生们热切讨论之后,我再次请学生思考“为什么孔子的语言有如此的生命力?”讨论过后,学生们得出的结论是因为孔子的语言是活的、贴近生活的、蕴含着朴素哲理的。
我随后又提出问题“你还知道有哪些地方引用了这句话呢?”有学生思考良久,举出了例子: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来自台湾的国民党主席连战时,引用过这句话,表达了他见到远道而来的朋友的喜悦之情。全班为这位同学鼓掌喝彩。
二、民主、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
在翻译“不耻下问”这句话的时候,我向学生提出问题“孔子自己是不是这样一个人呢?”有学生查找了有关资料,组成了学习小组最终形成了共识:“昔仲尼,师项橐。”孔子作为一个大教育家,本身就是一个“不耻下问”、礼贤下士的典范。
随后,幻灯片中打出一幅“孔子游春图”,请学生描述图画的内容,“绿草如茵的泗水河畔,弟子们围在老师身边,有的蹲着,有的坐着。老师拨动琴弦,弟子们跟着唱起来。”临到最后,师生共舞,操琴唱歌的其乐融融、亲密无间。我接着补充,可以看到孔子平时与学生亲密交往、关心爱护学生、没有师道尊严、注重人文关怀的生活缩影。试想,如此民主、平等、融洽、和谐,弟子们怎能不“效其行,听其言”呢?孔子的弟子们亲其师,信其道,敢于向老师质难问疑,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才能达到孔子所说的“教学相长”?学生们纷纷回答“平等”、“民主”……
三、自主探究、个性飞扬
“发现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孔子的教育理念培养出的学生是善于发现问题的。“子贡问曰”就是其中的代表。发现了问题后,是不是弄懂了,怎么对待“知与不知”,这又成了一个新的问题。学生们用《论语》中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进行了回答。教育家孔子并不满足于仅仅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学习的能力与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样的句子在《论语》中多处体现。
我让学生们在《论语》中找到了很多有名有姓的孔子弟子,看看他们的言行。“子路是个急性子”。他善良、豁达、慷慨,而颜回则温文尔雅,不善张扬,办事沉稳。面对性格迥异的学生,孔子都用赞许的目光望着他们,对弟子们的个性、品质、理想没有统一的规训,没有优劣的评论,友善地包容了差异,张扬了学生个性。使得不同志趣、不同性格、不同能力的人能有一个共生的土壤、和谐的环境。而不是一味求同,不是用个人的好恶去圆融学生的特长和个性,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各式人才的成长奠定了基础。著名学者叶澜教授曾说:“评价是轻抚学生心灵的手”就当前而言,“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成功的学生”。孔子一生弟子三千,而贤人七十有二,其桃李芬芳,与孔子的宽容、尊重、多元评价是密不可分的。这样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直到今天仍然是值得我们汲取、学习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课程改革所体现的人文性、科学性在于吸取了许多古代的文化遗产和国外的先进理念,诸如文中提及的孔子人本思想,作为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师只有“温故”才能“知新”,只有再读古今中外圣贤之作,才能洞悉新课程的理论渊源,触类旁通,在一个文化大背景下进行语文教学,真正做到“人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教育活动都体现以人为中心,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的目的”。
关键词:《论语》;教育理念;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0-003-001
苏教版语文选修教材中的《论语·孟子选读》则成为了学生们认识经典的窗口。从这扇窗里,初一的学生们可以窥见孔子的智慧、毅力和修养,而教师则能发现这位数千年前的大教育家身上,闪烁着崭新的“课改”思想,体现着诸多的“新教育理念”。
一、以人为本,联系生活
“以人为本”是中学语文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即“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事实上,“以人为本”这种教育教学理念并不是一种新生的观念,古已有之。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对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有了深刻的认识,孔子曾在《论语·为政篇》中提出“君子不器”,言下之意就是君子不能像器具,仅仅是一种被动的存在,而应该是富有鲜活生命力的存在,具有个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孔子的“乐学”、“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等这些就是“以人为本”具体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多注重学生的情感、感受,其代表人罗杰斯曾提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不再是“器”,作为我们语文教师,应以孔子的古训为戒,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论语》处处闪烁着这样反映出脉脉温情的句子,从古代绵延到现代,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当课堂上说到这句话时,无需翻译,很多学生都脱口而出“北京奥运”、“开幕式”……其后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奥运会开幕式要引用孔子的这句话?”在学生们热切讨论之后,我再次请学生思考“为什么孔子的语言有如此的生命力?”讨论过后,学生们得出的结论是因为孔子的语言是活的、贴近生活的、蕴含着朴素哲理的。
我随后又提出问题“你还知道有哪些地方引用了这句话呢?”有学生思考良久,举出了例子: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来自台湾的国民党主席连战时,引用过这句话,表达了他见到远道而来的朋友的喜悦之情。全班为这位同学鼓掌喝彩。
二、民主、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
在翻译“不耻下问”这句话的时候,我向学生提出问题“孔子自己是不是这样一个人呢?”有学生查找了有关资料,组成了学习小组最终形成了共识:“昔仲尼,师项橐。”孔子作为一个大教育家,本身就是一个“不耻下问”、礼贤下士的典范。
随后,幻灯片中打出一幅“孔子游春图”,请学生描述图画的内容,“绿草如茵的泗水河畔,弟子们围在老师身边,有的蹲着,有的坐着。老师拨动琴弦,弟子们跟着唱起来。”临到最后,师生共舞,操琴唱歌的其乐融融、亲密无间。我接着补充,可以看到孔子平时与学生亲密交往、关心爱护学生、没有师道尊严、注重人文关怀的生活缩影。试想,如此民主、平等、融洽、和谐,弟子们怎能不“效其行,听其言”呢?孔子的弟子们亲其师,信其道,敢于向老师质难问疑,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才能达到孔子所说的“教学相长”?学生们纷纷回答“平等”、“民主”……
三、自主探究、个性飞扬
“发现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孔子的教育理念培养出的学生是善于发现问题的。“子贡问曰”就是其中的代表。发现了问题后,是不是弄懂了,怎么对待“知与不知”,这又成了一个新的问题。学生们用《论语》中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进行了回答。教育家孔子并不满足于仅仅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学习的能力与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样的句子在《论语》中多处体现。
我让学生们在《论语》中找到了很多有名有姓的孔子弟子,看看他们的言行。“子路是个急性子”。他善良、豁达、慷慨,而颜回则温文尔雅,不善张扬,办事沉稳。面对性格迥异的学生,孔子都用赞许的目光望着他们,对弟子们的个性、品质、理想没有统一的规训,没有优劣的评论,友善地包容了差异,张扬了学生个性。使得不同志趣、不同性格、不同能力的人能有一个共生的土壤、和谐的环境。而不是一味求同,不是用个人的好恶去圆融学生的特长和个性,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各式人才的成长奠定了基础。著名学者叶澜教授曾说:“评价是轻抚学生心灵的手”就当前而言,“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成功的学生”。孔子一生弟子三千,而贤人七十有二,其桃李芬芳,与孔子的宽容、尊重、多元评价是密不可分的。这样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直到今天仍然是值得我们汲取、学习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课程改革所体现的人文性、科学性在于吸取了许多古代的文化遗产和国外的先进理念,诸如文中提及的孔子人本思想,作为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师只有“温故”才能“知新”,只有再读古今中外圣贤之作,才能洞悉新课程的理论渊源,触类旁通,在一个文化大背景下进行语文教学,真正做到“人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教育活动都体现以人为中心,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