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走势呈现“前高后低”已成共识。虽然所谓“二次探底”不必过虑,但毋庸置疑,中国经济正经历从高位向潜在增长区间的主动回归。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中国新一轮通胀预期也卷土重来,CPI同比涨幅自去年底以来持续走高,8月份首次超过3.33%的三年期存款利率。
宏观情势变迁带给金融业的挑战首当其冲。这是因为,银行体系的经营具有典型的顺周期性。在经济扩张阶段,银行基于内部评级的监管资本要求下降,加上对宏观经济前景的乐观预期,从而加快了信贷扩张。而信贷的快速增长又带动了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对经济的持续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放大作用。反之,当经济紧缩时,企业经营效益较差、违约概率和损失率上升,银行基于内部评级的监管资本要求上升,而银行资本金又由于冲销损失出现下降,银行在受到强资本约束的情况下不得不收缩贷款,提高信贷门槛。信贷紧缩加速了经济衰退,延长了经济低迷期。
中国的相关数据也加以证实。自1998年我国放开信贷管制以来,信贷增速随经济繁荣而高涨,随经济衰退而减弱;利率变化随经济的波动而调整;资产质量也随经济繁荣而向好,随经济衰退而恶化。
中国商业银行的利润增速更随经济增长起伏。2008年到2009年经济V型反弹过程中,这一点尤为彰显。当前也难出例外。银行赖以生存的高利差面临被通胀重新逐步侵蚀。不对称加息虽然尚未启动,但负利率引发金融脱媒,导致银行间“揽储大战”其实等同变相加息。
春江水暖,银行先知。市场对银行风险忧心日重,银行股节节败退,一片低迷。
银行顺周期真的不好吗?逆周期会更好吗?客观地说,商业银行经营顺周期性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本能。追求盈利性,从各自利益出发,保持行为与经济周期的同步,是商业银行的天性。
银行经营的顺周期或是逆周期不是关键。银行业的顺(逆)周期行为不会立刻产生宏观效应,关键是应当在系统中嵌立一些内生机制。在这个渠道中,银行行为效应被转换、被中和、被调整,即阀门打开,顺周期行为会产生逆周期效果,如果阀门关上,逆周期行为也会产生顺周期的不好效应。
目前,监管层加强了适度、审慎、积极和协调的宏观金融政策框架建设,关注银行业的公司治理、资本充足水平、资产准确分类、拨备充足率和透明度建设,以实现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的统一。
其实,就个体而言,理性的商业银行顺周期性,因何演绎成众多商业银行的集体非理性,即“合成谬误”,并对宏观经济造成较大的波动和自身的损失?关键还在于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同质性。
各家银行业务模式趋同,仍处于低阶段竞争。一是商业银行的大部分利润来自于存贷差。即使在资本市场暴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大幅增长的2007年,和国外同行相比其中间业务占比依然少得可怜,最大的招商银行不过15.72%。二是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集中在存贷市场。大部分业务品种借鉴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美国商业银行的产品。市场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的品种,如期货、期权、利率互换、贷款证券化、衍生金融产品交易,或刚刚起步,或完全缺失。三是目标客户普遍都集中于大型国有企业、行业龙头、上市公司等。项目选择普遍倾向于选择有政府背景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目前全国19家主要银行中,5000万元以上的大客户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约为60%,大大超过40%左右的市场通常标准。
从此角度而言,加快创新,按照国际一流银行标准,重塑经营管理模式,更显紧迫。毋庸置疑,国际化和综合化将是两大方向。如果由经济周期转换压迫下的被动调整演变为厉兵秣马的主动转型,商业银行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股市也将迎来福音。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中国新一轮通胀预期也卷土重来,CPI同比涨幅自去年底以来持续走高,8月份首次超过3.33%的三年期存款利率。
宏观情势变迁带给金融业的挑战首当其冲。这是因为,银行体系的经营具有典型的顺周期性。在经济扩张阶段,银行基于内部评级的监管资本要求下降,加上对宏观经济前景的乐观预期,从而加快了信贷扩张。而信贷的快速增长又带动了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对经济的持续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放大作用。反之,当经济紧缩时,企业经营效益较差、违约概率和损失率上升,银行基于内部评级的监管资本要求上升,而银行资本金又由于冲销损失出现下降,银行在受到强资本约束的情况下不得不收缩贷款,提高信贷门槛。信贷紧缩加速了经济衰退,延长了经济低迷期。
中国的相关数据也加以证实。自1998年我国放开信贷管制以来,信贷增速随经济繁荣而高涨,随经济衰退而减弱;利率变化随经济的波动而调整;资产质量也随经济繁荣而向好,随经济衰退而恶化。
中国商业银行的利润增速更随经济增长起伏。2008年到2009年经济V型反弹过程中,这一点尤为彰显。当前也难出例外。银行赖以生存的高利差面临被通胀重新逐步侵蚀。不对称加息虽然尚未启动,但负利率引发金融脱媒,导致银行间“揽储大战”其实等同变相加息。
春江水暖,银行先知。市场对银行风险忧心日重,银行股节节败退,一片低迷。
银行顺周期真的不好吗?逆周期会更好吗?客观地说,商业银行经营顺周期性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本能。追求盈利性,从各自利益出发,保持行为与经济周期的同步,是商业银行的天性。
银行经营的顺周期或是逆周期不是关键。银行业的顺(逆)周期行为不会立刻产生宏观效应,关键是应当在系统中嵌立一些内生机制。在这个渠道中,银行行为效应被转换、被中和、被调整,即阀门打开,顺周期行为会产生逆周期效果,如果阀门关上,逆周期行为也会产生顺周期的不好效应。
目前,监管层加强了适度、审慎、积极和协调的宏观金融政策框架建设,关注银行业的公司治理、资本充足水平、资产准确分类、拨备充足率和透明度建设,以实现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的统一。
其实,就个体而言,理性的商业银行顺周期性,因何演绎成众多商业银行的集体非理性,即“合成谬误”,并对宏观经济造成较大的波动和自身的损失?关键还在于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同质性。
各家银行业务模式趋同,仍处于低阶段竞争。一是商业银行的大部分利润来自于存贷差。即使在资本市场暴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大幅增长的2007年,和国外同行相比其中间业务占比依然少得可怜,最大的招商银行不过15.72%。二是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集中在存贷市场。大部分业务品种借鉴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美国商业银行的产品。市场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的品种,如期货、期权、利率互换、贷款证券化、衍生金融产品交易,或刚刚起步,或完全缺失。三是目标客户普遍都集中于大型国有企业、行业龙头、上市公司等。项目选择普遍倾向于选择有政府背景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目前全国19家主要银行中,5000万元以上的大客户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约为60%,大大超过40%左右的市场通常标准。
从此角度而言,加快创新,按照国际一流银行标准,重塑经营管理模式,更显紧迫。毋庸置疑,国际化和综合化将是两大方向。如果由经济周期转换压迫下的被动调整演变为厉兵秣马的主动转型,商业银行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股市也将迎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