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文同志1929年4月出生在吉林省伊通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是吉林省土生土长的干部。不满17周岁的他参军投身于革命,20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前夕调入省直机关,在吉林省委、省政府一干就是50年,从科长、处长、局长、厅长、秘书长,直至省政府常务副省长、省政协常务副主席。他德高望重,离休后被人们尊称为“高老”。高老上个世纪70年代“文革”后任吉林省二轻局副局长、局长、省二轻工业厅厅长,直到80年代初调省政府任职。离开联社(二轻)20多年,高老一直在关心着联社和城镇集体经济的改革发展,从1986年6月起至今,他连续4届担任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名誉理事(10位名誉理事,9位是国家的部长,只他一人是地方干部),是吉林省手工业合作联社连续三届的名誉主任。他对联社和城镇集体经济工作情有独钟,感情不变,关系未断,可以称得上是真关心、真支持、真帮忙、真出力。
一、发展集体经济必须与实际相结合
高老是一个乐于工作、勇于实践的人。在工作中,他经常深入实际,掌握第一手材料,并从中抽出规律性的东西用以总结经验,推动工作。他的许多工作思路,都是在调查研究、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高老认为,发展联社事业,壮大集体经济,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文革”后高老担任省二轻局副局长、局长时,面对全行业的困境,他带领全局上下开拓进取,锐意改革,不断扭转被动局面。1981年,他在担任省二轻厅厅长时,为了引导集体经济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与全厅同志们一道,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比较符合当时省情、符合集体经济实际的《关于二轻集体所有制企业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通称二十五条)。其核心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民主管理,按劳分配”。这个文件受到了中共吉林省委、省人民政府的主要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并以省委、省政府文件下发全省,起到了拨乱反正落实集体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受到二轻集体企业职工的普遍欢迎,被称为“救命的文件”。这可以说是吉林省城镇集体经济发展的一个转折点。高老说:“二轻多是集体企业,小厂小社居多,但他们生产的产品大到家用电器,小到针头线脑,东西虽小,影响甚大,关系到千家万户,人人必需,家家必用,干好了,就是为人民尽了力。”高老经常带领工作组深入各市、县和基层企业,经过调查研究,在当时许多理论问题尚不明晰、思想阻力较大的情况下,和全厅同志一起对通化、白城、扶余等市、县的经验进行总结推广。明确提出“二轻要办好,实行大划小,行业宜专不宜杂,企业规模宜小不宜大”的工作思路和坚持“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民主管理,按劳分配”的经营原则。这些经验的总结推广,很快得到了省委书记、省长的好评。1982年,高老在《肃清“极左”路线影响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二轻》一文中写到:“‘二轻企业要办好,必须坚持大划小’。这是群众的呼声,也是从二轻企业的经验教训中得出的结论。企业小而专,经营灵活,是办好集体所有制的传统。一部分企业恢复了这个传统,划小了企业规模并把核算单位包到每个人,实行经济责任制,把权、责、利紧紧地挂起钩来,调动了职工‘爱工厂做主人’的积极性,效果就明显”。他呼吁:“二轻集体所有制企业当前必须进一步清除‘左’的影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放宽政策,划小企业规模,划小核算单位,只有这样才可望我省二轻工业有个新发展。”他的主张得到吉林省委的重视,省委政研室《调查与思考》把他的文章加了有份量的编者按语全文刊发。在高老的努力下,纠正了二轻集体企业多年摆大架子、铺大摊子、搞大流水的错误做法,遏制了吃大锅饭、端铁饭碗、追求“二国营”,盲目“升级转制”的势头。全省二轻工业开始由被动变主动,由亏损变盈利,得到了国家轻工业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1991年,高老在担任省政协副主席期间撰写的《发展集体经济是一项战略性措施》一文中指出:“对于每个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来说,不能唯书、唯上,要唯实。”高老还在他的文章中强调:“城镇集体经济具有点多面广、行业杂、政策性强、企业小而专、经营灵活、与市场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等特点。发展联社事业,壮大集体经济,必须准确把握其固有特点和属性,科学制定并正确执行党的集体经济政策,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去增强城镇集体经济和联社的活力。”高老对待工作历来都是高标准,严要求。爱岗敬业、愉快工作、创造性工作是他的一贯作风,但他更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作为一名党的高级干部,他身上少有“官气”,平易近人,待人真诚,胸怀坦荡,“广交新朋,不忘老友”,和他有过工作接触的人许多都成为了他的朋友。80年代初他任吉林省二轻厅厅长时,就与时任国家轻工业部部长的杨波同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对杨波部长十分敬重。两人由性格相投到思想相通发展成为莫逆之交。直至今天,他俩的感情没变,关系没断,高老每次去京都要登门拜访杨波老人。高老说:“朋友不来往感情要淡,亲戚不走动关系要断,有事没事常来往,大事小事多商量”。总社与他相识的同志到长春来,不论职务高低,他有时间一定会与他们见面,有的返京时他还要送点纪念品,让人倍感亲切。遇到20多年前的老部下,他会关切地询问家人的工作、身体及孩子成长等方面的情况;过年了,联社同志的办公桌上会出现他亲笔书写的贺卡。“感情不变,关系不断,一如既住,赤诚相见”是高老交友的原则。离休后,高老对集体经济战线工作的支持一如既往,“没事常联系,有事真帮忙,帮忙不添乱,支持不挑剔”是他的座右铭。2001年,原省工艺美术公司的5名离休干部写信向他反映“两费”问题,请他帮助过问一下,在他的协调下,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
二、手工业合作联社企业不能脱离市场
手工业合作联社是集体企业联合经济组织,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手工业改造时期。在计划经济时代,手工业合作联社带领成员单位广泛开展互助合作、扩大生产、改善经营管理,为发展城镇集体经济、增加税收、改善人民生活、提供就业机会都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手工业合作联社还能否发挥作用、还有存在的价值吗?针对社会上的种种疑问,2004年5月,高老接受《巷报》记者专访,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受到了全国总社领导和《中国集体经济》杂志的高度重视,并全文转载。他就手工业合作联社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交谈和探讨。结论是:手工业合作联社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将在新时期发挥更大的作用。高老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多种经济成份都得到了蓬勃发展,尤其是手工业(二轻工业)领域,最先对个体和民营经济开放,所以相对而言,手工业合作联社的知名度似乎不像计划经济时期那么高了。但实际上,手工业合作联社一直在社会的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山东青岛海尔、安徽合肥荣事达、吉林白山喜丰、吉林通化东宝等这些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有影响的大企业,都是由各地联社培育出来的。记得当年李先念同志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时,曾在全国轻工业大会上说过:全国每年妇女所用的头发卡子,需要弹簧钢3000吨。从这一点,你就可以看出,手工业制品与老百姓的生活联系的有多紧密。李先念同志还说,轻工日用品东西虽小,但影响甚大,关系到千家万户,人人必需,家家必用。我们搞改革,周边的一些邻国也在搞改革,可我们的生活必需品一直富足,人心稳定。其中,手工业生产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而手工业为什么发展这么快?除了党的政策好,应该说,手工业合作联社在其中是功不可没的。”高老说:“手工业合作联社从产生那天起就具有市场经济色彩,它能够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发展。”他又说:“有的人说,手工业联社产生于计划经济时期,在搞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联社已经过时了,没用了。我认为,这个说法既违背客观规律,也不符合集体经济当前发展的实际。手工业联社及其企业在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和经营上的灵活性,以及自愿组合、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主支配、集体积累、入股分红等固有特征,决定了它们从产生那天起就具有市场经济色彩。多年来,手工业联社的企业一直是用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企业的领导人。在生产经营当中,原料自己跑,市场自己找,尽可能不吃大锅饭,不端铁饭碗,不给国家增添负担。25年前,我在担任省二轻厅厅长时,去浑江市(现为白山市)搞调查,当时的市布鞋厂女厂长钟顺玲同志(三八红旗手、劳动模范)说得好,我们不同于国营企业,没有资金靠自己积累,没有原料自己找,没有市场自己跑,产品销售出了问题不能找市长要去问市场。这说明了联社企业在计划经济时期就已在按市场经济法则办事了。我还记得当年我们这些从事二轻、手工业合作联社工作的同志在大小会上常讲的一句老话,‘在政治上要一视同仁,在经济上要平等对待’,这就是说联社集体企业与国有企业的区别。每当我们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时常说,要‘挂上号,有个庙,给点料’,这就是向上级要政策,要资金,要原料,要场地。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争取‘国民待遇’。要不来,争不到,怎么办呢?只好自谋出路,被迫接近市场,走向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联社及企业经过改革,产权明晰,出资人到位,权责明确,职工持股,机制灵活,更能遵循经济规律,更能适应新体制的需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所以,我说,联社没有过时,市场经济还需不需要我们?事实是,需要,而且非常需要。”高老的这些观点告诉我们,手工业合作联社企业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离不开市场的,必须走“小燕垒窝”、“土里刨食”的路子,这样就能得到发展,赢得社会的认可,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做出积极贡献。
三、联社的改革建设要做到与时俱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日趋完善,联社不断遇到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怎样做好联社工作?1994年1月,高老出席省轻工业厅召开的工作会议,在即席讲话中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种新形势下,怎样对待联社工作?我想重要的是思想上应该有个统一的认识。一是,联社集体经济(合作经济)的存在与发展,是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紧密相关的;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集体(合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联社集体经济,手工业合作企业,从它一产生就是与市场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高老说:“新形势下联社应该具有两种职能:一个是社团职能,它继续发挥着‘指导、维护、监督、协调、服务’作用,上下沟通,左右交流,积极开展群众性经济组织工作;另一个是经济职能,要作为经济实体,把直属的核心企事业单位办好,为联社增强经济实力,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高老现虽已年近八旬,但仍坚持学习不辍。他的谈吐、思维总是紧跟时代脉搏,令人钦佩。2004年4月,高老撰写的《发挥联社作用壮大集体经济》一文发表后,他又亲自给吉林省政府领导写信,表达了自己希望“大家都来维护和恪守联社存在的法律依据;正确评价联社功不可没的历史;宣传联社不可替代的作用。”“使联社事业和城镇集体经济与时俱进,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的迫切心情。省政府领导对高文同志的建议十分重视,办公厅以《参阅文件》的形式并加了按语全文刊发了高老的文章,分送省委常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省直委办厅局和各市、州、县人民政府。此举对于提高联社的社会认知度和吉林省联社在全国、全省的影响起到了推动作用。对此,高老这样评价:“我只是想在为联社‘鼓与呼’的同时为发展集体经济尽一点微薄之力,以希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有更多的领导同志关心、支持联社和集体经济的发展。”2004年7月,高老在省联社六届五次理事会议上说:“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加大力度深化联社集体企业改革,本着‘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问身份(姓社姓资)但求发展’的原则,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多种实现形式。今后纯粹的集体企业可能越来越少了,但集体经济成份绝不会消亡。我们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要通过积极的改革,使各种形式的集体经济逐步完善发展起来。不要固守‘二轻就是集体,集体就是联社’的观念不放,必须解放思想,振奋精神,不循旧规,因势利导,下决心搞好‘二次创业’。手工业合作联社要完成自我认识,自我定位,然后是自我更新。”高老把联社视为自己的“家”,作为省联社的名誉主任,联社每次召开理事会他都准时参加,他的发言总是那样简要、深刻、幽默,多次被掌声打断。高老的思想紧跟时代的发展,全新的视角、创新的思维,使联社的同志们获益匪浅。2005年9月,省联社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两天的时间高老自始至终参加了会议,认真听取代表们的发言,没有丝毫的懈怠,看不出他已是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代表们说,高老的精神令人感动,我们有高老这样的名誉主任,自豪! 2007年3月,在省联社召开的七届二次理事会议上,高老在即席讲话中勉励大家:“联社工作要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不要抱着过去的老框框不放,总拿老皇历说话。联社(二轻)要有针对性地找出差距,在工作中要干出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成绩,跟上全省经济发展的步伐,创出知名度来。”他又说:“联社在振兴吉林中大有用武之地。联社企业从事20多个行业的生产,其中,塑料、皮革、服装、工艺美术等传统行业具有一定优势,汽车配件、五金家电、生化制药等新兴行业实力较强,联社可以集中力量促使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企业得到振兴和发展。联社还可以利用所属企业的地段、场地和人员优势,开办与人民群众生活紧密相关的生活服务业、社区服务业和其它第三产业,为安排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做出积极贡献。实践证明,任何行业,做任何事情都有个事在人为、路在人走、业在人创的问题。能自强必受重视,有作为必得支持,有贡献必有地位这是真理。”
(作者单位:吉林省手工业合作联社)
(责任编辑:云 馨)
一、发展集体经济必须与实际相结合
高老是一个乐于工作、勇于实践的人。在工作中,他经常深入实际,掌握第一手材料,并从中抽出规律性的东西用以总结经验,推动工作。他的许多工作思路,都是在调查研究、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高老认为,发展联社事业,壮大集体经济,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文革”后高老担任省二轻局副局长、局长时,面对全行业的困境,他带领全局上下开拓进取,锐意改革,不断扭转被动局面。1981年,他在担任省二轻厅厅长时,为了引导集体经济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与全厅同志们一道,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比较符合当时省情、符合集体经济实际的《关于二轻集体所有制企业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通称二十五条)。其核心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民主管理,按劳分配”。这个文件受到了中共吉林省委、省人民政府的主要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并以省委、省政府文件下发全省,起到了拨乱反正落实集体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受到二轻集体企业职工的普遍欢迎,被称为“救命的文件”。这可以说是吉林省城镇集体经济发展的一个转折点。高老说:“二轻多是集体企业,小厂小社居多,但他们生产的产品大到家用电器,小到针头线脑,东西虽小,影响甚大,关系到千家万户,人人必需,家家必用,干好了,就是为人民尽了力。”高老经常带领工作组深入各市、县和基层企业,经过调查研究,在当时许多理论问题尚不明晰、思想阻力较大的情况下,和全厅同志一起对通化、白城、扶余等市、县的经验进行总结推广。明确提出“二轻要办好,实行大划小,行业宜专不宜杂,企业规模宜小不宜大”的工作思路和坚持“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民主管理,按劳分配”的经营原则。这些经验的总结推广,很快得到了省委书记、省长的好评。1982年,高老在《肃清“极左”路线影响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二轻》一文中写到:“‘二轻企业要办好,必须坚持大划小’。这是群众的呼声,也是从二轻企业的经验教训中得出的结论。企业小而专,经营灵活,是办好集体所有制的传统。一部分企业恢复了这个传统,划小了企业规模并把核算单位包到每个人,实行经济责任制,把权、责、利紧紧地挂起钩来,调动了职工‘爱工厂做主人’的积极性,效果就明显”。他呼吁:“二轻集体所有制企业当前必须进一步清除‘左’的影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放宽政策,划小企业规模,划小核算单位,只有这样才可望我省二轻工业有个新发展。”他的主张得到吉林省委的重视,省委政研室《调查与思考》把他的文章加了有份量的编者按语全文刊发。在高老的努力下,纠正了二轻集体企业多年摆大架子、铺大摊子、搞大流水的错误做法,遏制了吃大锅饭、端铁饭碗、追求“二国营”,盲目“升级转制”的势头。全省二轻工业开始由被动变主动,由亏损变盈利,得到了国家轻工业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1991年,高老在担任省政协副主席期间撰写的《发展集体经济是一项战略性措施》一文中指出:“对于每个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来说,不能唯书、唯上,要唯实。”高老还在他的文章中强调:“城镇集体经济具有点多面广、行业杂、政策性强、企业小而专、经营灵活、与市场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等特点。发展联社事业,壮大集体经济,必须准确把握其固有特点和属性,科学制定并正确执行党的集体经济政策,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去增强城镇集体经济和联社的活力。”高老对待工作历来都是高标准,严要求。爱岗敬业、愉快工作、创造性工作是他的一贯作风,但他更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作为一名党的高级干部,他身上少有“官气”,平易近人,待人真诚,胸怀坦荡,“广交新朋,不忘老友”,和他有过工作接触的人许多都成为了他的朋友。80年代初他任吉林省二轻厅厅长时,就与时任国家轻工业部部长的杨波同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对杨波部长十分敬重。两人由性格相投到思想相通发展成为莫逆之交。直至今天,他俩的感情没变,关系没断,高老每次去京都要登门拜访杨波老人。高老说:“朋友不来往感情要淡,亲戚不走动关系要断,有事没事常来往,大事小事多商量”。总社与他相识的同志到长春来,不论职务高低,他有时间一定会与他们见面,有的返京时他还要送点纪念品,让人倍感亲切。遇到20多年前的老部下,他会关切地询问家人的工作、身体及孩子成长等方面的情况;过年了,联社同志的办公桌上会出现他亲笔书写的贺卡。“感情不变,关系不断,一如既住,赤诚相见”是高老交友的原则。离休后,高老对集体经济战线工作的支持一如既往,“没事常联系,有事真帮忙,帮忙不添乱,支持不挑剔”是他的座右铭。2001年,原省工艺美术公司的5名离休干部写信向他反映“两费”问题,请他帮助过问一下,在他的协调下,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
二、手工业合作联社企业不能脱离市场
手工业合作联社是集体企业联合经济组织,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手工业改造时期。在计划经济时代,手工业合作联社带领成员单位广泛开展互助合作、扩大生产、改善经营管理,为发展城镇集体经济、增加税收、改善人民生活、提供就业机会都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手工业合作联社还能否发挥作用、还有存在的价值吗?针对社会上的种种疑问,2004年5月,高老接受《巷报》记者专访,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受到了全国总社领导和《中国集体经济》杂志的高度重视,并全文转载。他就手工业合作联社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交谈和探讨。结论是:手工业合作联社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将在新时期发挥更大的作用。高老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多种经济成份都得到了蓬勃发展,尤其是手工业(二轻工业)领域,最先对个体和民营经济开放,所以相对而言,手工业合作联社的知名度似乎不像计划经济时期那么高了。但实际上,手工业合作联社一直在社会的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山东青岛海尔、安徽合肥荣事达、吉林白山喜丰、吉林通化东宝等这些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有影响的大企业,都是由各地联社培育出来的。记得当年李先念同志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时,曾在全国轻工业大会上说过:全国每年妇女所用的头发卡子,需要弹簧钢3000吨。从这一点,你就可以看出,手工业制品与老百姓的生活联系的有多紧密。李先念同志还说,轻工日用品东西虽小,但影响甚大,关系到千家万户,人人必需,家家必用。我们搞改革,周边的一些邻国也在搞改革,可我们的生活必需品一直富足,人心稳定。其中,手工业生产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而手工业为什么发展这么快?除了党的政策好,应该说,手工业合作联社在其中是功不可没的。”高老说:“手工业合作联社从产生那天起就具有市场经济色彩,它能够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发展。”他又说:“有的人说,手工业联社产生于计划经济时期,在搞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联社已经过时了,没用了。我认为,这个说法既违背客观规律,也不符合集体经济当前发展的实际。手工业联社及其企业在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和经营上的灵活性,以及自愿组合、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主支配、集体积累、入股分红等固有特征,决定了它们从产生那天起就具有市场经济色彩。多年来,手工业联社的企业一直是用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企业的领导人。在生产经营当中,原料自己跑,市场自己找,尽可能不吃大锅饭,不端铁饭碗,不给国家增添负担。25年前,我在担任省二轻厅厅长时,去浑江市(现为白山市)搞调查,当时的市布鞋厂女厂长钟顺玲同志(三八红旗手、劳动模范)说得好,我们不同于国营企业,没有资金靠自己积累,没有原料自己找,没有市场自己跑,产品销售出了问题不能找市长要去问市场。这说明了联社企业在计划经济时期就已在按市场经济法则办事了。我还记得当年我们这些从事二轻、手工业合作联社工作的同志在大小会上常讲的一句老话,‘在政治上要一视同仁,在经济上要平等对待’,这就是说联社集体企业与国有企业的区别。每当我们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时常说,要‘挂上号,有个庙,给点料’,这就是向上级要政策,要资金,要原料,要场地。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争取‘国民待遇’。要不来,争不到,怎么办呢?只好自谋出路,被迫接近市场,走向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联社及企业经过改革,产权明晰,出资人到位,权责明确,职工持股,机制灵活,更能遵循经济规律,更能适应新体制的需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所以,我说,联社没有过时,市场经济还需不需要我们?事实是,需要,而且非常需要。”高老的这些观点告诉我们,手工业合作联社企业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离不开市场的,必须走“小燕垒窝”、“土里刨食”的路子,这样就能得到发展,赢得社会的认可,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做出积极贡献。
三、联社的改革建设要做到与时俱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日趋完善,联社不断遇到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怎样做好联社工作?1994年1月,高老出席省轻工业厅召开的工作会议,在即席讲话中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种新形势下,怎样对待联社工作?我想重要的是思想上应该有个统一的认识。一是,联社集体经济(合作经济)的存在与发展,是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紧密相关的;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集体(合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联社集体经济,手工业合作企业,从它一产生就是与市场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高老说:“新形势下联社应该具有两种职能:一个是社团职能,它继续发挥着‘指导、维护、监督、协调、服务’作用,上下沟通,左右交流,积极开展群众性经济组织工作;另一个是经济职能,要作为经济实体,把直属的核心企事业单位办好,为联社增强经济实力,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高老现虽已年近八旬,但仍坚持学习不辍。他的谈吐、思维总是紧跟时代脉搏,令人钦佩。2004年4月,高老撰写的《发挥联社作用壮大集体经济》一文发表后,他又亲自给吉林省政府领导写信,表达了自己希望“大家都来维护和恪守联社存在的法律依据;正确评价联社功不可没的历史;宣传联社不可替代的作用。”“使联社事业和城镇集体经济与时俱进,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的迫切心情。省政府领导对高文同志的建议十分重视,办公厅以《参阅文件》的形式并加了按语全文刊发了高老的文章,分送省委常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省直委办厅局和各市、州、县人民政府。此举对于提高联社的社会认知度和吉林省联社在全国、全省的影响起到了推动作用。对此,高老这样评价:“我只是想在为联社‘鼓与呼’的同时为发展集体经济尽一点微薄之力,以希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有更多的领导同志关心、支持联社和集体经济的发展。”2004年7月,高老在省联社六届五次理事会议上说:“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加大力度深化联社集体企业改革,本着‘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问身份(姓社姓资)但求发展’的原则,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多种实现形式。今后纯粹的集体企业可能越来越少了,但集体经济成份绝不会消亡。我们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要通过积极的改革,使各种形式的集体经济逐步完善发展起来。不要固守‘二轻就是集体,集体就是联社’的观念不放,必须解放思想,振奋精神,不循旧规,因势利导,下决心搞好‘二次创业’。手工业合作联社要完成自我认识,自我定位,然后是自我更新。”高老把联社视为自己的“家”,作为省联社的名誉主任,联社每次召开理事会他都准时参加,他的发言总是那样简要、深刻、幽默,多次被掌声打断。高老的思想紧跟时代的发展,全新的视角、创新的思维,使联社的同志们获益匪浅。2005年9月,省联社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两天的时间高老自始至终参加了会议,认真听取代表们的发言,没有丝毫的懈怠,看不出他已是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代表们说,高老的精神令人感动,我们有高老这样的名誉主任,自豪! 2007年3月,在省联社召开的七届二次理事会议上,高老在即席讲话中勉励大家:“联社工作要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不要抱着过去的老框框不放,总拿老皇历说话。联社(二轻)要有针对性地找出差距,在工作中要干出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成绩,跟上全省经济发展的步伐,创出知名度来。”他又说:“联社在振兴吉林中大有用武之地。联社企业从事20多个行业的生产,其中,塑料、皮革、服装、工艺美术等传统行业具有一定优势,汽车配件、五金家电、生化制药等新兴行业实力较强,联社可以集中力量促使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企业得到振兴和发展。联社还可以利用所属企业的地段、场地和人员优势,开办与人民群众生活紧密相关的生活服务业、社区服务业和其它第三产业,为安排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做出积极贡献。实践证明,任何行业,做任何事情都有个事在人为、路在人走、业在人创的问题。能自强必受重视,有作为必得支持,有贡献必有地位这是真理。”
(作者单位:吉林省手工业合作联社)
(责任编辑:云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