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感想

来源 :中国教师与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ghtcat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而这个目标的实现不仅依赖于课堂教学的改革,还依赖于作业的改革。针对目前小学生课外作业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我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精心设计出多元化作业、多层次作业、自选式作业、趣味性作业,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完成作业的兴趣,教学效果显著。
  【关键词】语文作业;改革创新
  On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Wang Wei-ling
  【Abstract】《Language Curriculum》 promoting students to do the masters of learning, and this goal is not only dependent on the re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but also on the job reform. For current students homework widespread some problems, I made ??bold reform and innovation: well-designed diverse operations, multi-level operations, optional type work, interesting work, greatly improving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their own homework, teaching the effect is significant.
  【Key words】Language work; Reform and innovation
  一、“文本作业”变为“个性形式”
  传统的作业练习中,教师往往忽视了指导学生充分运用感官,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和认识事物,也很少鼓励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其学习、思考的结果,最终导致作业只是师生之间浅薄的文本符号的往来。学生个性得不到发挥,创造潜力也得不到挖掘,难以由此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学习能力。
  新课程中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作业应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一座桥梁。我鼓励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可以用图画、照片、剪报、互联网资料来表达,甚至可以用手工制作、植物叶片,用创作的乐曲,用摄录的活动录像,用排练的短剧或小品来表现……鼓励学生以看、听、触、闻、尝、摸和想像等多种手段感受知识的存在、进行学问的探讨,完成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作业。
  如学习了古诗《江雪》,让学生根据诗文画一幅“雪天垂钓图”,体会孤舟独钓的凄清景象;学了《曹冲称象》,让学生动手做实验,验证课文所学的办法;学了《一次科技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模型;学了《琥珀》,让学生试作一个“琥珀”;学过《桂林山水》、《趵突泉》、《日月潭》等课文后,举办“我的足迹”摄影展览;春天到来的时候,可布置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的足迹,可以到春风中去放风筝;可以搜集赞美春天的诗歌、散文,举行“春之声”诵读会;可以写和春天有关的任何题材的习作;可以拍摄一组反映春景春趣的照片……
  学生在完成这类作业时,不仅充分学习了教材内容,还广泛涉猎与教材相关的文学、生物、绘画、历史、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走进社会生活。这样,作业就不仅仅是一个载体,而是一个极好的凭借,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利用熟悉的材料来挖掘和展示自己的潜能,与这些材料或环境不断产生互动,自然地显现出各自不同的智力类型和能力倾向,不仅获取了许多知识信息,锻炼了全面参与学习的能力,还得到了大量的愉快而难忘的体验。
  二、“被动完成”变为“自主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必须尊重受教育者——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此要尽可能的创造条件,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传统的语文作业无非机械、重复地抄写,令人头疼的背诵,题目陈旧的作文。学生犹如疲惫不堪的渔夫在无边的苦海漫无边际地漫游。为此,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教完生字、新词后,不再让学生机械抄写,那些已经记住的生字、新词可以不抄写,难记的字就读一读,记一记,再工工整整地默写一次,布置作业时充分信任学生,承认学生学习的潜能,让学生自主学习。结果他们想方设法不抄生字,记生字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习效率竟大大提高了。如有位学生记“赞”时说:“有两个先生家里有很多宝贝,我称赞他们真有钱。”字形、字意、运用全会了,我想这不得不说是“创新思维”帮的忙。
  三、“整体统一”变为“体现层次”
  学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也可一改以往命令式、强制式,给学生的作业也开设一个“自助餐”,让学生有一个较为宽松的作业氛围,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培养语文能力。
  如学习了古诗《小池》后,我设计了以下几项作业:
  A、背诵、默写古诗《小池》。
  B、《小池》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发挥想像写一段话。
  C、学习作者杨万里的另一首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比较:两首诗中所描绘的景物的异同。
  A项是巩固练习,旨在积累语言;B项是写话训练,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句;C项作业期望学生迁移学法,提高阅读能力。这三项作业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给了学生一个选择的范围,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但是,小学生又具有好奇、争强、好胜的心理,有的学生往往会知难而进,又有一部分学生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去跳一跳,摘到“果子”。
  四、“标准答案”变为“合理回答”
  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美国一学生说“鸡蛋里孵出里根总统”,却受到了老师的表扬,试想如果类似的事发生在我国,也许很多人要大骂他是笨蛋,或一笑置之。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的学生都是不敢越“标准答案”一步。当作业“雪化了变成”,学生回答“变成春天”,如果我们用标准答案“水”来将他的回答一口否定,那么这位学生的想象力也将被我们扼杀了。
  黄全愈博士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讲到:“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有‘创’才有‘造’。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所谓‘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如果我们拒绝学生打破常规的举动,那我们也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拒之门外。学完《争吵》一课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你喜欢文中的谁?喜欢他的什么?大部分学生谈到喜欢克莱谛,有一个学生却对克莱谛的做法提出了批评意见,认为克莱谛只看重友情,忽略了原则,应该对“我”的报复行为提出批评。我认为评价这样的回答不在于看学生提供的答案是否标准,而在于看他的思维过程。也就是说不在于看学生答的是什么,更重要的是看他为什么这样说,说的有没有道理,有没有独特的思维方法和理解角度,这种与众不同的意见有新意,应予以肯定。
  总之,我们必须冲破“标准答案”的樊篱,变“标准答案”为合理回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尊重个人见解.允许学生与同学争论答案,最后自己得出正确答案,而不是一味由教师下定语。
其他文献
【摘要】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使学生在交互状态下进行学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地理;多媒体;教学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作文离不开阅读,作文得益于阅读。读是写的基础,写作是读的继续和发展。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以多样化、综合性的训练形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写作空间和氛围,激发他们作文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一、扩大阅读面,注重知识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捷普洛夫说过:“一个空洞的头脑是不能进行思维的。”知识面狭窄,没有一定想象力和
期刊
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所呈现的一种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在教学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课堂气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影响着课堂教学气氛。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呢?  一、教师的教态促成良好课堂气氛  教态是教师讲课时的情绪的外在表现,比如,教学心情、表情、体态动作、神态等,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重
期刊
【摘要】课堂是师生共同演绎生命意义的舞台,一个和谐、共生的课堂环境是师生完整生命得以自由成长的前提和基础。创设适宜的语文课堂学习环境,是开展中职学校语文生态课堂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培养学生身心和谐、充满自信和朝气,且能与他人和自然共生、共融的必要条件。中职学校语文生态课堂中的学习环境创设应包括适宜的物理环境(校园环境、教室环境)的创设和良好的心理环境的创设。  【关键词】中职学校;语文;生态课
期刊
语文教学是一台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或代替作者言论,这不是语文教师应扮演的角色,下面我谈谈对语文教师应扮演角色的几点认识:  一、 指路人  确定什么学习主题,采取何种组织形式,要达到怎样的预期目的,这些,教师心里应有一盘棋,方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一要根据年龄,科学安排。我们可以以《语文课程标准》各学段综合性学习
期刊
【摘要】通常意义上的多媒体设备是包含有CAI课件、投影、录音、录像等媒体,在小学语文自学辅导课堂电化教学过程中,应把握最佳时机,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能力;质量  Clever use of multimedia in teaching primary language self-counseling  Zhang Fe
期刊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激发兴趣,寓教于乐,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数学这门学科的抽象性决定了它有一定的枯燥感。在数学课上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不拘一格敲开学生智慧的大门,让数学课充满活力,也让学生爱上数学这门学科。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通过培养学
期刊
班风是一个班集体建立之后,在其成长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一种班级素质。良好的班风是一个班的集体形成的风气或作用,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的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或表现。班风又是班主任和全班学生共同培养和树立起来的优良作风,良好班风的形成能产生同化作用、促进作用、制约作用等,对班级学生思想的成长、学习、生活以及世界观形成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和被保持,传留下来就是传统,成为大家自觉遵守的行为
期刊
【摘要】现代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是让学生“会学”和“乐学”,课堂教学讲究融教育性与趣味性于一体,教师要教得有情趣,学生要学得有乐趣,这样才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教育的内涵,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就要使课堂充满生趣。  【关键词】幽默教学;小学语文  Humor, languag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teaching the importance of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开展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断要向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理论体系,而且还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但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注重完成教学任务,导致课堂氛围较为沉闷,无法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知识的积极性。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激趣教学,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知识的兴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