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作学习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实践证明是有效的教学模式与策略。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今天,合作学习能克服大班级授课的缺点,为学生创造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自主性以及社会交际能力, 是一种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英语教学 合作学习 更新理念 合理分组 科学评价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学生缺乏主动性、缺乏动力,而社会需要的是具有综合应用能力的英语人才,因此,英语教学模式也应相应发生变化,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个性化学习,强调求学者与他人协作。合作学习或交互式教学是提高学生主动性和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有效的教学模式。
一、合作学习的基本概念
合作学习是就教学条件下学生的学习组织形式而言,指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学生以小组或团体形式,通过明确的分工,为完成共同的任务而进行的互助性学习。教师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合作学习的基本意义
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使学生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品格。”因此,革新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当前学校课堂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强调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推进实施的今天,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探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合作学习质量
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是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合作学习在近年的英语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不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学生难以完成的任务,将合作学习变成一种形式,从而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存在着低效现象。如:活动流于形式,实际效果甚微;现场表面热闹,多数学生旁观等等。因此,如何对个体和小组实施奖励?如何将个人成就感和集体荣誉感联系起来?让学生增强合作意识呢?
1、更新理念,强调学生主体地位
现代教育十分重视和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当编导、观众,建立起自由选择的教学情境,对活动进行监督和指导。同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造意识,合作学习的能力,比如搜集资料的技能、学生会加深对英语学习内涵的了解,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享受合作学习的快乐,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共同进行创造劳动的乐园,学生在这个乐园里获得成功的体验。
2、合理分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进行合理的分组。在目前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很多是面对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有时场面看似热闹,但对学生的合作能力并没多大实际的提高。合理分组、明确分工是小组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合作学习的重要特征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合作小组时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所谓“组内异质”是指合作学习小组在构成上应体现班级的缩影, 充分考虑各组成员间的组织能力、学习品质、性格特征等的差异, 让不同性格, 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 以保证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 确保组内各成员的主动参与和互助合作。“组间同质”是各小组的总体水平要基本一致, 从而保证各小组之间公平竞赛的开展。这种“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 一方面使得各异质小组的构成达到合理配置, 从而会产生更多的合作性思维和更多的信息输出和输入, 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讨论的深度、推理判断的质量和保持长时间记忆的精确性;另一方面又使各小组处于大体均衡的水平上, 增强了小组的信心, 促进了组内成员对学习任务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利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3、明确合作任务, 营造合作氛围.把握难度,重视合作活动实效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要确定小组内每个成员所承担的任务, 所扮演的角色,小组成员要尝试各个角色, 实现角色互换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和支持。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按各自能力与专长分工合作,发挥各人优势,相互学习。一般情况下,组内异质的特征可以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发挥各自的作用,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出各抒己见的结论。这样才能在合作学习中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从而达到合作学习的真正目的。教师在设置任务时应注意任务的具体性、层次性和科学性, 让每个小组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状态。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语言、感悟语言规律、表达观点及谈论有关话题。学习活动的话题要贴近学生的个人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践, 任务应不超出学生的语言能力范围。只有这样,学生才乐意完成任务。在这过程中,即使中等生甚至差生也机会充当“教师”或“专家”,享受成就感。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了和谐的学习环境,制定柔性的学习目标,较好地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4、教师主导、科学评价、激发个体、团体积极性
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 同教师的引导与参与是分不开的。教师不仅是合作学习活动的设计者, 而且是参与者、引导者, 因而要担负起更大的引导和调控的职责。在合作学习中, 教师的任务是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活动过程, 包括学生分析、任务选择、目标设置、策略匹配、教学方式与评估等。但要使合作学习始终卓有成效, 仅仅依靠教师事先的设计是远远不够的,除了事先宣布合作规则外,在很多情况下教师还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指导。此外, 小组合作学习也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英语思维能力、丰富的跨学科知识和信息,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是基于小组合作成员的共同努力。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每个个体的最大潜能,在达成整体目标的同时实现个人目标。合作小组的成功不仅仅在于能否达到小组共同目标,而且关键在于它能否实现小组成员的个体学习目标。每个小组合作成员都是一个活动和学习的共同体,这个链条上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不能有效实现小组合作的目标。因此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时,教师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对合作小组集体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在此基础上要侧重于形成性评价和小组集体的评价。
四、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一种在真实情景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小组活动形式,使学生在模拟的情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在真实交际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英语课程中,有许多交际文化项目的对话,如打电话、问路、看病、购物等都可以用作角色扮演的素材。
2、独立思考/两人交流/多人交流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或其他人提出一个问题或话题,先给出一定时间进行独立思考,然后,两个人讨论,接着,这两个人再加入到小组当中进行讨论,最后,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全班听。
3、切块拼接法
这个方法是由Aaronson 及同事发明的,此法用来创造一个真正的“信息差”以鼓励交流,组员为了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如一个迷,一个报告或一个任务等,各自得有一份信息,只有组员进行交流才能获得彼此的信息,以达到共同的目标。
4、组员编号,叫号展示
在此活动中,组员先报数编号,然后对全体组员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当有了结果且每个组员都知道答案之后,教师叫编号,是此编号的来展示问题的答案。此活动对复习语法结构、词汇及阅读或听力材料中的有关事项特别合适。
5、接龙
一个是笔头接龙,一个是口头接龙。在笔头接龙中,学生写出自己的想法,共同写到一张纸上,每写完传下去;在口头接龙中,学生提供的是口头的想法。在这两种方法中,轮回一直进行直到结束或想法再没有了,期间如有没有可说或可写的,可传到下一个。
6、团队游戏竞赛
形式多样,有记忆词汇、对话表演、朗读比赛等。这样容易形成互相督促、互相鼓励的学习气氛,为外语学习者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 真正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
7、团体调查
教师给全班的不同组分配同一个话题的不同方面,为下节课做准备。每个组都要做计划、研究汇报计划等。学生在此过程中会运用很多策略,诸如社交、认知、元认知策略,当然,也进行了语言的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会越来越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从依靠老师变成互相依赖,再从互相依赖到独立的语言学习者。
学会合作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通过合作学习,我们培养学生合作和创新精神,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学会取长补短,促进共同提高;教师实现师生互动,达到教学相长。合作学习给课堂教学带来活力,同时也对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外语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关注和尊重学生的需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英语教学 合作学习 更新理念 合理分组 科学评价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学生缺乏主动性、缺乏动力,而社会需要的是具有综合应用能力的英语人才,因此,英语教学模式也应相应发生变化,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个性化学习,强调求学者与他人协作。合作学习或交互式教学是提高学生主动性和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有效的教学模式。
一、合作学习的基本概念
合作学习是就教学条件下学生的学习组织形式而言,指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学生以小组或团体形式,通过明确的分工,为完成共同的任务而进行的互助性学习。教师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合作学习的基本意义
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使学生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品格。”因此,革新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当前学校课堂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强调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推进实施的今天,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探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合作学习质量
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是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合作学习在近年的英语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不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学生难以完成的任务,将合作学习变成一种形式,从而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存在着低效现象。如:活动流于形式,实际效果甚微;现场表面热闹,多数学生旁观等等。因此,如何对个体和小组实施奖励?如何将个人成就感和集体荣誉感联系起来?让学生增强合作意识呢?
1、更新理念,强调学生主体地位
现代教育十分重视和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当编导、观众,建立起自由选择的教学情境,对活动进行监督和指导。同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造意识,合作学习的能力,比如搜集资料的技能、学生会加深对英语学习内涵的了解,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享受合作学习的快乐,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共同进行创造劳动的乐园,学生在这个乐园里获得成功的体验。
2、合理分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进行合理的分组。在目前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很多是面对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有时场面看似热闹,但对学生的合作能力并没多大实际的提高。合理分组、明确分工是小组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合作学习的重要特征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合作小组时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所谓“组内异质”是指合作学习小组在构成上应体现班级的缩影, 充分考虑各组成员间的组织能力、学习品质、性格特征等的差异, 让不同性格, 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 以保证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 确保组内各成员的主动参与和互助合作。“组间同质”是各小组的总体水平要基本一致, 从而保证各小组之间公平竞赛的开展。这种“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 一方面使得各异质小组的构成达到合理配置, 从而会产生更多的合作性思维和更多的信息输出和输入, 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讨论的深度、推理判断的质量和保持长时间记忆的精确性;另一方面又使各小组处于大体均衡的水平上, 增强了小组的信心, 促进了组内成员对学习任务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利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3、明确合作任务, 营造合作氛围.把握难度,重视合作活动实效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要确定小组内每个成员所承担的任务, 所扮演的角色,小组成员要尝试各个角色, 实现角色互换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和支持。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按各自能力与专长分工合作,发挥各人优势,相互学习。一般情况下,组内异质的特征可以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发挥各自的作用,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出各抒己见的结论。这样才能在合作学习中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从而达到合作学习的真正目的。教师在设置任务时应注意任务的具体性、层次性和科学性, 让每个小组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状态。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语言、感悟语言规律、表达观点及谈论有关话题。学习活动的话题要贴近学生的个人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践, 任务应不超出学生的语言能力范围。只有这样,学生才乐意完成任务。在这过程中,即使中等生甚至差生也机会充当“教师”或“专家”,享受成就感。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了和谐的学习环境,制定柔性的学习目标,较好地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4、教师主导、科学评价、激发个体、团体积极性
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 同教师的引导与参与是分不开的。教师不仅是合作学习活动的设计者, 而且是参与者、引导者, 因而要担负起更大的引导和调控的职责。在合作学习中, 教师的任务是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活动过程, 包括学生分析、任务选择、目标设置、策略匹配、教学方式与评估等。但要使合作学习始终卓有成效, 仅仅依靠教师事先的设计是远远不够的,除了事先宣布合作规则外,在很多情况下教师还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指导。此外, 小组合作学习也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英语思维能力、丰富的跨学科知识和信息,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是基于小组合作成员的共同努力。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每个个体的最大潜能,在达成整体目标的同时实现个人目标。合作小组的成功不仅仅在于能否达到小组共同目标,而且关键在于它能否实现小组成员的个体学习目标。每个小组合作成员都是一个活动和学习的共同体,这个链条上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不能有效实现小组合作的目标。因此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时,教师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对合作小组集体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在此基础上要侧重于形成性评价和小组集体的评价。
四、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一种在真实情景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小组活动形式,使学生在模拟的情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在真实交际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英语课程中,有许多交际文化项目的对话,如打电话、问路、看病、购物等都可以用作角色扮演的素材。
2、独立思考/两人交流/多人交流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或其他人提出一个问题或话题,先给出一定时间进行独立思考,然后,两个人讨论,接着,这两个人再加入到小组当中进行讨论,最后,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全班听。
3、切块拼接法
这个方法是由Aaronson 及同事发明的,此法用来创造一个真正的“信息差”以鼓励交流,组员为了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如一个迷,一个报告或一个任务等,各自得有一份信息,只有组员进行交流才能获得彼此的信息,以达到共同的目标。
4、组员编号,叫号展示
在此活动中,组员先报数编号,然后对全体组员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当有了结果且每个组员都知道答案之后,教师叫编号,是此编号的来展示问题的答案。此活动对复习语法结构、词汇及阅读或听力材料中的有关事项特别合适。
5、接龙
一个是笔头接龙,一个是口头接龙。在笔头接龙中,学生写出自己的想法,共同写到一张纸上,每写完传下去;在口头接龙中,学生提供的是口头的想法。在这两种方法中,轮回一直进行直到结束或想法再没有了,期间如有没有可说或可写的,可传到下一个。
6、团队游戏竞赛
形式多样,有记忆词汇、对话表演、朗读比赛等。这样容易形成互相督促、互相鼓励的学习气氛,为外语学习者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 真正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
7、团体调查
教师给全班的不同组分配同一个话题的不同方面,为下节课做准备。每个组都要做计划、研究汇报计划等。学生在此过程中会运用很多策略,诸如社交、认知、元认知策略,当然,也进行了语言的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会越来越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从依靠老师变成互相依赖,再从互相依赖到独立的语言学习者。
学会合作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通过合作学习,我们培养学生合作和创新精神,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学会取长补短,促进共同提高;教师实现师生互动,达到教学相长。合作学习给课堂教学带来活力,同时也对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外语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关注和尊重学生的需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