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抗菌药物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来源 :药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ji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发新型抗菌药物成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应对耐药细菌感染的主要策略.在有关新药研发政策激励下,新型抗菌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得到新药研发机构的重视.近10年来,已有各种新型抗菌药物上市或处于不同开发阶段.简介全球已上市的主要用于治疗耐药菌感染药物,包括新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头孢菌素、糖肽类、四环素类、(噁)唑烷酮类等,对其相关药理学、临床研究、安全性等重点介绍,以期为相关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由于生物大分子复杂结构的微小差异可能导致临床有效性和免疫原性等的改变,目前大多数生物类似药的上市仍然需要一项/多项Ⅲ期临床比对研究.和创新药上市不同,Ⅲ期临床比对研究的关键点在于适应证、临床终点和研究周期的选择以及等效界值的确定等,且在审评实践中存在对比对结果进行科学考量后适当放宽标准的特殊情况.目前已有一些生物类似药利用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比对数据证明疗效相似来代替Ⅲ期临床疗效比对研究并获得批准,这是监管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和趋势.就生物类似药的Ⅲ期临床比对研究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为中国
通过对芳香开窍中药麝香、冰片、石菖蒲、苏合香、安息香和以这类中药为主的安宫牛黄丸、麝香保心丸和苏合香丸相关的药理作用进行总结,发现它们对缺血性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癫痫和帕金森病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具有治疗作用,其主要是通过调节血脑屏障通透性、抑制炎性反应、抗Ca2+超载所致神经毒性、抗氧化应激损伤、调节中枢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等发挥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通过对这些芳香开窍中药的药理作用进行整合和总结,以期为该类药物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耐多药结核病(MDR-TB)是当前结核病实现有效防控的主要障碍.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药物组成治疗方案是MDR-TB 防控困难的重要原因.肺结核的治疗以化学治疗为主,从早期链霉素、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到利奈唑胺、贝达喹啉、氯法齐明等药物的涌现,MDR-TB治疗药物经历了数十年的革新和发展.通过介绍MDR-TB国际治疗指南更新,讨论不同抗结核病药物的治疗特点、在MDR-TB治疗中的角色变迁以及在中国临床应用的前景.
微针是一种新型经皮给药技术,具有无痛高效递送药物、良好的患者依从性以及便于自主给药等优势.较其他类型的微针而言,可溶性微针具有制备成本低、载药量大、应用范围广、无尖锐废弃物残留、易于控制药物释放等优点.综述可溶性微针的基质和制备方法、质量评价及其在药物递送、免疫接种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探讨可溶性微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未来的研究方向,为进一步开发、应用可溶性微针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