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写作本身是一种思想情感的表达,是语言能力的综合反映。因此,我们要加强英语写作教学,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写作训练和写作指导。
【关键词】英语写作;基础;语感;评价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写作占有重要的作用,并对此提出了新的要求。书面表达体现学生的语言驾驶能力,书面交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学生所写的文章全面地反映了他们掌握的语法知识、词汇知识、遣词造句和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势在必行。
1. 夯实写作语言基础 英语属于结构语言,有自己的基本句型、固定搭配、固定短语等,有自己特定的词法和句法,要想在写作中灵活运用它们,就必须加强训练。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经常有目的、有重点、分阶段、分层次地加强对学生的基本句型、词法和句法的训练,有计划地训练学生用不同的词和短语、结构来表达思想,同时可以提高写作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1)积累并扩大词汇量。高中英语课堂以课文教学为主,结合课文教学抓住学生英语书面表达的难点和关键,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写作的基本训练,是培养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具体说来,课文的词汇教学,不局限于照本宣科,而是结合英语的构词、同义与反义词比较、名词的可数与不可数词义的区别,加强学生对英语词形变化的理解,扩充他们的单词量,鼓励他们多造句,借此培养学生用完整句子表意的能力。
(2)巩固并强化学生的语法知识。在平时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结构训练。其基本句型是:①S+V (主语+不及物动词);②S+V +O(主语+ 及物动词+宾语);③S+V+ P( 主语+连系动词+表语);④S +V+I0 + DO (主语+及物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⑤S+V+O+C (主语+及物动词+宾语+宾语补足语 )。作为造句的基本句型,在高中阶段需要经常用所学的新词、短语进行造句、翻译、句型转换、单句改错等训练。在此基础上,还必须增强学生进行语句训练的难度,这主要是用我们所学过的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非谓语动词等进行扩展训练。通过造句训练,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句子结构,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3)朗读背诵 培养语感。写作总是先从读书开始的,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应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在英语课堂中,读与写的任务是相互依赖的,现实读与写的有机结合,可以通过阅读文章来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充实写作素材,通过阅读文章调动学生作为读者和作者的经验,提炼写作框架。
将听说和读写并举,在平时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启发引导学生提高写作水平,遇到优秀的句段篇章要及时提醒学生注意欣赏作者的表达并加以背诵,并在自己的写作中模仿运用,遇到英汉表达方法的不同之处,提示学生注意英语的正确表达,并熟记正确用法,切忌出现汉语式英语。我们学习汉语讲究“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学英语也是这样,要坚持让学生背诵部分课文,然后当堂抽背,每课结束,人人过关,全员默写,收来批阅,避免抽背时有的学生未抽到,长期坚持,培养语感。
2. 认真组织学生提高英语写作技能的教学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明确指出写作基本技能有:整理思路,组织素材,规划文章结构,列出提纲,起草文章,组织语言,遣词造句,修改文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字母大小写。在教学中,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写作技能训练:
(1)书写规范,促进写作。在教学过程中,从入门阶段的书写,抄写,拼写到听写等等,我都坚持从书写26个字母的基本功抓起,从不马虎。要求学生书写规范,写好匀笔斜体行书,注意连写,以及文面美观。并采用出专刊的形式,让全班同学都参加英语书法评比,从而激发学生练习英语书写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试题中之所以要有“书面表达”一题,其目的就是要考查学生“写”的能力,其中就包括拼写和书面的基本功,我们应该从一开始就要注意训练学生这两方面的基本功。
(2)围绕课文综合训练,促进写作。现行高中课文,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极好材料,一篇课文下来,语音、词汇、语法、句型、口、笔头表达等全都有了,故在课文教学中,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从而为写打下基础。
①听写能力十几年的教学中我都坚持每次上课均听写一定量的单词,要写出单词的拼写形式,词义解释,词类、音标,并全批全改,然后几课为一单元,定期默写。
②遣词造句能力课文中出现的动词,要特别注意,因为动词掌握得好坏,是学生能否正确遣词造句的关键,每学到一个动词,都要学生联系简单句5个基本句型考虑组成句子。不断培养学生动词决定句型的意识,让他们一造句子就自然地考虑到选用句型。
③朗读和背诵能力一般来说,听与读的训练量必须几十倍地多于说与写的量,才能较自如地在口头上或书面上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我们学汉语讲究“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学英语也应这样。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都坚持让学生背诵部份课文,今年从高一年级起,均要求学生隔课背诵,然后当堂抽背,每课结束,凡要求背诵的课文,均抽其中一段默写,收上来批阅,避免抽背时有的学生未抽到,力求人人过关。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④口、笔头概括能力在学生背诵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在给出关键词的基础上,口笔头复述课文。然后让学生口头造句,最后连贯叙述,再落实到笔头上。
⑤限时阅读训练与课外泛读大量的,广泛的阅读,才能加强学生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巩固和扩大学生词汇量,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实践证明学生平时课外阅读面越宽,语言实践量越大,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能力就越强。因此,在抓好课文教学的同时,我都指导每一届学生读大量的课外阅读材料。
⑥自由表达能力。我们要学好中文,尚需多做写的练习,那么要学好英语更需大量的写的练习,故每届高中学生,我都要他们用英语写日记,或天天写,或每周写一篇。
3. 巧用激励性评语,提高学生写作热情 我结合批改学生习作的经验,认为巧用激励性评语是培养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激励性评语就是以鼓励性语言评价学生作文的优点和所取得的进步,并对其所付出的努力予以肯定和赞许。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不断体验进步和成功,建立自信。同时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并积极反思和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也有助于教师获取反馈信息,从而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在评语上,传统以整体印象类评语为主的做法,不是简单的打个分数或等级,就是象征性的写上:Great! / Wonderful! / Good handwriting! / Excellent! / Super! / Perfect! / Fantastic! / Marvelous!这样千篇一律的地使用此类评语,就会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在应付批改任务,最终导致教师的评语失去应有的作用。
我更多的注重微观写作技能方面的评语,语言充满温馨的鼓励,真诚的提醒和关怀,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写作热情、端正的写作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为了尽量减少基础错误,样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中的纠错能力,就是学生在上交作文前自觉的在同桌间或者小组中进行交互式纠错。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总之,在写作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加强学法指导,进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收稿日期:2012-09-11
【关键词】英语写作;基础;语感;评价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写作占有重要的作用,并对此提出了新的要求。书面表达体现学生的语言驾驶能力,书面交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学生所写的文章全面地反映了他们掌握的语法知识、词汇知识、遣词造句和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势在必行。
1. 夯实写作语言基础 英语属于结构语言,有自己的基本句型、固定搭配、固定短语等,有自己特定的词法和句法,要想在写作中灵活运用它们,就必须加强训练。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经常有目的、有重点、分阶段、分层次地加强对学生的基本句型、词法和句法的训练,有计划地训练学生用不同的词和短语、结构来表达思想,同时可以提高写作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1)积累并扩大词汇量。高中英语课堂以课文教学为主,结合课文教学抓住学生英语书面表达的难点和关键,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写作的基本训练,是培养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具体说来,课文的词汇教学,不局限于照本宣科,而是结合英语的构词、同义与反义词比较、名词的可数与不可数词义的区别,加强学生对英语词形变化的理解,扩充他们的单词量,鼓励他们多造句,借此培养学生用完整句子表意的能力。
(2)巩固并强化学生的语法知识。在平时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结构训练。其基本句型是:①S+V (主语+不及物动词);②S+V +O(主语+ 及物动词+宾语);③S+V+ P( 主语+连系动词+表语);④S +V+I0 + DO (主语+及物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⑤S+V+O+C (主语+及物动词+宾语+宾语补足语 )。作为造句的基本句型,在高中阶段需要经常用所学的新词、短语进行造句、翻译、句型转换、单句改错等训练。在此基础上,还必须增强学生进行语句训练的难度,这主要是用我们所学过的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非谓语动词等进行扩展训练。通过造句训练,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句子结构,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3)朗读背诵 培养语感。写作总是先从读书开始的,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应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在英语课堂中,读与写的任务是相互依赖的,现实读与写的有机结合,可以通过阅读文章来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充实写作素材,通过阅读文章调动学生作为读者和作者的经验,提炼写作框架。
将听说和读写并举,在平时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启发引导学生提高写作水平,遇到优秀的句段篇章要及时提醒学生注意欣赏作者的表达并加以背诵,并在自己的写作中模仿运用,遇到英汉表达方法的不同之处,提示学生注意英语的正确表达,并熟记正确用法,切忌出现汉语式英语。我们学习汉语讲究“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学英语也是这样,要坚持让学生背诵部分课文,然后当堂抽背,每课结束,人人过关,全员默写,收来批阅,避免抽背时有的学生未抽到,长期坚持,培养语感。
2. 认真组织学生提高英语写作技能的教学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明确指出写作基本技能有:整理思路,组织素材,规划文章结构,列出提纲,起草文章,组织语言,遣词造句,修改文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字母大小写。在教学中,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写作技能训练:
(1)书写规范,促进写作。在教学过程中,从入门阶段的书写,抄写,拼写到听写等等,我都坚持从书写26个字母的基本功抓起,从不马虎。要求学生书写规范,写好匀笔斜体行书,注意连写,以及文面美观。并采用出专刊的形式,让全班同学都参加英语书法评比,从而激发学生练习英语书写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试题中之所以要有“书面表达”一题,其目的就是要考查学生“写”的能力,其中就包括拼写和书面的基本功,我们应该从一开始就要注意训练学生这两方面的基本功。
(2)围绕课文综合训练,促进写作。现行高中课文,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极好材料,一篇课文下来,语音、词汇、语法、句型、口、笔头表达等全都有了,故在课文教学中,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从而为写打下基础。
①听写能力十几年的教学中我都坚持每次上课均听写一定量的单词,要写出单词的拼写形式,词义解释,词类、音标,并全批全改,然后几课为一单元,定期默写。
②遣词造句能力课文中出现的动词,要特别注意,因为动词掌握得好坏,是学生能否正确遣词造句的关键,每学到一个动词,都要学生联系简单句5个基本句型考虑组成句子。不断培养学生动词决定句型的意识,让他们一造句子就自然地考虑到选用句型。
③朗读和背诵能力一般来说,听与读的训练量必须几十倍地多于说与写的量,才能较自如地在口头上或书面上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我们学汉语讲究“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学英语也应这样。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都坚持让学生背诵部份课文,今年从高一年级起,均要求学生隔课背诵,然后当堂抽背,每课结束,凡要求背诵的课文,均抽其中一段默写,收上来批阅,避免抽背时有的学生未抽到,力求人人过关。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④口、笔头概括能力在学生背诵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在给出关键词的基础上,口笔头复述课文。然后让学生口头造句,最后连贯叙述,再落实到笔头上。
⑤限时阅读训练与课外泛读大量的,广泛的阅读,才能加强学生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巩固和扩大学生词汇量,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实践证明学生平时课外阅读面越宽,语言实践量越大,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能力就越强。因此,在抓好课文教学的同时,我都指导每一届学生读大量的课外阅读材料。
⑥自由表达能力。我们要学好中文,尚需多做写的练习,那么要学好英语更需大量的写的练习,故每届高中学生,我都要他们用英语写日记,或天天写,或每周写一篇。
3. 巧用激励性评语,提高学生写作热情 我结合批改学生习作的经验,认为巧用激励性评语是培养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激励性评语就是以鼓励性语言评价学生作文的优点和所取得的进步,并对其所付出的努力予以肯定和赞许。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不断体验进步和成功,建立自信。同时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并积极反思和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也有助于教师获取反馈信息,从而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在评语上,传统以整体印象类评语为主的做法,不是简单的打个分数或等级,就是象征性的写上:Great! / Wonderful! / Good handwriting! / Excellent! / Super! / Perfect! / Fantastic! / Marvelous!这样千篇一律的地使用此类评语,就会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在应付批改任务,最终导致教师的评语失去应有的作用。
我更多的注重微观写作技能方面的评语,语言充满温馨的鼓励,真诚的提醒和关怀,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写作热情、端正的写作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为了尽量减少基础错误,样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中的纠错能力,就是学生在上交作文前自觉的在同桌间或者小组中进行交互式纠错。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总之,在写作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加强学法指导,进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收稿日期:2012-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