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阐述了深松耕法能深松土壤耕层,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和水、肥、气、热状况,为农作物生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深松耕法;土壤耕作;作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S1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23-55-02
凌源市位于辽宁省西部,是丘陵山区,山区耕地土质粘重,地势高而不平,年降雨量450~500mm,其中70%集中在7、8月份,水土流失严重,全年蒸发量1 500mm,气候干旱,无霜期125~130d,年平均气温8℃,热量资源并不丰富,且灾害性天气较多,自然条件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长期以来形成的耕作制度是:秋翻整地,冬春反复擦压,作物生长时期,中耕铲趟、松土、除草,一直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生物学性状为目的的进行调节土壤水分和温度,创造较为适宜于农作物生长的良好环境。因此耕作任务始终是:防旱、保墒,提高地温,增加土壤供肥能力,促进作物早熟丰产。近几年来随着农机事业的发展,机耕面积迅速扩大,土壤耕作质量有了提高,耕翻采取了平翻耕法,翻地深度可达16~18cm。但生产实践证明,连续多年的机械平翻,已使耕层下面又产生了平板状的坚实犁底层,且耕翻时土块太大,并重叠架空,耕层“过虚”,水分蒸发极快,失墒严重,因此翻后只有借助于反复耙压,才能保存一点墒情,春播,机械带水补墒,习以为常。由于机械在田间行驶次数过多,被翻松的耕层又被压实,土层结构遭到破环,影响了土壤水、气的渗透,阻碍了作物根系的下扎,苗黄而不壮。近2a我们吸取先进经验,结合本地自然特点,开始试验示范与推广深松耕法。深松耕法,疏松了耕层,打破了犁底层,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和水、肥、气、热状况,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它的特点是:深松而土层不乱,保墒、水分散失小,土层松软不伤小苗。笔者从试验的结果和调查情况浅谈深松在土壤耕作中的作用和效果。
1 深松增产的效果
2014年是严重干旱的年份,整个作物生育期共降雨231.5mm。播种始期天寒低温,播后连续旱风,土壤墒情急剧散失,在逆境之下秋季深松地块抗逆了不利,实现了春墒秋保,作物出苗较为正常。由于深松了21cm,全面打破了犁底层,加深了耕层深度,使作物根系充分下扎,从而增强了作物生长中、后期的抗旱能力,获得了较好的收获(表1)。由表1可知,深松地块比未松的地块增产10%以上。
2 深松的作用
根据深松的特点我们在试验地对2种不同的土壤,即壤土、粘土进行了物理性状的变化定位测定,认为深松能改变物理性状,它具体表现在:打破犁地层,使耕层加深了4~5cm,土壤疏松,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加,地温提高,保墒能力强,水分含量增多,土壤供肥能力增强,有利于作物封垄前的培土。
2.1 改善土壤松紧状况 深松耕法使原机翻16~18cm耕层加深至19.4~23cm,并使底层土壤容重平均减轻0.16~0.2g/cm3,土壤孔隙度平均增加了6.2%~7.5%(表2、表3)。
2.2 提高土壤温度 由于土壤疏松,加强了土壤的通气状况,加速了土壤与大气间的气体交换。0~20cm耕层在6月份测定深松比未深松的平均地温增高0.5~0.9℃,由于深松地温增高,可增加根系活动的有效积温,促使作物早熟。
2.3 使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增强 深松地块的蓄水、保墒能力高于未松地块,在干旱的2014年尤为显著。早春0~20cm耕层含水量,深松地块是11.5%~19.8%,耕翻地块是7%~17.8%,可见深松的土壤蓄水保墒能力较高。
2.4 提高土壤供肥能力 由于土壤物理性状的改变,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活动加强,相应的加速了潜在养分的分解,提高了土壤的供肥性,从作物的良好的生态能充分显示出来,特别是灌浆至成熟阶段更为明显,植株高大,茎粗健壮,叶浓绿而茂盛,根系多,根毛发达,干物质积累多(表4、表5)。
由表5可见,深松耕法加速了土壤养分转化,供肥及时,为根系提供了充分的养分,这是增产的基础。
2.5 有利于趟地培土 本地区还有不少农户保留传统的耕作方式。深松加深了耕层,土壤疏松,趟地时培土量大,能够形成高大的垄台,趟后并不形成“明沟”有利于蓄水保墒,防止了水土流失,垄台又为气生根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根系深深的扎在土内增强了抗风、抗倒伏的能力,可以适当的密植。
总之,土壤耕作的作用,取决于时机,也决定于正确的方法。在干旱地区,耕翻时间过早,得不到及时耙压,失墒严重,秋墒做不到秋保,影响来年春播。翻耙压同时作业,现时动力机械持有量不足,根本无法实现。土壤质地粘重而又易干旱的耕地连年耕翻又有许多弊病,深耕松法就可以恰倒好处的解决上述耕翻法所存在的问题。
过去苗期中耕,正常要进行2次,铲耘的时间和质量均达不到农艺要求标准,而现实行深松可以采取复式作业1次就可完成,减少了机械进地次数,既能掌握时机,缩短中耕时间,又能节省能源消耗,保证质量。
3 结论
(1)经过试验,示范与生产实践证明,深耕松法不但能疏松土壤,加深耕层,重要的是能够组成稳定的土壤结构,改善土壤中的水、肥、气、热状况,对作物生育有极好的影响。
(2)在干旱地區,土质粘重的耕地上进行深松是最理想的耕作方法。
(3)播前深松要在秋季进行,春季进行不利保苗。
(4)深松的深度以打破犁底层为原则,以25~30cm为宜。
(责编:吴祚云)
关键词:深松耕法;土壤耕作;作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S1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23-55-02
凌源市位于辽宁省西部,是丘陵山区,山区耕地土质粘重,地势高而不平,年降雨量450~500mm,其中70%集中在7、8月份,水土流失严重,全年蒸发量1 500mm,气候干旱,无霜期125~130d,年平均气温8℃,热量资源并不丰富,且灾害性天气较多,自然条件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长期以来形成的耕作制度是:秋翻整地,冬春反复擦压,作物生长时期,中耕铲趟、松土、除草,一直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生物学性状为目的的进行调节土壤水分和温度,创造较为适宜于农作物生长的良好环境。因此耕作任务始终是:防旱、保墒,提高地温,增加土壤供肥能力,促进作物早熟丰产。近几年来随着农机事业的发展,机耕面积迅速扩大,土壤耕作质量有了提高,耕翻采取了平翻耕法,翻地深度可达16~18cm。但生产实践证明,连续多年的机械平翻,已使耕层下面又产生了平板状的坚实犁底层,且耕翻时土块太大,并重叠架空,耕层“过虚”,水分蒸发极快,失墒严重,因此翻后只有借助于反复耙压,才能保存一点墒情,春播,机械带水补墒,习以为常。由于机械在田间行驶次数过多,被翻松的耕层又被压实,土层结构遭到破环,影响了土壤水、气的渗透,阻碍了作物根系的下扎,苗黄而不壮。近2a我们吸取先进经验,结合本地自然特点,开始试验示范与推广深松耕法。深松耕法,疏松了耕层,打破了犁底层,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和水、肥、气、热状况,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它的特点是:深松而土层不乱,保墒、水分散失小,土层松软不伤小苗。笔者从试验的结果和调查情况浅谈深松在土壤耕作中的作用和效果。
1 深松增产的效果
2014年是严重干旱的年份,整个作物生育期共降雨231.5mm。播种始期天寒低温,播后连续旱风,土壤墒情急剧散失,在逆境之下秋季深松地块抗逆了不利,实现了春墒秋保,作物出苗较为正常。由于深松了21cm,全面打破了犁底层,加深了耕层深度,使作物根系充分下扎,从而增强了作物生长中、后期的抗旱能力,获得了较好的收获(表1)。由表1可知,深松地块比未松的地块增产10%以上。
2 深松的作用
根据深松的特点我们在试验地对2种不同的土壤,即壤土、粘土进行了物理性状的变化定位测定,认为深松能改变物理性状,它具体表现在:打破犁地层,使耕层加深了4~5cm,土壤疏松,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加,地温提高,保墒能力强,水分含量增多,土壤供肥能力增强,有利于作物封垄前的培土。
2.1 改善土壤松紧状况 深松耕法使原机翻16~18cm耕层加深至19.4~23cm,并使底层土壤容重平均减轻0.16~0.2g/cm3,土壤孔隙度平均增加了6.2%~7.5%(表2、表3)。
2.2 提高土壤温度 由于土壤疏松,加强了土壤的通气状况,加速了土壤与大气间的气体交换。0~20cm耕层在6月份测定深松比未深松的平均地温增高0.5~0.9℃,由于深松地温增高,可增加根系活动的有效积温,促使作物早熟。
2.3 使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增强 深松地块的蓄水、保墒能力高于未松地块,在干旱的2014年尤为显著。早春0~20cm耕层含水量,深松地块是11.5%~19.8%,耕翻地块是7%~17.8%,可见深松的土壤蓄水保墒能力较高。
2.4 提高土壤供肥能力 由于土壤物理性状的改变,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活动加强,相应的加速了潜在养分的分解,提高了土壤的供肥性,从作物的良好的生态能充分显示出来,特别是灌浆至成熟阶段更为明显,植株高大,茎粗健壮,叶浓绿而茂盛,根系多,根毛发达,干物质积累多(表4、表5)。
由表5可见,深松耕法加速了土壤养分转化,供肥及时,为根系提供了充分的养分,这是增产的基础。
2.5 有利于趟地培土 本地区还有不少农户保留传统的耕作方式。深松加深了耕层,土壤疏松,趟地时培土量大,能够形成高大的垄台,趟后并不形成“明沟”有利于蓄水保墒,防止了水土流失,垄台又为气生根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根系深深的扎在土内增强了抗风、抗倒伏的能力,可以适当的密植。
总之,土壤耕作的作用,取决于时机,也决定于正确的方法。在干旱地区,耕翻时间过早,得不到及时耙压,失墒严重,秋墒做不到秋保,影响来年春播。翻耙压同时作业,现时动力机械持有量不足,根本无法实现。土壤质地粘重而又易干旱的耕地连年耕翻又有许多弊病,深耕松法就可以恰倒好处的解决上述耕翻法所存在的问题。
过去苗期中耕,正常要进行2次,铲耘的时间和质量均达不到农艺要求标准,而现实行深松可以采取复式作业1次就可完成,减少了机械进地次数,既能掌握时机,缩短中耕时间,又能节省能源消耗,保证质量。
3 结论
(1)经过试验,示范与生产实践证明,深耕松法不但能疏松土壤,加深耕层,重要的是能够组成稳定的土壤结构,改善土壤中的水、肥、气、热状况,对作物生育有极好的影响。
(2)在干旱地區,土质粘重的耕地上进行深松是最理想的耕作方法。
(3)播前深松要在秋季进行,春季进行不利保苗。
(4)深松的深度以打破犁底层为原则,以25~30cm为宜。
(责编:吴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