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公开课,特别是大型公开课,有人反对,有人赞同,且各自有充分的理由与众多的支持者。我们可以抛开此争论,就课论课,冷静地来探究公开课真正公开的哪些方面最值得我们关注。笔者从一个普通听课者、学习者的视角,选择自认为最需关注的几个方面简述于此,供同仁批评指正。
一、文本解读的深度
听公开课,我们经常发出这样的感叹:“这文本还可以这样解读?!”是的,许多公开课,特别是名师的公开课,其文本解读总是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这源于执教者深厚的学科功力与素养,更源于其敏锐的洞察力与对文本的感知力,从而遵循了不同文体文本的规律,探寻到了文本的本质。很多时候,公开课的文本解读为听课者对文本的解读打开了另一扇视窗,听课者如果能有意识地长期关注于此,假以时日,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定会得到提升,至少解读的视角会更多元化。
一位教师执教《将相和》时敏锐地发现,文本描写蔺相如的语言很特别——都是用“如果……就……”或“要是……就……”这种假设的方式与对方谈判或交流。如“您要是强迫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教学时就紧扣三个故事中的这三句话,让学生对比探究“想要的结果”“最坏的结果”“实际的结果”。学生发现,蔺相如虽然每次说话时挂在嘴边的都是最坏的结果,但都是想要什么结果,实际就真的得到想要的结果。这一文本解读十分独特、深刻,让听课者折服,并从中悟得文本解读的一种新视角。
二、内容选择的适度
教什么直接关乎怎么教与教得怎么样。当前,我们的许多课堂之所以低效、微效,甚至无效,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教什么不清楚。公开课在这一点上是十分着力的,能对我们清楚地知道教什么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特别是名师的公开课,不但让我们清清楚楚地知道他在教什么(实际上是学生学什么),还能让我们明明白白知道他要教到什么程度,也就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十分适度,仿佛增之一分太难,减之一分则太易。这也是公开课的看点之一,观课者需要用心关注,细心体察,诚心学习,精心操练,从而觅得适度教学内容选择的策略,提升自己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意识与能力。
《生命 生命》一课,可以教的内容很多,就二、三、四自然段来说,利用其可以进行课文分析训练,可以进行观察与分析的思维训练,可以进行概括能力的训练,可以进行语段积累训练,可以进行朗读能力的训练,可以进行“段式学写”的实践训练……一位名师执教该课时,根据文本特点、学生实际,选择了“段式学写”这一教学内容,让学生学写“叙议结合”的语段,效果非常好,其教学内容的选择很是适度。
三、教学设计的巧度
观公开课,特别是名师的公开课,作为普通教师,关注的最多的就是教学设计,我们往往被他们精巧的教学设计所征服。我们观公开课,的确绕不开教学设计,也不应绕开它,而应将其作为关注点之一。有人认为,设计是“术”,我们应该关注“道”,这话有道理,但不全对。作为普通教师,我们心中的“道”是渺小与浅薄的。要学“道”,必须有“术”的数量积累,最后发生质变,从而提升其“道”。何况,教学设计的这个“术”是需要“道”做支撑的,关注公开课上的教学设计,既是学“术”的过程,也是悟“道”的旅程。
一位教师执教《扁鹊治病》一课,将教学的主目标确立在“复述故事”上。针对这一主目标,教师制作了一张“蔡桓公病历”的表格,让学生认真研读课文,提炼出扁鹊每次见蔡桓公的时间、蔡桓公的病情、医治的办法、蔡桓公的态度等内容,然后利用表格,指导学生复述这个故事。一张表格,带动学生读懂课文,复述故事,感知寓意,一举多得,可谓独具匠心。这样巧妙的教学设计,如果我们能够多关注、多学习、多吸纳,自己的教学设计也会越来越高明。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老一辈名师的课往往大巧若拙、大道至简,看似一些简单、普通的设计,在他们手上却魔力无穷,吸引着学生孜孜不倦地学习,有欲罢不能之感。这是力求让学生从被学习走向在学习,最终走向真学习,是更值得我们关注的。
四、教师素养的厚度
公开课能吸引我们眼球的,除了课本身,还有执教者本人。特别是执教公开课的名师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他们对教育的深厚情怀、对事业的不懈追求、对学生的真诚关爱,深深地打动着我们;他们深厚的教育理论、宽宏的教育视野、丰厚的学科素养,深深地震撼着我们;他们的多才多艺、幽默风趣、风度翩翩,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我们时时会发出感叹:“如果我有他这样的素养……”言下之意就是,只要有他这样的素养,我也能上出这样的好课来。这看似是一种酸葡萄心理,却是一种积极的情怀。我们观公开课,需要关注执教者的这些素养。从执教者身上,我们看到了差距,更看到了努力的方向。
两年前,七十多岁的贾志敏老师到重庆市万州讲学,执教两节示范课后就是专题讲座,整整4个小时,贾老一直站着在讲,他老人家恨不得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对语文教育的理解都传给在座的语文老师。时间不知不觉到中午十二点半了,没有一个老师走神,更没有一个老师离开,大家都被贾老阐释的语文教育真谛所吸引,被贾老对教育、对青年教师的情怀所震撼。贾老的学术素养与人格魅力深深地激励着我,让我对教育更加执着,“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
五、教学流程的活度
观公开课,我们经常感到,执教者选择的教学方式方法总是与学生水乳交融,好像这些“招”都是为学生量身打造的一样。其实,这都源于其教学流程的灵活性。我们观公开课,也要高度关注这一方面。观课时,要仔细观察教师与学生的真接触,特别是要重点关注教与学不匹配时,教师是如何根据学生实际调整教学流程的;要关注遇到生成时,教师是如何依据生成重构教学流程的。经常关注公开课上的这些方面,并作分析、反思、吸纳,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个案的积累,自己的教学也会灵活起来,更适合学生。
三十年前,于永正老师执教古诗《草》的经典案例,细腻地诠释了教学流程的活度。于老师让学生先把这首诗读一读,看有哪些地方读不懂。学生自由读文后给了于老师回答。有的说“离离”不懂,有的说“原上”不懂,有的说“一岁一枯荣”不懂,有的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懂。一句话,都不懂!于老师针对 “都不懂”这一学情,相机调整教学流程,把重心放在了帮助学生读懂诗意上,也就上演了一幕幕永恒的精彩。
六、教学结果的效度
一堂课,无论你教得有多精彩,最终都要靠教学效果说话。我们观公开课,能被其折服,教学效果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虽然我们听课时没有对这堂课的教学效度做有意识的、理性的分析,但我们有直观的感受。许多时候我们发现,学生在名师的课堂上好像变得聪明了、能干了、能力超棒了。特别是原带班教师,有时发现学生仿佛变了个人似的。这些学生在公开课上,读起来抑扬顿挫,说起来滔滔不绝,写起来思如泉涌,时时闪现出智慧与精彩。有时看似难度很大的学习活动,学生通过努力竟然也能完成。这些,都是教学效度的体现。
我们观公开课,应有意识地对其效度进行简单分析。可以利用“教学目标”“教的活动”“学的活动”“教学效果”之间的契合度进行分析;也可用“教师想教的”“教师所教的”“学生学得的”的一致性进行分析;还可更为简单地围绕“目标”“活动”“效度”三要素进行分析。通过粗略分析,判断公开课的效度,从中吸取经验。
一堂成功的公开课无异于一本教学专著,我们能开发的价值有很多很多,绝不仅仅限于以上“六度”。但笔者认为,作为普通的一线教师,以上“六度”当成为我们观公开课时关注的重点。
[责任编辑:白文军]
一、文本解读的深度
听公开课,我们经常发出这样的感叹:“这文本还可以这样解读?!”是的,许多公开课,特别是名师的公开课,其文本解读总是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这源于执教者深厚的学科功力与素养,更源于其敏锐的洞察力与对文本的感知力,从而遵循了不同文体文本的规律,探寻到了文本的本质。很多时候,公开课的文本解读为听课者对文本的解读打开了另一扇视窗,听课者如果能有意识地长期关注于此,假以时日,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定会得到提升,至少解读的视角会更多元化。
一位教师执教《将相和》时敏锐地发现,文本描写蔺相如的语言很特别——都是用“如果……就……”或“要是……就……”这种假设的方式与对方谈判或交流。如“您要是强迫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教学时就紧扣三个故事中的这三句话,让学生对比探究“想要的结果”“最坏的结果”“实际的结果”。学生发现,蔺相如虽然每次说话时挂在嘴边的都是最坏的结果,但都是想要什么结果,实际就真的得到想要的结果。这一文本解读十分独特、深刻,让听课者折服,并从中悟得文本解读的一种新视角。
二、内容选择的适度
教什么直接关乎怎么教与教得怎么样。当前,我们的许多课堂之所以低效、微效,甚至无效,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教什么不清楚。公开课在这一点上是十分着力的,能对我们清楚地知道教什么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特别是名师的公开课,不但让我们清清楚楚地知道他在教什么(实际上是学生学什么),还能让我们明明白白知道他要教到什么程度,也就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十分适度,仿佛增之一分太难,减之一分则太易。这也是公开课的看点之一,观课者需要用心关注,细心体察,诚心学习,精心操练,从而觅得适度教学内容选择的策略,提升自己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意识与能力。
《生命 生命》一课,可以教的内容很多,就二、三、四自然段来说,利用其可以进行课文分析训练,可以进行观察与分析的思维训练,可以进行概括能力的训练,可以进行语段积累训练,可以进行朗读能力的训练,可以进行“段式学写”的实践训练……一位名师执教该课时,根据文本特点、学生实际,选择了“段式学写”这一教学内容,让学生学写“叙议结合”的语段,效果非常好,其教学内容的选择很是适度。
三、教学设计的巧度
观公开课,特别是名师的公开课,作为普通教师,关注的最多的就是教学设计,我们往往被他们精巧的教学设计所征服。我们观公开课,的确绕不开教学设计,也不应绕开它,而应将其作为关注点之一。有人认为,设计是“术”,我们应该关注“道”,这话有道理,但不全对。作为普通教师,我们心中的“道”是渺小与浅薄的。要学“道”,必须有“术”的数量积累,最后发生质变,从而提升其“道”。何况,教学设计的这个“术”是需要“道”做支撑的,关注公开课上的教学设计,既是学“术”的过程,也是悟“道”的旅程。
一位教师执教《扁鹊治病》一课,将教学的主目标确立在“复述故事”上。针对这一主目标,教师制作了一张“蔡桓公病历”的表格,让学生认真研读课文,提炼出扁鹊每次见蔡桓公的时间、蔡桓公的病情、医治的办法、蔡桓公的态度等内容,然后利用表格,指导学生复述这个故事。一张表格,带动学生读懂课文,复述故事,感知寓意,一举多得,可谓独具匠心。这样巧妙的教学设计,如果我们能够多关注、多学习、多吸纳,自己的教学设计也会越来越高明。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老一辈名师的课往往大巧若拙、大道至简,看似一些简单、普通的设计,在他们手上却魔力无穷,吸引着学生孜孜不倦地学习,有欲罢不能之感。这是力求让学生从被学习走向在学习,最终走向真学习,是更值得我们关注的。
四、教师素养的厚度
公开课能吸引我们眼球的,除了课本身,还有执教者本人。特别是执教公开课的名师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他们对教育的深厚情怀、对事业的不懈追求、对学生的真诚关爱,深深地打动着我们;他们深厚的教育理论、宽宏的教育视野、丰厚的学科素养,深深地震撼着我们;他们的多才多艺、幽默风趣、风度翩翩,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我们时时会发出感叹:“如果我有他这样的素养……”言下之意就是,只要有他这样的素养,我也能上出这样的好课来。这看似是一种酸葡萄心理,却是一种积极的情怀。我们观公开课,需要关注执教者的这些素养。从执教者身上,我们看到了差距,更看到了努力的方向。
两年前,七十多岁的贾志敏老师到重庆市万州讲学,执教两节示范课后就是专题讲座,整整4个小时,贾老一直站着在讲,他老人家恨不得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对语文教育的理解都传给在座的语文老师。时间不知不觉到中午十二点半了,没有一个老师走神,更没有一个老师离开,大家都被贾老阐释的语文教育真谛所吸引,被贾老对教育、对青年教师的情怀所震撼。贾老的学术素养与人格魅力深深地激励着我,让我对教育更加执着,“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
五、教学流程的活度
观公开课,我们经常感到,执教者选择的教学方式方法总是与学生水乳交融,好像这些“招”都是为学生量身打造的一样。其实,这都源于其教学流程的灵活性。我们观公开课,也要高度关注这一方面。观课时,要仔细观察教师与学生的真接触,特别是要重点关注教与学不匹配时,教师是如何根据学生实际调整教学流程的;要关注遇到生成时,教师是如何依据生成重构教学流程的。经常关注公开课上的这些方面,并作分析、反思、吸纳,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个案的积累,自己的教学也会灵活起来,更适合学生。
三十年前,于永正老师执教古诗《草》的经典案例,细腻地诠释了教学流程的活度。于老师让学生先把这首诗读一读,看有哪些地方读不懂。学生自由读文后给了于老师回答。有的说“离离”不懂,有的说“原上”不懂,有的说“一岁一枯荣”不懂,有的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懂。一句话,都不懂!于老师针对 “都不懂”这一学情,相机调整教学流程,把重心放在了帮助学生读懂诗意上,也就上演了一幕幕永恒的精彩。
六、教学结果的效度
一堂课,无论你教得有多精彩,最终都要靠教学效果说话。我们观公开课,能被其折服,教学效果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虽然我们听课时没有对这堂课的教学效度做有意识的、理性的分析,但我们有直观的感受。许多时候我们发现,学生在名师的课堂上好像变得聪明了、能干了、能力超棒了。特别是原带班教师,有时发现学生仿佛变了个人似的。这些学生在公开课上,读起来抑扬顿挫,说起来滔滔不绝,写起来思如泉涌,时时闪现出智慧与精彩。有时看似难度很大的学习活动,学生通过努力竟然也能完成。这些,都是教学效度的体现。
我们观公开课,应有意识地对其效度进行简单分析。可以利用“教学目标”“教的活动”“学的活动”“教学效果”之间的契合度进行分析;也可用“教师想教的”“教师所教的”“学生学得的”的一致性进行分析;还可更为简单地围绕“目标”“活动”“效度”三要素进行分析。通过粗略分析,判断公开课的效度,从中吸取经验。
一堂成功的公开课无异于一本教学专著,我们能开发的价值有很多很多,绝不仅仅限于以上“六度”。但笔者认为,作为普通的一线教师,以上“六度”当成为我们观公开课时关注的重点。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