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基层劳动力中介组织在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起到的作用提出若干建议和解决措施,并结合在的广州开发区的具体情况探讨了实践经验。
关键词:劳动力中介;劳动力转移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2-0155-01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安国之策,就业问题既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也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劳动力的流动速度不断加快,一些伴随经济波动和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人才失业问题也凸现出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主要通过劳动力市场来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劳动力市场是劳动者求职与用人单位招用人员的场所和机制。劳动力就业中介组织作为具体的职能承担机构,是对人力资本进行配置的专业化机构,其重要功能就是利用供求关系调剂人才余缺,通过市场调节促进人才流动。
1 我国劳动力中介组织的定义
劳动力就业中介组织是指由政府、其他组织、法人和公民个人设立或者经营的,通过提供与就业相关的各项服务,如信息传递和就业咨询等,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达成某项协议、契约或合同而进行中介活动的机构。劳动力就业中介组织是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就业服务的市场载体,为劳动力市场中供给方与需求方的相匹配提供了一个操作平台,也是就业服务的核心内容。随着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私营就业服务机构、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就业服务机构进一步发展和劳动力就业中介机构在市场上的细分,中国劳动力就业中介组织多方位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对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问题的解决,正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目前我国劳动力就业中介组织主要包括由各级政府部门主办,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减免费服务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以及由法人、其他组织和公民个人举办的职业中介机构,为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和劳动者求职提供中介服务以及其他相关服务的经营性组织。
2 农村劳动力转移中面临的困难
据预测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将处于新的供给高峰,庞大的人口压力已成为阻碍我国宏观经济持续发展的要害所在。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扩展速度加快,许多城郊的农民的土地被逐步征收而转变为城镇居民,这部分人口也为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因此农村和城郊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如何转移,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乃至整体宏观经济发展的关键,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保证城市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而农村和城郊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难主要有如下几种:
2.1 需要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而就业空间非常有限
我国剩余劳动力人数众多,但就业空间却非常有限。随着集约经营的不断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业吸纳劳动力的容量会进一步缩小。尽管第三产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有所增加,但由于大中城市企业下岗职工的机构改革,分流人员增多,大都转移到了第三产业,劳动力进入城市第三产业就业的机会相对减少。结合笔者所在的广州开发区来看,大量的开发区原住户早已转变为城镇居民,而这些居民的就业问题相对于外来务工人员,更迫切得到解决。
2.2 劳动力素质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大中专文化程度的很少,大部分是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而且绝大多数没有接受过专业技术培训,与当前劳动力市场正在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术技能型转变的要求严重不相适应,而解决就业问题最大的挑战是自身素质。
2.3 就业环境亟待改善
近些年,尽管各地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农民就业环境有所改善,但仍然不够宽松。部分大中城市为了保护本地劳动力就业,推出了对外来劳动力就业的各种限制政策,设置各种障碍。而针对农村劳动力的劳务服务发展滞后,劳务中介组织发育还很不完善,服务水平低,致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程度低、风险大、成本高,大多处于自发、无序、零散的转移状态。
3 目前农村劳动力中介组织的问题分析
3.1 政府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管理和协调不力
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目前还没有引起各级领导的准确定位和足够的认识,就业工作普遍存在重城镇、轻农村的情况。有些地方领导认为劳务输出是富民不富县的事,往往只宣传资金回归的效应,对以劳务输出为主寻求就业门路的农民却很少给予主动有效的指导帮助。虽然大多数省区都较早地把劳务输出纳进扶贫战略,出台了相应的保障政策和鼓励措施,也采取了建立各级劳动服务站、开辟劳务基地和动员能人带动等不少有效的办法,但至今没有一个省设立专门的农村劳务输出机构。
3.2 劳动力中介组织运营不规范
而以职业介绍为主要业务的劳动力职业介绍所目前主要为城镇劳动力,这些中介普遍存在办公条件简陋,业务单一,运作不规范等问题,基本不具备开拓职业中介市场的能力,甚至很多地区还出现了非法的地下职介市场,这都限制了职业介绍所自身的发展,并且对当地劳动力的就业也产生了不利影响;相反,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对劳动力职业介绍所的功能和流程都不了解,并且对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不了解,也无形中增加了就业的难度。
4 大力发展劳动力中介在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
政府行政支持方面的立法滞后、财政支持力度不够及就业中介组织自身的信用差、信息缺乏、服务针对性不够等因素严重制约着中介组织积极作用的发挥,因此,研究对劳动力转移起基础性配置作用的劳动力就业中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1 职能部门要加强管理与协调
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就业领导和协调机构,加强劳务管理,切实可行担起责任。政府劳动部门的职能应由城镇延伸到农村,统筹开发城乡劳动力资源,疏通城乡两条就业渠道。劳动部门要着重掌握地域之间、省际之间乃至国际间的供求信息,及时提供外地劳务需求情况,对务工农民进行科学有效地指导和服务,提高他们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劳动力有序转移。增加就业是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职能,理应作为衡量政绩的重要标准,纳入政府管理目标,层层落实。
如广州开发区,市、区劳动局通过大力提倡各街道辦积极申报广州市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区,来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而街道办就业工作紧紧围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区标准,抓好工作落实,推进和谐企业建设。使得街道各企业全面遵守劳动法律、法规规定,企业人力资源全面优化,逐步提高职工社保参保率和生活福利水平,形成鲜明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与职工共同发展,高标准实现了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区的规定指标。通过这样的创建活动,企业完善了经营管理,规范了用工行为,健全了诚信体系,积极履行了社会责任,依法保障了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达到了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成果的建设目标。
4.2 大力发展公共劳动力中介组织
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发展至今,全国城市和大部分县都建立了以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为窗口的综合性服务场所,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免费、安全的服务,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和社会效益。但是,公共就业服务组织的现状与社会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在公共就业服务的基础上,要大力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及时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劳务信息,帮助他们实现有效转移。广州开发区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就业形势的负面影响,保持各街道就业局势的稳定,解决辖区内高校毕业生、各类新生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搭建求职人员与用人单位直接洽谈的正式渠道与平台,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每年举办“春风行动”来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就业,而各个街道办事处紧密联同开发区就业服务管理中心“轻骑队”开展大量的招聘活动。由工作人员提前一个星期在宣传栏张贴招聘会通知及上门到有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家做动员工作,由于宣传到位,为有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搭建就业平台,创造就业机会,受到群众的好评。
4.3 规范职业劳动力中介市场运营秩序
规范职介市场秩序,首先要强调的是管理。政府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职介市场的健康发展,是改变职介市场无序状态的主导因素。由政府扶持建立的公共职介机构与其他职介所相比较,管理较规范,业务开拓能力较强,加强公共职介服务机构建设,要考虑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开拓信息渠道,进行信息的分类与整合。二加强服务条件的建设,创新服务形式。应该建立一个面向更广泛求职者的窗口,营造亲切的、平易近人的服务氛围,三是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经常地进行市场研究,了解供求信息,挖掘市场潜力。四是提高机构的信誉,从有利于用人单位的事业发展出发,推介用人单位所需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1]石遐.劳动关系中介化[M].北京:中国法律年鉴社,2004,(3).
[2]易红.劳动市场中介理论研究述评[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5).
关键词:劳动力中介;劳动力转移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2-0155-01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安国之策,就业问题既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也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劳动力的流动速度不断加快,一些伴随经济波动和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人才失业问题也凸现出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主要通过劳动力市场来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劳动力市场是劳动者求职与用人单位招用人员的场所和机制。劳动力就业中介组织作为具体的职能承担机构,是对人力资本进行配置的专业化机构,其重要功能就是利用供求关系调剂人才余缺,通过市场调节促进人才流动。
1 我国劳动力中介组织的定义
劳动力就业中介组织是指由政府、其他组织、法人和公民个人设立或者经营的,通过提供与就业相关的各项服务,如信息传递和就业咨询等,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达成某项协议、契约或合同而进行中介活动的机构。劳动力就业中介组织是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就业服务的市场载体,为劳动力市场中供给方与需求方的相匹配提供了一个操作平台,也是就业服务的核心内容。随着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私营就业服务机构、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就业服务机构进一步发展和劳动力就业中介机构在市场上的细分,中国劳动力就业中介组织多方位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对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问题的解决,正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目前我国劳动力就业中介组织主要包括由各级政府部门主办,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减免费服务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以及由法人、其他组织和公民个人举办的职业中介机构,为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和劳动者求职提供中介服务以及其他相关服务的经营性组织。
2 农村劳动力转移中面临的困难
据预测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将处于新的供给高峰,庞大的人口压力已成为阻碍我国宏观经济持续发展的要害所在。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扩展速度加快,许多城郊的农民的土地被逐步征收而转变为城镇居民,这部分人口也为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因此农村和城郊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如何转移,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乃至整体宏观经济发展的关键,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保证城市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而农村和城郊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难主要有如下几种:
2.1 需要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而就业空间非常有限
我国剩余劳动力人数众多,但就业空间却非常有限。随着集约经营的不断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业吸纳劳动力的容量会进一步缩小。尽管第三产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有所增加,但由于大中城市企业下岗职工的机构改革,分流人员增多,大都转移到了第三产业,劳动力进入城市第三产业就业的机会相对减少。结合笔者所在的广州开发区来看,大量的开发区原住户早已转变为城镇居民,而这些居民的就业问题相对于外来务工人员,更迫切得到解决。
2.2 劳动力素质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大中专文化程度的很少,大部分是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而且绝大多数没有接受过专业技术培训,与当前劳动力市场正在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术技能型转变的要求严重不相适应,而解决就业问题最大的挑战是自身素质。
2.3 就业环境亟待改善
近些年,尽管各地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农民就业环境有所改善,但仍然不够宽松。部分大中城市为了保护本地劳动力就业,推出了对外来劳动力就业的各种限制政策,设置各种障碍。而针对农村劳动力的劳务服务发展滞后,劳务中介组织发育还很不完善,服务水平低,致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程度低、风险大、成本高,大多处于自发、无序、零散的转移状态。
3 目前农村劳动力中介组织的问题分析
3.1 政府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管理和协调不力
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目前还没有引起各级领导的准确定位和足够的认识,就业工作普遍存在重城镇、轻农村的情况。有些地方领导认为劳务输出是富民不富县的事,往往只宣传资金回归的效应,对以劳务输出为主寻求就业门路的农民却很少给予主动有效的指导帮助。虽然大多数省区都较早地把劳务输出纳进扶贫战略,出台了相应的保障政策和鼓励措施,也采取了建立各级劳动服务站、开辟劳务基地和动员能人带动等不少有效的办法,但至今没有一个省设立专门的农村劳务输出机构。
3.2 劳动力中介组织运营不规范
而以职业介绍为主要业务的劳动力职业介绍所目前主要为城镇劳动力,这些中介普遍存在办公条件简陋,业务单一,运作不规范等问题,基本不具备开拓职业中介市场的能力,甚至很多地区还出现了非法的地下职介市场,这都限制了职业介绍所自身的发展,并且对当地劳动力的就业也产生了不利影响;相反,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对劳动力职业介绍所的功能和流程都不了解,并且对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不了解,也无形中增加了就业的难度。
4 大力发展劳动力中介在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
政府行政支持方面的立法滞后、财政支持力度不够及就业中介组织自身的信用差、信息缺乏、服务针对性不够等因素严重制约着中介组织积极作用的发挥,因此,研究对劳动力转移起基础性配置作用的劳动力就业中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1 职能部门要加强管理与协调
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就业领导和协调机构,加强劳务管理,切实可行担起责任。政府劳动部门的职能应由城镇延伸到农村,统筹开发城乡劳动力资源,疏通城乡两条就业渠道。劳动部门要着重掌握地域之间、省际之间乃至国际间的供求信息,及时提供外地劳务需求情况,对务工农民进行科学有效地指导和服务,提高他们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劳动力有序转移。增加就业是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职能,理应作为衡量政绩的重要标准,纳入政府管理目标,层层落实。
如广州开发区,市、区劳动局通过大力提倡各街道辦积极申报广州市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区,来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而街道办就业工作紧紧围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区标准,抓好工作落实,推进和谐企业建设。使得街道各企业全面遵守劳动法律、法规规定,企业人力资源全面优化,逐步提高职工社保参保率和生活福利水平,形成鲜明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与职工共同发展,高标准实现了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区的规定指标。通过这样的创建活动,企业完善了经营管理,规范了用工行为,健全了诚信体系,积极履行了社会责任,依法保障了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达到了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成果的建设目标。
4.2 大力发展公共劳动力中介组织
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发展至今,全国城市和大部分县都建立了以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为窗口的综合性服务场所,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免费、安全的服务,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和社会效益。但是,公共就业服务组织的现状与社会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在公共就业服务的基础上,要大力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及时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劳务信息,帮助他们实现有效转移。广州开发区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就业形势的负面影响,保持各街道就业局势的稳定,解决辖区内高校毕业生、各类新生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搭建求职人员与用人单位直接洽谈的正式渠道与平台,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每年举办“春风行动”来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就业,而各个街道办事处紧密联同开发区就业服务管理中心“轻骑队”开展大量的招聘活动。由工作人员提前一个星期在宣传栏张贴招聘会通知及上门到有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家做动员工作,由于宣传到位,为有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搭建就业平台,创造就业机会,受到群众的好评。
4.3 规范职业劳动力中介市场运营秩序
规范职介市场秩序,首先要强调的是管理。政府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职介市场的健康发展,是改变职介市场无序状态的主导因素。由政府扶持建立的公共职介机构与其他职介所相比较,管理较规范,业务开拓能力较强,加强公共职介服务机构建设,要考虑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开拓信息渠道,进行信息的分类与整合。二加强服务条件的建设,创新服务形式。应该建立一个面向更广泛求职者的窗口,营造亲切的、平易近人的服务氛围,三是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经常地进行市场研究,了解供求信息,挖掘市场潜力。四是提高机构的信誉,从有利于用人单位的事业发展出发,推介用人单位所需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1]石遐.劳动关系中介化[M].北京:中国法律年鉴社,2004,(3).
[2]易红.劳动市场中介理论研究述评[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