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眼压性青光眼角膜生物力学特性与视野损伤进展关系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中华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rryc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角膜生物力学参数与视野损伤进展的关系,并评估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orvis-ST)测得的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对视野损伤进展的预测效力。

方法

前瞻性病例观察研究。收集2014年5月至2015年10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确诊为NTG的患者,纳入随访时间>18个月且有5次以上视野检查结果的患者。采用Corvis-ST检测患者的角膜生物力学参数。根据有无视野进展(3次以上连续随访的视野检查中,进展期青光眼干预研究评分与单次基线视野相比均增加4分及以上)将患者分为有进展组和无进展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对两组患者的角膜生物力学参数进行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角膜生物力学参数与视野损伤进展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对视野损伤进展的预测效力。

结果

60例患者中符合条件者共37例(37只眼),其中男性12例(12只眼),女性25例(25只眼),年龄(61.6±11.0)岁。进展组10例(10只眼),无进展组27例(27只眼)。两组之间的年龄、中央角膜厚度、眼轴长度、基线眼压、基线视野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997,0.728,-0.745,1.264,-0.136;P>0.05)。进展组第一压平时间(Time A1)为(7.10±0.17)ms,无进展组为(7.37±0.28)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7,P=0.002)。进展组第一压平长度(Length A1)为1.74(1.61,1.77)mm,无进展组为1.78(1.77,1.7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36,P=0.002)。而进展组与无进展组相比,第一压平速率(Velocity A1)[0.16(0.14,0.16)和0.15(0.14,0.15)m/s,Z=-2.627,P=0.009]及最大形变幅度(Def Ampl HC)[(1.22±0.13)和(1.12±0.11)mm,t=2.601,P=0.013]更大。相关性分析显示,Time A1、Length A1、Velocity A1及DefAmpl HC与视野损伤进展均有相关性(r=-0.521,-0.463,0.401,0.349;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ime A1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17,最佳界值点为7.20 ms,其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82.8%。其次是Length A1、Velocity A1及DefAmpl HC。

结论

NTG视野损伤有进展的患者角膜生物力学特性与无进展者之间存在差异。视野损伤有进展者角膜在受到外力后可以更快地达到第一压平状态,并且形变幅度更大。在Corvis-ST测量得到的角膜生物力学参数中,Time A1预测青光眼进展的效力最高。(中华眼科杂志,2018,54:171-176)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正常泪囊、鼻泪管在仰卧位、闭眼(绝无瞬目)状态下的静态表现、管腔的动态变化以及是否有泪液在其内被输送。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2014年6至7月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因临床诊断拟行头颅部位MRI检查且泪囊鼻泪管正常的非眼科疾病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应用1.5T磁共振成像仪对仰卧位、闭眼状态下的正常泪道系统行静态扫描[用常规T2加权像(T2WI)、增强三维稳态采集快速成像-相位周期(3D FI
青光眼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对保证医疗质量、获得高质量临床研究成果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一项问卷调查的研究结果,分析我国青光眼诊断和治疗现状与国际和国内指南及共识内容存在的差距及其原因,强调临床青光眼诊断和治疗规范化的重要性,讨论提高诊断和治疗规范化的可行性策略。希望通过不断加强规范化培训,促进青光眼慢性疾病管理的标准化,缩小与国际和国内指南和共识要求的差距,提高国内青光眼诊断和治疗水平。(中
目的探讨中国人圆锥角膜VSX1基因的变异类型和变异特点。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眼科中心的50例散发性圆锥角膜患者做为病例组,其中男性29例,年龄(19.0±4.8)岁。选取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采集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DNA直接测序技术,对VSX1基因全部5个外显子及外显子内含子拼接部,进行基因变异的检测;生物信息学分析这
Sturge-Weber综合征是临床相对罕见的疾病,其特征性的面部血管畸形分布对筛查其眼部重要并发症,即继发性青光眼十分重要,为Sturge-Weber综合征患者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能。本文从Sturge-Weber综合征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和治疗等方面对最新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中华眼科杂志,2018,54:229-233)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CEUS)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诊断葡萄膜黑色素瘤的意义。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并进行CEUS和DCE-MRI检查的63例(63只眼)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影像学检查资料,其中男性30例,女性33例,年龄27~69岁,平均47岁。对CEUS及DCE-MRI检查资料进行
目的探讨我国先天性小眼球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参数,为临床个性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眼科确诊为先天性无功能小眼球且不伴发其他先天性眼部畸形的患者82例(85只眼)。采用多层螺旋CT影像和计算机软件辅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先天性小眼球的CT影像逐层分析并立体测量。应用配对t检验分析先天性小眼球患者双侧眼的眼
期刊
目的分析倍频视野检查(FDP)对标准自动视野检查(SAP)视野正常的开角型青光眼(OAG)患者的诊断潜力以及FDP结果异常转化为未来SAP视野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对2003年11月至2007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就诊的68例单眼SAP(Octopus101 tG2程序)视野异常OAG患者[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32例,正常眼压性青光眼36例;男性32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5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