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湖南到北京大学的图书馆,毛泽东同志一步步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毛泽东同志取得成功的因素中,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是必不可少的前提。阅读《毛泽东选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你开始一字一句的品读它时,你就会陷入那细致而又形象的描述,你会惊叹一个人把全中国的情况掌握的如此清晰而全面。
一、《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这是毛选中的第一篇文章,毛泽东对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分析是因为他深刻地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文章中写到:“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详细而系统的论述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情况,分析了各阶级与共产党的敌友关系。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此外还有数量不小的游民无产者。在对众多阶级的分析中,对中产阶级的分析堪称辩证法和矛盾论运用的经典案例,中产阶级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毛泽东对他们对于革命的矛盾态度做了精确的分析,“他们在受外资打击、军阀压迫感觉痛苦时,需要革命,赞成反帝国主义反军阀呃革命运动;但是当革命在国内有本国无产阶级的勇猛参加,在国外有国际无产阶级的积极援助时,他们又怀疑革命。”我们在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出我们的态度,不能像对待大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那样坚决打击,因为要打败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单靠数量不多的无产阶级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联合一切反对或是有可能反对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力量,民族资产阶级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我们必须牢牢掌握住这支力量为我们所用,而不能让这支力量成为敌人的左膀右臂。综合上面对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总结道,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以后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和解放后的几次运动都是基于这篇文章中的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二、哲学精华——《实践论》与《矛盾论》
《实践论》和《矛盾论》是毛泽东仅有的两篇纯哲学的文章,其中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体系的完整而彻底的理解让人深深折服,反观现今的中国社会,又有多少所谓的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了解能像毛泽东理解的那般透彻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马克思传入中国的那一刻便开始了,这一过程随着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中国国情的不断变化而深化,而毛泽东同志的这两篇文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经典。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彻底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它们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劳动实践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对于实践的叙述是在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下的,带有那个时代的印记,我们不一定能很容易的理解,但毛泽东的《实践论》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这篇文章系统而清晰地将马克思主义基于实践的由浅入深的辩证唯物论的关于人事发展过程的理论展现给我们,同时结合了中国的实际和国情,例如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对抗日统一战线的认识等都是由他们自身实践所决定的,并且随着实践的不断变化而变化。虽然这个理论是外国的,但毛泽东对于它的理解却十分的透彻,在阐述的过程中语言带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例如引用《三国演义》中的“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来形象的阐释认识的第二个阶段;又如引用中国古代谚语“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这样的语言对于中国读者来说,相比于马克思的原著就容易理解多了。在《实践论》的最后,毛泽东写道:“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知道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就是这一百几十个字的道理,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却存在相当一部分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或者是他们明白这个道理却不能在自己的实践或是行为中照着这个道理来。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写道:“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我们在研究这个法则时,不得不涉及广泛的方面,不得不涉及许多的哲学问题。如果我们就爱那个这些问题都弄清楚了,我们就在根本上懂得了唯物辩证法。这些问题是: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可以看出“矛盾”二字虽然写起来很简单,但理解起来却十分复杂和困难。毛泽东思想里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对矛盾特殊性的中国化,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要找到那个问题的特殊性,针对其特殊性进而找到解决的方法。毛泽东在写《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也是恰到好处的运用了矛盾的特殊性这一原理,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矛盾,例如有中国社会各被压迫阶级和帝国主义的矛盾,有人民大众和封建制度的矛盾,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有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矛盾,有各个反动的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是不同的,“这些矛盾,不但各各有其特殊性,不能一律看待,而且每一矛盾的两方面,又各各有其特点,也是不能一律看待的。”毛泽东对于矛盾特殊性的阐述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姚琛,女,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专业2012级本科生,出生年月:1993.10.06。
一、《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这是毛选中的第一篇文章,毛泽东对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分析是因为他深刻地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文章中写到:“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详细而系统的论述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情况,分析了各阶级与共产党的敌友关系。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此外还有数量不小的游民无产者。在对众多阶级的分析中,对中产阶级的分析堪称辩证法和矛盾论运用的经典案例,中产阶级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毛泽东对他们对于革命的矛盾态度做了精确的分析,“他们在受外资打击、军阀压迫感觉痛苦时,需要革命,赞成反帝国主义反军阀呃革命运动;但是当革命在国内有本国无产阶级的勇猛参加,在国外有国际无产阶级的积极援助时,他们又怀疑革命。”我们在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出我们的态度,不能像对待大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那样坚决打击,因为要打败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单靠数量不多的无产阶级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联合一切反对或是有可能反对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力量,民族资产阶级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我们必须牢牢掌握住这支力量为我们所用,而不能让这支力量成为敌人的左膀右臂。综合上面对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总结道,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以后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和解放后的几次运动都是基于这篇文章中的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二、哲学精华——《实践论》与《矛盾论》
《实践论》和《矛盾论》是毛泽东仅有的两篇纯哲学的文章,其中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体系的完整而彻底的理解让人深深折服,反观现今的中国社会,又有多少所谓的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了解能像毛泽东理解的那般透彻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马克思传入中国的那一刻便开始了,这一过程随着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中国国情的不断变化而深化,而毛泽东同志的这两篇文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经典。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彻底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它们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劳动实践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对于实践的叙述是在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下的,带有那个时代的印记,我们不一定能很容易的理解,但毛泽东的《实践论》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这篇文章系统而清晰地将马克思主义基于实践的由浅入深的辩证唯物论的关于人事发展过程的理论展现给我们,同时结合了中国的实际和国情,例如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对抗日统一战线的认识等都是由他们自身实践所决定的,并且随着实践的不断变化而变化。虽然这个理论是外国的,但毛泽东对于它的理解却十分的透彻,在阐述的过程中语言带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例如引用《三国演义》中的“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来形象的阐释认识的第二个阶段;又如引用中国古代谚语“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这样的语言对于中国读者来说,相比于马克思的原著就容易理解多了。在《实践论》的最后,毛泽东写道:“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知道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就是这一百几十个字的道理,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却存在相当一部分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或者是他们明白这个道理却不能在自己的实践或是行为中照着这个道理来。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写道:“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我们在研究这个法则时,不得不涉及广泛的方面,不得不涉及许多的哲学问题。如果我们就爱那个这些问题都弄清楚了,我们就在根本上懂得了唯物辩证法。这些问题是: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可以看出“矛盾”二字虽然写起来很简单,但理解起来却十分复杂和困难。毛泽东思想里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对矛盾特殊性的中国化,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要找到那个问题的特殊性,针对其特殊性进而找到解决的方法。毛泽东在写《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也是恰到好处的运用了矛盾的特殊性这一原理,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矛盾,例如有中国社会各被压迫阶级和帝国主义的矛盾,有人民大众和封建制度的矛盾,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有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矛盾,有各个反动的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是不同的,“这些矛盾,不但各各有其特殊性,不能一律看待,而且每一矛盾的两方面,又各各有其特点,也是不能一律看待的。”毛泽东对于矛盾特殊性的阐述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姚琛,女,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专业2012级本科生,出生年月:1993.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