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文科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重要举措。美术高校不同于普通院校,但作為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其内涵及意义,并在新文科视域下分析得出美术高校如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
【关键词】新文科;美术高校;人才培养
引言
2019年 4月29日,“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上提出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打赢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新文科建设是继新工科之后,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美术教育作为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此举措也对美术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如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成为美术高校需要深入探讨的重要内容。
1.新文科建设的内涵与意义
1.1新文科的内涵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提出,加强新文科建设要把握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文化,最后要形成中国学派。
社会的不断发展决定了我国的高等教育是要培养新时代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新文科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必不可少的。新文科建设不能简单地效仿新工科建设,而是要深入研究其内涵与外延,积极推进新文科的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才。新文科建设打破了传统文科的模式,弱化了学科的边缘界限,重点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兼容并包,对人才培养的模式及内容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与根本性的变化。
1.2新文科建设的意义
(1)新文科建设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面对新的时代要求,我国高等教育也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改变过去不适合时代发展的传统观念,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因此打破传统、强调交叉融合的新文科建设势在必行。
(2)新文科建设是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一次全方位变革,将对人类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理念产生深刻影响。如此巨大的变革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文科建设应运而生,必将对推动新科技革命及产业革命发挥重要作用。
(3)新文科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的必然要求。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已进入提高质量的升级期、变轨超车的机遇期、改革创新的攻坚期。新文科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新时期的必然要求,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及新挑战。
2.提升美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分析
2.1重视通识教育,夯实人文基础
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重在强调拓宽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新时代多元化的社会需求,促进文化的传承和社会的进步。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倡导关注人的发展,实质就是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这恰恰符合新文科建设的初衷。
一直以来美术高校重点在培养专业人才,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美术高校也要培养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复合型、素质全面的人才。通识教育在美术高校的人才培养中应该占重要位置,它要求美术高校培养的学生既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广博的视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基础。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也应该与之前不同,不仅要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培养学术技能和各学科素养的课程,还要设置更多能够体现学科交叉、培养学生创新知识和能力的课程,以此来更好地促进提升美术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2.2打破专业壁垒,形成跨界融合
新文科建设强调学科交叉、文理相融,反映了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新趋势。新时代、新形势、新技术要求美术高校要认真研究自身的新定位,通过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新转型。之前传统的专业教育过度强调专业的重要性,人才培养的绝大部分重心也是在专业教育上,这种局限专业的状况已经不再适应发展的要求。
美术高校与普通高校不同,相对来说各专业实践性较强,因此更应注重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美术高校要提升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必定要打破专业壁垒,使专业不再成为制约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的因素,而是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勇于打破原有的专业界限,在新文科、大艺术的背景下,更有利于提升美术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美术高校的新文科建设可以根据自身的特色创建适合自身发展的课程及教学体系,在开展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将课程分成几个大的模块,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学生选择课程模块的自主权。同时,教学体系的改革必须要与时俱进,与当前科技的发展及运用密切关联,及时更新,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2.3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师资建设
习总书记提出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美术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才能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培养担负民族复兴使命的时代新人。
科技的日新月异及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也对美术高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教授传统,还要紧跟时代,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更应成为美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制约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不仅要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还要有全面的专业素养。因此高校要更多地为一线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学习机会,增强对新技术的掌握及熟练程度,还要尽可能地走出去、引进来,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前沿学术论坛,不断拓宽专任教师的国际视野及学术能力。
另外,对于美术高校这样实践性较强的高校,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外的资源,将社会上著名的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艺术家请进来,作为专任教师的补充,为学生拓宽思路、打开视野,领会到与学院派有所不同的知识。
2.4产学研合作,积极服务社会
高校的三大职能是培养人才,发展科技和服务社会,三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在新文科背景下,跨界交叉成为常态,在此背景下应积极探索如何改革产学研合作模式,以及如何使产学研合作更有利于促进高校职能的发挥。高等教育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在人才培养的同时积极服务社会不仅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也为高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美术高校的学科特点决定其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但是由于传统思想的约束和专业壁垒的制约,许多美术高校在教学及科研成果转化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美术高校应充分发挥其学科优势,制定完善的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同时,还要重视实践教学改革及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樊丽明等.新文科建设的内涵与发展路径(笔谈)[J].中国高校研究,2019(10):10-13.
[2]邓世平,王雪梅.新文科背景下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路径[N].社会科学报,2020年2月27日第005版.
[3]新文科“新”在哪儿? 并非“科技+人文”那么简单[N].光明日报,2019年7月23日.
基金项目:天津美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编号:2019009。
【关键词】新文科;美术高校;人才培养
引言
2019年 4月29日,“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上提出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打赢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新文科建设是继新工科之后,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美术教育作为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此举措也对美术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如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成为美术高校需要深入探讨的重要内容。
1.新文科建设的内涵与意义
1.1新文科的内涵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提出,加强新文科建设要把握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文化,最后要形成中国学派。
社会的不断发展决定了我国的高等教育是要培养新时代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新文科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必不可少的。新文科建设不能简单地效仿新工科建设,而是要深入研究其内涵与外延,积极推进新文科的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才。新文科建设打破了传统文科的模式,弱化了学科的边缘界限,重点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兼容并包,对人才培养的模式及内容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与根本性的变化。
1.2新文科建设的意义
(1)新文科建设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面对新的时代要求,我国高等教育也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改变过去不适合时代发展的传统观念,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因此打破传统、强调交叉融合的新文科建设势在必行。
(2)新文科建设是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一次全方位变革,将对人类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理念产生深刻影响。如此巨大的变革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文科建设应运而生,必将对推动新科技革命及产业革命发挥重要作用。
(3)新文科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的必然要求。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已进入提高质量的升级期、变轨超车的机遇期、改革创新的攻坚期。新文科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新时期的必然要求,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及新挑战。
2.提升美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分析
2.1重视通识教育,夯实人文基础
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重在强调拓宽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新时代多元化的社会需求,促进文化的传承和社会的进步。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倡导关注人的发展,实质就是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这恰恰符合新文科建设的初衷。
一直以来美术高校重点在培养专业人才,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美术高校也要培养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复合型、素质全面的人才。通识教育在美术高校的人才培养中应该占重要位置,它要求美术高校培养的学生既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广博的视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基础。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也应该与之前不同,不仅要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培养学术技能和各学科素养的课程,还要设置更多能够体现学科交叉、培养学生创新知识和能力的课程,以此来更好地促进提升美术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2.2打破专业壁垒,形成跨界融合
新文科建设强调学科交叉、文理相融,反映了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新趋势。新时代、新形势、新技术要求美术高校要认真研究自身的新定位,通过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新转型。之前传统的专业教育过度强调专业的重要性,人才培养的绝大部分重心也是在专业教育上,这种局限专业的状况已经不再适应发展的要求。
美术高校与普通高校不同,相对来说各专业实践性较强,因此更应注重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美术高校要提升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必定要打破专业壁垒,使专业不再成为制约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的因素,而是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勇于打破原有的专业界限,在新文科、大艺术的背景下,更有利于提升美术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美术高校的新文科建设可以根据自身的特色创建适合自身发展的课程及教学体系,在开展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将课程分成几个大的模块,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学生选择课程模块的自主权。同时,教学体系的改革必须要与时俱进,与当前科技的发展及运用密切关联,及时更新,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2.3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师资建设
习总书记提出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美术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才能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培养担负民族复兴使命的时代新人。
科技的日新月异及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也对美术高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教授传统,还要紧跟时代,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更应成为美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制约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不仅要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还要有全面的专业素养。因此高校要更多地为一线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学习机会,增强对新技术的掌握及熟练程度,还要尽可能地走出去、引进来,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前沿学术论坛,不断拓宽专任教师的国际视野及学术能力。
另外,对于美术高校这样实践性较强的高校,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外的资源,将社会上著名的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艺术家请进来,作为专任教师的补充,为学生拓宽思路、打开视野,领会到与学院派有所不同的知识。
2.4产学研合作,积极服务社会
高校的三大职能是培养人才,发展科技和服务社会,三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在新文科背景下,跨界交叉成为常态,在此背景下应积极探索如何改革产学研合作模式,以及如何使产学研合作更有利于促进高校职能的发挥。高等教育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在人才培养的同时积极服务社会不仅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也为高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美术高校的学科特点决定其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但是由于传统思想的约束和专业壁垒的制约,许多美术高校在教学及科研成果转化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美术高校应充分发挥其学科优势,制定完善的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同时,还要重视实践教学改革及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樊丽明等.新文科建设的内涵与发展路径(笔谈)[J].中国高校研究,2019(10):10-13.
[2]邓世平,王雪梅.新文科背景下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路径[N].社会科学报,2020年2月27日第005版.
[3]新文科“新”在哪儿? 并非“科技+人文”那么简单[N].光明日报,2019年7月23日.
基金项目:天津美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编号:2019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