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七、八月等压面位势高度准两周振荡特点及其与夏季风强度和北方降水的关系

来源 :地理学报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aif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用功率谱分析和频带滤波等方法对1981年7、8月我国46个高空观测站的08h 850hPa到200hPa等压面的位势高度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等压面位势高度准两周振荡强度、垂直结构和移动特点,以及它与夏季风强度和北方地区降水的关系。
其他文献
本文从对黄河三角洲的宜农地和宜牧地的分析入手,对该区农作物生产潜力、牧草及载畜量潜力进行了探讨。并针对目前农牧业生产水平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1990年8月,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在北京举行国际地理学区域大会期间,中国、日本、加拿大等国代表倡导在IGU下设立“区域水文过程对全球增暖响应研究组”(Study Group on Regional Hydrologi-
期刊
1989年6—8月,作者对吉林省九种景观类型的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共获土壤动物111类、22653只,分隶于6门、13纲、23目、72科。从总体上看,土壤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数是森林环境高,而草原、沙地环境低。通过聚类分析,将大型土壤动物归为五类,中小型土壤动物归为四类。土壤动物的类群数和个体数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递减。本文还探讨了五种主要土壤动物的分布特点。
期刊
本文论述了华北北部玄武岩风化作用速度随时间减小在矿物学和化学方面的可能原因。根据6个热释光和2个~(14)C年龄测定值校正的风化晕厚度生长曲线拟合于下列公式:T=16396D~(2.06)利用风化晕厚度对本区一些河流阶地、冲积扇、倒石堆以及断层崖进行了测年尝试。岩石风化晕厚度是第四纪沉积物和地貌面年龄的最佳定量指标。
期刊
国际中国历史地理讨论会于1990年11月12日至16日在复旦大学举行,来自国内24个省、市、自治区、香港、台湾以及日本、美国的120余位学者到会。
期刊
本文根据大量野外调查和室内古生物化石鉴定、~(14)C年代测定及史志记载资料,对晚第四纪兴化平原古地理环境演变以及控制该平原形成的主要因素等作了讨论。
期刊
本文根据孢粉分析,推测古石灰华沉积时期的植被,是以蒿、藜为主的山地草原,散布有柳、栎、榆、桦等组成的落叶阔叶林块;古气候比现今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约10—13℃,属暖温带半干旱气候,当时的海拔高度约1500—2000m。
期刊
内陆平原水资源主要的赋存形式是河流-含水层系统。无论是开发利用河水,还是开采地下水,都将引起区域性的水文效应——地下水位大幅度波动、泉水衰竭和水质恶化。在水资源开发条件下,人工绿洲与天然绿洲之间的水源分配是彼长此消的,防止生态环境退化的要义在于:从宏观上合理配置水源,并可靠地预测其可能引起的区域水文效应,防患于未然。
期刊
中国地理学会“地理科学”研讨会于1991年4月5日—1991年4月9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有关28个单位、共56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提交了50多篇论文。中国科协主席钱学森教授、中国科协
期刊
我国著名地理学家、九三学社社员、北京大学教授林超因病于1992年6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林超教授1909年生于广东省揭阳县。1930年中业于中山大学,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