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大说小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i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想像得出,一条不过三五尺宽的街面会被称为大街吗?幽默得很,乌镇的一条绳子一样细长的小街道就是这样叫的:东大街。乌镇的西大街没去,不知是否与东大街一样的窄。
  我们似乎都喜欢称大,尤其在当下。
  一间门脸的饺子店,顶天放得下三两张桌子,那店名却叫:王大妈饺子城。
  因为搞乡村旅游,村西周老五家开起了民宿,也就三两间房,三五张床,却打了个招牌:帝豪大酒店。
  普通老百姓,读书不多,文化不高,见识不广,捞得了一点机会都想称称大,过过瘾,满足一下心理,感受一下“豪情气派”,倒也无伤大雅,顶多博得诸君一笑,说不定经过的时候也会进去捧个场。
  可一些所谓的智者精英,成天乐于称大就有点滑稽了。比如各行各业(尤其是文化界)的那些个“大师”,有的是自我炒作出来的,有的是看熱闹的看客们集体无意识起哄炒出来的。他们明明就是个“跑龙套”的,却硬生生被炒成了男一号女一号,搞笑的是“大师”们自以为就是男一号女一号了。
  何谓大师呢?有资料表明,最早佛学界将佛祖释迦牟尼尊为大师;后来,得道高僧可以被称为大师;再后,大师之谓逐渐世俗化,凡在某一领域有突出成就且德高望重者,也能被冠以大师之谓。可现如今呢,“大师”泛滥,阿猫阿狗都敢自称“大师”了,然而不管自称还是他称,他们都能称得起“大师”这个名号吗?如果并不够格却如此称大“自我安慰”,着实可笑。
  世上也有非但不妄称大反而自甘其小的。比如扬州,历史上曾是国际大都会,中国的第一大城市,“扬一益二”之说可以佐证。但是扬州却自甘其小,从一些地理名称风景名胜上就可见其端倪。比如邗沟、小秦淮、小金山、小苎萝、瘦西湖等等。沟,就是小啊,小河小沟,极不起眼,但邗沟水域,又实在要比一些称为江称为河的大得多;秦淮河在南京,大名鼎鼎,扬州的就自甘为小秦淮了;金山为与扬州一江之隔的镇江名胜,扬州就说,那么我这里的就为小金山吧;苎萝村是西施的故乡,在浙江诸暨,扬州觉得,小苎萝挺有韵味;瘦西湖,扬州名胜,但不与西湖争,那一个“瘦”字,不还是小的意思吗?扬州的自甘其小,一不小心却小出了特色,小出了韵味,小出了声名,这可能是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的。其实做人也一样,自甘其小,自得其乐,会让内里并没有多少货色,却还一味称大“打肿脸充胖子”的人脸红的。
  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说称大就都是空有其表。有自称其小,内涵却大的,比如扬州;有自称其大,内涵也大的,比如文前所说的乌镇。乌镇东大街就出过两位真正的大师,一位是文学家茅盾,一位是美术家木心。
  所以,乌镇东大街,名副其实,当得起那个“大”。
其他文献
近日,知乎上流传的一篇关于“有哪些你认为举报了没用,但实际上有用的事情”这个问题的回帖引发了网友的热议。网帖讲述了当事人因为在牛肉面里吃到了一根头发丝,将餐馆告上法庭并最终维权成功的全过程,被不少人评价为“最让人舒适的维权帖”。日前,参与审理此案的宁波市海曙区法院水法官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还原了案件始末,并支招“如何正确维权”。  “店大欺客”,此话并非虚言,而是普天之下食客的“共同经验”。
期刊
前不久看到一则报道,山东济南商河农村,一群留守妇女组团进行自媒体写作。她们通过刷最新的剧,撰写一些比较简单的娱乐内容,然后将文章放到自己研发的原创文章检测系统里,如果在系统里没发现内容重复,没有违反平台和政府的规定,就可以进行传播。她们月收入最高可达1万元,平均也有7000元。  “只有中学学历”的一群农妇做自媒体,平均收入比上海居民平均工资要高,比在北上广一些写字楼里的大学毕业生、白领的工资要高
期刊
加班是职场一个经久不衰的热点话题。可是半夜亮起的灯光里,真的都有必要吗?最近《人民日报》报道了一种现象:“局长办公室的灯亮着,科长的灯就不敢关,科员也得干等着。”这种一人加班、全局加负的现象在有的单位约定俗成、成了常事,让职工有苦难言。  “局长办公室的灯亮着,科长的灯就不敢关,科员也得干等着”,这其实是一种陪加班。因为工作需要,自身责任心强,领导加班值得赞许。有些工作需要下属配合,也能够理解。也
期刊
据司法部部长傅政华介绍,为了广泛倾听民意,接受群众对地方和部门设立的“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问题的投诉,找到涉及群众利益的堵点、痛点,切实解决群众和企业办事创业的突出问题,督促指导地方和部门做好证明事项清理工作,司法部在中国法律服务网上正式开通“群众批评———证明事项清理投诉监督平台”,群众可通过网站和手机客户端提出意见建议。(9月5日澎湃新闻)  现实中,有不少人深受奇葩证明之害,大老
期刊
又到一年开学季,有些新名字着实惊呆了众老师。不少老师也都纷纷晒出因新生名字而遇到的囧事:叫错名字,撕心裂肺地叫也没人搭理;萱、辰、梓特别多;叫了五个“陈嘉豪”,三个“林倩茹”。广州越秀区某小学的老师告诉记者:“真的每次带新的班,总有几个孩子的名字不会读。”当然,也有一些看上去不难,但经常读错的字。广州荔湾区某小学语文老师说,她的学生叫“希璿”(音同“璇”),“当时就蒙了!”(9月4日《钱江晚报》)
期刊
“行人专属绿灯”一亮,十字路口各方向机动车全部暂停,行人既可沿着横向、纵向斑马线走到马路正对面,也可通过对角斑马线直接走到斜对面……8月17日,北京市首个“全向十字路口”在石景山启用,引发广泛关注。  “全向十字路口”在国际上是一个通行做法。上世纪60年代,日本东京就有了第一条对角斑马线。在路网细密、人流量大的商业区设立“全向十字路口”,好处显而易见:一则避免了斜对角穿行的二次等候,提高过街效率;
期刊
最近,“不小心摔了一跤”的照片在网上火了。原本是个别人的“炫富摔”,却引起各行各业、各色人群竞相模仿,从考研摔、吃货摔,到医生摔、消防员摔……花式“假摔”令人目不暇接,用摔落一地的物品晒出生活的个性,晒出职业的特色。有媒体说得好:炫富挑战关注多,原是生活有话说。  不过,一种始于庸俗的“行为艺术”为什么能成功实现脱胎换骨,不是止于反感或批判,而是转换为充满正能量与生活趣味的个性化表达,也很值得讨论
期刊
今年,“世界表情包日”迎来了第五个年头。从攻占社交软件,到与各大品牌合作,甚至有了自己的节日,表情包俨然已经成为现代人沟通交流的必需品。可是,在表情包用得非常溜的虚拟社交之外,我们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的表情是不是反而变得不那么丰富了呢?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不是也在逐渐下降呢?  1982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斯科特·法尔曼教授在电子公告板上心血来潮地输入了连续的字符∶-)来表达微笑的含义。彼时,
期刊
期刊
“私人订制时代”似乎已经来临,“衣”“食”“住”“行”这些物质的东西,除能够“私人订制”外,作为文化食粮的精神产品,如今,也可以“私人订制”,阅读可以“私人订制”,文学也可以“私人订制”了。  近日,一篇《私人订制会成未来文学发展方向吗》的文化报道说:每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订制”专属小说,听起来像是科幻作品中未来的场景,但如今,这一“梦想”已经在现实中初见端倪。近期,在网络平台上新兴的小说“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