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甲之良药,乙之砒霜”,众人眼中的美味,可能就是你的健康“杀手”——
陈先生近几年常会有胸痛、头晕和腹胀等症状。到过许多医院检查心血管、消化系统都没有任何问题,时间一长,陈先生品出了门道,“好像每次发病都与饮食有关。”最后,经朋友提醒,他去接受了食物不耐受测试。检查结果为过敏原特异性lgE检测阴性,食物不耐受检测显示对牛奶重度不耐受,大米为中度不耐受,陈先生终于知道身体不适的原因:食物不耐受。在医生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之前几年的症状都消失了。什么是食物不耐受?该如何做出调整呢?跟随我们的文章,一起揭开不耐受的面纱吧。
了解食物不耐受
◆关键词:变态性反应
食物不耐受指的是一种复杂的变态反应性疾病。通俗的说,就是人的免疫系统把进入人体内的某种或多种食物当成有害物质,针对这些物质产生过度的保护性免疫反应,产生食物特异性IgG抗体,IgG抗体与食物颗粒形成免疫复合物(Ⅲ型变态反应),可引起全身各系统出现异常的慢性病症状。”沈阳第一人民医院有关专家说。
◆关键词:原理
对于食物不耐受的产生原理仍然存在分歧,现得到较广泛认可的是德国科学家FOOKE博士阐述的食物不耐受的发生原理。FOOKE博士认为,理论上食物在进入消化道后,应当被消化到氨基酸、甘油和单糖水平,这样才能完全转化为能量提供人体所需,但许多食物,因为缺乏相应的酶而无法被人体完全消化,以多肽或其他分子形式进入肠道,在那里被机体作为外来物质识别,从而导致免疫反应的发生,产生食物特异性的IgG抗体。IgG抗体与食物分子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并被机体当作废物从肾脏排除。
同时,由于某些免疫复合物无法通过肾小球滤膜,堵塞了肾脏的滤过结构,导致了肾小球滤过压升高,继发血压升高、血管壁扩张和胆固醇沉积。人体废液不能正常通过肾脏排出而留在组织中,尤其是脂肪细胞,最终导致水肿和肥胖。这时如果不及时改变饮食结构,不耐受的食物会继续刺激机体产生大量抗体,致使人体各系统出现系列症状疾病,而一般的常规检测往往显示正常。
通过食物不耐受检测,可判断为阴性、轻度不耐受、中度不耐受、重度不耐受,不耐受程度不同,对待也各异。阴性说明食物安全,可以放心食用,重度和中度不耐受的食物应忌食。轻度不耐受的食物可以轮替着间隔一段时间再进食。需要注意的是,对含有不耐受食物成分的各类食物都要避免。
食物不耐受与疾病
食物不耐受发生率极高。一半以上的人会对某种或某些食物不耐受。食物不耐受与日常饮食密切相关,越是常吃的食物越有可能引起症状,而这一特点却很容易被人忽视。婴儿与儿童食物不耐受的发生率比成人高,不同的人对同一种食物产生不耐受时,可出现不同症状。
YORK营养学实验室曾经过一项研究,他们对2567个怀疑有食物不耐受的英国人进行了调查研究,有44%的人出现慢性腹泻、腹痛、溃疡、消化不良;16%的人皮肤出现皮疹、红斑、皮肤瘙痒;12%的人有偏头痛;呼吸系统症状占10%;7%的人出现肌肉骨骼症状关节痛。这些病例中,约69%的病例为慢性病。其中,肠易激综合症、皮肤病、偏头痛与食品不耐受的关系最大。
◆食物不耐受与肠易激综合症
雪儿经常胃疼,且每天早餐后一两个小时就会腹泻,多年来一直如此。去做过胃肠镜、肝胆B超等检查,病因一直没有查清。后来,在一次就诊时,医生发现他对牛奶高度不耐受。在专家的建议下,雪儿早餐改喝豆浆和酸奶,早餐后腹泻的毛病也就消失了。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说:“肠易激综合症是食用特定的食物或调料后产生的一种累及整个消化道的动力障碍性疾病,可引起反复的上和下消化道症状,其症状包括不同程度的腹痛,便秘或腹泻及腹部饱胀等。如很多人在进食牛奶或奶制品后会出现胃肠道反应,如腹泻、腹痛等,便是乳糖的不耐受引发的病症反映。最新研究表明,如果患者限制饮食,不吃那些使自身体内IgG抗体升高的食物,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会显著减轻。”
◆食物不耐受与偏头痛
小张不知何原因患上了偏头痛。他认为自己是劳累过度,特意休假一段时间。但休息并没有缓解病情,反而有加重的趋势。后来他求助于医生。医生经过问诊后发现小张对某些食物特别偏爱,于是建议做食物不耐受检测。结果发现他对小麦、虾等6种食物存在不耐受。
长期以来,许多临床医生都发现食物不耐受与偏头疼有一定关系。据研究,偏头疼经常与可疑食品的副反应有关。早在1989年意大利的一项试验中,科学家选取了41个偏头疼患者,38人用饮食调整治疗,结果25人效果显著。在这25人中,24人的偏头疼是食物不耐受引起的,1人是由食物过敏引起。近年来很多试验均证实,饮食对儿童头痛和成人的偏头痛很重要。可以引起偏头痛的食物有奶酪、巧克力、柑橘类水果、谷氨酸钠、脂肪食物、冰激凌、咖啡因提取物、巧克力饮料、白酒和啤酒等。未成年人饮酒可引起周期性头痛。
◆食物不耐受与皮肤病
乐乐今年6岁了,1年前头上和背上开始过敏,长一些白斑样的东西,家人一直当湿疹治疗,用了很多方法都不见效,孩子每天不停地抓挠,身上都快抓烂了。前些日子,因为发烧,乐乐妈妈带他到医院检查,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食物不耐受”检测,结果让人大吃一惊:乐乐过敏竟是因为吃大米!
食物不耐受的症状最常表现在皮肤。速发型反应有风疹、血管神经型水肿、红斑。迟发型反应可观察到的有严重皮疹(许多是遗传接触型皮炎)。由于迟发型的疾病很难诊断,经常对疑似病人进行经口激发试验。在诸多症状中,最常出现的症状是急性风疹,其中,40%~60%是由IgE介导的食物过敏,而食物添加剂则引起慢性风疹。在敏感人群中,皮肤症状可经食物摄入引起,也可经直接皮肤接触引起,如亲脂性食物过敏原可通过毛囊或当皮肤屏障受损时侵入皮肤。
TIPS:
食物不耐受与过敏有区别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有关专家说:所谓食物不耐受是指由于机体不能充分地消化食物大分子而引发的抵抗性反应,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症状。它和我们通常所说的食物过敏不同。食物过敏与免疫球蛋白E相关,食物不耐受与免疫球蛋白G相关。前者发病来得快,症状明显,多在进食相关食物后几分钟内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引起人们关注,在临床通常以药物治疗为主;后者症状比较隐蔽,属于慢性病,其影响可遍及全身各系统,在平时人们通常认识不到它的存在,是人体健康的隐性“杀手”,在临床通常以调整饮食治疗为主。
食物不耐受可能引起的症状归纳如下:
消化系统:恶心、腹痛、腹泻、腹部剧痛、口臭、打嗝、胀气;
皮肤系统:湿疹、面疱、指甲和头发脆性大、头皮屑、荨麻疹、皮肤干燥、黑眼圈;
神经系统:焦虑、忧郁、无法专心、暴躁易怒、坐立不安;
呼吸系统:气喘、慢性咳嗽、喉咙痛、流鼻水、鼻后黏液分泌、慢性鼻窦炎;
肌肉骨骼系统:关节发炎、关节疼痛;
泌尿生殖系统:尿频、尿急、阴道搔痒、阴道分泌物;
心脏血管系统:胸部疼痛、心律不整、高血压、心跳加速;
其它方面:疲劳、晕眩、头痛、睡眠困难、体重快速变动、肥胖、磨牙;
食物不耐受能治吗?
食物不耐受只要调整饮食,就可治疗。根据检测结果,将不耐受食物分为禁食、轮替食用和安全食用三类并分别对待,针对每个人制定出专门的科学食谱,进行饮食调整。有人在最开始的饮食调整过程中,并没有明显的好转,甚至稍有恶化。这些可能是因为机体处于长期恶心刺激,突然失去了刺激来源,向正常方向自我调整的缘故。
在饮食调整的过程中,不仅要避免不耐受食物,对含有不耐受食物成分的各类食物也要避免。举例来说,如果你对牛奶不耐受,那么所有含奶食品,像冰淇淋、奶油类食品等都不能吃。
禁食食物是不是永远不能再吃了?
禁食并不是意味着永远不能吃,人体的免疫系统对某种物质的应答反应是有“时效性”的,去掉外来刺激后,机体中的特异性抗体会慢慢消失,从而使身体逐步恢复正常。况且对食物不耐受的作用机制,现在也还没有确切定论,非免疫途径的理论也同时存在。从理论上看,将禁食的食物重新纳入饮食是可行的。临床实践证实,大多数人在经过一段较长时间(6个月以上)的禁食调整症状完全消退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大部分食物可以以科学的方法逐步回到饮食食谱中,只有极少部分的人群仍然存在不耐受症状。
如何将已禁食的食物重新纳入饮食?
首先,可恢复进食营养价值高但不耐受程度低的食物。选择检测结果为+1级别的食物,因为在忌食一段时间之后,此级别食物的特异性IgG抗体将最早降回正常水平。再选择+2级别的食物,最后才是+3级别。如果重新出现相关症状,那么其他形式就不要进行尝试了。其次,恢复进食的食物必须是最简单的形式。如果以前牛奶、巧克力不耐受,就尝试先喝牛奶,不要喝巧克力牛奶。第三,每次只能恢复进食一种不耐受的食物,如确定加入此类食物没有不良反应时,才可以加入下一种。
注意:如果有达到极强阳性(检测值>400U/ml)水平的食物,应忌食较长时间再进行重新纳入的尝试。不耐受食物由忌食转入4天或4天以上的轮替状态都没有相关症状出现,也不要贸然放任进食,最好坚持一段时间的轮替状态。假如曾经存在哮喘或显著的过敏症状,纳入的同时应预备好治疗药物以防万一。鉴于每个人不耐受的食物各不相同,在此只能提出一些通用的建议,进一步的建议请向医生咨询。
【链接】:
怎样进行食物不耐受检测?
常见的不耐受食物包括:牛奶、鸡蛋、小麦、玉米、坚果、大豆和贝类等。目前最多可作出对蔬菜、肉类及水果的多达90余种物质的食物检测,这种检测能让我们追求健康生活的标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通常做的食物不耐受14项检测包括:牛肉、鸡肉、鳕鱼、玉米、螃蟹、鸡蛋、蘑菇、牛奶、猪肉、大米、虾、大豆、西红柿和小麦。此组合是根据大量临床流行病学统计数据得出的结果。 检测只需抽取1毫升血液。抽血前可正常饮食,无需特殊要求。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测试,3小时后就可得到结果。该测试结果能显示受检者是否对某种食物不耐受以及不耐受程度(轻度、中度或是重度)。医生可据此给出正确的饮食建议。
陈先生近几年常会有胸痛、头晕和腹胀等症状。到过许多医院检查心血管、消化系统都没有任何问题,时间一长,陈先生品出了门道,“好像每次发病都与饮食有关。”最后,经朋友提醒,他去接受了食物不耐受测试。检查结果为过敏原特异性lgE检测阴性,食物不耐受检测显示对牛奶重度不耐受,大米为中度不耐受,陈先生终于知道身体不适的原因:食物不耐受。在医生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之前几年的症状都消失了。什么是食物不耐受?该如何做出调整呢?跟随我们的文章,一起揭开不耐受的面纱吧。
了解食物不耐受
◆关键词:变态性反应
食物不耐受指的是一种复杂的变态反应性疾病。通俗的说,就是人的免疫系统把进入人体内的某种或多种食物当成有害物质,针对这些物质产生过度的保护性免疫反应,产生食物特异性IgG抗体,IgG抗体与食物颗粒形成免疫复合物(Ⅲ型变态反应),可引起全身各系统出现异常的慢性病症状。”沈阳第一人民医院有关专家说。
◆关键词:原理
对于食物不耐受的产生原理仍然存在分歧,现得到较广泛认可的是德国科学家FOOKE博士阐述的食物不耐受的发生原理。FOOKE博士认为,理论上食物在进入消化道后,应当被消化到氨基酸、甘油和单糖水平,这样才能完全转化为能量提供人体所需,但许多食物,因为缺乏相应的酶而无法被人体完全消化,以多肽或其他分子形式进入肠道,在那里被机体作为外来物质识别,从而导致免疫反应的发生,产生食物特异性的IgG抗体。IgG抗体与食物分子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并被机体当作废物从肾脏排除。
同时,由于某些免疫复合物无法通过肾小球滤膜,堵塞了肾脏的滤过结构,导致了肾小球滤过压升高,继发血压升高、血管壁扩张和胆固醇沉积。人体废液不能正常通过肾脏排出而留在组织中,尤其是脂肪细胞,最终导致水肿和肥胖。这时如果不及时改变饮食结构,不耐受的食物会继续刺激机体产生大量抗体,致使人体各系统出现系列症状疾病,而一般的常规检测往往显示正常。
通过食物不耐受检测,可判断为阴性、轻度不耐受、中度不耐受、重度不耐受,不耐受程度不同,对待也各异。阴性说明食物安全,可以放心食用,重度和中度不耐受的食物应忌食。轻度不耐受的食物可以轮替着间隔一段时间再进食。需要注意的是,对含有不耐受食物成分的各类食物都要避免。
食物不耐受与疾病
食物不耐受发生率极高。一半以上的人会对某种或某些食物不耐受。食物不耐受与日常饮食密切相关,越是常吃的食物越有可能引起症状,而这一特点却很容易被人忽视。婴儿与儿童食物不耐受的发生率比成人高,不同的人对同一种食物产生不耐受时,可出现不同症状。
YORK营养学实验室曾经过一项研究,他们对2567个怀疑有食物不耐受的英国人进行了调查研究,有44%的人出现慢性腹泻、腹痛、溃疡、消化不良;16%的人皮肤出现皮疹、红斑、皮肤瘙痒;12%的人有偏头痛;呼吸系统症状占10%;7%的人出现肌肉骨骼症状关节痛。这些病例中,约69%的病例为慢性病。其中,肠易激综合症、皮肤病、偏头痛与食品不耐受的关系最大。
◆食物不耐受与肠易激综合症
雪儿经常胃疼,且每天早餐后一两个小时就会腹泻,多年来一直如此。去做过胃肠镜、肝胆B超等检查,病因一直没有查清。后来,在一次就诊时,医生发现他对牛奶高度不耐受。在专家的建议下,雪儿早餐改喝豆浆和酸奶,早餐后腹泻的毛病也就消失了。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说:“肠易激综合症是食用特定的食物或调料后产生的一种累及整个消化道的动力障碍性疾病,可引起反复的上和下消化道症状,其症状包括不同程度的腹痛,便秘或腹泻及腹部饱胀等。如很多人在进食牛奶或奶制品后会出现胃肠道反应,如腹泻、腹痛等,便是乳糖的不耐受引发的病症反映。最新研究表明,如果患者限制饮食,不吃那些使自身体内IgG抗体升高的食物,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会显著减轻。”
◆食物不耐受与偏头痛
小张不知何原因患上了偏头痛。他认为自己是劳累过度,特意休假一段时间。但休息并没有缓解病情,反而有加重的趋势。后来他求助于医生。医生经过问诊后发现小张对某些食物特别偏爱,于是建议做食物不耐受检测。结果发现他对小麦、虾等6种食物存在不耐受。
长期以来,许多临床医生都发现食物不耐受与偏头疼有一定关系。据研究,偏头疼经常与可疑食品的副反应有关。早在1989年意大利的一项试验中,科学家选取了41个偏头疼患者,38人用饮食调整治疗,结果25人效果显著。在这25人中,24人的偏头疼是食物不耐受引起的,1人是由食物过敏引起。近年来很多试验均证实,饮食对儿童头痛和成人的偏头痛很重要。可以引起偏头痛的食物有奶酪、巧克力、柑橘类水果、谷氨酸钠、脂肪食物、冰激凌、咖啡因提取物、巧克力饮料、白酒和啤酒等。未成年人饮酒可引起周期性头痛。
◆食物不耐受与皮肤病
乐乐今年6岁了,1年前头上和背上开始过敏,长一些白斑样的东西,家人一直当湿疹治疗,用了很多方法都不见效,孩子每天不停地抓挠,身上都快抓烂了。前些日子,因为发烧,乐乐妈妈带他到医院检查,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食物不耐受”检测,结果让人大吃一惊:乐乐过敏竟是因为吃大米!
食物不耐受的症状最常表现在皮肤。速发型反应有风疹、血管神经型水肿、红斑。迟发型反应可观察到的有严重皮疹(许多是遗传接触型皮炎)。由于迟发型的疾病很难诊断,经常对疑似病人进行经口激发试验。在诸多症状中,最常出现的症状是急性风疹,其中,40%~60%是由IgE介导的食物过敏,而食物添加剂则引起慢性风疹。在敏感人群中,皮肤症状可经食物摄入引起,也可经直接皮肤接触引起,如亲脂性食物过敏原可通过毛囊或当皮肤屏障受损时侵入皮肤。
TIPS:
食物不耐受与过敏有区别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有关专家说:所谓食物不耐受是指由于机体不能充分地消化食物大分子而引发的抵抗性反应,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症状。它和我们通常所说的食物过敏不同。食物过敏与免疫球蛋白E相关,食物不耐受与免疫球蛋白G相关。前者发病来得快,症状明显,多在进食相关食物后几分钟内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引起人们关注,在临床通常以药物治疗为主;后者症状比较隐蔽,属于慢性病,其影响可遍及全身各系统,在平时人们通常认识不到它的存在,是人体健康的隐性“杀手”,在临床通常以调整饮食治疗为主。
食物不耐受可能引起的症状归纳如下:
消化系统:恶心、腹痛、腹泻、腹部剧痛、口臭、打嗝、胀气;
皮肤系统:湿疹、面疱、指甲和头发脆性大、头皮屑、荨麻疹、皮肤干燥、黑眼圈;
神经系统:焦虑、忧郁、无法专心、暴躁易怒、坐立不安;
呼吸系统:气喘、慢性咳嗽、喉咙痛、流鼻水、鼻后黏液分泌、慢性鼻窦炎;
肌肉骨骼系统:关节发炎、关节疼痛;
泌尿生殖系统:尿频、尿急、阴道搔痒、阴道分泌物;
心脏血管系统:胸部疼痛、心律不整、高血压、心跳加速;
其它方面:疲劳、晕眩、头痛、睡眠困难、体重快速变动、肥胖、磨牙;
食物不耐受能治吗?
食物不耐受只要调整饮食,就可治疗。根据检测结果,将不耐受食物分为禁食、轮替食用和安全食用三类并分别对待,针对每个人制定出专门的科学食谱,进行饮食调整。有人在最开始的饮食调整过程中,并没有明显的好转,甚至稍有恶化。这些可能是因为机体处于长期恶心刺激,突然失去了刺激来源,向正常方向自我调整的缘故。
在饮食调整的过程中,不仅要避免不耐受食物,对含有不耐受食物成分的各类食物也要避免。举例来说,如果你对牛奶不耐受,那么所有含奶食品,像冰淇淋、奶油类食品等都不能吃。
禁食食物是不是永远不能再吃了?
禁食并不是意味着永远不能吃,人体的免疫系统对某种物质的应答反应是有“时效性”的,去掉外来刺激后,机体中的特异性抗体会慢慢消失,从而使身体逐步恢复正常。况且对食物不耐受的作用机制,现在也还没有确切定论,非免疫途径的理论也同时存在。从理论上看,将禁食的食物重新纳入饮食是可行的。临床实践证实,大多数人在经过一段较长时间(6个月以上)的禁食调整症状完全消退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大部分食物可以以科学的方法逐步回到饮食食谱中,只有极少部分的人群仍然存在不耐受症状。
如何将已禁食的食物重新纳入饮食?
首先,可恢复进食营养价值高但不耐受程度低的食物。选择检测结果为+1级别的食物,因为在忌食一段时间之后,此级别食物的特异性IgG抗体将最早降回正常水平。再选择+2级别的食物,最后才是+3级别。如果重新出现相关症状,那么其他形式就不要进行尝试了。其次,恢复进食的食物必须是最简单的形式。如果以前牛奶、巧克力不耐受,就尝试先喝牛奶,不要喝巧克力牛奶。第三,每次只能恢复进食一种不耐受的食物,如确定加入此类食物没有不良反应时,才可以加入下一种。
注意:如果有达到极强阳性(检测值>400U/ml)水平的食物,应忌食较长时间再进行重新纳入的尝试。不耐受食物由忌食转入4天或4天以上的轮替状态都没有相关症状出现,也不要贸然放任进食,最好坚持一段时间的轮替状态。假如曾经存在哮喘或显著的过敏症状,纳入的同时应预备好治疗药物以防万一。鉴于每个人不耐受的食物各不相同,在此只能提出一些通用的建议,进一步的建议请向医生咨询。
【链接】:
怎样进行食物不耐受检测?
常见的不耐受食物包括:牛奶、鸡蛋、小麦、玉米、坚果、大豆和贝类等。目前最多可作出对蔬菜、肉类及水果的多达90余种物质的食物检测,这种检测能让我们追求健康生活的标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通常做的食物不耐受14项检测包括:牛肉、鸡肉、鳕鱼、玉米、螃蟹、鸡蛋、蘑菇、牛奶、猪肉、大米、虾、大豆、西红柿和小麦。此组合是根据大量临床流行病学统计数据得出的结果。 检测只需抽取1毫升血液。抽血前可正常饮食,无需特殊要求。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测试,3小时后就可得到结果。该测试结果能显示受检者是否对某种食物不耐受以及不耐受程度(轻度、中度或是重度)。医生可据此给出正确的饮食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