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输出电压为燃料电池健康状态和故障诊断的重要指标,输出电压受单电池电压、工作温度、气体流量、物质流量等参数的影响难以准确预测.为此根据燃料电池实验平台采集的数据集,进行KMO(Kaiser Meyer Olkin)相关性分析,验证数据集适合主成分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随原始数据进行降维处理,确定影响燃料电池输出电压的12个主成分,建立基于KMO测度-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BP)的燃料电池
【机 构】
:
新疆工程学院控制工程学院,乌鲁木齐 830023;新疆工程学院数理学院,乌鲁木齐 830023;新疆工程学院氢能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 830023;新疆工程学院氢能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输出电压为燃料电池健康状态和故障诊断的重要指标,输出电压受单电池电压、工作温度、气体流量、物质流量等参数的影响难以准确预测.为此根据燃料电池实验平台采集的数据集,进行KMO(Kaiser Meyer Olkin)相关性分析,验证数据集适合主成分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随原始数据进行降维处理,确定影响燃料电池输出电压的12个主成分,建立基于KMO测度-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BP)的燃料电池输出电压预测模型,并与BP预测模型进行对比分析,验证算法的优越性.采用间隔1.0和0.5 h的数据集进行对比验证,验证算法的泛化能力,预测结果表明,KMO-PCA-BP预测模型能准确预测燃料电池堆的输出电压,具有预测准确率高、预测速度快、泛化能力强的优点.
其他文献
风电制氢是解决高风电渗透率电网“弃风限电”问题的有效方法,而利用氢气甲烷化制备天然气是解决氢气存储、输运及消纳难题的可行思路.对风电制氢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并讨论了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然后介绍了氢气甲烷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风电制氢的甲烷化消纳的可行性;最后结合我国能源行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利用现有的天然气产业体系促进风电制氢技术发展的思路.
目的:利用小鼠心房成纤维细胞探讨机械敏感离子通道Piezo1在调控高血压所致心房纤维化,进而导致房颤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的原代心房成纤维细胞,并采用课题组自制的加压装置(专利号201420109263.1)建立高血压模型,Western blot比较不同静水压(0、20和40 mmHg)干预下细胞Piezo1、Src/p-Src及纤维化指标I/III型胶原蛋白α1链(Col1A1/3A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蛋白表达水平.高静水
围绕太阳能制氢技术展开论述,首先,介绍太阳能制氢技术的研究现状;其次,对于太阳能制氢技术尤其是光催化制氢技术及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氢技术,分别从技术原理、关键材料、技术难点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最后,对太阳能制氢技术研究给出结论及建议,旨在为未来太阳能制氢技术的研发布局和产业技术突破提供参考和思路.
制备大小2种尺寸Au负载的TiO2样品(分别记为LAuP25和SAuP25)用于太阳能光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全光谱下LAuP25和SAuP25的氢气产量分别为9.90和12.60μmol/g,可见光下产量分别为3.91和1.15μmol/g.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和X射线衍射技术(XRD)分析样品物质组成与形貌晶格.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UV-vis)、固体光致发光光谱(PL)分析样品光学性能与表面价态.运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样品表面氧空位
该文针对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提出一种涵盖电力电子变压器、电压源型变换器、DC/DC变换器等单元的协同运行控制方法.首先建立基于低压多端直流的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典型结构,分析不同类型电力电子变换单元的本地控制策略;然后,构建系统整体运行模式,并针对各模式提出多电力电子变换单元的控制策略配合与切换方法.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仿真模型,对提出的协同运行控制方法进行分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