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超耀斑

来源 :大自然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exuan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775年,一种令人无法想象的力量击中地球。当时的欧洲正处在黑暗世纪,然而天空却被点亮。13世纪的英国编年史作家温多夫·罗杰记录说:“日落之后,苍穹火舞,令人恐怖。苏塞克斯(英国郡名)上空巨蛇翻腾,它们就像是从地下窜出,惊呆了所有人。”
  如此惊人的记载,难道是真的吗?2013年新发现的证据表明:公元775年,太阳系的确发生了某种大动荡。但那是什么大变动呢?当时并未出现通常与巨型灾变相伴的大灭绝或者环境灾难。更神秘的是,今天的天空中没有残留那次事件的丝毫痕迹。
  唯一的线索在古树的年轮中被发现。它令人震惊地显示,一场超强辐射暴当时突然间袭击地球大气层,改变大气成分长达千年。尽管中世纪的世界在那场灾变中毫发无损,今天的人们却不可能这般幸运。一旦遭遇这样的巨灾,今天的对技术高度依赖的社会无疑将难以招架:人造卫星将被烤焦,电站将熔毁,供电和通信中断将持续多年,人类或许将因此万劫不复。所以,辨识这场辐射暴的源头成为科学家的当务之急。虽然多个“凶嫌”被怀疑,科学家目前却只聚焦了其中之一,而更惊人的是:它距离我们很近。
  由于没有技术可被毁灭,这场辐射暴对于中世纪世界的影响很轻微。要不是出于偶然的机会,我们与这场辐射暴恐怕就将彻底失之交臂。在亚洲的两棵长寿雪松的年轮中,亚洲科学家发现了古代辐射暴的证据。他们重点关注的是碳14水平的升高——当来自太空的高能粒子击中地球大气层时,就会产生这种放射性同位素。
  考古学家运用碳14来测定有机文物的年代,这是因为一切生物都会吸收碳。树木是记录任何变动的最佳指示器,因为在许多气候条件下,树木都只在一年中的几个月里才生长,科学家据此便能确定一个特定时间段的空气中的碳14含量。科学家发现,公元775年前后的碳14水平出现惊人的尖峰(陡增)。换句话说,当时发生了一场辐射暴,而且是很大的一场。不过,仅凭一次探测不可能做出确定的结论,科学家必须在世界其他地方获得同样的证据。
  树木年轮中惊现辐射暴证据的消息从亚洲传出后,引起了芬兰物理学家伊利亚·乌索斯金的兴趣。他的团队随即对一度生长在芬兰一条河边的古老的麻栎树进行了检验,结果在其年轮中发现了同样的证据,由此证实公元775年的这场辐射暴具有全球性。那么,它是什么来头呢?
  通过计算产生如此碳14尖峰所需的能量,乌索斯金将目光投向了地球之外——能量如此巨大,只有恒星爆发才有可能提供如此巨量的粒子洪流。但问题是,并无与这个年代匹配、并且如此靠近地球的超新星残骸存在,附近也没有尘埃云能遮挡我们对超新星残骸的视线。于是,乌索斯金谨慎地把目光投向了太阳。考虑到太阳耀斑会在地球上造成极光,他便到历史记录中去寻找证据。
  尽管中世纪的世界没有对夜空进行过系统观测,但当时的人们一直在天空中找寻可能得到宗教解释的迹象。在英国编年史中,乌索斯金找到了本文开头的温多夫·罗杰对当时的烈焰天空和火蛇的记述。或许有人会把这类叙述看作是对所谓“天启”的渲染,但乌索斯金却相信它暗示了极光在天空中的迂回运行轨迹。事实上,任何目睹过极光的人都会觉得极光看上去很像是巨蛇。
  然而,上述能量估计与太阳耀斑爆发释放的能量并不匹配,前者至少是后者的1000倍。美国堪萨斯大学的科学家亚德里安·梅洛特在见到上述能量分析的论文后,认为乌索斯金等人一定是搞错了。在计算地球上产生如此规模的辐射暴所需的能量时,亚洲科学家假定太阳均等地向所有方向抛射粒子,而事实上,来自太阳的微粒喷发可谓精准地指向太空,就像从地面上喷射的间歇泉一样。于是梅洛特对乌索斯金的假设进行了修正,结果计算出的所需能量降到了原来的1%。以这个能量来考量,这场辐射暴的源头就更可能是太阳了。
  即使这样,发生在公元775年的这场辐射暴依然比迄今为止记录到的最大的太阳风暴(1859年由英国天文学家理查德·卡林顿记录)的强度高出至少20倍,也是过去100年中任何耀斑强度的100倍以上。至于太阳的行为是否会如此疯狂,科学家认为只需要一点点外力帮助,例如一颗彗星与太阳相撞造成的爆发,就能提供足够能量来驱动一次太阳超耀斑。当“冰与岩石构建的大山”——彗星撞击太阳表面时,彗星的穿行速度超过每秒600千米。
  彗星其实一直都在撞毁于太阳上。有一种彗星叫做掠日彗星,它们当中的一部分会撞在太阳表面,但大多数会在太阳上空以某种方式爆发。然而,它们是如此微不足道,它们的毁灭所释放的能量根本不会引起任何可注意到的波澜。科学家估计,要想激发太阳超耀斑,彗星的大小至少要与哈尔-波普彗星相仿。1997年回归天空的哈尔-波普彗星的直径估计为40~80千米。
  迄今为止实际观测过的最大的掠日彗星是拉夫乔伊彗星,它在2011年差一点就上演了一场“烈焰死亡”。拉夫乔伊彗星的直径据估计只有500米,它被拉扯到距离太阳13.7万千米处,这个距离足够遥远,它的个头也还算得上够大,所以它最终没有被太阳烤化。但科学家相信,它在这次飞速经过太阳的过程中,在太阳大气层中造成的冲击波激发了一场可测量的太阳粒子喷发。
  由于拉夫乔伊彗星与太阳的最近距离接触发生在太阳的远端,因此科学家从地球上不可能直接进行观测。但他们注意到一场太阳粒子喷发从太阳背后膨胀到太空,而且喷发的时机与拉夫乔伊彗星对太阳的“拜访”完美匹配。科学家确信,在难以确定的不远的未来,另一颗掠日彗星将再度制造一场壮观的太阳粒子喷发事件。
  事实上,科学家已经知道一颗他们预测会造访太阳的回归彗星——艾森彗星。它已在2012年12月14日到达距离“太阳的火海”(即太阳表面)不到100万千米的位置。一些科学家预测“艾森”最终会飞蛾扑火,但也有研究过掠日彗星存活率的科学家乐观估计:艾森彗星这次葬身火海的可能性很小,它也不会造成超耀斑,这是由于掠日彗星一般都不会太近距离接近太阳。科学家推测,只有撞击太阳的彗星才有可能点燃超耀斑。不过,谁也无法肯定究竟是否如此。   一些科学家估计,一颗大彗星撞击太阳只是迟早的事。彗星撞击太阳的概率比彗星撞击地球的概率大了实在太多,理由很简单——太阳的个头比地球大得多,目标也大得多。还有科学家认为,太阳本身就完全有能力点燃耀斑。梅洛特说,尽管我们没有看见过太阳自己制造耀斑的行为,但其他恒星却给了我们以启迪。
  在2012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科学家分析了“凯克”望远镜在120天中的观测结果,发现在“凯克”视场里的83000颗类太阳恒星当中,有148颗一共产生了365次超耀斑。虽然这意味着只有0.2%的类太阳恒星是超耀斑制造者,但梅洛特却警告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毕竟其中一些耀斑强度大大超过了公元775年灾变事件的能量强度,甚至超过后者的1000倍。这不能不令人胆寒。如此等级的能量强度如果发生于太阳上,无疑将重创人类的技术成果。此外,太阳粒子流将毁灭地球的臭氧层,让巨量紫外辐射长驱直入到达地表,烧伤人的皮肤,造成皮肤癌,引发大灭绝。
  好消息是,真正巨大的超耀斑只会来自那些展现出极其巨大的“恒星黑子”的恒星。恒星黑子比太阳黑子大得多,它们是恒星上的强磁场区域,是产生恒星耀斑的源头。不过,不敢掉以轻心的科学家在树木年轮中搜寻更高能量事件,他们发现公元992年也发生过灾变,但耀斑规模只有公元775年的大约一半。乌索斯金也在分析他的数据,他认为过去10000年中没有发生过比公元775年更大的辐射暴。
  这给了我们些许安慰,但它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能高枕无忧,因为耀斑能点燃某种危险得多、并且难以预测的事件——日冕物质抛射。仅仅在一场日冕物质抛射事件中,就可能有多达10亿吨太阳大气层被抛进太空,这可是多么难以想象的高能粒子和磁场洪流啊!
  正是高能粒子单独引起了碳14尖峰,所以它们成为科学家寻找的目标。但让科学家困惑的是:没有哪两次日冕物质抛射是一样的。一些抛射具有高能量、弱磁场的特点,另一些抛射则是强磁场、低能量。前者不会对地球上的基础设施造成多大损坏,后者却令人忧心忡忡,而且在历史记录中很难发现它们。1859年的“卡灵顿事件”就证明了这一点。当时,地球磁场遭遇的冲击在全球电报线路中引发电流,电报操作员被击昏,电报局燃起大火,却不见碳14尖峰的迹象。
  让科学家困惑不已的还有:1956年,一场携带巨量高能粒子的日冕物质抛射袭击了地球,但它没有对通信造成大的破坏;1989年,加拿大魁北克电力公司输电网遭日冕物质抛射重创,但“凶手”却并非具有最高能量(这一年最高能量的抛射发生在半年后)。
  科学家指出,对日冕物质抛射还有诸多奥秘待解,但观测越多越仔细就越有好处。目前,乌索斯金已把目光转向“阿波罗”登月宇航员带回地球的月球岩石上。由于暴露在月面,这些岩石就像海绵一样吸收了一切高能粒子,它们是太阳在月球的46亿年历程中喷出的,应该能让我们知道太阳上爆发过的最大事件,而不只是在过去两千年中的事件。也许,等到下一次我们看见天空中的“巨蛇”之时,我们才会真正领略到生活在一颗恒星身边是多么危险!
其他文献
看看这个超大圆瓶中生机盎然的植物,你一定认为大卫·拉蒂默是一位杰出的园丁。不过说实话,53年过去了,这只大圆瓶并没有占用他太多时间。他最后一次为它浇水,还是尼克松任美国总统的时候。  80岁的英国老先生大卫·拉蒂默是这瓶植物的主人。在1960年的复活节,他突发奇想种上了它。当时,在玻璃瓶中种植植物十分盛行,于是他将家里仅有的玻璃制大圆瓶清洗干净,从瓶口倒了一些土壤、沙子和堆肥,种上了几株紫鸭跖草幼
金嵌宝石手镯,1对。圆形,各由两个半圆形金片合成,其中一段作“活页式”连接,另一端用一根插销连接。此手镯可自由启合:抽起插销时,镯便可以打开;扣合后,按下插销,即可固定。活页销及插销销头均做成花瓣形。手镯直径7厘米,总重267克。其中一只手镯存嵌宝石9颗,其中蓝宝石4颗,红宝石4颗,绿松石1颗;另一只存嵌宝石9颗,其中蓝宝石4颗,红宝石3颗,绿松石2颗。  金嵌宝石挑心簪,1件。簪头做成椭圆形菊花
羽蛇神庙是今天考古学家为特奥蒂瓦坎第三大金字塔起的名字,所以它也叫作羽蛇神金字塔。这座金字塔之所以出名,部分原因是20世纪80年代在这座金字塔下面发现了超过百名疑似殉人的骨骸。与这座金字塔相似,这些疑似殉人的墓葬年代也被测定在公元150~200年。羽蛇神庙得名于其表面雕刻的“有羽毛的蛇”神。这些羽蛇神雕像也是对这种神灵的最早刻画之一,比它们年代晚得多的阿兹特克羽蛇神与它们很相似。  羽蛇神庙位于特
屠呦呦,生于1930年,中国药物学家。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前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  威廉·坎贝尔,生于1930年,爱尔兰药物学家。1952年获得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三一学院学士学位。1957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获得博士学位。1957~1990年,在美
2012年初,撒哈拉沙漠西部的一个游牧者发现了一些散落在沙中的绿色石头。他知道空旷的沙漠是寻找陨石的好去处,陨石商人会给出好价钱,于是就捡起30多枚看起来彼此相关的绿石头。  到这年春天时,总重量为345克的绿石头被送到了摩洛哥的陨石市场上,并被德国陨石商斯蒂芬·拉缪发现。当他向卖家咨询有关情况时,卖家称它们可能来自于一块火星陨石。拉缪并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认为,它们拥有奇异亮绿色泽,不可能来自于任
当未来年代的孩子回看已经过去的任何年代,他们多半都会对以往年代孩子消磨时光的方式翻白眼,因为他们是现代世界最伟大的技术变革的受益者。到本世纪中叶,现在的学龄前儿童——那时他们应该已经为人父母——或许会告诉他们的孩子:曾经有这样一段黯淡的日子,电是从肮脏的大型发电站通过电线引入我们家里的,几乎没有人可以自己发电,更不要说自己储存电了,甚至都没有人想过可以使用汽车为洗衣机输电……  需要变革的电网  
电子技术领域的发明,拓展了人类获取自然信息的空间尺度。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开始突破光学显微镜的局限,深入更小的微观世界观察病毒和原子;开始通过电磁波获取光学望远镜无法得到的太空天体信息。  1931年,德国科学家卢斯卡(1906-1988)发明了电子显微镜,利用电子代替光线观察细小的物体。在以往的光学显微镜中,透镜放大率受到光的波长限制,当被观察样品的尺寸与光的波长相近时,光线不再遵循直线传播
站在文伯里湾的海滩上,让大自然来排解你的身心困扰——这里是英国西南部的一处海湾,海风轻拂树枝,宁静的海岸环境让你血压下降,拍岸的波涛声将你血液中产生压力的荷尔蒙一扫而空,松林中传来的松香味刺激你的免疫系统变得更加强大……  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这美妙的场景中似乎缺少了什么。原来,这并不是真正的海滩,它只是英国伯明翰内陆地区的一个重症看护病房。据这个“虚拟海滩”的创建者、英国伯明翰大学心
2014年7月中旬,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冰封的亚马尔半岛上,科学家发现了一个直径为30米的奇异大洞。此后,人们对此洞的成因提出了多种猜测:气爆、导弹爆炸、陨星撞击和外星飞船降落等等。但科学家相信,这个大洞一定与2012年和2013年亚马尔半岛的夏季异常高温有关——当地平均气温比往常高了5℃。有人认为,随着温度上升,永久冻土解冻、坍塌,此前一直封闭在冻土里的甲烷气体突然释放,就可能炸出一个大洞。检测发现
的确,从植物特征上看,月季和玫瑰差别不大,细加比较,两者确有不同。玫瑰茎部密生锐刺,一枝只开一朵花,花瓣直立,叶脉深凹褶皱;而月季几近无刺,标准的花形是“满芯、翘角”,往往数朵同生一茎,叶片光大鲜亮。因为原产于欧洲的蔷薇属花卉并不多,所以欧洲人对它们也就不详加区分,蔷薇、玫瑰、月季在欧洲统称“rose”(原意是“红色”),事实上玫瑰有很多种颜色。蔷薇、玫瑰、月季,这三个蔷薇科蔷薇属的植物,因形态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