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研究现状及其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目前该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 现状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2-0032-02
1.问题的提出
追求快乐和幸福大概是人生生活的最重要的目地。但怎么才能得到幸福,或者说幸福的最重要的支持因素是什么呢?日常生活中,金钱、地位、名誉、成功等似乎与个人的生活质量关系较大,因此许多人认为幸福是建立在这些要素的基础上的。但心理学家却否认了这种观点。心理学家通过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子、夫妻、亲密朋友之间等关键的人际关系的融洽,才是人生幸福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金钱买不来幸福,成功、名誉和地位也带不来幸福。幸福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只要我们对人真诚、友爱、对人关怀、体贴,对人理解和宽容,我们就可能收获良好的人际关系。一位哲人说过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犹如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壮阔的大海中去的。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信息的过程,即运用语言、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等的交流过程,是人类活动的一种最基本形式,也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大学生已进入青春发育的中后期,从其心理发展水平来说,他们是正在走向成熟又未真正完全成熟的“边缘人”。这个阶段是他们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对其未来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大学生远离父母朋友的庇护,来到陌生的异地他乡求学,许多事情需要亲自去处理和面对。学业的压力相对减轻,有大量自由支配的时间,人际交往被推向了极为重要的地位。一方面,人际交往是他们认识自我、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展现自我、发展自我、形成健全人格的基本途径;另一方面,交往能力本身就是一种生存的智慧。人际交往对于人的智力发展、情感行为变化以及整个人格的塑造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同的交往对象、范围,交往的内容、性质和交往态度、方式都会导致不同的人际关系,产生不同的人际效应。和谐的人际环境有助于人的才智的发挥以及信息的相互交流与沟通。良好的人际交往能满足大学生交往、友谊、归属、安全等的需要,提高其自信和白尊,增强自我价值感和力量感,有助于降低大学生的挫折感,缓解内心的冲突和苦闷,宣泄消极情绪,减少孤独、寂寞、空虚、恐惧等,对个人的心理健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引导大学生通过积极的社会交往得到更好的发展和适应,是个很值得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
2.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研究现状
国内心理学界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2.1 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研究。张明霞(2006),对河北理工大学、华北煤炭医学院、唐山师范学院、唐山学院四所大学924名本科生的交往能力和技巧调查结果显示,由于交往能力较差,交往方法不当,交往技巧缺乏等原因,63%的同学感到“交往困难”、“知心朋友很少”,只有25%的同学感到“有知心朋友”。陈志英,张峰(2006)对311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31.8%的大学生人际交往有一定困扰,13.2%的大学生人际交往有严重困扰;陈克娥,王鑫强(2007)对湖北师范学院和黄石理工学院的350人的调查结果显示29.7%的大学生人际交往有一定困扰,13%的大学生人际交往有严重困扰。两者调查结果比较接接近。刘俊喜,王志明(2006)对河北北方学院农业科学系2000~2003 级专科在校学生568 人的人际交往能力调查结果表明农科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存在困难和严重困难的学生约有43.19%,整体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2.2 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的研究。杨永欣(1999)提出当代大学生的交往动机具有社会性、交往领域具有宽阔性、交往模式具有双向性的特点。张治库(2000)研究认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有自主性与主动性的年龄性特征;交往的盲目性与被动性的群体性特征;功利性与开放性的时代性特征。王爱平(2001)提出大学生人际交往有开放性、选择性、延续性、可变性的特点。杜维彦(2004)认为大学生人际交往具有横向化、多样化、理性化、精神化的特点。陈先宝(2005)认为大学生人际关系有趋向经济化的表现。马建青的研究发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的需求迫切,但主动性不够、与同龄人交往为主,尤其是同室、同班、同乡的交往;交往的内容多围绕学习、娱乐、思想交流、感情沟通进行;交往动机中功利性少,而情感性多;另有文献指出,大学生人际交往是平等、纯洁、独立而开放的。总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动性、、目的性、时代性在增强,交往的范围在扩大,交往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交往的内容日益广泛。
2.3 大学生人际交往原则的研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能脱离现实社会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与此同时,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还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才能使交往得以维持与继续。刘玉华研究认为人学生的交往应该遵守平等、尊重、真诚、宽容、谦逊、理解以及互惠的原则。吴远指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应该兼顾以卜七条原则,即礼貌原则、互助原则、信用原则、宽容原则、心理相容、距离原则。柳建营、刘晓明认为交往双方应该平等、有益、互助。双方无论是在学习、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都要相互帮助、诚信、相容,这样有利于扩大交往空间,消除人际间的隔阂和矛盾,有利于赢得别人的尊敬。唐超琼提出大学生人际交往要遵循道德与守法、平等、相容、互助、安全、慎重择友和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原则。
2.4 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因素研究。已有研究指出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人际认知中的偏差包括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社会刻板效应、时空接近因素、相似或互补因素、人格与能力因索、异性相吸因素。而柳建营、刘晓明研究认为影响人学生人际关系亲疏程度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其中环境因素涉及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方面心理因素又包括了认知、情绪和人格等方面的影响因素。黄希庭认为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因素有主、客观之分,其中客观因素包括时空接近性、态度相似性、需求互补性、外表相悦性、个性吸引性主观因素包括人际安全、人际期望、人际张力、人际报复几方面。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主要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其中客观因素又包括学校、家庭、社会观念以及信息网络化等方面而主观方面
也包括个体的认知、情绪、人格及个体能力等。
3.小结
通过文献检索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研究者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进行了积极研究,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群体大学生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学校、家庭、社会认知、情绪、人格及个体能力等对不同群体大学生人际问题的影响,并在小范围内做了干预试验,取得良好效果,但尚存在许多不足之,这突出地表现在:①重复性的研究较多,创新性研究少:多是对各个高校、地区学生人际状况的测查研究,然后对结果进行描述,且大多只描述人际交往的一个方面。②对学生的人际问题分析多,对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比如父母教养方式、归因方式、社会影响等方面的因素探索的比较少;影响因素的有关研究也多停留在生理、心理或社会因素单一取向上,三者的多维取向、综合趋向比较少;对影响因素的探讨较少考虑多变量及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等。③问题研究多,影响机制和干预研究少: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因素的研究已经有研究涉足,但是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却很少有研究进行探讨。④小范围、小样本的研究多,大样本、大范围的研究少;就研究对象学校类型来说,本科学校研究成果较多,其他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研究相当缺乏;就研究对象年级来说,大学一年级学生人际交往研究比较多,但中高年级大学生人际交往研究比较欠缺。⑤研究结果应用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比较少,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也比较欠缺。因此这类研究还应不断深入,为教育、咨询和治疗提供心理依据。即在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上,全面系统地研究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引导模式,以供高校教教育者参考,引导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适应将来社会。
参考文献
[1] 郑雪.人格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P129~141
[2] 罗增强.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和艺术,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12月,Vol 18
[3] 王晓红.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其培养,南京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第3卷第3 期,2003年9 月,P65~67
[4] 李军、张殳.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探讨,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1月,第1期,P53~55
[5] 唐超琼.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惑及应对办法,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Vol 19
[6] 张明霞.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Vol 20
[7] 张改叶.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训练的团体辅导活动设计与实施,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第13卷第4期
[8] 周时梁.大学生人际关系及其心理障碍调适分析,当代教育论坛,2006 年第12 期上半月刊
[9] 陈志英、张峰.大学生交往困扰与人际归因的关系研究,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4期
[10] 陈虎强,大学生交往困难的心理因素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年第7卷第2期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 现状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2-0032-02
1.问题的提出
追求快乐和幸福大概是人生生活的最重要的目地。但怎么才能得到幸福,或者说幸福的最重要的支持因素是什么呢?日常生活中,金钱、地位、名誉、成功等似乎与个人的生活质量关系较大,因此许多人认为幸福是建立在这些要素的基础上的。但心理学家却否认了这种观点。心理学家通过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子、夫妻、亲密朋友之间等关键的人际关系的融洽,才是人生幸福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金钱买不来幸福,成功、名誉和地位也带不来幸福。幸福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只要我们对人真诚、友爱、对人关怀、体贴,对人理解和宽容,我们就可能收获良好的人际关系。一位哲人说过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犹如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壮阔的大海中去的。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信息的过程,即运用语言、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等的交流过程,是人类活动的一种最基本形式,也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大学生已进入青春发育的中后期,从其心理发展水平来说,他们是正在走向成熟又未真正完全成熟的“边缘人”。这个阶段是他们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对其未来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大学生远离父母朋友的庇护,来到陌生的异地他乡求学,许多事情需要亲自去处理和面对。学业的压力相对减轻,有大量自由支配的时间,人际交往被推向了极为重要的地位。一方面,人际交往是他们认识自我、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展现自我、发展自我、形成健全人格的基本途径;另一方面,交往能力本身就是一种生存的智慧。人际交往对于人的智力发展、情感行为变化以及整个人格的塑造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同的交往对象、范围,交往的内容、性质和交往态度、方式都会导致不同的人际关系,产生不同的人际效应。和谐的人际环境有助于人的才智的发挥以及信息的相互交流与沟通。良好的人际交往能满足大学生交往、友谊、归属、安全等的需要,提高其自信和白尊,增强自我价值感和力量感,有助于降低大学生的挫折感,缓解内心的冲突和苦闷,宣泄消极情绪,减少孤独、寂寞、空虚、恐惧等,对个人的心理健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引导大学生通过积极的社会交往得到更好的发展和适应,是个很值得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
2.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研究现状
国内心理学界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2.1 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研究。张明霞(2006),对河北理工大学、华北煤炭医学院、唐山师范学院、唐山学院四所大学924名本科生的交往能力和技巧调查结果显示,由于交往能力较差,交往方法不当,交往技巧缺乏等原因,63%的同学感到“交往困难”、“知心朋友很少”,只有25%的同学感到“有知心朋友”。陈志英,张峰(2006)对311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31.8%的大学生人际交往有一定困扰,13.2%的大学生人际交往有严重困扰;陈克娥,王鑫强(2007)对湖北师范学院和黄石理工学院的350人的调查结果显示29.7%的大学生人际交往有一定困扰,13%的大学生人际交往有严重困扰。两者调查结果比较接接近。刘俊喜,王志明(2006)对河北北方学院农业科学系2000~2003 级专科在校学生568 人的人际交往能力调查结果表明农科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存在困难和严重困难的学生约有43.19%,整体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2.2 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的研究。杨永欣(1999)提出当代大学生的交往动机具有社会性、交往领域具有宽阔性、交往模式具有双向性的特点。张治库(2000)研究认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有自主性与主动性的年龄性特征;交往的盲目性与被动性的群体性特征;功利性与开放性的时代性特征。王爱平(2001)提出大学生人际交往有开放性、选择性、延续性、可变性的特点。杜维彦(2004)认为大学生人际交往具有横向化、多样化、理性化、精神化的特点。陈先宝(2005)认为大学生人际关系有趋向经济化的表现。马建青的研究发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的需求迫切,但主动性不够、与同龄人交往为主,尤其是同室、同班、同乡的交往;交往的内容多围绕学习、娱乐、思想交流、感情沟通进行;交往动机中功利性少,而情感性多;另有文献指出,大学生人际交往是平等、纯洁、独立而开放的。总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动性、、目的性、时代性在增强,交往的范围在扩大,交往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交往的内容日益广泛。
2.3 大学生人际交往原则的研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能脱离现实社会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与此同时,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还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才能使交往得以维持与继续。刘玉华研究认为人学生的交往应该遵守平等、尊重、真诚、宽容、谦逊、理解以及互惠的原则。吴远指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应该兼顾以卜七条原则,即礼貌原则、互助原则、信用原则、宽容原则、心理相容、距离原则。柳建营、刘晓明认为交往双方应该平等、有益、互助。双方无论是在学习、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都要相互帮助、诚信、相容,这样有利于扩大交往空间,消除人际间的隔阂和矛盾,有利于赢得别人的尊敬。唐超琼提出大学生人际交往要遵循道德与守法、平等、相容、互助、安全、慎重择友和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原则。
2.4 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因素研究。已有研究指出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人际认知中的偏差包括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社会刻板效应、时空接近因素、相似或互补因素、人格与能力因索、异性相吸因素。而柳建营、刘晓明研究认为影响人学生人际关系亲疏程度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其中环境因素涉及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方面心理因素又包括了认知、情绪和人格等方面的影响因素。黄希庭认为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因素有主、客观之分,其中客观因素包括时空接近性、态度相似性、需求互补性、外表相悦性、个性吸引性主观因素包括人际安全、人际期望、人际张力、人际报复几方面。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主要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其中客观因素又包括学校、家庭、社会观念以及信息网络化等方面而主观方面
也包括个体的认知、情绪、人格及个体能力等。
3.小结
通过文献检索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研究者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进行了积极研究,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群体大学生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学校、家庭、社会认知、情绪、人格及个体能力等对不同群体大学生人际问题的影响,并在小范围内做了干预试验,取得良好效果,但尚存在许多不足之,这突出地表现在:①重复性的研究较多,创新性研究少:多是对各个高校、地区学生人际状况的测查研究,然后对结果进行描述,且大多只描述人际交往的一个方面。②对学生的人际问题分析多,对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比如父母教养方式、归因方式、社会影响等方面的因素探索的比较少;影响因素的有关研究也多停留在生理、心理或社会因素单一取向上,三者的多维取向、综合趋向比较少;对影响因素的探讨较少考虑多变量及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等。③问题研究多,影响机制和干预研究少: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因素的研究已经有研究涉足,但是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却很少有研究进行探讨。④小范围、小样本的研究多,大样本、大范围的研究少;就研究对象学校类型来说,本科学校研究成果较多,其他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研究相当缺乏;就研究对象年级来说,大学一年级学生人际交往研究比较多,但中高年级大学生人际交往研究比较欠缺。⑤研究结果应用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比较少,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也比较欠缺。因此这类研究还应不断深入,为教育、咨询和治疗提供心理依据。即在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上,全面系统地研究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引导模式,以供高校教教育者参考,引导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适应将来社会。
参考文献
[1] 郑雪.人格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P129~141
[2] 罗增强.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和艺术,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12月,Vol 18
[3] 王晓红.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其培养,南京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第3卷第3 期,2003年9 月,P65~67
[4] 李军、张殳.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探讨,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1月,第1期,P53~55
[5] 唐超琼.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惑及应对办法,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Vol 19
[6] 张明霞.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Vol 20
[7] 张改叶.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训练的团体辅导活动设计与实施,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第13卷第4期
[8] 周时梁.大学生人际关系及其心理障碍调适分析,当代教育论坛,2006 年第12 期上半月刊
[9] 陈志英、张峰.大学生交往困扰与人际归因的关系研究,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4期
[10] 陈虎强,大学生交往困难的心理因素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年第7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