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肠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加深对该罕见疾病的了解和认知,避免误诊。
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21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NK细胞肠病2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EB病毒编码的RNA(EBER)原位杂交及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情况,电话随访患者。
结果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0岁及28岁,患者均因体检入院,无明显胃肠道症状,内镜示例1胃体部可见黏膜微隆起及少量充血、糜烂,例2直肠黏膜可见充血糜烂。显微镜下观察2例病灶均较局限,表现为黏膜固有层内较多淋巴样细胞浸润,例2可见浸润至黏膜肌层,例1病变区黏膜内腺体减少,腺腔略受挤压变形,2例均未见浸润或破坏腺体现象;淋巴样细胞具有不典型性,胞体中等-偏大,胞质中等-略丰富,嗜酸性或透亮,例2少数细胞胞质内可见特征性的嗜酸性颗粒;2例核均圆形、卵圆形及不规则形,染色质细腻,核仁不明显,未见明确核分裂象;例1可见少量坏死;2例均未见血管中心性生长及破坏现象。免疫表型:不典型淋巴样细胞表达CD56、颗粒酶B及T细胞胞质内抗原1,2例CD3均可见部分细胞胞质阳性,例2 CD4可见部分细胞弱阳性,CD5、CD8、CD30、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及B细胞标志物(CD20、CD79α)均阴性,Ki-67阳性指数约60%及30%。2例EBER原位杂交均阴性,TCR基因重排均呈多克隆性重排。随访:2例患者均未经特殊治疗,生存良好。
结论NK细胞肠病罕见,生物学行为类似于良性肿瘤,偶可复发;组织学及免疫表型易与NK/T细胞来源的淋巴瘤混淆,结合内镜特点、EBER原位杂交阴性、TCR基因多克隆性重排及良好的预后,可以明确诊断,避免误诊导致过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