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入新时代,不仅知识信息更新换代速度加快,而且小学生身心发育日趋加快,个体思想逐渐呈现选择性多、独立性强。这就要求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品德素养、知识技能、思想政治素质,还要具备文化涵养、心理洞察及创新素质能力。
【关键词】新时代 小学语文 教师 素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30-0091-0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小学阶段是一个孩子成长受教育的关键阶段,关系着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孩子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初期认识,更关系着孩子对“知识文化”内涵的理解及自身心理性格养成、团建能力的塑造等。教育发展,教师为要。反观这些成长问题,与语文教师的素质能力联系紧密。换言之,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高低不仅影响着一个孩子的小学阶段,更影响着一个孩子的终身。鉴于此,明确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至关重要,可引导小学语文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塑造自身欠缺的素质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岗位上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结合本人在小学语文教学岗位上三十几年的工作经验,下面就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六大素质能力做出分析并对其提升路径给予意见建议。
一、品德素养及其提升路径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品德素养至关重要,不仅关系着对学生的垂范引导,还关系着教师的职业操守、敬业精神。品德,即人品道德。虽然没有对教师品德素养的明确衡量指标,但这一素养的影响是巨大的,是潜移默化的。就近几年出现的校园欺凌、师生打骂、侮辱等问题,究其原因,不排除教师品德素养的欠缺或不过关。由东晋史学家孙盛撰写的《魏氏春秋》提出:“士有百行,以德为先。”即“士”可以有很多作为,但必须以“德”为先,良好的品德修养是人一生前行的基础。由此可知,品德素养乃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师首要具备的素质。品德素养并非不可锻造,其亦有提升路径。首先,立远志,强修养。人品德素养的锻造并非一朝一夕,也并非有专一而为之。提升道德素养,不仅要树立远大崇高的志向,在追求崇高志向过程中约束自我、提升完善自我,还要持之以恒的磨练,让思想和行为融为一体,加强在道德品质方面的自觉性、持久性。其次,勤自省,善改过。道德素养的提升,需要从生活中的点滴抓起。所以,孔子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时时对自己的行为检查反省,认为自我省察是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其学生曾参就从老师的教育中悟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可见,自省自克、见贤思齐、改过迁善在人道德素养提升中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抛开“小我”,放眼“大我”,将立自身志、立学生志作为自己的职责,将育人作为自己的目标,以德垂范学生、引导学生,深刻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培养新时代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知识技能及其加强措施
知识技能是一位教师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必备品。有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得准备一桶水”,这“水”指的就是知识技能,既有渊博的知识,还有丰富的技能。由此可说明,教师掌握的知识技能越充足丰富,给予学生的就越深厚充实。尤其对小学生而言,由于对知识技能还处于好奇、认知状态,所以,教师的学富五车、幽默风趣可有效吸引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浓厚兴趣和强烈追求,给予学生深厚启蒙知识的铺垫。最为重要的是,教师广博深厚的知识可引导学生思考更多的问题,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认知课本以外更多的知识。就小学语文教师而言,知识技能加强的措施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加强知识理论学习。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要熟悉所教年级的课程内容和框架体系,还需熟练把握教育部对于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应达到的目标要求和整个阶段的教学内容框架,在此基础上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形成自己的安排部署计划,因人制宜,使学生的学习在满足基本教学要求基础上,灵活添加,提升小学生素质。其次,提高教学技能。对小学教师而言,除深厚知识理论的具备之外,还需要教学方面的技能,包括讲课艺术、制作多媒体电子课件能力及语言表达力等。提升教学技能,才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授课事半功倍。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在标准普通话基础之上,要使语言表达具有感染力。此外,还需要有意识地根据授课内容设计课堂,借助多媒体设备所能提供的图像、声音及视频,增加授课的艺术性。
三、思想政治素质及其提升途径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除“教书”——给学生传授知识以外,还有“育人”——给学生教做人的道理。做人,包括着一个人的“三观”,教师如此,学生亦如此。教师的政治思想素养透过其语言和行为无形中影响着学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与国家、世界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正确认知社会。小学语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高低,并非以是否时刻讲政治为评判标准,而是是否具有政治底线和原则,是否能给学生灌输正确的爱国及自我发展理念。鉴于此,教师提升思想政治素质的途径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增加感情认同感。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忘记国家的历史、党的历史,因为过去的历史造就了今天的我们,历史上革命先烈的牺牲流血换来了今天我们幸福安康的生活,今天国家的发展给予了我们平安、有尊严的人生。所以,小学教师要通过了解历史、正确看待国家的发展,爱党爱国,增加对党对国家的情感认同。其次,理性看待时事热点问题。除日常工作之外,教师应适当关注时事热点,理性分析热点问题,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与解析,以免自己或学生陷入思想误区。比如课本中的某些人物,正确的评价是什么,网络上的评价是什么,生活中的评价是什么,教师都要给学生以科学引导。这种引导的基础就是坚守政治底线,不能任性而为,更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编造历史,造成学生对历史,尤其一些历史名人及其事迹的错误认识。
四、文化涵养及其提升路径
语文教师相对其他专业教师而言,尤其需要在文化涵养方面下功夫。所谓的“文化涵养”要区别于一般的知识技能,是突破知识技能以外的智慧,这种智慧不仅在大脑中,更无形中体现在个人语言、行为上。小学生处于对文化的认知与探索阶段,如果语文教师具有深厚的文化涵养,则会激发小学生对于知识的无尽探索兴趣。而且,文化涵养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一名语文教师对学生写作能力水平培养的高低。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写作习惯及思维的最佳时期,要避免固守于格式、表达及引用,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提升自己的文化涵养,给予学生最佳的写作指导。首先,延伸阅读范围,扩大阅读量。文化涵养提升的重要措施在于增加閱读量。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扩充自己的阅读范围,博览群书,丰富自己文字、语言、中外名著及诗词佳句的储存量,以便给予学生在写作及阅读理解上的灵活、正确引导及解析。其次,勤笔耕,积淀写作功底。学生的语文功底的锻炼在于阅读写作,教师亦不例外。在扩大阅读量的基础上,语文教师要勤笔耕,坚持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做到学以致用、灵学活用。只有自己在写作中不断积淀,不断发现问题,才能更好指导学生去学好语文,写好作文。 五、心理洞察能力及其加强措施
教师作为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其指导、引导及组织方式尤为重要。能否做好对学生的指导、引导及组织考验着教师的心理洞察能力,尤其伴随着新课改及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更需要加强对学生心理洞察的能力。如何加强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洞察能力?本文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给予如下建议:首先,把握学生认知发展阶段。认知发展是指学生的知觉、记忆、思考、想象及学习能力在不同阶段所表现出的不同特点。作为一名教师,把握不同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发展水平,有利于教师结合学生本阶段的诸多特点设置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便于学生有效快速接受新知识、新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速度较快,低年级时期处于对事物表面现象及个别特征的认识状态,对于事物全面、本质的认识尚不全面,而且注意力有限。踏入高年级后,伴随着知识积淀及学习程度的加深,学生在注意力、理解力及思考力、想象力方面都有提升。按此特性,语文教师可适当增加课外阅读量,适时调整授课方式。其次,增强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教书育人,并不是硬性机械地灌输书本知识,要根据不同阶段孩子的身心特点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关键依据在于对学生心理及学习能力诸方面的把握,而这种科学把握依据就在于教育心理學知识。增强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就是要教师把握如何有效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如何有效地管理课堂及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不同学生对于词汇、阅读及写作的积淀、认识不同,这就需要老师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去分析个体,以给予学生及时的引导和指导。
六、创新能力及其增强途径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尤其需要加强其创新能力。因为创新能力的增强,有利于教师带动学生积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教师丰富课堂内容和创新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比如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情景模拟式教学、话剧表演式教学及辩论赛式教学等,都需要教师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再比如,小学生对于诗词歌赋的理解能力有限,但教师若以“绘画创作”的方式展开此类课程的教学,尤其是写景类诗词,会获得诸多良好效果。不仅能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而且还能增强学生对于诗词的理解力,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印象。鉴于此,本文提出教师在增强创新能力方面的几点建议。首先,开拓眼界。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一些课堂教学方法研讨交流会,广泛听、学一些优秀、典型语文教学案例及现场授课,拓宽自己眼界和视野,增强自己授课技巧和丰富授课模式。其次,善于运用新媒体新工具。新时代是网络信息时代,教师在授课中要善于运用网络资源及多媒体功效。网络资源中有视频资源(省内外及国际优秀教学视频)、文字资源(大量鲜活的教学案例),这些资源可以帮助教师创新地设置课堂授课方式,丰富课堂内容。而且,多媒体功效中的音效、视频及图片播放功能,可辅助语文教师在情景模拟式教学、话剧表演式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善于沟通。教师要善于跟不同行业人员、学生交流,通过交流可启迪教师思想,开拓教师视野,有效增强教师的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小学教育至关重要。人格培育,更依赖于语文教育。小学语文教师素质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接班人才。进入新时代,事物发展日新月异,小学语文教育也在随之变革。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主动准确把握时代特点,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加强自身综合素质能力建设和提升,做到师德高高,知识渊博,涵养丰富,心理健康,同时具备创新思维和能力,才能顺应时代潮流,打造教育软实力,为实现教育强国梦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师心理素质与专业性发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06.
[2]周文庆.教师心理素质研究及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38).
[3]李繁.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6).
[4]葛雅慧.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小学语文教师素质的调查报告[J].甘肃高师学报,2008(1):110-113.
[5]徐彩玉.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素养提升研究[D].扬州大学,2017.
作者简介:
许兴耀(1962-),男,汉族,甘肃武威人,小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语文教学研究。
【关键词】新时代 小学语文 教师 素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30-0091-0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小学阶段是一个孩子成长受教育的关键阶段,关系着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孩子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初期认识,更关系着孩子对“知识文化”内涵的理解及自身心理性格养成、团建能力的塑造等。教育发展,教师为要。反观这些成长问题,与语文教师的素质能力联系紧密。换言之,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高低不仅影响着一个孩子的小学阶段,更影响着一个孩子的终身。鉴于此,明确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至关重要,可引导小学语文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塑造自身欠缺的素质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岗位上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结合本人在小学语文教学岗位上三十几年的工作经验,下面就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六大素质能力做出分析并对其提升路径给予意见建议。
一、品德素养及其提升路径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品德素养至关重要,不仅关系着对学生的垂范引导,还关系着教师的职业操守、敬业精神。品德,即人品道德。虽然没有对教师品德素养的明确衡量指标,但这一素养的影响是巨大的,是潜移默化的。就近几年出现的校园欺凌、师生打骂、侮辱等问题,究其原因,不排除教师品德素养的欠缺或不过关。由东晋史学家孙盛撰写的《魏氏春秋》提出:“士有百行,以德为先。”即“士”可以有很多作为,但必须以“德”为先,良好的品德修养是人一生前行的基础。由此可知,品德素养乃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师首要具备的素质。品德素养并非不可锻造,其亦有提升路径。首先,立远志,强修养。人品德素养的锻造并非一朝一夕,也并非有专一而为之。提升道德素养,不仅要树立远大崇高的志向,在追求崇高志向过程中约束自我、提升完善自我,还要持之以恒的磨练,让思想和行为融为一体,加强在道德品质方面的自觉性、持久性。其次,勤自省,善改过。道德素养的提升,需要从生活中的点滴抓起。所以,孔子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时时对自己的行为检查反省,认为自我省察是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其学生曾参就从老师的教育中悟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可见,自省自克、见贤思齐、改过迁善在人道德素养提升中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抛开“小我”,放眼“大我”,将立自身志、立学生志作为自己的职责,将育人作为自己的目标,以德垂范学生、引导学生,深刻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培养新时代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知识技能及其加强措施
知识技能是一位教师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必备品。有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得准备一桶水”,这“水”指的就是知识技能,既有渊博的知识,还有丰富的技能。由此可说明,教师掌握的知识技能越充足丰富,给予学生的就越深厚充实。尤其对小学生而言,由于对知识技能还处于好奇、认知状态,所以,教师的学富五车、幽默风趣可有效吸引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浓厚兴趣和强烈追求,给予学生深厚启蒙知识的铺垫。最为重要的是,教师广博深厚的知识可引导学生思考更多的问题,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认知课本以外更多的知识。就小学语文教师而言,知识技能加强的措施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加强知识理论学习。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要熟悉所教年级的课程内容和框架体系,还需熟练把握教育部对于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应达到的目标要求和整个阶段的教学内容框架,在此基础上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形成自己的安排部署计划,因人制宜,使学生的学习在满足基本教学要求基础上,灵活添加,提升小学生素质。其次,提高教学技能。对小学教师而言,除深厚知识理论的具备之外,还需要教学方面的技能,包括讲课艺术、制作多媒体电子课件能力及语言表达力等。提升教学技能,才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授课事半功倍。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在标准普通话基础之上,要使语言表达具有感染力。此外,还需要有意识地根据授课内容设计课堂,借助多媒体设备所能提供的图像、声音及视频,增加授课的艺术性。
三、思想政治素质及其提升途径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除“教书”——给学生传授知识以外,还有“育人”——给学生教做人的道理。做人,包括着一个人的“三观”,教师如此,学生亦如此。教师的政治思想素养透过其语言和行为无形中影响着学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与国家、世界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正确认知社会。小学语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高低,并非以是否时刻讲政治为评判标准,而是是否具有政治底线和原则,是否能给学生灌输正确的爱国及自我发展理念。鉴于此,教师提升思想政治素质的途径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增加感情认同感。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忘记国家的历史、党的历史,因为过去的历史造就了今天的我们,历史上革命先烈的牺牲流血换来了今天我们幸福安康的生活,今天国家的发展给予了我们平安、有尊严的人生。所以,小学教师要通过了解历史、正确看待国家的发展,爱党爱国,增加对党对国家的情感认同。其次,理性看待时事热点问题。除日常工作之外,教师应适当关注时事热点,理性分析热点问题,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与解析,以免自己或学生陷入思想误区。比如课本中的某些人物,正确的评价是什么,网络上的评价是什么,生活中的评价是什么,教师都要给学生以科学引导。这种引导的基础就是坚守政治底线,不能任性而为,更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编造历史,造成学生对历史,尤其一些历史名人及其事迹的错误认识。
四、文化涵养及其提升路径
语文教师相对其他专业教师而言,尤其需要在文化涵养方面下功夫。所谓的“文化涵养”要区别于一般的知识技能,是突破知识技能以外的智慧,这种智慧不仅在大脑中,更无形中体现在个人语言、行为上。小学生处于对文化的认知与探索阶段,如果语文教师具有深厚的文化涵养,则会激发小学生对于知识的无尽探索兴趣。而且,文化涵养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一名语文教师对学生写作能力水平培养的高低。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写作习惯及思维的最佳时期,要避免固守于格式、表达及引用,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提升自己的文化涵养,给予学生最佳的写作指导。首先,延伸阅读范围,扩大阅读量。文化涵养提升的重要措施在于增加閱读量。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扩充自己的阅读范围,博览群书,丰富自己文字、语言、中外名著及诗词佳句的储存量,以便给予学生在写作及阅读理解上的灵活、正确引导及解析。其次,勤笔耕,积淀写作功底。学生的语文功底的锻炼在于阅读写作,教师亦不例外。在扩大阅读量的基础上,语文教师要勤笔耕,坚持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做到学以致用、灵学活用。只有自己在写作中不断积淀,不断发现问题,才能更好指导学生去学好语文,写好作文。 五、心理洞察能力及其加强措施
教师作为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其指导、引导及组织方式尤为重要。能否做好对学生的指导、引导及组织考验着教师的心理洞察能力,尤其伴随着新课改及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更需要加强对学生心理洞察的能力。如何加强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洞察能力?本文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给予如下建议:首先,把握学生认知发展阶段。认知发展是指学生的知觉、记忆、思考、想象及学习能力在不同阶段所表现出的不同特点。作为一名教师,把握不同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发展水平,有利于教师结合学生本阶段的诸多特点设置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便于学生有效快速接受新知识、新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速度较快,低年级时期处于对事物表面现象及个别特征的认识状态,对于事物全面、本质的认识尚不全面,而且注意力有限。踏入高年级后,伴随着知识积淀及学习程度的加深,学生在注意力、理解力及思考力、想象力方面都有提升。按此特性,语文教师可适当增加课外阅读量,适时调整授课方式。其次,增强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教书育人,并不是硬性机械地灌输书本知识,要根据不同阶段孩子的身心特点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关键依据在于对学生心理及学习能力诸方面的把握,而这种科学把握依据就在于教育心理學知识。增强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就是要教师把握如何有效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如何有效地管理课堂及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不同学生对于词汇、阅读及写作的积淀、认识不同,这就需要老师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去分析个体,以给予学生及时的引导和指导。
六、创新能力及其增强途径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尤其需要加强其创新能力。因为创新能力的增强,有利于教师带动学生积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教师丰富课堂内容和创新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比如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情景模拟式教学、话剧表演式教学及辩论赛式教学等,都需要教师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再比如,小学生对于诗词歌赋的理解能力有限,但教师若以“绘画创作”的方式展开此类课程的教学,尤其是写景类诗词,会获得诸多良好效果。不仅能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而且还能增强学生对于诗词的理解力,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印象。鉴于此,本文提出教师在增强创新能力方面的几点建议。首先,开拓眼界。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一些课堂教学方法研讨交流会,广泛听、学一些优秀、典型语文教学案例及现场授课,拓宽自己眼界和视野,增强自己授课技巧和丰富授课模式。其次,善于运用新媒体新工具。新时代是网络信息时代,教师在授课中要善于运用网络资源及多媒体功效。网络资源中有视频资源(省内外及国际优秀教学视频)、文字资源(大量鲜活的教学案例),这些资源可以帮助教师创新地设置课堂授课方式,丰富课堂内容。而且,多媒体功效中的音效、视频及图片播放功能,可辅助语文教师在情景模拟式教学、话剧表演式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善于沟通。教师要善于跟不同行业人员、学生交流,通过交流可启迪教师思想,开拓教师视野,有效增强教师的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小学教育至关重要。人格培育,更依赖于语文教育。小学语文教师素质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接班人才。进入新时代,事物发展日新月异,小学语文教育也在随之变革。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主动准确把握时代特点,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加强自身综合素质能力建设和提升,做到师德高高,知识渊博,涵养丰富,心理健康,同时具备创新思维和能力,才能顺应时代潮流,打造教育软实力,为实现教育强国梦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师心理素质与专业性发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06.
[2]周文庆.教师心理素质研究及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38).
[3]李繁.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6).
[4]葛雅慧.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小学语文教师素质的调查报告[J].甘肃高师学报,2008(1):110-113.
[5]徐彩玉.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素养提升研究[D].扬州大学,2017.
作者简介:
许兴耀(1962-),男,汉族,甘肃武威人,小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语文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