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课加强亲情教育,既是课标要求,也是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还是培养青少年学生健康人格的需要。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弱化亲情教育的状况较严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可从教育管理机构、教师教学、社会教育三个方面加强亲情教育。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亲情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3005002
亲情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重要部分。加强亲情教育,对于培养初中生的综合素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加强亲情教育的必要性
1.亲情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课本的内容
课程标准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亲情教育目标做出了规定:“亲情教育目标要求学生懂得孝敬父母,尊重长辈,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如要和父母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学习处理与父母的关系;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孝敬父母和长辈,提高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代际文化的交流与互动;等等。各版本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本中也有亲情教育的内容。如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的《爱在屋檐下》《我与父母交朋友》就专门讲述了亲情关系。可见,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对初中生有着明显的亲情教育要求,教师必须给予重视。
2.加强亲情教育是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和谐、平等、诚信、友善包含着丰富的亲情教育内容。”比如“和谐”,和谐社会要建立在成千上万个和谐家庭的基础上,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加强亲情教育就是进行和谐社会建设。又如“诚信”,诚信也是家庭关系的原则,诚信意识的树立受到家长的影响,家长是孩子的表率,夫妻之间讲诚信,父母与子女之间讲诚信,是影响孩子正确价值观形成的要素,直接影响着他们在社会上的诚信行为。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加强亲情教育就是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3.亲情教育是培养青少年学生健康人格的需要
“亲情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中国人视它为个人品德、家庭美德、政治道德、社会公德的基本元素。”古人认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应该具有“恭、宽、信、敏、惠”或 “温、良、恭、俭、让”的人格特征,这些人格特征就蕴含着很多亲情的成分。时至今天,人们还把一个人亲情的厚薄深浅视为人格好坏的标志。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亲情深厚才有家庭和谐,家和万事兴,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初中思想品德课对青少年学生加强亲情教育,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健康人格,于国于民都十分重要。
二、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弱化亲情教育的倾向
1.现行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材淡化亲情教育
首先,课标的亲情教育要求偏低。九年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的课标对亲情教育做了安排,但对于初中生则显得要求偏低了。初中生不但应该了解家庭亲情的常识,更应该懂得如何处理与长辈、兄弟姐妹的关系。其次,课本的亲情教育内容偏少。如人教版的思想品德课本除了八年级上册的第一、第二课,其他单元涉及亲情教育内容的并不多,即使涉及,也不是从亲情教育的角度进行描述。而初中生正处于家庭教育的“叛逆”阶段,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教材不但没有深化小学的亲情教育内容,反而减少和淡化了亲情教育的内容,是不恰当的。
2.教育机构弱化亲情教育
首先,思想品德课程考核忽视亲情素质的养成。目前多数学校不是不重视德育,而是关注点偏离了学生品德的养成。其次,学校缺乏亲情教育的文化环境。多数学校很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关于勤奋学习的标语、警句、壁画在校园随处可见,却鲜有亲情教育的内容,学校的宣传资料以及课外活动,都难以找到亲情教育的内容,这种文化氛围与学生每天都接触家庭和亲人的现状是不适应的。
3.亲情教育的效果得不到保障
首先,亲情教育方法不合理。许多任课教师把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思想灌输上,认为思想品德课的目标就是向学生灌输思想道德观念,因而采取注入式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亲情教育起不到感染学生的作用,甚至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其次,亲情教育内容脱离现实。不少思想品德教师仍然习惯于照本宣科,不结合学生的实际,只讲课本的条条框框,结果学生所学的亲情知识与现实的家庭状况、社会实际相脱节。因学生对亲情教育没有切身体会,也不懂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所以亲情教育效果弱化。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加强亲情教育的对策
针对上述初中思想品德课亲情教育存在的问题,应从教育管理机构、教师教学、社会教育三个方面采取对策。
1.教育管理机构的对策
教育管理机构负责制订思想品德教育的政策、编制思想品德教育的课标和课本、考核评估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因此,教育管理机构是加强初中生亲情教育的关键。教育管理机构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工作。
(1)调整初中亲情教育内容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亲情教育内容应该与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相一致。七年级时,学生对亲情的认知还是比较浅表的,因此可以选择一些通俗易懂而又能给学生以启发的内容。到了八年级,学生的心智进一步发展,对亲情的认识也已经加深,可以适当增加内容的难度。等到九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已经相对成熟,对亲情的理解又加深了,可以延伸亲情教育的内容。现有的思想品德教材如此调整后,将更加符合学生实际,教师也可以更好地依托教材,积极地进行亲情教育。
(2)改革思想品德课的考核评估办法
教育管理机构要重视亲情教育,提高亲情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地位,完善亲情教育的设施条件,把亲情关系纳入学生素质的一部分。命题考试作为当前思想品德课的主要考核方式,对于增强亲情教育仍具有积极意义。在考题中增加亲情关系内容的题量,是提高亲情教育实效的途径之一。另外,思想品德课的考核不能只有命题考试一种途径,学生的实践能力、操行表现也应成为考核其思想品德的方式。要把只關心学习成绩转变为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考查。 (3)鼓励开展课外的亲情教育活动
培养学生的亲情素养,不能仅仅依靠在课堂上的学习。由于亲情教育的可操作性强,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如利用节日就是一种好办法。中华传统节日多数和亲情有着密切的联系,像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父亲节等都有丰富多彩的亲情习俗。校园文化建设,也是一种亲情教育的课外活动。学生处在校园之中,校园文化建设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如可以安排以亲情教育为内容的各种报告、讲座、媒体宣传等,也可以开展知识讲座、辩论赛、演讲赛、征文比赛等活动。 建设校园文化,营造与亲情教育有关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助于亲情教育的开展。此外,还可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服务、社会调查等。
2.教师教学的对策
教师决定着亲情教育的进程、结果和质量,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品质以及亲情观念的形成。在对初中生进行亲情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充分利用教材,采用合理教法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有不少亲情教育的内容,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亲情教育信息,并对学生加以教育。比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教师可以举一些典型的事例,也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如何,这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开展家校互动式的亲情教育
父母是最好的老师,亲情是最好的营养品,家庭和教师、学校互动的途径有很多。首先,对家长进行现代家庭教育的知识培训。针对孩子成长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分年级对家长进行跟踪式主题培训。其次,充分利用家长中的教育资源,组织家长沙龙、家庭教育小论坛等。最后,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手段实现家校之间的跨时空沟通。这样通过开展互动式的亲情教育,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作用,还可以加强与巩固亲情教育的效果。
(3)加强教师自身的亲情素养
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会对学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了一定的亲情素养,才能感染和熏陶学生。教师的亲情素养主要体现在其感情丰富、尊老爱幼上,比如某位男教师平常的言行举止很像一个父亲等,这就是该教师的亲情形象。作为教师,用自身的魅力与情感影响学生,以身作则,坚持以实际行动践行亲情教育,做到知行合一、教行合一,就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亲情影响,让学生受到更好的亲情教育。
3.社会教育的对策
现在学生的成长已不完全局限于学校,学校必须与社会相结合,通过社会教育,丰富学生的亲情体验,巩固和深化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从而实现教育的目标。因此,社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教师要借用社会的力量,对学生加强亲情教育。
(1)社会要弘扬中华民族美德
社会思想潮流对初中生的思想观念影响非常大,因此,社会要大力宣传、弘扬亲情的正能量,利用好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加大对亲情教育的载体——中华传统美德的宣传。如可以开设亲情教育系列网站,制作亲情教育的公益广告,也可以举办一些有影响力的关于感恩亲情的晚会等等。
(2)青少年教育基地要加入亲情教育内容
从教育内容角度看,目前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主要有四种类型:第一,红色内容的基地;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历史文化基地;第三,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展现改革开放成就的基地;第四,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大众生活、贴近人民群众,对青少年的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教育场馆、活动场所。而以亲情美德为内容的青少年教育基地非常少见,因此要加强亲情美德题材基地的建设,完善相关内容和设施。
通过从教育管理机构、教师教学、社会教育三个方面采取对策,可以加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亲情教育,让学生受到全方位的亲情熏陶,提高亲情认识,增强亲情行动自觉,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好传统,从而提高初中生的亲情素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王文慧.加强中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理性思考[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2]余平.论现代校园文化建设内涵[J]. 统计与管理,2015(1).
[3]戴飞浦.让情感教学走进初中的思想品德课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2).
(責任编辑袁妮)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亲情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3005002
亲情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重要部分。加强亲情教育,对于培养初中生的综合素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加强亲情教育的必要性
1.亲情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课本的内容
课程标准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亲情教育目标做出了规定:“亲情教育目标要求学生懂得孝敬父母,尊重长辈,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如要和父母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学习处理与父母的关系;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孝敬父母和长辈,提高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代际文化的交流与互动;等等。各版本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本中也有亲情教育的内容。如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的《爱在屋檐下》《我与父母交朋友》就专门讲述了亲情关系。可见,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对初中生有着明显的亲情教育要求,教师必须给予重视。
2.加强亲情教育是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和谐、平等、诚信、友善包含着丰富的亲情教育内容。”比如“和谐”,和谐社会要建立在成千上万个和谐家庭的基础上,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加强亲情教育就是进行和谐社会建设。又如“诚信”,诚信也是家庭关系的原则,诚信意识的树立受到家长的影响,家长是孩子的表率,夫妻之间讲诚信,父母与子女之间讲诚信,是影响孩子正确价值观形成的要素,直接影响着他们在社会上的诚信行为。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加强亲情教育就是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3.亲情教育是培养青少年学生健康人格的需要
“亲情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中国人视它为个人品德、家庭美德、政治道德、社会公德的基本元素。”古人认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应该具有“恭、宽、信、敏、惠”或 “温、良、恭、俭、让”的人格特征,这些人格特征就蕴含着很多亲情的成分。时至今天,人们还把一个人亲情的厚薄深浅视为人格好坏的标志。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亲情深厚才有家庭和谐,家和万事兴,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初中思想品德课对青少年学生加强亲情教育,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健康人格,于国于民都十分重要。
二、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弱化亲情教育的倾向
1.现行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材淡化亲情教育
首先,课标的亲情教育要求偏低。九年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的课标对亲情教育做了安排,但对于初中生则显得要求偏低了。初中生不但应该了解家庭亲情的常识,更应该懂得如何处理与长辈、兄弟姐妹的关系。其次,课本的亲情教育内容偏少。如人教版的思想品德课本除了八年级上册的第一、第二课,其他单元涉及亲情教育内容的并不多,即使涉及,也不是从亲情教育的角度进行描述。而初中生正处于家庭教育的“叛逆”阶段,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教材不但没有深化小学的亲情教育内容,反而减少和淡化了亲情教育的内容,是不恰当的。
2.教育机构弱化亲情教育
首先,思想品德课程考核忽视亲情素质的养成。目前多数学校不是不重视德育,而是关注点偏离了学生品德的养成。其次,学校缺乏亲情教育的文化环境。多数学校很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关于勤奋学习的标语、警句、壁画在校园随处可见,却鲜有亲情教育的内容,学校的宣传资料以及课外活动,都难以找到亲情教育的内容,这种文化氛围与学生每天都接触家庭和亲人的现状是不适应的。
3.亲情教育的效果得不到保障
首先,亲情教育方法不合理。许多任课教师把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思想灌输上,认为思想品德课的目标就是向学生灌输思想道德观念,因而采取注入式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亲情教育起不到感染学生的作用,甚至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其次,亲情教育内容脱离现实。不少思想品德教师仍然习惯于照本宣科,不结合学生的实际,只讲课本的条条框框,结果学生所学的亲情知识与现实的家庭状况、社会实际相脱节。因学生对亲情教育没有切身体会,也不懂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所以亲情教育效果弱化。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加强亲情教育的对策
针对上述初中思想品德课亲情教育存在的问题,应从教育管理机构、教师教学、社会教育三个方面采取对策。
1.教育管理机构的对策
教育管理机构负责制订思想品德教育的政策、编制思想品德教育的课标和课本、考核评估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因此,教育管理机构是加强初中生亲情教育的关键。教育管理机构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工作。
(1)调整初中亲情教育内容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亲情教育内容应该与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相一致。七年级时,学生对亲情的认知还是比较浅表的,因此可以选择一些通俗易懂而又能给学生以启发的内容。到了八年级,学生的心智进一步发展,对亲情的认识也已经加深,可以适当增加内容的难度。等到九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已经相对成熟,对亲情的理解又加深了,可以延伸亲情教育的内容。现有的思想品德教材如此调整后,将更加符合学生实际,教师也可以更好地依托教材,积极地进行亲情教育。
(2)改革思想品德课的考核评估办法
教育管理机构要重视亲情教育,提高亲情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地位,完善亲情教育的设施条件,把亲情关系纳入学生素质的一部分。命题考试作为当前思想品德课的主要考核方式,对于增强亲情教育仍具有积极意义。在考题中增加亲情关系内容的题量,是提高亲情教育实效的途径之一。另外,思想品德课的考核不能只有命题考试一种途径,学生的实践能力、操行表现也应成为考核其思想品德的方式。要把只關心学习成绩转变为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考查。 (3)鼓励开展课外的亲情教育活动
培养学生的亲情素养,不能仅仅依靠在课堂上的学习。由于亲情教育的可操作性强,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如利用节日就是一种好办法。中华传统节日多数和亲情有着密切的联系,像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父亲节等都有丰富多彩的亲情习俗。校园文化建设,也是一种亲情教育的课外活动。学生处在校园之中,校园文化建设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如可以安排以亲情教育为内容的各种报告、讲座、媒体宣传等,也可以开展知识讲座、辩论赛、演讲赛、征文比赛等活动。 建设校园文化,营造与亲情教育有关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助于亲情教育的开展。此外,还可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服务、社会调查等。
2.教师教学的对策
教师决定着亲情教育的进程、结果和质量,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品质以及亲情观念的形成。在对初中生进行亲情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充分利用教材,采用合理教法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有不少亲情教育的内容,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亲情教育信息,并对学生加以教育。比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教师可以举一些典型的事例,也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如何,这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开展家校互动式的亲情教育
父母是最好的老师,亲情是最好的营养品,家庭和教师、学校互动的途径有很多。首先,对家长进行现代家庭教育的知识培训。针对孩子成长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分年级对家长进行跟踪式主题培训。其次,充分利用家长中的教育资源,组织家长沙龙、家庭教育小论坛等。最后,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手段实现家校之间的跨时空沟通。这样通过开展互动式的亲情教育,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作用,还可以加强与巩固亲情教育的效果。
(3)加强教师自身的亲情素养
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会对学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了一定的亲情素养,才能感染和熏陶学生。教师的亲情素养主要体现在其感情丰富、尊老爱幼上,比如某位男教师平常的言行举止很像一个父亲等,这就是该教师的亲情形象。作为教师,用自身的魅力与情感影响学生,以身作则,坚持以实际行动践行亲情教育,做到知行合一、教行合一,就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亲情影响,让学生受到更好的亲情教育。
3.社会教育的对策
现在学生的成长已不完全局限于学校,学校必须与社会相结合,通过社会教育,丰富学生的亲情体验,巩固和深化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从而实现教育的目标。因此,社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教师要借用社会的力量,对学生加强亲情教育。
(1)社会要弘扬中华民族美德
社会思想潮流对初中生的思想观念影响非常大,因此,社会要大力宣传、弘扬亲情的正能量,利用好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加大对亲情教育的载体——中华传统美德的宣传。如可以开设亲情教育系列网站,制作亲情教育的公益广告,也可以举办一些有影响力的关于感恩亲情的晚会等等。
(2)青少年教育基地要加入亲情教育内容
从教育内容角度看,目前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主要有四种类型:第一,红色内容的基地;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历史文化基地;第三,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展现改革开放成就的基地;第四,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大众生活、贴近人民群众,对青少年的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教育场馆、活动场所。而以亲情美德为内容的青少年教育基地非常少见,因此要加强亲情美德题材基地的建设,完善相关内容和设施。
通过从教育管理机构、教师教学、社会教育三个方面采取对策,可以加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亲情教育,让学生受到全方位的亲情熏陶,提高亲情认识,增强亲情行动自觉,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好传统,从而提高初中生的亲情素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王文慧.加强中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理性思考[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2]余平.论现代校园文化建设内涵[J]. 统计与管理,2015(1).
[3]戴飞浦.让情感教学走进初中的思想品德课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2).
(責任编辑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