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0年,当李树荣先生还是一名香港大学学生时,便已经参加香港政府的“主要服务团”,先加入医疗辅助队,(然后转投民众安全服务队简称民安队)。至今,他已经在民安队服务了近四十个春秋寒暑。
四十年来,孜孜不倦,李树荣先生总是竭尽所能,毫不懈怠,香港政府为了嘉奖其功德,于1998年授勋时,颁授其铜紫荆星章,同时,他还获委任为香港太平绅士这一荣誉。
毫无疑问,李树荣先生的生活充满着奉献和承担,他的专业是香港市区重建局的一位总监,工余,他服务于香港特区政府民众安全服务队,是香港大学荣誉副教授,并服务于康复谘询委员会、精神健康复核审裁处等组织及机构。李树荣先生以自己作为公职人员的高度荣誉感和责任心,为香港市民的安居乐业尽情燃烧着光与热。
四十载为港安民,不息不歇
在港英政府管治时期,如今的民众安全服务队是“主要服务团”的一员,一贯秉持的宗旨,是“救急扶危,服务社会”。从大学时代便志愿服务于斯的李树荣先生向笔者介绍说:“民安队是根据香港《民众安全服务队条例》成立的一支辅助纪律部队,归保安局管辖。成员既不属公务员,也不是香港政府的雇员。我们参加民安队的工作,全是自愿加入。政府全职人员负责培训,提供所需的制服、装备、器材等,出勤时候会有一点补贴。队员身份是公职人员。
在平日,民安队人员返回其所属的单位,研习和深化其所学,候命执勤,协助其它应急部队及部门;协力把香港打造为安居乐业,利于持续发展的国际中心。。
出于一颗赤诚的真心,大学毕业后,李树荣先生选择了继续留在民安队,从最底层的队员做起。1974年,李树荣先生参加了长官资历培训班,毕业后升级为前线指挥官,分派到紧急救援队服役。升职后的他感到自己的职责更加重大了,更须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了工作中去。他说:“民安队的责任之一,就像消防人员一样,一旦香港发生任何天然灾难和人为祸害,我们就是第一批出去支持前线抢险的人。狂风暴雨、电闪雷鸣,都毅然迎难而上。”
1979年到1980年,李树荣先生前往英国深造,期间要在民安队休假。回港后,他奉调到了山岭救援队。香港地形70%属山,市民们经常组织攀山活动,山岭事故如迷路、堕崖、失踪、受伤、甚至死亡等,屡有发生。每当此时,政府的抢险部门,会要求民安队山岭救援队赴现场协助。对此,作为前任大队长的李树荣先生深感欣慰地说:“此类事故无法杜绝。就去年而言,山岭救援队去年要出动七十多次。平安获救的市民也不少。民安队在这方面的工作,是受到香港社会认同的。”
这些出勤还只是突发性的任务。遇上大节日如新年、中秋和国庆,市民一家团叙,或和亲朋外出趁热闹,人头攒动的时候,往往便是民安队员最需要值班戒备的时刻。在口岸、花车巡游、观看烟火的地方,民安队都会应警方的要求,派员协助管理人群,为民众的安全,欢乐的假日,保驾护航。在山火易发的季节,政府发出黄色火灾危险警告,民安队员便在消防局或渔农自然护理处当值。
回顾过去四十年,李树荣先生多次变换民安队岗位,但是不变的仍是那颗赤诚服务的心。对于每一次调动,李树荣先生都欣然领命。李树荣先生服务过的单位,包括紧急救援队、港岛区域、山岭救援队、特遣部队、行政及发展部、少年事务部等。随着岗位的调迁,他服务台阶也扩大,眼界也更阔。2000年,李树荣先生升任为民安队副处长。2008年,他获香港特首曾荫权委任为民安队处长。
职务越高,责任越大,李树荣先生未敢怠慢,只为不负众望,不辱使命。
照顾船民,关怀殷切
1975年,越南统一前后数年间,许多越南人民因政局变革,冒生命危险乘船来到香港。香港政府为了安顿这批不速之客,在各区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的禁闭式难民和船民中心,以便同时处理数万的船民。要妥善管理这些人,正规部队一时间难以提供额外人手,非政府组织亦缺乏能力和资源,当局便靠民安队填补入境处、警方和惩教处人手之不足,管理和照顾他们的起居,直至离港。由于民安队队员是志愿者,他们较易受船民接受,彼此的关系也较融洽。直到2000年5月,最后一个船民送走,最后一个营地关闭,民安队在船民中心的工作,才宣告胜利结束。
旧事不须记,但这既然是历史的一部分,管理船民营的经验,还是萦绕在李树荣先生的脑袋里。他对笔者说,在船民留港的高峰期,年轻的他,一月中总有一两天是白天回办事处上班,周末和晚上则通宵在难民营当值,四季如常地乐此不疲。在新界粉岭的天祥军营,西贡军营、九龙的漆咸道军营、中环的夏悫营、青洲岛,甚至停在昂船洲由小轮改装的临时营舍,都有他的足迹。这些难得的体验,令年轻的他,深切地体会到人生的无常,家庭的悲欢离合,生命和自由的可贵。
然而,管理难民营也只是民安队员过去近60年的处理的多元化服务中的冰山一角而已。例如,禽流感侵袭,特区政府要临时将多个户外活动中心改装为禁闭营,隔离受病毒感染的居民和访客。民安队临危领命,负责营地改装和日常管理。队方的营地管理能力,再度发挥得淋漓尽致。
2008年,香港有幸为国家主办马术项目。民安队全力以赴,在两个比赛场地协助管理,和在公交站疏导人流,为国家成功办奥,作出贡献。
2009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猪流感”,随着一位从中美洲来港的商人,突袭香港。特区政府处变不惊,沉着应付。对于这场既陌生又能致人于死地的猪流感,包括民安队在内的香港市民,所识不多,世卫则高调提及它的极高风险。民安队临危受命,藉着平时充足的训练和无比勇气,队员无畏无惧地再走到前线。
当时那名墨西哥来港的病毒携带者就住在湾仔某酒店,香港政府将该酒店紧急封闭后,即征调包括民安队在内的人员协助民政署,负责禁闭营的基本管理工作。当时的情况无疑是令人焦虑的,李树荣先生回忆他第一天到酒店现场指挥,勉励上岗的民安队人员,要求他们注意安全,完成任务外,更须尽量满足持份者合理的要求,不能引起客人不安。为了安全隔离其它客人,政府让出两个度假村,由民安队改成临时猪流感隔离中心,实施封闭式管理。由于受监管的人士是游客,民安队福利中队更向住客提供临时消闲设施,务求宾至如归,运输中队则络驿于途,运送补给。
整个行动持续了近十天,队员表现勇敢。回忆起这件事,李树荣先生深切体会到,所有队员无一例外,都极力将自己的能量奉献香港。民安队的表现,也深深感动了香港特区最高领导。检疫期过后,曾荫权在主持该酒店重新开放的户外典礼时,对民安队进行了公开表扬。作为其处长,李树荣先生对此深感自豪。
与时俱进,为亚洲先锋
长期服务于民安队,及如今担任民安队处长期间,李树荣先生对自己始终如一的要求,是不断自我提升素质,与时俱进。他密切关注民安队在社会的形象,队员的培训和表现,以及装备的更新,务求能与时并进。他说:“我们的队员来自社会不同阶层,一旦穿起民安队制服,在使命感和行为上,都是一式的。队伍应该与时俱进,在职能技术及个人行为上,提高自己,扩大效率,在天灾发生时,帮助香港正规部队协调解决。”民安队的理念,就是要成为一支亚洲最优秀的民防辅助队伍!
香港是生活节奏快速紧凑的国际化都市,市民对各方面的要求都很高。比如香港的交通网络,二三十年前已经规划得比较完善,系统工程也做得很完善,但还是无法完全满足市民的需求,所以李树荣先生总是说:“我们还要更加努力,去做到更好,不致辜负市民的期望。”
除了在民安队赤诚奉献之外,李树荣先生同时还担任着一些公职。在康复谘询委员会,李树荣先生在政策层面上,向特区政府建议协调残障人士生活需求,使其自助。他也是无障碍交通运输委员会成员,希望能为弱势群体无障碍交通的问题,略尽绵力。此外,他也是精神健康审裁复核处的委员。责任是为那些久住病院渴望离院,或者换到其它中途院舍继续生活的精神病康复者,处理他们再融入社会的诉求。
作为一个专业规划师和运输物流师,李树荣先生曾在政府运输署服务超过四分一世纪。涉及的范围,包括车管、公交规划和票务、地铁站换乘设计、隧道桥梁管理等。他也负责把政府的收费隧道、停车场、和停车收费表,交由私人机构管运,增加效率。
2000年,李树荣先生离开运输署,成为特区政府新成立的“强制性公积金管理局”一位执行董事。在“积金局”工作六年后,他毅然加入市区重建局,担任其官塘项目总监一职,致力将官塘市中心旧区建成为一个高度绿化,集办公楼、商场、住宅和政府设施于一体的新观塘市中心。工余,李树荣先生也在香港大学地理系兼任荣誉副教授,硕士课程导师。
在工作之余,李树荣先生爱好旅行,跑步和音乐,还拉过大提琴。闲暇时练习书法,和到市场买菜为家人做一顿便餐,是他常用的减压方法。他说:“要过均衡的生活,对自己公平一点。”工作时不忘放松,放松之余不忘回馈社会,这是他做事对人的方针。
香港民安队的编制中,除了3200名成人外,尚有约3200名年龄12至17岁的少年团团员。他们要接受纪律、步操、急救和山野活动安全,义工等训练,律己助人。五年前,李树荣先生还是民安队少年事务副处长时,就一直积极致力于少年团活动的开展,希望他门在读书,课外活动之余,也有所得着。回归伊始,他特别关注香港少年的国民教育。他得到民安队同仁的支持和政府的资源配合,多次组织少年团参加内地国情教育活动,如访北京,相聚国旗下,参观中山故居、慰问受四川地震影响的儿童、参观上海世博,与新加坡少年团互访等等。他说:“在资源许可的条件下,希望以后可以去更多的地方,让少年团体对国情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对他的个人经歴,李树荣先生在表示谦虚之时,也流露他的感恩之心。他说,在那艰辛的六十年代,他认为自已有机会利用社会有限的资源完成各阶段学业,加入民安队这个大家庭,然后建立家庭、事业,报效社会,是天大的缘分!他特别感激他的母校皇仁书院、香港大学对他的栽培,家人的支持,和同事的配合。对民安队的长官和队员而言,他则毫不迟疑地说:这是一支最优秀的志愿者团队!
【人物简介】
李树荣博士,香港皇仁书院中学毕业,香港大学荣誉文学士、佛学硕士、哲学博士,英国格兰非大学理学硕士。注册规划师、运输物流师、太平绅士,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众安全服务队处长。1998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铜紫荆星章。职业是市区重建局官塘项目总监。主要公职包括康复谘询委员会委员、精神健康审裁复核处委员、无障碍交通委员会成员。曾任职香港运输署、香港强制性公积金管理局,香港大学地理系兼任荣誉副教授。数十年服务香港民众,热情不减,无怨无悔。
四十年来,孜孜不倦,李树荣先生总是竭尽所能,毫不懈怠,香港政府为了嘉奖其功德,于1998年授勋时,颁授其铜紫荆星章,同时,他还获委任为香港太平绅士这一荣誉。
毫无疑问,李树荣先生的生活充满着奉献和承担,他的专业是香港市区重建局的一位总监,工余,他服务于香港特区政府民众安全服务队,是香港大学荣誉副教授,并服务于康复谘询委员会、精神健康复核审裁处等组织及机构。李树荣先生以自己作为公职人员的高度荣誉感和责任心,为香港市民的安居乐业尽情燃烧着光与热。
四十载为港安民,不息不歇
在港英政府管治时期,如今的民众安全服务队是“主要服务团”的一员,一贯秉持的宗旨,是“救急扶危,服务社会”。从大学时代便志愿服务于斯的李树荣先生向笔者介绍说:“民安队是根据香港《民众安全服务队条例》成立的一支辅助纪律部队,归保安局管辖。成员既不属公务员,也不是香港政府的雇员。我们参加民安队的工作,全是自愿加入。政府全职人员负责培训,提供所需的制服、装备、器材等,出勤时候会有一点补贴。队员身份是公职人员。
在平日,民安队人员返回其所属的单位,研习和深化其所学,候命执勤,协助其它应急部队及部门;协力把香港打造为安居乐业,利于持续发展的国际中心。。
出于一颗赤诚的真心,大学毕业后,李树荣先生选择了继续留在民安队,从最底层的队员做起。1974年,李树荣先生参加了长官资历培训班,毕业后升级为前线指挥官,分派到紧急救援队服役。升职后的他感到自己的职责更加重大了,更须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了工作中去。他说:“民安队的责任之一,就像消防人员一样,一旦香港发生任何天然灾难和人为祸害,我们就是第一批出去支持前线抢险的人。狂风暴雨、电闪雷鸣,都毅然迎难而上。”
1979年到1980年,李树荣先生前往英国深造,期间要在民安队休假。回港后,他奉调到了山岭救援队。香港地形70%属山,市民们经常组织攀山活动,山岭事故如迷路、堕崖、失踪、受伤、甚至死亡等,屡有发生。每当此时,政府的抢险部门,会要求民安队山岭救援队赴现场协助。对此,作为前任大队长的李树荣先生深感欣慰地说:“此类事故无法杜绝。就去年而言,山岭救援队去年要出动七十多次。平安获救的市民也不少。民安队在这方面的工作,是受到香港社会认同的。”
这些出勤还只是突发性的任务。遇上大节日如新年、中秋和国庆,市民一家团叙,或和亲朋外出趁热闹,人头攒动的时候,往往便是民安队员最需要值班戒备的时刻。在口岸、花车巡游、观看烟火的地方,民安队都会应警方的要求,派员协助管理人群,为民众的安全,欢乐的假日,保驾护航。在山火易发的季节,政府发出黄色火灾危险警告,民安队员便在消防局或渔农自然护理处当值。
回顾过去四十年,李树荣先生多次变换民安队岗位,但是不变的仍是那颗赤诚服务的心。对于每一次调动,李树荣先生都欣然领命。李树荣先生服务过的单位,包括紧急救援队、港岛区域、山岭救援队、特遣部队、行政及发展部、少年事务部等。随着岗位的调迁,他服务台阶也扩大,眼界也更阔。2000年,李树荣先生升任为民安队副处长。2008年,他获香港特首曾荫权委任为民安队处长。
职务越高,责任越大,李树荣先生未敢怠慢,只为不负众望,不辱使命。
照顾船民,关怀殷切
1975年,越南统一前后数年间,许多越南人民因政局变革,冒生命危险乘船来到香港。香港政府为了安顿这批不速之客,在各区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的禁闭式难民和船民中心,以便同时处理数万的船民。要妥善管理这些人,正规部队一时间难以提供额外人手,非政府组织亦缺乏能力和资源,当局便靠民安队填补入境处、警方和惩教处人手之不足,管理和照顾他们的起居,直至离港。由于民安队队员是志愿者,他们较易受船民接受,彼此的关系也较融洽。直到2000年5月,最后一个船民送走,最后一个营地关闭,民安队在船民中心的工作,才宣告胜利结束。
旧事不须记,但这既然是历史的一部分,管理船民营的经验,还是萦绕在李树荣先生的脑袋里。他对笔者说,在船民留港的高峰期,年轻的他,一月中总有一两天是白天回办事处上班,周末和晚上则通宵在难民营当值,四季如常地乐此不疲。在新界粉岭的天祥军营,西贡军营、九龙的漆咸道军营、中环的夏悫营、青洲岛,甚至停在昂船洲由小轮改装的临时营舍,都有他的足迹。这些难得的体验,令年轻的他,深切地体会到人生的无常,家庭的悲欢离合,生命和自由的可贵。
然而,管理难民营也只是民安队员过去近60年的处理的多元化服务中的冰山一角而已。例如,禽流感侵袭,特区政府要临时将多个户外活动中心改装为禁闭营,隔离受病毒感染的居民和访客。民安队临危领命,负责营地改装和日常管理。队方的营地管理能力,再度发挥得淋漓尽致。
2008年,香港有幸为国家主办马术项目。民安队全力以赴,在两个比赛场地协助管理,和在公交站疏导人流,为国家成功办奥,作出贡献。
2009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猪流感”,随着一位从中美洲来港的商人,突袭香港。特区政府处变不惊,沉着应付。对于这场既陌生又能致人于死地的猪流感,包括民安队在内的香港市民,所识不多,世卫则高调提及它的极高风险。民安队临危受命,藉着平时充足的训练和无比勇气,队员无畏无惧地再走到前线。
当时那名墨西哥来港的病毒携带者就住在湾仔某酒店,香港政府将该酒店紧急封闭后,即征调包括民安队在内的人员协助民政署,负责禁闭营的基本管理工作。当时的情况无疑是令人焦虑的,李树荣先生回忆他第一天到酒店现场指挥,勉励上岗的民安队人员,要求他们注意安全,完成任务外,更须尽量满足持份者合理的要求,不能引起客人不安。为了安全隔离其它客人,政府让出两个度假村,由民安队改成临时猪流感隔离中心,实施封闭式管理。由于受监管的人士是游客,民安队福利中队更向住客提供临时消闲设施,务求宾至如归,运输中队则络驿于途,运送补给。
整个行动持续了近十天,队员表现勇敢。回忆起这件事,李树荣先生深切体会到,所有队员无一例外,都极力将自己的能量奉献香港。民安队的表现,也深深感动了香港特区最高领导。检疫期过后,曾荫权在主持该酒店重新开放的户外典礼时,对民安队进行了公开表扬。作为其处长,李树荣先生对此深感自豪。
与时俱进,为亚洲先锋
长期服务于民安队,及如今担任民安队处长期间,李树荣先生对自己始终如一的要求,是不断自我提升素质,与时俱进。他密切关注民安队在社会的形象,队员的培训和表现,以及装备的更新,务求能与时并进。他说:“我们的队员来自社会不同阶层,一旦穿起民安队制服,在使命感和行为上,都是一式的。队伍应该与时俱进,在职能技术及个人行为上,提高自己,扩大效率,在天灾发生时,帮助香港正规部队协调解决。”民安队的理念,就是要成为一支亚洲最优秀的民防辅助队伍!
香港是生活节奏快速紧凑的国际化都市,市民对各方面的要求都很高。比如香港的交通网络,二三十年前已经规划得比较完善,系统工程也做得很完善,但还是无法完全满足市民的需求,所以李树荣先生总是说:“我们还要更加努力,去做到更好,不致辜负市民的期望。”
除了在民安队赤诚奉献之外,李树荣先生同时还担任着一些公职。在康复谘询委员会,李树荣先生在政策层面上,向特区政府建议协调残障人士生活需求,使其自助。他也是无障碍交通运输委员会成员,希望能为弱势群体无障碍交通的问题,略尽绵力。此外,他也是精神健康审裁复核处的委员。责任是为那些久住病院渴望离院,或者换到其它中途院舍继续生活的精神病康复者,处理他们再融入社会的诉求。
作为一个专业规划师和运输物流师,李树荣先生曾在政府运输署服务超过四分一世纪。涉及的范围,包括车管、公交规划和票务、地铁站换乘设计、隧道桥梁管理等。他也负责把政府的收费隧道、停车场、和停车收费表,交由私人机构管运,增加效率。
2000年,李树荣先生离开运输署,成为特区政府新成立的“强制性公积金管理局”一位执行董事。在“积金局”工作六年后,他毅然加入市区重建局,担任其官塘项目总监一职,致力将官塘市中心旧区建成为一个高度绿化,集办公楼、商场、住宅和政府设施于一体的新观塘市中心。工余,李树荣先生也在香港大学地理系兼任荣誉副教授,硕士课程导师。
在工作之余,李树荣先生爱好旅行,跑步和音乐,还拉过大提琴。闲暇时练习书法,和到市场买菜为家人做一顿便餐,是他常用的减压方法。他说:“要过均衡的生活,对自己公平一点。”工作时不忘放松,放松之余不忘回馈社会,这是他做事对人的方针。
香港民安队的编制中,除了3200名成人外,尚有约3200名年龄12至17岁的少年团团员。他们要接受纪律、步操、急救和山野活动安全,义工等训练,律己助人。五年前,李树荣先生还是民安队少年事务副处长时,就一直积极致力于少年团活动的开展,希望他门在读书,课外活动之余,也有所得着。回归伊始,他特别关注香港少年的国民教育。他得到民安队同仁的支持和政府的资源配合,多次组织少年团参加内地国情教育活动,如访北京,相聚国旗下,参观中山故居、慰问受四川地震影响的儿童、参观上海世博,与新加坡少年团互访等等。他说:“在资源许可的条件下,希望以后可以去更多的地方,让少年团体对国情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对他的个人经歴,李树荣先生在表示谦虚之时,也流露他的感恩之心。他说,在那艰辛的六十年代,他认为自已有机会利用社会有限的资源完成各阶段学业,加入民安队这个大家庭,然后建立家庭、事业,报效社会,是天大的缘分!他特别感激他的母校皇仁书院、香港大学对他的栽培,家人的支持,和同事的配合。对民安队的长官和队员而言,他则毫不迟疑地说:这是一支最优秀的志愿者团队!
【人物简介】
李树荣博士,香港皇仁书院中学毕业,香港大学荣誉文学士、佛学硕士、哲学博士,英国格兰非大学理学硕士。注册规划师、运输物流师、太平绅士,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众安全服务队处长。1998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铜紫荆星章。职业是市区重建局官塘项目总监。主要公职包括康复谘询委员会委员、精神健康审裁复核处委员、无障碍交通委员会成员。曾任职香港运输署、香港强制性公积金管理局,香港大学地理系兼任荣誉副教授。数十年服务香港民众,热情不减,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