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先天性梨状孔闭锁一例

来源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yueq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41岁。以左鼻无呼吸41年,打鼾、夜间呼吸困难加重为主诉于2007年7月25日入院。患者出生后左鼻曾经流黄水,未经诊治,一直左鼻无呼吸至今。近年打鼾、夜间呼吸不畅。入院查体:左鼻翼略内陷,前鼻孔、鼻前庭发育正常,左鼻内孔完全闭锁,有上皮覆盖、光滑,鼻中隔居中。触诊:鼻中隔前端软骨缺如,鼻内孔封闭处质硬,并在接近鼻中隔处有一纵形条索状骨质。

其他文献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医院中山大学耳鼻咽喉科学研究所定于2008年7月25-27日在广州举办第40期鼻内镜微创手术培训班和慢性鼻窦炎研究新进展研讨会,学习班将邀请美国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Robert P.Schleimer教授(J Allergy Clin Immunology主编)、Mayo Clinic的Eugune B.Kern教授(前任国际鼻科学会、美国
20世纪80年代,耳科医师和听力学家既已注意到临床上有些患者可听到声音但听觉理解能力异常为特征的听功能障碍性疾病。1996年Starr等首次将其命名为听神经病(auditory neuropathy)。此后,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听神经病这个较新的疾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不断深化了对该病的认识。然而,由于迄今对听神经病的病因、病理机制的不明和认识上的差异,导致临床上对其诊断及治疗标准上的莫衷一是。鉴此,2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球囊阻断试验及供血动脉栓塞在颈静脉球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4例颈静脉球瘤术前接受了DSA检查,其中10例DSA术中行球囊阻断试验及选择性供血动脉栓塞。结果所有14例患者DSA检查均发现肿瘤富含血管,5例显示颈内动脉受压变细。术中发现咽升动脉为主要供血动脉。14例患者中10例接受了球囊阻断试验,8
例1 患者男,15岁。因反复双侧鼻塞5年余,右侧加重半年于2005年12月30日入院。患者5年前因双侧鼻息肉于外院行内镜下鼻窦手术,术后症状改善。半年前因右侧鼻息肉复发再次手术,术后症状无明显缓解,时有脓涕,鼻出血,伴嗅觉丧失。多次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鼻-鼻窦炎,抗牛素治疗无好转。无午后低热、咳嗽等其他不适主诉,既往无结孩接触史。入院查体:体温36.7℃,消瘦体形,
期刊
颅外颈动脉瘤可引起患者血管破裂出血、脑梗塞甚至致残和死亡,所以治疗颅外真性颈内动脉瘤一直面临着挑战。湖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手术治疗1例颅外颈内动脉瘤,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目的对比全面开放和保留上颌窦下缘两种上颌窦自然开口开放方式对手术后上颌窦纤毛传输途径的影响,探讨内镜鼻窦手术(endoscopic sinus surgery,ESS)中开放上颌窦自然开口的恰当位置。方法设立3个观察组,观察示踪剂从上颌窦内向鼻腔的传出途径的差别。①正常对照组30例;②实验A组30例:ESS手术中全面开放和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③实验B组30例:ESS手术中采用上颌窦自然开口前缘和(
期刊
目的回顾性总结鼻咽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方法19例鼻咽部真菌感染患者的分泌物送涂片并行细菌和真菌培养,组织活检行病理学检查,并作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敏感抗真菌药物(酮康唑、两性霉素B、氟康唑)或结合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鼻咽部真菌感染诊断成立,其中10例患者为单独发生,其余9例分别合并外耳道、鼻腔鼻窦、扁桃体、口腔、喉部感染。经菌种鉴定病原菌主要为白色念珠菌(8例)、黑曲菌(4例),其
随着变应性疾病患病率的升高及其诊疗方法的普及,皮肤试验,特别是皮肤点刺试验和皮内试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一般认为,皮肤试验不仅用于诊断IgE介导的变应性疾病,对随后的治疗也起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拟从皮肤试验在变应性疾病诊疗中的应用入手,说明皮肤试验的操作步骤及其结果判定的临床意义,探讨皮肤试验在免疫治疗中的应用。皮肤试验有5种主要形式:皮肤点刺试验、皮内试验、划痕试验、斑贴试验和被动转移试验,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