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的另一种可能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CHANGQI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纪实摄影师,在坚持拍摄的同时,又拿起了数码摄像机——DV,并且在纪录片领域里频频获奖。他就是焦波。
  二十多年前,焦波还是个山村教师,他借女朋友的一台老式相机,回村里给爹娘拍了第一张合影。望着日渐衰老的爹娘,焦波很想用相机把父母“留住”,从那时起,焦波坚持拍摄父母的起居劳作和喜怒哀乐,拍摄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拍摄父母对儿女的牵挂……拍摄一对中国普通农民的生活状态和中国农村社会生活的变迁。
  2000年,面对父母。焦波又开始了DV的拍摄。迄今为止,焦波为父母拍摄了12000多张照片,600多个小时的DV素材带。以《俺爹俺娘》为题目的摄影作品和纪录片,都给焦波带来了很多荣誉。影像的时空穿透力,使焦波不仅留住了爹娘,也留住了时代的身影和历史的内涵。
  《大众摄影》的姊妹刊——《大众DV》2005年第3期“DV人物”栏目对焦波进行了专访,并在附赠的光盘中选用了他的DV获奖作品,详细内容参阅《大众DV》。
  ——编辑手记
  
  纪实摄影与DV拍摄
  焦波
  
  为我父母拍照片已经有20多年了,拍出一些名堂以后,就有很多电视台的人来家里采访,我当时有个要求:所有来采访的摄像资料都必须送给我一份。哪怕我自己出钱买磁带翻录都可以。
  2000年中央电视台来我家采访,白岩松和我聊天,我对他说我有个想法我能不能用摄像机来拍我的父母,这时正吃着煎饼的白岩松突然说:“焦波,你再不拍就再也没机会了。”正是他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那个时候,市场上已经有了个人买得起的DV,回北京后我就买了一台二万七千的索尼PD-100DV机,并且还配了一个广角,一共三万块钱。然后我带着这些东西就回家了,当时我一次就拍了九盘带子。
      












  抓桢图片选自纪录片《俺爹俺娘》
  
  因为我知道,照片的表现还是有限的,尤其是记录性的拍摄,要表现情景交融,音容笑貌,一张照片的信息量要比摄像少得多,这时DV的记录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DV可以多角度灵活方便地拍摄,而且因为它很亲切,不象电视台那种大机器,人只要站在前面就不自然了,DV就象我手中的玩具,不会给人一种强迫的感觉,所以它拍到的影像会更真实自然。它虽然比大摄像机素质差一点,但是对于纪录片来说它的真实更为可贵。
  对于搞摄影的人来说,拿起DV拍摄,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尤其是纪实摄影师,因为他知道如何用影像来讲一个故事。因为他还知道事件发生的重点,他懂得怎么去抓细节、抓情节,交代环境,以及相关事件的交代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很微妙的关系。所以一个摄影师拍摄DV会很容易就上手,而且画面会更讲究一些。在用光、构图上,摄影师也都有自己的一个基本审美。所以,一个好的摄影师,一但掌握了摄像的技术,就一定是个好的摄像师。
  我确实看到了DV的好处,原来我(包括我们摄影界的同行)对“拍录像的人”有些看不起,总觉得他们那么一扫就过去了,推拉摇移特别简单。实际上把握摄像机的使用确实是一门学问,所以我觉得摄影界的朋友千万别觉得那么简单。真正拍出好的东西也不容易。它殊途同归,表现一个东西利用不同的手段,利用不同的工具,各有各的特点。而这些也都是影像的大的范畴,所以,我相信,随着DV以及电脑后期编辑技术越来越普及化,会有更多的摄影师都会拿起DV,双管齐下,创造丰富多彩的影像作品。
  
  《俺爹俺娘》的光荣历程
  
  1998年8月,组照《俺爹俺娘》获首届国际民俗摄影比赛最高奖——“人类贡献奖”大奖;
  1998年12月1日,摄影展《俺爹俺娘》在中国美术馆开展,媒体评论:“感动京城,轰动全国”“是近年来惟一让人落泪的影展”;
  1998年摄影散文集《俺爹俺娘》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9年在韩国出版同名摄影散文集。2004年再版;
  2000年在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中成为摄影家系列的首位被推出。
  2000年外文出版社出版中、英、德、法 4 个文版大型摄影画册《俺爹俺娘》在海外反响巨大。
  2002 年 4 月,焦波主编的散文集《咱爹咱娘》 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
  由焦波拍摄编辑的纪录片《俺爹俺娘》:2004年荣获中央电视台《讲述——科龙杯 2004 我们的影像故事 DV 大赛》评委会大奖、最佳纪录片奖。
  


  爹佯说试试娘发不发烧,其实……( 1999 年)
  


  我爹
  


  对爹的“旨意”,娘言听计从,尽管有时不情愿。( 1995 年)
  
  由浙江电视台导演韩蕾以焦波及其摄影DV作品为创作基础,拍摄编辑的纪录片《俺爹俺娘》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长片一等奖;2003“中国·横店影视城杯”纪录片大奖、“最佳撰稿”单项奖;第十届(2003年度)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短片特别奖,“最佳编导”、“最佳撰稿”单项奖;入选2005年1月法国FIPA电影节“法国中国日”展映。
其他文献
理塘位于四川的西部,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县级城市之一,平均海拔4011米。此地风光无限,风情浓郁。特别是一年一度的理塘国际赛马会,更是吸引着无数的影友前来“大摄天下”。  2004年度《大众摄影》“群英会”十佳摄影师,选择了这一特别的日子,奔赴西部高原,体验生活,拍摄佳作。   首站“新都桥”。沿途经二郎山,过康定,翻越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众人基本头胀眼酸,先后出现了高原反应。吸氧服药——但痛苦的
期刊
高磊从法国归来,一系列制作考究的黑白作品令人振奋。认识高磊的朋友都知道他有着老道的暗房技术,但他却坦诚地告诉大家,他的作品全部是用打印机输出的。“打印机输出?”我们欣赏作品的振奋立刻转化成了震惊。这些令暗房技师们感到汗颜的黑白作品居然是用打印这种“不负责任”的方式制作的?!“在法国,打印的照片不仅仅是展览,更是当前照片收藏的首选,只要在照片上签上姓名,并注明制作时间和制作方式,那么这张作品便有机会
期刊
如今的照相机很有意思,连最新的低端胶片单反相机都有多次曝光功能,而绝大部分数码相机,包括最高端的顶级数码机型却都没有设置多次曝光功能。那么对于如今的照相机而言,多次曝光功能还有必要吗?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两种不同观点。    被遗弃的多次曝光  隋卞    掐着指头一算,自己已经有过多次买相机的经历了。每次买新相机的时候,都是比较来比较去,特别看重相机的硬指标,总想花最少的钱买功能最多的相机,一定要物
期刊
八月的西藏阿里,艳阳高照、白云逐日,大地忽明若暗、天高地迥。车行间矫首望八荒:“风雷急,云水怒”,好一派气吞天河的壮观景象。  20年前,时任《中国民航》摄影记者的我,曾自报选题,孤身一人,历时近三月,穿越喜马拉雅,走过这世界屋脊的登天之路。许多年过去了,无论我走到哪里,拍摄过多少名山大川乃至世界各地的高山峡谷,我始终都无法忘却在那遥远陌生的高原之上,曾经留有我的足迹和露宿荒原的不眠之夜……
期刊
摄影是一种手段,人们可以利用这一手段达到不同的目的。  最简单的一种目的,就是生活富裕之后的人们,能够拥有一台自己的相机,在诸多的重逢与相聚的时候,留下那些难忘的瞬间,让人能够借助真实的影像纪录,分享生命的永恒与生活的斑斓。  前些日子,单位举办新春联谊活动,初为人父的同事,用影像编辑了一组围绕孩子的幻灯图片,并展现给大家。这是一位热爱摄影的父亲,他的留影比普遍的相机使用者,自然多了几分专业——注
期刊
在这个“创意”流行的年代,在这个“个性”十足的年代,有一种摄影不讲究光影,不苛求构图,它追求的是一种表达、一种暗示、一种理念……  我们处在一个城市化进程飞快的都市,科技的进步,经济的繁荣……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好的与不好的东西都混在一起。科技本来是服务于人类、带给我们快乐的,但是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却越来越严重。  画面里那些枯树,那些铁玫瑰,向我们预示着某种未来。在都市中,我们开始渴望一些很简单
期刊
认识Bob Kolbrener是在2004年的丽水国际摄影节上。在此之前,我就听说过此人是安塞尔·亚当斯的学生。不过,仅此而已。在一次幻灯演示会上,他展示了一些自己的黑白风光作品,还有在同样地点不同时间拍摄的彩色反转片。他的这种播放方式启发了我的编辑思路。过去,我们发表风光作品仅仅展示作品完事,如果把在同一地点拍摄的资料照片同时发表出来,让读者有个对比不是更能启发大家对作品的理解吗?于是,在演示会
期刊
奥林巴斯映像公司于2005年9月推出了E-500数码单反相机,这是第三款奥林巴斯E系统数码单反相机,在早前推出的E-1和E-300之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E-500的推出,丰富了奥林巴斯E系统产品线,形成了高、中、低端的产品格局,而且也带来了很多新的特性和变化。      800万像素全幅传输CCD  E-500使用的CCD是专门针对静态影像拍摄而设计的,与传统数码单反相机中使用的隔行传输CCD
期刊
这里有一段关于安塞尔·亚当斯的回忆:“1927年的一天,安塞尔·亚当斯在美国约塞米蒂国家公园通过照相机后背的磨砂玻璃观察着那个现在广为人知的圆顶山峰。他在镜头前加上了一个黄滤色镜,稍微压暗天空。调整好光圈和曝光时间后,他从容地按下了快门。就在这时,亚当斯的头脑中浮现出他平生最满意的黑白画面:更强烈的对比,天空的颜色不是过去的灰色而是黑色。为了得到心中的理想画面,亚当斯用红色滤色镜代替了黄滤色镜又拍
期刊
五女山座落在辽宁东部,桓仁满族自治县城北,是古代高句丽民族和满族重要发祥地之一。山上现存的近百处历代遗址和几千件出土文物证明了人类在五女山上繁衍生息的历史已有数千年。2004年7月1日,五女山山城(史称纥升骨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植被  五女山主峰海拔约820米,形成于中生代白垩纪,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夏季最高气温37.2℃,冬季最低气温-3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