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知新 学术传承——回顾对胆石病的探索历程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6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壁”乃面壁。避开世俗诱惑和干扰,清心明志,深入床旁,明察细微,分析各别,苦练诊治的真功和绝活。“禅”乃参禅。宁心静气,避弃酒色钱权,广读古今医籍,领悟要诀与真谛,汲取循证与辩证规律,举一反三。握今瞻后,深谙继承与创新的要领。在奋发和竞争的时空征途中诚信求实,广结同道,潜心治病,品学合一,促进新一代名医的造就和成长。愿与全国同道共勉。

其他文献
目的 检测核因子E2 p45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 p45-related factor 2,NRF2)与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2,MRP2)在原发性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胆囊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9例原发性胆囊癌组织中NRF2和MRP2的蛋白
胆总管探查术是肝胆外科风险较大的手术,临床上多为传统胆总管探查术(OCBED)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ED).OCBED存在手术探查"盲目性大、风险高、创伤大、并发症多、恢复慢"等缺点.LCBED虽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美观等优点,但因手术时间长、并发症多、技术要求高、费用高等因素,在大多基层(县级)医院应用受限。
期刊
影像诊断技术的普及使胰管结石的检出率逐年增多,其处理方式尚未规范,兹将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连续诊治的29例作一分析,以探讨胰管结石的合理治疗方式。
期刊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技术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患者从中受益[1-2].同时,不少医院正面临着床位周转困难和降低医疗费用的双重压力。
期刊
目的 探讨DNA甲基化对肝特异性miRNA-122表达调控以及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甲基化测序检测肝细胞中miRNA-122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实时定量PCR检测肝细胞中miRNA 122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与CCK8检测去甲基化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 与人原代正常肝细胞[(21.9±11.4)%]比较,Huh7、HepG2、QSG-7701细胞系miRNA-122启动子区的
患者,女,80岁.因"上腹胀半年,B超发现上腹腔囊性包块6 d"入院.半年前出现腹胀,渐加重.自觉腹部渐增大、隆起,并出现食欲下降.B超示上腹部囊性包块,肝内胆管扩张.查体:神志清,精神状况一般.巩膜轻度黄染.上腹部膨出,中上腹可扪及一肿块,大小约30 cm×38 cm.肿块下至脐水平线,质软,表面光滑,无明显压痛。
期刊
目的 观察新型选择性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抑制剂MMI-166对裸鼠人胰腺癌细胞SW1990移植瘤生长及瘤内MMP-2、MMP-9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应用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建立裸鼠胰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口服生理盐水,实验组口服MMI-166(200 mg·kg-1·d-1).游标卡尺测量肿瘤的长、短径,比较两组间肿瘤体积、抑瘤率.采用免疫组织
目的 探讨CD40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脏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5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和15例正常脾脏中CD40的表达情况.结果 CD40在正常脾脏与巨脾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6.7%和36.0%,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D40表达与肝功能Child分级及巨脾病理分级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CD40可能为临床评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
脾囊肿临床少见,近年来随着B超体检的广泛应用,其发现率逐渐升高.脾囊肿的治疗方式多样.综合近年来文献,脾囊肿的手术治疗多倾向于微创、尽可能保留脾脏组织、保留脾脏功能.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北京朝阳医院行6例开腹脾脏部分切除术治疗脾脏非寄生虫性囊肿均收到较好的疗效.现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悬吊式”胰管-空肠端侧连续缝合吻合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影响,探讨其实用性、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采用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对165例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行对比分析,比较三种不同胰肠吻合方法对胰瘘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总胰瘘发生率13.9%.端端或端侧套入式胰肠吻合组(A组)、端侧黏膜-黏膜胰管空肠吻合组(B组)和悬吊式胰管-空肠端侧连续缝合吻合组(C组)的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