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评估ABC评分在预测静脉曲张(VUGIB)和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NVUGIB)人群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19年10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72例,根据是否为静脉曲张出血分为VUGIB组38例,NVUGIB组134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计算两组患者ABC、AIMS65、GBS、CRS评分,以输血、内镜下干预治疗、院内死亡及复合结果为终点绘制ROC曲线,分别使用4种评分系统对两组患者进行ROC曲线下面积(AUROC)比较.结果 两组年龄、白蛋白、收缩压、I
【机 构】
: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消化科,安徽 合肥 238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ABC评分在预测静脉曲张(VUGIB)和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NVUGIB)人群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19年10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72例,根据是否为静脉曲张出血分为VUGIB组38例,NVUGIB组134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计算两组患者ABC、AIMS65、GBS、CRS评分,以输血、内镜下干预治疗、院内死亡及复合结果为终点绘制ROC曲线,分别使用4种评分系统对两组患者进行ROC曲线下面积(AUROC)比较.结果 两组年龄、白蛋白、收缩压、IN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UGIB组患者中需要内镜干预治疗、院内死亡及复合结果占比高于NVUGIB组患者,合并有心脏疾病、恶性肿瘤人群占比低于NVUGIB组患者,住院时间较NVUGIB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评分在评估NVUGIB组患者输血、院内死亡及复合结果方面,AUROC值最高,分别为0.835、0.832、0.779,在评估VUGIB组患者院内死亡方面与AIMS65评分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C评分系统在预测NVUGIB患者输血、院内死亡、复合结果优于现有的AIMS65、GBS、CRS评分,并且有助于VUGIB患者院内死亡评估.
其他文献
恶性食管瘘是一类由各种原因导致食管与周围组织产生异常通道的恶性疾病,常见于食管癌或肺癌,极少数发生于下咽部或纵隔.根据瘘口所连接的部位不同,可分为食管气管瘘、食管纵隔瘘、食管胃吻合口瘘、食管肠吻合口瘘、食管胸腔瘘及食管主动脉瘘等.恶性食管瘘一旦发生,患者通常由于吸入性肺炎、纵隔脓肿及营养不良等导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极高.目前对于恶性食管瘘的治疗尚无共识,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营养支持治疗、微创治疗、手术治疗.但食管瘘的位置、大小和外观在不同的患者中可能有很大的不同,针对不同类型的食管瘘患者选择最佳的治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能量导致的骨创伤事故频发.由于骨愈合康复过程较长,加重了患者生理和心理负担,而巨大骨缺损的快速修复成为当下研究热点及难题.趋化因子CC基序配体2(CCL2)即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可由许多不同类型的细胞在氧化应激之后产生或诱导后表达,在免疫反应、炎性应激、血管生成、肿瘤转移、创面修复、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等各种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在促使血管生成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效应,且病损区域血管化过程影响骨再生的成败.利用CCL2促进骨缺损区域的血管再生和骨组织重建具有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金水宝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80例DN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及厄贝沙坦治疗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金水宝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炎症因子、免疫指标、血糖控制及肾功能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在血清活性氧(ROS)、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D8+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为分析颈动脉中血液流动对内皮层的力学作用特性,本文通过建立颈动脉音叉型模型,基于流固耦合、第四弹性理论和柯西公式的方法研究了颈动脉“结构→力学”作用机制.发现颈动脉中的内皮层结构主要受到血液流动产生的压力和剪切力作用;音叉型颈动脉模型中的弯曲、分叉和直径突变结构使得颈动脉内的流体分布存在区域性紊流和较高的畸变能密度.可见紊流导致了低剪切应力的产生,而较高的畸变能密度说明血压是导致内皮层结构损伤的主要力学因素.
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帕金森病被认为是帕金森病一种特别的表型,但其在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有关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症状帕金森病的研究逐渐增加,本文现对国内外有关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症状帕金森病的研究进行简单综述,以期对该病有更深刻的认识,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是一种以造血功能不全和发育异常为特征的克隆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外周血细胞的减少,可能演变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通过了解MDS患者的病理学参数与细胞遗传学信息,将有助于患者的诊断、预后判断及治疗.研究表明,基因突变对治疗结果也有影响,对预后的影响可导致患者预后风险分层的改善.某些基因突变自身就可能是治疗该病的潜在靶向目标,为新的靶标药物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可能.本文主要对MDS相关基因突变的致病机制及其对MDS预后的影响,基因突变与去甲基化药物治疗疗效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金钱草治疗肾结石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基于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及Uniprot数据库筛选出金钱草的有效成分及靶点基因,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及OMIM数据库筛选出肾结石的疾病靶点基因,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图,将有效成分靶标与疾病靶标上传到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用网络图(PPI),并计算其特征值,使用R语言对得到的PPI进行核心基因的筛选,运用R语言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
目的 分析高脂饮食联合内膜损伤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组,每组11只.高脂组行髂动脉内膜剥脱术并予高脂喂养,正常对照组行假手术并予普食喂养.喂养4、12周后行血管超声检查并检测各组血脂及炎症水平变化,比较两组内膜-中膜厚度(IMT)比值变化.结果 喂养4周后,两组IMT、管腔内径、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组喂养4、12周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白介素-6(IL-6
肠道菌群是寄居在人体肠道的正常微生物群落,其数量多、种类丰富,被称为“人体第二基因组”;其在人体中相互作用,构成复杂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影响机体的代谢、防御、免疫以及多种疾病的形成.肠道菌群的变化与恶性肿瘤的进程及治疗效果具有相关性.本文现对近年来肠道菌群与各种肿瘤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分析肠道菌群在各种肿瘤进展及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肌炎特异性抗体(MSAs)与特发性炎性肌病患者症状特征及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8年6月-2020年6月经我院确诊的48例特发性炎性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MSAs的检出结果分为MSAs阳性组(n=32)与MSAs阴性组(n=16),比较两组症状特征及短期预后情况,分析MSAs亚型与症状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MSAs阳性组间质性肺病(ILD)及吞咽困难的发生率高于MSAs阴性组(P0.05);经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抗转录中介因子γ(TIF1-γ)抗体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