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言文也叫古体文,是优美的语言篇章的意思,从先秦的散文到词赋诗文都属于文言文的范畴,在初中教学阶段教材所选取的文言文大多篇幅短小、内容凝练,含义浅显易懂,教学的难度和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较低,学生在学习时可通过相应的教学方法的指导,可以快速获取文言文的中心思想和含义,通过对于初中阶段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可以在应对考试和学业压力之余,培养对于古文的爱好和热情,并从拆解文字、分析诗文意境中获得语言文字的美好,从而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一、引言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环节文言文占比较重,但选择的题材多为对学生成长方面可以起到情感价值和人生导向的作品,作品的文章篇幅较短,学生阅读的难度较低,通过对于文章的正确理解和解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学生扩展阅读空间,并在阅读过程中形成较好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但由于古言文与现代文行文、用词、文章结构方面的差距,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兴趣不浓厚,在课前也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和阅读,导致在课上进行学习时,既不能快速跟上教师的节奏,也无法充分调动自己课上学习的积极性,不能获得相应的知识与能力,在教学环境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在文言文学习层面的知识和技能获取不足,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前指导和课后迁移阅读不够重视,课堂教学方法单一枯燥。两方面原因相加,导致文言文的教学活动仅停留在背诵记忆及重点单词的翻译层面,无法形成深层次的了解。
二、文言文教学对初中语文教学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综合学习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学习知识和培养技能双方面能力都有待提高的阶段,学生通过对文言文的精读可以达到积累知识、提升学习技能、继而提升学科综合学习能力的目的,因为在对文言文进行学习时,首先需要调动自己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前进行知识的准备扩充,在课上能够在教师带读或领读时,通过仔细听讲迅速抓取文章中的主要内容和信息,并可以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分析和理解,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自己的学习潜能和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是语言学科综合学习能力的体现。
(二)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宣传和继承
文言文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作者对于时代、历史、国家和人民的关心与忧虑,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基本的阅读和诗词写作知识,更可以在充分理解文章了解作者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内涵有更具象的了解,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态度,为弘扬和宣传传统文化打下基础。
三、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策略
(一)良好的课前预习指导
文言文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因其与现在生活环境相距较远,选词用句又更为凝练,导致学生对知识产生畏惧心理,在学习时又因个人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不同,难以紧跟教师的教学步伐,所以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课前预习的指导,鼓励学生在课前通过阅读查资料、理清文意、对重点进行批注等方式形成初步记忆,降低学习难度并激发起学习热情和信心,提高课上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小石潭记》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了解简单的课前提示或课文注解,对文章的大概含义和教学目标有一定的认知,然后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了解作者个人信息和文言文的背景信息,如柳宗元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以及本篇文章写作的背景,方便学生将景色描写和柳宗元的个人心境进行连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二)情境教学法的引用
在文言文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降低对于知识的陌生感和排斥感,并在良好的阅读氛围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实现文章知识和具体情境的紧密连接,构建起较为具象的印象,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在创设情境时,教师既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情境创设,也可以运用实物或多媒体等方式模拟情境,更可以邀请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打造自己的情境。
例如,在教学《桃花源记》的时候,教师在进行本课教学时,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展示一小段自然景色作为背景,并辅以较为舒缓自然的音乐,帮助學生在进行有感情的阅读和文章拆解时,有更贴合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在较为逼真的情境环境中理解陶渊明写作时的心情和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在学生沉浸于所描绘的景色时,教师可以适时的暂停播放,帮助学生更能充分理解文章最后刘子骥寻而不得的失落心情。
(三)进行课后比较阅读
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行为不应只停留在课上教学环节,教师要通过对于学生的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课下活动时间进行文言文的比较阅读,找出两篇或两篇文章以上相似和不同之处,以此提升阅读策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锻炼学生的阅读技巧和能力。
例如,在教学《诗经二首》的时候,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在课后对《关雎》和《蒹葭》进行对比阅读,先请学生梳理两篇文章的行文结构,看文章采用的表达方式符合哪一时期的风格,是否有类似的知识储备,再请学生试着寻找文章中关于同一事物或同一景色的描写的不同之处,如“伊人”和“淑女”之间的选词精妙之处,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既加深理解又学习到文言文选词的凝练手法,积累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对于语言美的鉴赏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环节中的重要部分,学生通过对文言文教学中提前预习,可以简单梳理文章结构,扩充背景知识和信息,并在教师打造的教学场景中丰富自己对知识的认知与了解,达到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的目的,并通过课后的延展阅读部分进行知识的扩充与提高,在完整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个人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马丽丽. 探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 学周刊,2016,10(10):138-139.
[2] 许殊红. 试分析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 新课程导学,2016,000(006):P.35-.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一、引言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环节文言文占比较重,但选择的题材多为对学生成长方面可以起到情感价值和人生导向的作品,作品的文章篇幅较短,学生阅读的难度较低,通过对于文章的正确理解和解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学生扩展阅读空间,并在阅读过程中形成较好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但由于古言文与现代文行文、用词、文章结构方面的差距,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兴趣不浓厚,在课前也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和阅读,导致在课上进行学习时,既不能快速跟上教师的节奏,也无法充分调动自己课上学习的积极性,不能获得相应的知识与能力,在教学环境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在文言文学习层面的知识和技能获取不足,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前指导和课后迁移阅读不够重视,课堂教学方法单一枯燥。两方面原因相加,导致文言文的教学活动仅停留在背诵记忆及重点单词的翻译层面,无法形成深层次的了解。
二、文言文教学对初中语文教学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综合学习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学习知识和培养技能双方面能力都有待提高的阶段,学生通过对文言文的精读可以达到积累知识、提升学习技能、继而提升学科综合学习能力的目的,因为在对文言文进行学习时,首先需要调动自己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前进行知识的准备扩充,在课上能够在教师带读或领读时,通过仔细听讲迅速抓取文章中的主要内容和信息,并可以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分析和理解,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自己的学习潜能和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是语言学科综合学习能力的体现。
(二)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宣传和继承
文言文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作者对于时代、历史、国家和人民的关心与忧虑,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基本的阅读和诗词写作知识,更可以在充分理解文章了解作者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内涵有更具象的了解,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态度,为弘扬和宣传传统文化打下基础。
三、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策略
(一)良好的课前预习指导
文言文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因其与现在生活环境相距较远,选词用句又更为凝练,导致学生对知识产生畏惧心理,在学习时又因个人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不同,难以紧跟教师的教学步伐,所以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课前预习的指导,鼓励学生在课前通过阅读查资料、理清文意、对重点进行批注等方式形成初步记忆,降低学习难度并激发起学习热情和信心,提高课上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小石潭记》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了解简单的课前提示或课文注解,对文章的大概含义和教学目标有一定的认知,然后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了解作者个人信息和文言文的背景信息,如柳宗元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以及本篇文章写作的背景,方便学生将景色描写和柳宗元的个人心境进行连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二)情境教学法的引用
在文言文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降低对于知识的陌生感和排斥感,并在良好的阅读氛围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实现文章知识和具体情境的紧密连接,构建起较为具象的印象,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在创设情境时,教师既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情境创设,也可以运用实物或多媒体等方式模拟情境,更可以邀请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打造自己的情境。
例如,在教学《桃花源记》的时候,教师在进行本课教学时,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展示一小段自然景色作为背景,并辅以较为舒缓自然的音乐,帮助學生在进行有感情的阅读和文章拆解时,有更贴合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在较为逼真的情境环境中理解陶渊明写作时的心情和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在学生沉浸于所描绘的景色时,教师可以适时的暂停播放,帮助学生更能充分理解文章最后刘子骥寻而不得的失落心情。
(三)进行课后比较阅读
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行为不应只停留在课上教学环节,教师要通过对于学生的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课下活动时间进行文言文的比较阅读,找出两篇或两篇文章以上相似和不同之处,以此提升阅读策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锻炼学生的阅读技巧和能力。
例如,在教学《诗经二首》的时候,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在课后对《关雎》和《蒹葭》进行对比阅读,先请学生梳理两篇文章的行文结构,看文章采用的表达方式符合哪一时期的风格,是否有类似的知识储备,再请学生试着寻找文章中关于同一事物或同一景色的描写的不同之处,如“伊人”和“淑女”之间的选词精妙之处,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既加深理解又学习到文言文选词的凝练手法,积累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对于语言美的鉴赏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环节中的重要部分,学生通过对文言文教学中提前预习,可以简单梳理文章结构,扩充背景知识和信息,并在教师打造的教学场景中丰富自己对知识的认知与了解,达到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的目的,并通过课后的延展阅读部分进行知识的扩充与提高,在完整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个人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马丽丽. 探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 学周刊,2016,10(10):138-139.
[2] 许殊红. 试分析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 新课程导学,2016,000(006):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