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史记—孔子世家》中《文王操》音乐作品认识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世家》详细地记述了他的生平活动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
  孔子一生都有着极高的政治热情,即使在他遭到打击、排斥、嘲讽、甚至围困的时候也仍然不减。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不辞劳苦,用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奔走游说。虽然到处碰壁,但仍执着追求。文章用了相当篇幅,真实地记述了孔子一生的政治活动,写得生动具体、形象逼真。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私人授徒讲学的第一人。在他之前,学在官府,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把教育对象扩大到了平民,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实在是个创举,为古代的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文中对孔子的办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作风,都有全面地描写,突出地表现了这位伟大教育家的风范。
  孔子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修养,以及他在整理和传播古代文化典籍方面的功绩。他整理和编纂过《诗》、《易》、《礼》、《乐》、《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并且将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从而对这些古文献的传播和保存作出了杰出贡献。
  孔子一生的事迹很多,头绪也很纷乱,但司马迁在这篇洋洋近万言的文章中却记述得线索清楚,有条不紊,而且重点突出,在记述故事的同时,注意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从而较全面地展现出了孔子的形象和精神风貌。
  据《史记》和《韩诗外传》记载,孔子曾向春秋时期著名乐师师襄子学琴,所学之曲正是《文王操》。后人在试图恢复还原《文王操》时,便将琴曲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主体由周文王变成了孔子,故后来的《文王操》被认为是赞颂孔子德行的曲子。
  古代中国人以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的儒家理念对于理想社会和理想人格的颂歌,其内涵深邃博大,旋律丰富感人,无愧为古琴曲中的经典之作,聆听此曲后,一种仰慕的、崇敬的心情油然而生。
  第一段
  古琴以空弦低音一字一音奏出,庄严,肃穆,宏伟。琴声引导我们进入两千年前的时空,古代文王、孔子这些伟大的圣贤出现在眼前……不是宗教,犹如宗教,这里有古人的崇拜之情;高山、峻岭、古代的图腾……开始的空弦犹如撞击的磬钟之声,硕大无朋的磬钟、厚重的音响、色彩…… 以上是一段前半部分的音乐,在全曲中有“引子”的作用,一段后半部分出现一些不完整的音调,这是琴曲最初旋律的显露。
  第二段
  一段亲切的旋律较完整地出现,富有歌唱性,这一段旋律和它的变化在全曲的二、三、四、六段里出现,是全曲最重要的音乐主题。音乐中温暖、坦然的情感,很好地表达了儒家的“仁爱”的思想,一种发自内心的博大的对人的爱,丰富的人情感的表达自此开始。
  第三段
  开始是平静的空弦为主的音调,这是段落最初的导入部分,也是以后段落惯用的结构方式(在传统的曲式中称作“合头”),简单的音乐营造了一种平和的气氛,音乐的变化、发展、新的音乐材料的进入都在这种气氛之中逐步开始。全曲最初呈示的旋律在这里渐渐作变化发展、深化,旋律在勾画一幅幅美好的图景,其中有人类生活环境的美,也有美好的图景后面蕴含的人性人情之美。段落中部有个情绪上的小高潮,像是为某种美好的理想境界所激动,音乐的节奏、音乐的情绪都开始有较大的流动,激情、起伏、跌宕……画面比以前有更多的的动感。
  第四段
  带有过渡性质小段落。旋律在低音区进行,音乐性格醇和、温厚、柔情。这里是第三段音乐小高潮后短暂的迂回,象是音乐行程中一次逗留,回首顾盼。
  第五段
  出现了新的音乐材料,这一段音乐抑郁凝重,富沉思性,是人类生活中的种种疑惑、不解,是对大千世界的问诘。音乐在低音区进行,音调中不时有变化音出现……音乐由旋律性、歌唱性变为吟诵的语气,节奏自由跌宕,在思考,在自语……。这一段音乐从形式结构和音乐情绪上体现了儒家理性思考的一面,是人对自己内心、对宇宙深刻的思考,从而对人类生活的社会的关切。段尾又引至豁然清旷之境。
  第六段
  凝重的音乐气氛至此复而舒畅、柔美,这一段音乐具有歌唱性和抒情的性格。
  第七段
  泛音段,与前段音色对比鲜明,予人以超脱、清新的美感。犹如进入一个神奇的境界,人类对美好的追求寄托于神仙生活的地方,我们看到祥云的飘舞、仙鹤在缓步、麋鹿在游走……
  第八段
  音乐材料又回到第五段材料的变奏,其语气如苦思,如追问,深奥曲折,又象看到文王在“有所穆然深思”、“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他在深思人类的理想的社会和理想的人格。曲尾的泛音终结句使整个乐曲复归于静穆、安详。再次给人们呈现一位圣贤文王的形象,他伟岸、目光深远、心胸博大,予人以无限的崇拜之情。
  司马迁写历史人物,暗含爱憎褒贬的的感情,有较为鲜明的倾向性。他对孔子的向往和景仰,也在文中处处流露了出来,加之引用了大量孔子的原话,用孔子自己的语言来表现其人,不仅使孔子形象具有真实感,而且也使人觉得亲切感人。
  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一连学了十天,也没增学新曲子。师襄子说:“可以学些新曲了。”孔子说:“我已经熟习乐曲了,但还没有熟练地掌握弹琴的技法。”过了些时候,师襄子又说:“你已熟习弹琴的技法了,可以学些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乐曲的感意蕴,可以学些新曲了。”孔子说:“我还没有体会出作曲者是怎样的一个人。”过了些时候,孔子肃穆沉静,深思着什么,接着又心旷神怡,显出志向远大的样子。说:“我体会出作曲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他的肤色黝黑,身材高大,目光明亮而深邃,好像一个统治四方侯的王者,除了周文王又有谁能够如此呢!”师襄子恭敬地离开位给孔子拜了两拜,说:“我老师原来说过,这是《文王操》呀”。
  学思结合就是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孔子强调学是求得知识的源头,通过博学、好学、多闻、多见获取大量感性知识,同时又认为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上,还必须强化思维活动,把从博学、多闻、多见得来的知识作进一步的思考,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必须加工提炼,通过分析、整理、归纳,提高到理性认识,他的名言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这就是说,如果只学而不思考,团囤吞枣,纵然是海闊天空,也难免一知半解,茫然困惑;反之,仅限于思考而不以所学为根据,则必将陷人空想无益的危险境地。所以他又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在他看来,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学思结合就是力求学一以贯之。这种学、思并重的学习方法是很有进步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孔子还认为,在学与思求取真知的过程中,切忌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就是决不要主观臆想,不要作绝对化的断定、不要固执成见,不要自以为是。这种实事求是、充满辩证法的治学态度,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孔子本身就是学思结合的典范。
其他文献
摘要:如何引发孩子们学习书法兴趣。1.环境渲染增进写字气氛。2.课前做到两个心中有数。3.音乐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4.在成功的激励中培养兴趣.  关键词:环境渲染;写字气氛;写字习惯;写字兴趣;书写技巧;书法兴趣  为了了解当前小学生积极和消极的学习心理状况,根据不同年龄和学生的个性,采用不同的教学发展,以后在教学中要实施发展一些快乐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写好中国字。  写字
期刊
1、接发球效果对比研究  1.1接大力发球效果对比分析  中国队与美国队、巴西队自由人接大力发球效果差异的数据统计表。中国队自由人与巴西队自由人到位率一致,但中国队自由人发挥更稳定,标准差仅为0.71。中国队自由人接大力跳发的到位率100%,美国队自由人到位率60%,中国队比美国队到位率高但是没有美国队自由人发挥的稳定,中国队员的接发球基本功比较扎实。  1.2接飘球发球效果对比分析  巴西队自由
期刊
摘要:在我国美术学院,一直以来都侧重于学生审美认识的教育,而忽略了对学生自身绘图水平的教学,我们不能将对学生绘图水平的教学抛之脑后,因为学生自身的绘图水平很大程度的影响着他的审美观念。在全篇文章里,对学生绘图水平教学的必要性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同时鼓励现代美术学院能够注重对学生绘图水平的教学,因为通过绘图水平的提高可以整体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  关键词:绘画技术;美术教育;建构性意义  很多美术学院
期刊
摘要:“花”意象根植于中国文化的土壤,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与精神价值。中国自古以来无论是在咏物还是在绘画上,“花”都是一个重要的大类。甚至在传统花鸟画的八大类别中,将花卉作为单独一类,由此可见,“花”有着超越时代的思想艺术价值和丰盈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本文旨在探究广西区花市花在漓江画派花鸟画中的表现研究。  关键词:区花市花;漓江画派;花鸟画;表现研究  一、“花”在花鸟画中的表现与价值  “花”最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现代艺术形式也逐步的朝着多元化的领域所进步,作为人们艺术中具有较高领域的一项艺术,陶瓷雕刻艺术也受到了当前艺术领域的冲击,面临了较为艰巨的考验。因此,相关人员应在传统陶瓷雕塑艺术的基础上,探索出新型的发展特点,使其形成更具有代表性的特点。本文将针对在现代艺术多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陶瓷雕塑艺术的特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  关键词:现代艺术;多元化发展;陶瓷雕塑艺术;特
期刊
摘要:峡谷风景的意象植根于中国山水画的土壤中,其独有的审美意蕴与精神价值在中国山水画中有着很好的表达。而中国山水画又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自己独立的绘画美学体系,在世界绘画艺术中,代表着东方而独树一帜。从中国山水画的本质看,注重的是主体的内在精神,追求的是一种气与韵、神与形和情与物的统一。在中国山水画中,对峡谷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摹,我们还能读到画家的精神诉求、内心表白、人生追求,山
期刊
摘要:在初中的语文教育中,作文的占比较重,它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初中生提高阅读能力和善于观察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如何做好初中语文作文的教育工作,培养初中生学习和掌握作文的能力和应用,便成为初中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任务。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初中语文作文在教学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有效对策,从而提高初中语文作文的教学效率,使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关键字:初
期刊
孔老夫子说:“在人生中第一要做的不是画画,第二要做的也不是,第三也不是,第四也不是……是最后才做的事。”但我对画画是一种割舍不掉的情怀。  绘画在中国画论中简称画,绘和画原本都是动词,绘的本义是用五彩丝线在丝绸上刺绣图案,在金文中的本义是划分田地,绘画形成的画面简称图。传统绘画的起源与发展是与整个华夏文明的起源与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新石器时代,中原大地上诞生了丰富的彩陶文化,而传统绘画的最初曙
期刊
摘要:死亡作为文学创作的重要母题之一,在安娜·阿赫玛托娃与沈从文的作品中均大量出现。通过具象分析两位作家创作中具代表性的死亡图景,从而对死亡主题书写的背后本质进行探源,对比分析两位作家对死亡主题的消解与建构心态。  关键词:阿娜·阿赫玛托娃;沈从文;死亡主题;消解;重构  安娜·阿赫玛托娃与沈从文都是蜚声海外的世界级文学大师,两位作家尽管身处不同国度,却执笔于个人遭际而后自觉地对祖国和民族的灾难进
期刊
摘要:鲁本斯是西方绘画史上一位杰出的画家,是巴洛克艺术在绘画领域的集大成者,其作品形象生动,色彩华丽,装饰性强,往往有一股澎湃的动势。本文通过结合鲁本斯的经典作品,从构图、造型、色彩三方面来阐述其精湛的绘画艺术语言。  关键词:鲁本斯;巴洛克;绘画;艺术语言  巴洛克艺术最早诞生于16世纪末的意大利,在绘画、建筑、雕塑等方面成就突出,17世纪在佛兰德斯、荷兰、西班牙、法国、英国发展成熟,影响深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