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课程认识、课程能力及其发展路径

来源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nan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设计者,又是实施者、创新者。教师只有正确认识、理解课程,在自主研发、合作实施、分步推进思想的指导下,聚焦课改视点,突出骨干重点,选准研发起点,集体攻克难点,创生文化亮点,才能提升自己的课程执行力、课程目标定位能力、课程资源开发能力、课程实施能力和课程评价能力。学校课程建设因此才能与学校文化共生,并真正体现出学校文化特色。
  【关键词】课程认识;课程能力;发展路径;学校文化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1-0023-03
  【作者简介】陈卫东,江苏省张家港市泗港小学(江苏张家港,215638)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课程是什么?学校课程是什么?课程能力又是什么?课程与课堂、学科、社团活动、特色项目等有什么区别?教师亟须厘清以上概念,提高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践行先进的课程理念,提升自身课程实施能力与效果。否则,云里雾里,跟着感觉走,恐怕课改就只能永远在路上迷茫,欣赏不到一路“美好的风景”了。
  一、教师的课程认识
  (一)课程认识
  近年来,笔者借外出督导或听课学习之机,对一些学校的教师进行了随机性的访谈、问卷,发现有不少教师对课程概念、内涵认识不清晰,当被问到“校本课程总的名称是什么,开发了哪些主要课程?”的问题时,部分教师对课程的模糊认识大概有以下五种情形:
  1.认为文化即课程。如河阳文化、长江文化、东渡文化等。利用地方丰厚的文化资源开发课程,固然是很好的经验,但是笼统地将地方文化资源生搬硬套,不加选择和改造,即便改编成了适合学生的教材,也替代不了学校课程。课程不仅仅是教材,也不等同于文化,而是文化引领课程,课程支持文化。
  2.认为课堂即课程。如“有效课堂,情趣教学”“生态课堂,和谐共生”“智慧课堂,美丽教育”等。课堂是课程最主要的实施渠道,但课堂涵盖不了课程,课程还包括课堂以外许多东西,如活动、环境、生活、交往等。
  3.认为学科即课程。如综合实践、班会课、少先队队会……“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这通常被称作广义的课程;狭义的课程则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1]国家规定学科固然可以成为一个课程,即“学科课程”,但课程还有“活动课程”“环境课程”等,因此学科也涵盖不了课程。
  4.认为特色项目即课程。如贝贝足球、花样跳绳、中华武术、国际象棋、少年举重……这些特色项目做到精致也许是一门课程,但仅仅是许多课程中的名目之一,构不成真正的课程体系,除了特色课程以外,学校应该还有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等,从而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5.认为社团活动即课程。如学校开设的对称剪纸、毛笔书法、拉丁舞、琵琶、科技模型等社团活动。这些社团活动、少年宫活动如果缺乏完整的课程体系、系统的课程计划,这就算不上真正的课程。如果纳入了学校课程体系,有系统的实施计划、目标,那么可以视作“活动课程”。
  诸如此类模糊不清的认识颇多。概括起来说,就是有的把课程概念泛化了,有的把课程内容窄化了。尽管不少教师的课程意识在渐渐增强,但是对课程的认识与理解还有偏差。由于理解的偏差,导致课程实施偏离课标,甚至出现课程实施虚化、弱化现象。学校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并没有真正激活全体教师自下而上的草根运动,“设计理念高大上,走进课堂老腔调”“穿新鞋,走老路”,根本原因在于教师还没有真正认识课程。
  (二)认识课程
  课程是什么?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课程是跑道,把孩子带到生命成长的高速路口,看到更远的地平线;课程是窗口,让孩子呼吸到新鲜多样的空气。“学校课程不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门类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学校个性化培养目标指引下,整合学校多方资源,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专门设计的课程,是学校独有的课程体系。”[2]可见,课程是“国家要求、学生需求、学校追求”的综合体现,因此,学校的课程建设要着力体现以下基本目标和理念:
  1.基于学校,国家课程校本化
  国家课程具有国家意志,是面向全体学生,必须完成的基本任务,要高质量的实施,这是学校课程的基石,可以称之为基础课程。在此基础上融合地方、学校等多方资源,并优化三级课程之间的结构比例、时间空间的关系,切合学校、学生实际,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文化个性,这便是基于学校的国家课程校本化。
  2.基于儿童,学校课程个性化
  学校课程重在形成独有的结构、体系,着力凸现学校良好传统、品牌优势和文化特色。有了个性化的课程,才能实现学校个性化的培养目标。基于儿童需求,课程内容具有丰富性;基于儿童学习方式、思维方式,课程设计兼具娱乐性;基于儿童差异发展、个性发展,课程必然需要多样性。学校课程强化基础性,增加丰富性、娱乐性、多样性,以满足各种类型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差异化发展。
  3.基于生长,课程实施多样化
  教师绝不能把课堂教学作为课程实施的唯一途径,除课堂之外,学生的活动、生活、环境、交往等都可以作为课程实施的渠道来进行有效开发。同时,课程实施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可以在课程目标、理念指引下,创生新型的课堂教学。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课程也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发展的——或在传统文化中寻求遗传基因,追求繁衍式生长,或在特色文化中寻求发展机遇,谋求滚动式(滚雪球式)生长,或在优化组合中寻求最佳方案,实现梯级式生长。
  二、教师的课程能力及发展路径
  (一)课程能力
  课程能力是指教师基于课程知识与技能的,直接参与课程开发、整合、实施、评价等活动运行及其成效取得的能动力量。[3]从课程实践角度看,教师的课程能力包括课程执行能力、课程目标定位能力、课程资源开发能力、课程实施能力、课程评价能力等五大要素。   1.课程执行能力。所谓课程执行能力是指教师在学校总课程“顶层设计”的导航下,在执行总课程计划时,在落实总课程目标和理念的基础上,自主研发适合自己和学生的分课程、小课程,最终实现学校总课程育人目标。每位教师在开发课程时,必须观照到学校的育人目标、学校的总课程。课程的执行能力是教师能否将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落地生根”的最关键的能力要素。
  2.课程目标定位能力。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和教学的基本规律,围绕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个基点,制定出培养学生“必备的品格和关键的能力”的课程,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适切的课程标准。它体现着学校的育人目标,是教师课程能力中十分重要的能力要素。
  3.课程资源开发能力。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与经验的重组、加工、选择与整合上。围绕课程目标,开发出学生能够分享的课程内容与课程空间。教师可以在学科内进行有机整合,可以在学科间进行互相重组,也可以在学科外进行拓展延伸。这是课程能力中最重要的一项能力,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国家赋予教师的一项特有的权利与义务。
  4.课程实施能力。课程实施能力即教师在课堂内、课堂外就确定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用恰当的方法与策略组织教学实践的能力。这种教学实践能力超脱于一般的课堂教学能力,需要教师课内外结合,在儿童生活中整体推进,全方位实施,也需要教师之间配合协作,围绕共同目标协同实施。课程实施能力直接影响着课程实施效果,它是教师最核心的课程能力要素。
  5.课程评价能力。课程评价能力对教师而言,就是对开发的课程从设计到实施再到效果的自我评价能力。其中课程效果的评价能力包括课程对改变学生的学习状况、生存状况进行评价的能力以及对教师自身影响进行反思的能力。它是影响课程实施和变革的重要变量。
  课程能力与教学能力之间是一种包含关系,教学能力属于课程的实施能力。[4]课程能力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比教学能力更为深厚、广阔。从教学能力到课程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前学校课程改革工作的重点、难点。
  (二)课程能力发展的实践路径
  教师课程能力的发展需要专家的引领和学术的支持,需要经历自主研发的实践体验、合作研讨的思考争辩和分步推进的长远过程。这种能力绝非一蹴而就,其基本路径主要有以下五条:
  1.以专家论证、教师认同为旨,聚焦视点
  闭门造车、关门办学只能使自己坐井观天,囚禁在思维的牢笼里面挣扎。课程如何做,还是需要传统的“请进来”“走出去”。学校必须邀请省内外权威人士、课程专家莅临现场,进行专题讲学或课程论证,聚焦课程目标理念、结构体系、资源整合等视点,与教师直面交流,以指点迷津。同时由专家对建构的学校课程进行可行性论证,组织教师学习消化,以获得专家的学术支持,得到教师的基本认同。通过“借脑”,走出思想和思维的误区,引导学校课程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当然,“借脑”不是拿来主义,不是照葫芦画瓢,而是要结合自身实际,批判性地吸收,创造性地开发,个性化地发展。
  2.以骨干行动为先,突出重点
  教师做课程研发远比课堂教学要难,开发课程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因此,我们学校专门设立了课程研发工作室,校长亲自参与,成员全部由分管领导、骨干教师组成。首先,做好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接着让骨干教师引领普通教师参与实践,这是突出重点教师。同时,根据学校实际实力,让骨干学科、优秀团队(年级组、备课组、课题组)先行,以此学科带动彼学科,此团队带动彼团队,最终实现全科全员推进的局面,这是突出重点学科。其次,做强学校特色课程,在“名”“特”“精”上做文章,寻求更大的突破,实现以此课程带动彼课程,这是突出重点课程。突出重点教师、重点团队、重点课程,能够起到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促进学校形成“课程共同体”。
  3.以实施微课程为始,选准起点
  对普通教师而言,做课程尽量从微课程入手,大课程反而做不深做不透,反而消耗更多的精力。教师完全可以选取学校课程中的一个分支,在母课程下研究其“子课程”甚至“孙课程”。这样研究起来容易突破,收获成就感。如语文学科,开发的微课程着实丰富,有绘本阅读、经典诵读、科学认读、日记长跑、儿歌童谣、地方语言与普通话、小记者与播音主持、演讲与辩论、硬笔习字、毛笔书法等,根据教师各自的特长、爱好进行拓展开发。数学学科开发的课程也不少,有口算长跑、数学游戏、数学故事、七巧板、思维画(思维导图)、作业资源库、错题集等。课程“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起点低,目标高”。起点就是一块起跳板,选准起点,才能跳得高、跳得远。
  4.以沙龙、研修为本,攻破难点
  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课程建构中必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资源如何开发、整合,模块如何搭建,时间(课时)如何合理分配,棘手的问题如何解决。只有通过沙龙、研修,才能实现思维碰撞,产生解决困难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如我校近两年坚持开展课程沙龙和集中研修活动十余次,围绕课程能力五大要素,一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但形式多样,如分组讨论式、交流汇报式、点评培训式、主题沙龙等,研修活动为教师做课程、做研究,扫清了一个又一个的障碍,从而增强了教师课改实践的信心和决心。
  5.以培育文化为上,创生亮点
  “学校个性、文化传承与校本课程三者彼此关联。学校个性基于学校文化,而学校文化包括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化的传承、创新与文化个性主要通过课程来实现和彰显。”[5]可见,学校课程是学校文化个性生长的土壤。课程文化如何生成、生长?提升教师的课程能力是关键,教师毕竟是学校的第一生产力。如我校近30年的苏州市篮球传统项目是学校的龙头课程,在原有的篮球精神、篮球教材、篮球技能训练及考评机制等课程基础上,正在研发篮球游戏、篮球名人故事、篮球赛美丽主场设计、篮球歌曲(含篮球宝贝舞曲)、经典篮球赛场等,目的是使传统课程更创新,特色课程更有趣,提高教师的课程能力,挖掘教师的课程创造性。
  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设计者,又是实施者、创新者。发展教师课程能力要经历认知内化、反思转化、研究外化、培训深化、理论支撑、专业支持等过程,从教师内部机制到教师外部机制做好“两手抓两手硬”。教师只有正确认识、理解课程,在自主研发、合作实施、分步推进思想的指导下,聚焦课改视点,突出骨干重点,才能提升自己的课程执行力、课程目标定位能力、课程资源开发能力、课程实施能力、课程评价能力。学校课程建设也因此才能与学校文化共生,并真正体现出学校文化个性、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67.
  [2]杨文娟.学校课程建设背景下的教师课程能力提升与教学行为改进——以常州市实验小学的课程改革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6(Z1):21-26.
  [3][4]田秋华.论教师的课程能力[J].课程·教材·教法,2013(8):24.
  [5]杨九俊.学校个性、文化传承与校本课程[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6(2):28-29.
其他文献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美国对其贸易政策如全球多边贸易和地区贸易以及出口、网络贸易等方面做出了调整.自由贸易政策从全球主义退到了地区主义,同时贸
恩智浦半导体公司于2007年底在上海举办的首届恩智浦杯创新设计大赛颁奖典礼上,十支学生团队的创新设计脱颖而出,分别被授予了奖项。一等奖则是由重庆大学的“基于嵌入式的微型
分别采用TARCH 和EGARCH模型,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上海股市收益率的波动特征,验证了信息对股票收益率非对称性的影响,并指出了杠杆效应的存在.
论述了西方理性主义经历的道德理性、工具理性和有限理性三个阶段,探讨了理性主义的未来发展方向.
从市工商局获悉,国家工商总局日前专题研究了《天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促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意见》,同意支持有关政策。
【摘 要】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课程和活动,有效地推进书法教育的发展。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确立了书画特色发展思路,通过强化学校书法特色建设,构建强有力的书法文化磁场,精心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书法特色活动,形成了书法文化厚实、书法气息浓郁、书法生态优良的育人环境。  【关键词】核心课程;活动;科研;管理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
2005年上海市茶业职业培训中心先后举办初级茶艺师班5个,中级茶艺师班4个,高级茶艺师班2个,初级茶叶审评班1个,中级茶叶审评班1个,总计学员380人次,经考核,平均合格率达93.6%。全国专
【摘 要】创设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以小组建设、项目组制度和主题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引导中学生学习掌握公民素养的相关知识,并能自觉地把意识自觉转化为行动自觉,进而使自身的公民素养得到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班级文化;团结合作;责任;道德  【中图分类号】G4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2-0017-02  【作者简介】吕丽,江苏省常州市北环中学(江苏常州,2
在分析了企业分销网络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优化设计模型.该模型是一个混合整数规划模型,给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