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在信息素养视角下,提出了培养大学生检索技能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信息素养;构建主义学习;检索技能;文献检索课
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在现代信息技术、通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看书的变成了刷微博、上微信,系统的阅读也变成了碎片式阅读。同时,信息的产生方式也由计算机代替了原来的手写。当网络上的各种应用,如文学网站、各种论坛、网络新闻、博客、微博、微信等兴起的时候,信息量便呈现出爆炸式增长,且时效性越来越强。因此,全面及时获取信息知识已经成为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缺乏信息检索和利用的知识和能力,将会被时代所抛弃。而当代大学生作为时代最具有生命力、学习力、创造力的人才,必须具备很强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才能在竞争愈加激烈的社会上争取重要的一席之地。
文中从信息素养的角度出发,试图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提出培养大学生信息检索技能的途径和几点建议。
一、信息素养的概念
信息素养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Pau.l Zurkowski)基于1974年提出的,并概括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其含义包括对传统文化素养的延续和拓展,对信息源及信息工具的了解和运用,同时也包含对信息筛选、检索、评估、组织、处理的技能等[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素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992年,oyle在《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中,再次对信息素养的概念作了详尽表述:“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认识到精确和完整的信息是做出合理决策的基础;能够确定信息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检索方案,以包括基于计算机的和其他的信息源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的应用,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以及在批判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
了解信息资源,掌握并会使用工具书和各种技巧检索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素养的一项中心内容,亦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一种技能。为此,文献检索技能的培养理应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信息检索的概念
信息素养教育要使人们具备娴熟的信息检索技能,信息检索是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信息检索技能培养应以信息素养为导引。
(一)信息检索的定义
广义的信息检索 (Information Retrieval),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的信息过程,所以它的全称又叫信息的存储与检索(Information Storage and Retrieval)。狭义的信息检索是指从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信息查寻(Information Search或Information Seek)[2]。
信息检索包含的内容
1、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人对信息敏锐的感受力、判断能力和洞察力。或者说,信息意识就是人的信息敏感程度,通俗地讲,就是面对不懂的东西,能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并知道到哪里,用什么方法去寻求答案[3]。
2、信息源
信息源是人们在科研活动、生产经营活动和其他一切活动中所产生的成果和各种原始记录,以及对这些成果和原始记录加工整理得到的成品都是借以获得信息的源泉。信息源内涵丰富,它不仅包括各种信息载体,也包括各种信息机构;不仅包括传统印刷型文献资料,也包括现代电子图书报刊;不仅包括各种信息储存和信息传递机构,也包括各种信息生产机构。
具体地说,按不同的标准分类,信息源也可以分为不同种类。按文献载体分,可以分为:印刷型、缩微型、机读型、声像型。按文献内容和加工程度分,可以分为: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按出版形式分可以分为:图书、期刊、报纸、研究报告、会议信息、专利信息、统计数据、政府出版物、档案、学位论文、标准信息。
3、信息获取能力
信息获取能力是指人们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并有效判断和评价信息的能力。
判断信息获取效率有两个指标,即查全率和查准率。查全率=被检出相关信息量/相关信息总量×100%,查准率=被检出相关信息量/被检出信息总量×100%。4、信息利用
信息利用即是利用所获取的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并不断创新。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结果越好,信息利用能力越好,反之,信息利用能力越差。
(二)大学生信息需求简析
多年以前,只要考上大学便意味着有了铁饭碗,甚至是远大的前途。而现在,社会各方面的飞速发展,大学生也面临越来越多、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就业、继续深造、各类证书考试信息等,已经成为大学生非常关注的信息。总的说来,现在的大学生信息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4]:
1、生活类信息。这类信息的需求者主要是新入学的大一新生,他们初来乍到大学校园,如何适应大学生生活成了他们首先要面对的问题。特别是现在大学生吃饭地点不再只是学校的食堂,学校周边热闹繁荣的各类餐馆也成为他们的重要去处。因此,首先怎样获得校园及其周边的生活学习信息,以便更好地打理好自己学习之余的生活,成为大一新生首要需求。同时,高校的各种社团、讲座等基础信息也是大一新生需要的重要信息。
2、各类考试信息。应试制度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考试。专业科目考试,各种英语等级考试、出国英语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资格考试以及时下受人追捧的公务员考试等,几乎成为每个大学生的必考科目。
3、考研信息。面对大学本科生就业率仍然很低的情况,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因此,各种考研信息成为大学四年级学生特别关注的对象。 4、就业信息。大学毕业生对就业信息的需求更是强烈,多一份信息就多一个机会,对每个就业信息,都有成千上万的毕业生趋之若鹜。
5、学术信息或专业知识。这类信息理应成为当代大学生最需要的信息。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唯有学有所成才能成就光明的前途。
6、休闲娱乐信息。新闻信息、视频音频信息、休闲娱乐型期刊等,也是当代大学生非常关注的信息。
(三)大学生信息获取利用的途径和方式
当代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的理念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一,信息查询手段已由手工方式向计算机方式转变;其二,文献阅读习惯已由纸质文献向电子文献转变;其三,所利用的业务部门已由书架式藏书阅览室向无纸电子阅览室转变。可以说,以上三大转变是当代大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的主要倾向与特点。
搜索引擎以其简单易用的特点,成为大学生首选的信息检索工具。其次,固定网站,如获得新闻信息的新浪网站、搜狐网站,如获得视频信息的优酷土豆网站、我乐网站等,也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图书馆的纸本资源和数字资源,则成为大学生最为重要的获取信息的途径。
三、构建主义学习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5]认为,学习是一种构建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而获得知识。因此,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构建”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将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而且要求教师及其设计制作的课件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构建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在理科教学领域中逐渐流行起来,成为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主流理论。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构建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然后详细地阐述构建主义的教学理论,包括知识观、学习观、教师观和课程观。最后根据构建主义理论对当今的物理教学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现在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教育实践中。检索技能作为一种理论与实践特别紧密结合的学科,应用构建主义理论来指导其教学,则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四、信息素养视角下的大学生检索技能构建
检索技能则是指具备找出所需要信息的技巧和能力。一般来说,检索的技巧包括的内容有:截词、通配符、运算符、检索字段语法、禁用词等,主要通过理论讲解为主、实践操作来巩固的教学方法。检索能力则是通过检索技巧实施检索并找到所需要信息的能力,在学习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反复大量的实践来达到目的。
在高校,大学生的检索技能构建主要通过文献检索教学课程来实现。
构建主义学习指导下的文献检索教学课程,要求大学生必须明确学习目标、学习的内部过程、学习的控制、学习的社会性、学习的情景。因此,高校的文献检索教学课程必须在这几方面给学生做出引导。学生的学习目标对应于教学目标,学习的内部过程对应教学方式,学习的社会性则要求转换教学模式,学习的情景则要求教学必须在实际情景中实施。归纳起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6-8]。
(一)明确教学目标,改革教学内容
一般来说文献课的教学目标应体现在四个方面:增强学生的文献信息意识,使学生具有检索文献的技能,使学生具有分析、加工、评述、利用文献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特别地,结合大学新生的需求,文献课的教学目标还应有使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实现从学习繁忙目标明确的高中生活到多彩多姿的大学生活的顺利转换。
以清华大学为例,从2002年开始,他们便开始了新的大学课程体系改革,制订了新的培养目标,强调素质教育、自主学习、独立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新的教学计划要求优化课程设置,减少课程学时和学分,减少必修课,加大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在这种情况下,文献课由原来的必修课变为了全校性选修课。这意味着文献课能存在与否将取决于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需求。鉴于文献课教学在目前发展形式下表现出种种不适应性,其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只有改变教学观念,拓展教学内容,以质量取胜,文献课最终才能在优胜劣汰的大环境中得以生存发展。
事实上,文献检索课教学应该贯穿整个大学课程的始终,因为不同年级的同学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专业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内容的安排也应该富于多样化,应该随着大学生的需求变化而变化。除讲解文献检索的基础知识和各种学术信息的检索技能外,面对大一新生,文献检索课老师应该多给他们与校园生活相对应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一定是文献型资源,也可以是来自高年级学长们的经验之谈;而针对大四学生,应该多介绍考研和就业方面的信息以及指导。针对大四学生和研究生,应讲解获取毕业论文或设计的开题、毕业论文的撰写等相关信息的技能。同时,在有的高校图书馆,还有教育部或科技部科技查新站,这些高校还可以将科技查新相关内容引入教学中,更能让学生对信息检索有更为系统和专业的认识。
因此,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分层次的,教学目标不能只传授学术信息的检索,更要授予他们获得解决实际生活难题信息的技能。
(二)问题驱动式教学
结合文献检索课程的特点,应将探究式学习模式引入文献课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对科学探究所给出的定义,它不仅指科学家们用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活动外,也指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获得知识,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
探究的本质就是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因此问题是探究式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元素,或者说,探究学习就是问题驱动式学习。学生正是通过解决这一个个问题,来掌握知识培养技能的。可以说设计合适的“问题”是实现教学意图的关键,这也是在文献课中开展探究式学习时,作笔者颇费心思的一项工作。 (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大学生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则要求文献检索课程也应针对不同的信息以不同的教学模式展现。除了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外,还应有专业课堂嵌入文献检索模式(或称嵌入式)、小组协作式。
1、嵌入式
如前所述,大学生的检索技能教学应该贯穿到整个学习的始终。具体也表现在,大学生的很多专业课程,在讲解某个知识点的时候,可以穿插相应的文献检索教学,以便让学生对这个知识点有更为立体的认识。这种以知识点(或问题)为出发点,在课堂上嵌入文献检索的教学,对大学生的检索技能构建尤为有效。2、小组协作式
小组协作式教学模式,即学生以小组协作交流的方式实现自主学习。小组成员就某一课题通过网络学习和研究,就检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技巧进行共同讨论,并在小组内进行总结和评价,最后由教师对小组的检索研究情况做出点评,并提出改进意见及进一步要求。在此过程中,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学生则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发现和探究者。
(四)与实际相结合,在实际情景中学习提高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因此,只有理论的学习无疑是无效的,必须重视在实践中学习提高。
在信息检索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实践往往就是一个个案例的讲解。案例的设计应根据课程的特点,突出教学的直观性,抓好实践环节,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当的案例和实际课题检索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基于检索课题的案例教学是一种基于解决问题的问题驱动式的教学模式,教师设计出完整的案例后要通过使学生课前观看、分析案例、分组讨论、实施检索过程、总结评论案例等步骤来组织实施。教师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案例的主题思想,了解与案例相关的信息源的特点,根据要求选择恰当的信息源,制定合理的检索方法与检索策略,把案例中的内容与相应的检索理论、检索原理和具体的检索方法连接起来。这种“授人以渔”的教育模式,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结语
学无止境,现在的激烈的社会竞争更加要求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面对现代社会日益呈指数级增长的信息量,掌握检索技能,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获得多而优的信息,则成为学习的首要任务。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最具生命力、创新力的一个群体,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掌握良好的检索技能则显得尤为重要。文献检索课作为高校重要的基础学习课程,日益担负起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提高检索技能的重要任务。笔者以构建主义理论为指导,在信息素养视角下,提出了对高校文献检索教学课程的几点建议。然而,信息素养的培养、检索技能的提高绝不只是各所高校关起门来各行其是,随着信息联盟的兴起,也应重视各高校之间的联合,集各家之优势努力培养信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信息素养.百度百科.访问日期2013-10-16.
[2]信息检索.百度百科.访问日期2013-10-16.
[3]信息意识.百度百度.访问日期2013-10-16.
[4]莫振轩.大学生生信息需求研究综述[J].图书馆学研究,2006(9):57-60.
[5]构建主义.百度百科.访问日期2013-10-16.
[6]朱永武.浅析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与信息检索课教学改革[J].现代情报,2007(8):206-208.
[7]孙平,曾晓牧.从文献检索课走来向信息素养教育走去[J].图书馆论坛, 2006,26(6):252-255,261.
[8]朱晓丽.基于信息素养培养的研究生文献检索课教学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 2011(12):62-65.
【关键词】信息素养;构建主义学习;检索技能;文献检索课
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在现代信息技术、通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看书的变成了刷微博、上微信,系统的阅读也变成了碎片式阅读。同时,信息的产生方式也由计算机代替了原来的手写。当网络上的各种应用,如文学网站、各种论坛、网络新闻、博客、微博、微信等兴起的时候,信息量便呈现出爆炸式增长,且时效性越来越强。因此,全面及时获取信息知识已经成为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缺乏信息检索和利用的知识和能力,将会被时代所抛弃。而当代大学生作为时代最具有生命力、学习力、创造力的人才,必须具备很强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才能在竞争愈加激烈的社会上争取重要的一席之地。
文中从信息素养的角度出发,试图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提出培养大学生信息检索技能的途径和几点建议。
一、信息素养的概念
信息素养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Pau.l Zurkowski)基于1974年提出的,并概括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其含义包括对传统文化素养的延续和拓展,对信息源及信息工具的了解和运用,同时也包含对信息筛选、检索、评估、组织、处理的技能等[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素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992年,oyle在《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中,再次对信息素养的概念作了详尽表述:“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认识到精确和完整的信息是做出合理决策的基础;能够确定信息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检索方案,以包括基于计算机的和其他的信息源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的应用,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以及在批判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
了解信息资源,掌握并会使用工具书和各种技巧检索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素养的一项中心内容,亦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一种技能。为此,文献检索技能的培养理应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信息检索的概念
信息素养教育要使人们具备娴熟的信息检索技能,信息检索是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信息检索技能培养应以信息素养为导引。
(一)信息检索的定义
广义的信息检索 (Information Retrieval),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的信息过程,所以它的全称又叫信息的存储与检索(Information Storage and Retrieval)。狭义的信息检索是指从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信息查寻(Information Search或Information Seek)[2]。
信息检索包含的内容
1、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人对信息敏锐的感受力、判断能力和洞察力。或者说,信息意识就是人的信息敏感程度,通俗地讲,就是面对不懂的东西,能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并知道到哪里,用什么方法去寻求答案[3]。
2、信息源
信息源是人们在科研活动、生产经营活动和其他一切活动中所产生的成果和各种原始记录,以及对这些成果和原始记录加工整理得到的成品都是借以获得信息的源泉。信息源内涵丰富,它不仅包括各种信息载体,也包括各种信息机构;不仅包括传统印刷型文献资料,也包括现代电子图书报刊;不仅包括各种信息储存和信息传递机构,也包括各种信息生产机构。
具体地说,按不同的标准分类,信息源也可以分为不同种类。按文献载体分,可以分为:印刷型、缩微型、机读型、声像型。按文献内容和加工程度分,可以分为: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按出版形式分可以分为:图书、期刊、报纸、研究报告、会议信息、专利信息、统计数据、政府出版物、档案、学位论文、标准信息。
3、信息获取能力
信息获取能力是指人们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并有效判断和评价信息的能力。
判断信息获取效率有两个指标,即查全率和查准率。查全率=被检出相关信息量/相关信息总量×100%,查准率=被检出相关信息量/被检出信息总量×100%。4、信息利用
信息利用即是利用所获取的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并不断创新。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结果越好,信息利用能力越好,反之,信息利用能力越差。
(二)大学生信息需求简析
多年以前,只要考上大学便意味着有了铁饭碗,甚至是远大的前途。而现在,社会各方面的飞速发展,大学生也面临越来越多、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就业、继续深造、各类证书考试信息等,已经成为大学生非常关注的信息。总的说来,现在的大学生信息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4]:
1、生活类信息。这类信息的需求者主要是新入学的大一新生,他们初来乍到大学校园,如何适应大学生生活成了他们首先要面对的问题。特别是现在大学生吃饭地点不再只是学校的食堂,学校周边热闹繁荣的各类餐馆也成为他们的重要去处。因此,首先怎样获得校园及其周边的生活学习信息,以便更好地打理好自己学习之余的生活,成为大一新生首要需求。同时,高校的各种社团、讲座等基础信息也是大一新生需要的重要信息。
2、各类考试信息。应试制度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考试。专业科目考试,各种英语等级考试、出国英语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资格考试以及时下受人追捧的公务员考试等,几乎成为每个大学生的必考科目。
3、考研信息。面对大学本科生就业率仍然很低的情况,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因此,各种考研信息成为大学四年级学生特别关注的对象。 4、就业信息。大学毕业生对就业信息的需求更是强烈,多一份信息就多一个机会,对每个就业信息,都有成千上万的毕业生趋之若鹜。
5、学术信息或专业知识。这类信息理应成为当代大学生最需要的信息。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唯有学有所成才能成就光明的前途。
6、休闲娱乐信息。新闻信息、视频音频信息、休闲娱乐型期刊等,也是当代大学生非常关注的信息。
(三)大学生信息获取利用的途径和方式
当代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的理念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一,信息查询手段已由手工方式向计算机方式转变;其二,文献阅读习惯已由纸质文献向电子文献转变;其三,所利用的业务部门已由书架式藏书阅览室向无纸电子阅览室转变。可以说,以上三大转变是当代大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的主要倾向与特点。
搜索引擎以其简单易用的特点,成为大学生首选的信息检索工具。其次,固定网站,如获得新闻信息的新浪网站、搜狐网站,如获得视频信息的优酷土豆网站、我乐网站等,也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图书馆的纸本资源和数字资源,则成为大学生最为重要的获取信息的途径。
三、构建主义学习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5]认为,学习是一种构建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而获得知识。因此,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构建”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将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而且要求教师及其设计制作的课件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构建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在理科教学领域中逐渐流行起来,成为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主流理论。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构建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然后详细地阐述构建主义的教学理论,包括知识观、学习观、教师观和课程观。最后根据构建主义理论对当今的物理教学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现在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教育实践中。检索技能作为一种理论与实践特别紧密结合的学科,应用构建主义理论来指导其教学,则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四、信息素养视角下的大学生检索技能构建
检索技能则是指具备找出所需要信息的技巧和能力。一般来说,检索的技巧包括的内容有:截词、通配符、运算符、检索字段语法、禁用词等,主要通过理论讲解为主、实践操作来巩固的教学方法。检索能力则是通过检索技巧实施检索并找到所需要信息的能力,在学习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反复大量的实践来达到目的。
在高校,大学生的检索技能构建主要通过文献检索教学课程来实现。
构建主义学习指导下的文献检索教学课程,要求大学生必须明确学习目标、学习的内部过程、学习的控制、学习的社会性、学习的情景。因此,高校的文献检索教学课程必须在这几方面给学生做出引导。学生的学习目标对应于教学目标,学习的内部过程对应教学方式,学习的社会性则要求转换教学模式,学习的情景则要求教学必须在实际情景中实施。归纳起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6-8]。
(一)明确教学目标,改革教学内容
一般来说文献课的教学目标应体现在四个方面:增强学生的文献信息意识,使学生具有检索文献的技能,使学生具有分析、加工、评述、利用文献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特别地,结合大学新生的需求,文献课的教学目标还应有使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实现从学习繁忙目标明确的高中生活到多彩多姿的大学生活的顺利转换。
以清华大学为例,从2002年开始,他们便开始了新的大学课程体系改革,制订了新的培养目标,强调素质教育、自主学习、独立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新的教学计划要求优化课程设置,减少课程学时和学分,减少必修课,加大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在这种情况下,文献课由原来的必修课变为了全校性选修课。这意味着文献课能存在与否将取决于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需求。鉴于文献课教学在目前发展形式下表现出种种不适应性,其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只有改变教学观念,拓展教学内容,以质量取胜,文献课最终才能在优胜劣汰的大环境中得以生存发展。
事实上,文献检索课教学应该贯穿整个大学课程的始终,因为不同年级的同学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专业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内容的安排也应该富于多样化,应该随着大学生的需求变化而变化。除讲解文献检索的基础知识和各种学术信息的检索技能外,面对大一新生,文献检索课老师应该多给他们与校园生活相对应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一定是文献型资源,也可以是来自高年级学长们的经验之谈;而针对大四学生,应该多介绍考研和就业方面的信息以及指导。针对大四学生和研究生,应讲解获取毕业论文或设计的开题、毕业论文的撰写等相关信息的技能。同时,在有的高校图书馆,还有教育部或科技部科技查新站,这些高校还可以将科技查新相关内容引入教学中,更能让学生对信息检索有更为系统和专业的认识。
因此,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分层次的,教学目标不能只传授学术信息的检索,更要授予他们获得解决实际生活难题信息的技能。
(二)问题驱动式教学
结合文献检索课程的特点,应将探究式学习模式引入文献课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对科学探究所给出的定义,它不仅指科学家们用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活动外,也指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获得知识,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
探究的本质就是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因此问题是探究式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元素,或者说,探究学习就是问题驱动式学习。学生正是通过解决这一个个问题,来掌握知识培养技能的。可以说设计合适的“问题”是实现教学意图的关键,这也是在文献课中开展探究式学习时,作笔者颇费心思的一项工作。 (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大学生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则要求文献检索课程也应针对不同的信息以不同的教学模式展现。除了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外,还应有专业课堂嵌入文献检索模式(或称嵌入式)、小组协作式。
1、嵌入式
如前所述,大学生的检索技能教学应该贯穿到整个学习的始终。具体也表现在,大学生的很多专业课程,在讲解某个知识点的时候,可以穿插相应的文献检索教学,以便让学生对这个知识点有更为立体的认识。这种以知识点(或问题)为出发点,在课堂上嵌入文献检索的教学,对大学生的检索技能构建尤为有效。2、小组协作式
小组协作式教学模式,即学生以小组协作交流的方式实现自主学习。小组成员就某一课题通过网络学习和研究,就检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技巧进行共同讨论,并在小组内进行总结和评价,最后由教师对小组的检索研究情况做出点评,并提出改进意见及进一步要求。在此过程中,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学生则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发现和探究者。
(四)与实际相结合,在实际情景中学习提高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因此,只有理论的学习无疑是无效的,必须重视在实践中学习提高。
在信息检索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实践往往就是一个个案例的讲解。案例的设计应根据课程的特点,突出教学的直观性,抓好实践环节,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当的案例和实际课题检索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基于检索课题的案例教学是一种基于解决问题的问题驱动式的教学模式,教师设计出完整的案例后要通过使学生课前观看、分析案例、分组讨论、实施检索过程、总结评论案例等步骤来组织实施。教师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案例的主题思想,了解与案例相关的信息源的特点,根据要求选择恰当的信息源,制定合理的检索方法与检索策略,把案例中的内容与相应的检索理论、检索原理和具体的检索方法连接起来。这种“授人以渔”的教育模式,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结语
学无止境,现在的激烈的社会竞争更加要求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面对现代社会日益呈指数级增长的信息量,掌握检索技能,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获得多而优的信息,则成为学习的首要任务。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最具生命力、创新力的一个群体,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掌握良好的检索技能则显得尤为重要。文献检索课作为高校重要的基础学习课程,日益担负起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提高检索技能的重要任务。笔者以构建主义理论为指导,在信息素养视角下,提出了对高校文献检索教学课程的几点建议。然而,信息素养的培养、检索技能的提高绝不只是各所高校关起门来各行其是,随着信息联盟的兴起,也应重视各高校之间的联合,集各家之优势努力培养信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信息素养.百度百科.访问日期2013-10-16.
[2]信息检索.百度百科.访问日期2013-10-16.
[3]信息意识.百度百度.访问日期2013-10-16.
[4]莫振轩.大学生生信息需求研究综述[J].图书馆学研究,2006(9):57-60.
[5]构建主义.百度百科.访问日期2013-10-16.
[6]朱永武.浅析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与信息检索课教学改革[J].现代情报,2007(8):206-208.
[7]孙平,曾晓牧.从文献检索课走来向信息素养教育走去[J].图书馆论坛, 2006,26(6):252-255,261.
[8]朱晓丽.基于信息素养培养的研究生文献检索课教学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 2011(12):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