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青年教师王涵2017年于“作曲系教师新作品音乐会”首演的长笛独奏《孑然》为例,阐述其作品所蕴含的创作手法与意境。
[关键词]孑然;长笛独奏;音响;意境
同事王涵[1]三年前从法国回国,在作曲系教授配器和作曲,在和他的日常交流中,可以明晰地感觉到他沉稳和耐性。回国后的他逐步适应了国内音乐专业教育的方式与习惯,一门心思、极为认真地在各种场合批改着学生的作业,哪怕是在去出差的高铁上。王涵算是较为佛系的人,一旦进入艺术或者音乐的视域,外界的干扰对他而言恐怕宛如浮云。在生活中,他极其想脱离世俗而进入一个自我的空间,从而享受思考、创作的过程以及令其自我赏心悦目的结晶,哪怕是得到一本没看过的书也极其开心。这或许就是他在2017年创作那部长笛独奏
《孑然》[2]的初衷,但笔者毕竟是旁观者,恐难以走入作曲家的内心世界。
“孑然”一词,在当下的“书写”过程中,着实难以见到,或者说这具有文人遗风的词汇,在今天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看起来会有些特立独行。范仲淹在《唐异诗序》中写道:“观乎处土之作也,孑然弗伦,洗然无尘。”不知作为音乐作品标题的“孑然”是否出自此处,但可从上面的诗文中进一步理解标题的深意。而在那次“室内乐新作品音乐会”上,一位演奏者、几个谱架和几页乐谱,写下的、奏出的、听到的,是一种来自内心的孤寂与安宁。
一
有着多年从事配器学习与教学的经验,因而对各门乐器的熟悉程度决定了创作这部独奏作品的胆量。用何种材料与方法进行音乐创作,已不是今天困扰作曲家的問题,自20世纪以来,层出不穷的创作手法与经验给予了作曲家极大的创作空间,这个空间可以理解为音乐创作的“场域”,即作曲家可以通过个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进行随性的创作。这是一种极度自由的行为,亦是考量作曲家艺术判断力与驱动力的方法之一。音乐创作的过程,貌似逐步摒弃了某种固有的方式,故而“传统”之于“当下”而言,更强调的是写作的习得。“章法”在音乐创作中,显然是必须遵循的框架,基于这一框架之中的创作行为,在今天这样一个五彩缤纷的时代,技术与艺术的并驾齐驱,成了当下音乐创作与作品的核心。
就这部长笛独奏《孑然》而言,其实是一部极为随性的作品,全曲上下无任何节拍标记的自由节拍,使乐谱的阅读者和音响的听赏者在首次关注这部作品时,难以轻易地抓住其“本源”。的确,一部“孑然”并不能完全诠释作曲家的内心世界,或许这只是王涵在入夜的思索过程中的一点点感悟,这感悟来自对音色、音高、音响等具体而细腻的乐器音声的思索与求证,也或许来自对心情的音乐化重现。
曾有作曲专业学生问过一些其实很难回答的问题,例如如何将自己的心情写成音乐?如何将很美的画面写成音乐?或者是如何将一首诗歌写成音乐?音乐是抽象艺术,这一点众所周知,而不论是心情、画面还是诗歌,都是外化性的领域。也有人会问:心情是外化的吗?答案当然不是,但在笔者看来,心情的好坏与否,其实可以从人的眼睛、面容、表情、仪态上表现出来。从一个侧面说,心情或许也是外化的。音乐其实更为外化,只有当作曲家在曲中刻意隐藏某种心情或者文学性、画面性内容时,作为听众的你可能一时读不懂、摸不透、看不清。“音乐何须懂?”这是著名音乐美学家周海宏教授一堂课的命题,意即作为听众的你,或许只需要临场视听,而至于音乐作品中到底写了些什么,或许并不需要妄加评论,音乐作品既然存在,就拥有着它存在的意义。
二
当《孑然》的第一个减五度生成时,我们可以感受的是音腔、叹气或是无限种无法言语的可能性。用减音程作为音乐作品的开端,当然不是什么特殊的事情,在今天太平常不过,只是在其进一步的发展中,我们能够听到一声更长大的叹息,而这长大的叹息似乎平静平和了许多,因为这里并没有“刺耳”的减音程,而是用较为协和的纯五度压制着内心。
其实仅仅如此,稍微了解一些20世纪作曲技法中关于动机性发展思维的人们,就已知全曲的核心材料呈示基本完成了。“呈示”即“呈现”,让听众知道出现于谱面中的四个音D、#D(bE)、A、bB即可,这是两组半音,而实际上其最为核心的材料,就是由#D(bE)-A构成的“三全音”,此后出现的D、bB是发展过程中的扩张。
作曲家并没有用晦涩的音级集合作为控制全曲的结构力,而是使用了一个简单的音程关系,并且基于在“呈示”片段中所构建的多组音程,扩展出适用于全曲的各类音程关系,从而使原本固态的三全音及其他的扩大,能够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这或许就是来自一个音程及其他首次扩大的力量,是一种具有张力的手法,因此而同时透射出了作曲家本人内心的变化——这种变化或许并不是美好的,而是内心翻来覆去地纠结。
上面的谱例是《孑然》的第二句,之于此前第一乐句的片段,似乎从形态上更为复杂一些,这一点的特质主要反映在作曲家对节奏的处理上。从呼吸的角度讲,这一片段中所显示出的呼吸频次似乎更为紧张,虽亦有松弛,但一呼一吸之间所传达出的更为深层的境界,恐不是我们能够揣测。对表象的观察告诉我们,此句由全曲开头时那减五度音程所使用的节奏片段引出,这不过这里所使用的纯四度较之此前更加“微弱”一些。而后长笛利用“吐音”技术,急促地演奏着#D(bE)这一源自上句的音高,并同时在“涣散”的节奏中加入了以F和#F倚音,“言语”之间似乎有些谨小慎微,又有一些叹息之意,只不过这叹息所引出的还不算悲凉,而是一缕低沉而节制的风。
“风”与“水”是相辅相成的两种状态,如果说“水”是物质的,那么“风”则可以理解为虚无。在这一片段的写作中,笔者大胆认为这就是“风”的影子,如果是“水”,似乎应当如同古曲《流水》那般音流绵延。在上述利用半音化进行而虚构的“风声”之中,出现的那一抹音高跳进,却使我们陷入了另一层思索。
上例中方框中的音高,刚好成为A-C-E的小三和弦。和弦的出现或许并不具有调性意义,又或者只是提示在全曲的后续发展中可能出现的,短暂的线条性进行,也或许就是提示某种意象。从这一小三和弦出现的位置及状态来看,在其前方出现了G-A-E形成的短时线条,而后顺理成章地出现此小三和弦中三个音高的“锯齿型”反向跳进。将两组线条进行合二为一即可发现G-A-C-E所形成的小七和弦,并同时可以推断出a羽调的隐性存在。此外,存在于G-A-E三音进行过程中出现了倚音bB,又与G音构成了隐含的G羽调,并充当着G羽和弦的根音、三音。 为何用“羽”?位于中国五声性调式系统的“羽”调式又代表着什么呢?笔者曾在一篇拙文中绘制过一张图,现借用在本文之中。
通过上面图可以获知,“羽”“水”相辅相成,这是广泛存在于湖北境内,特别是宜昌、恩施等历史上“巴人”聚居区民间音乐中的常用调性。另外一种判断认为,“羽”调式在五声性调式系统中,与商调式、角调式一并称为具有小调特征的调式。按照最为本能的反应,我们可以认为小调的色彩是暗淡的。或许这就是作曲家刻意塑造的隐晦的色彩,他或许并不想让太多人走入自己的内心,即便是存在于心底的,来自内心的孤独、寂寞、无援,也无法向旁人提起,因此偶然地向高八度A音的跳进只是粉饰太平,因为在此之后半音化的直线下行,更像是内心弱弱地抽泣。
三
在全曲的第三部分,作曲家所强调的音响更为“离散”,但这些音响的碎片之间仍有一种结构力将其合为一体。听众所能听到的音响是集中连片的、从基音到微分音的下行或上行,这些片段有长有短,即便是长时间在微分音环境中的上行滑奏,也能使听者感到极其不稳定。
从上例及其此后的发展历程来看,《孑然》之中保持了较长时间对这一类型音响的运用,并特别围绕微分音、泛音列进行展开。在这一段落中,实音的出现只是短促的片段,而悬置着的微分音、泛音则在空气中形成共振。虽然肉耳不一定能够捕捉到泛音的“飘散”,但作曲家的内心认为,只有通过这种“虚空”之境方能表现内心世界。从基音到泛音的微弱地游离,也可以逐步促成一种“动荡不安”的音响,因而作曲家在这一段落的末尾,渴望“冲出藩篱”。末尾出现了全曲中极少出现的强力度,伴随力度进行的,是对极高音区的运用,它就像内心的“呐喊”一般,极力寻求着一种挣脱的力量。
《孑然》的最后一个段落,无暇、有些没落,且算包容。一方面是因为几近尾声,收束成为这一段落的关键词,另一方面,收束并不意味着短暂的结束。因为在这段被誉为再现+尾声的段落中,对半音、调性、微分音、泛音列以及音型的变化重复成了此段落的主体,这恐怕就是结构力的魔力,是散发之后的凝聚。
在这一段落中所出现的要素,包括了上文中所分析的多个方面。对半音的再现,贯穿了整个再现+尾声部分,并大多出现于独奏乐器长笛的中低音区。此前集中连片的颤音,一改聚集性的半音化进行,而变成了强调G-A-E三音的,近似羽调式音列的音高;而在此之前,全曲中少有的实音跳跃,强调着B、bB、G、E、#D、#F六个音高,并由于其位置分别位于中高音区、中低音区,因而形成了“单声复调”,低声部半音下行,高声部在发展方向上与之平行,但半音下行速度略缓一些。
好似“最后的狂欢”,这一片段的出现打破了长久以来的离散与暗淡,跳跃的音频、近乎亮色调的音响,成了全曲在接近尾声时,具有展开意义的片语,但它最终并没有构建起色彩的亮化过程,而是继续沿着半音化的进程而逐渐消逝,消逝在以长笛按键音为终止的,无声与有声共勉的幽静之中。
四
感性与理性的“厮杀”,本来就是一种博弈,不论是书写一段凄美的故事,还是描述一段时期的心情,不论是在创作过程中感性依附于理性,还是理性让位于感性,音乐作品就在那里,它的存在即有着千万个道理。
品读完王涵笔下的《孑然》,所能体验到的并不是太过于深邃的道理,首先吸引笔者的如果说是对乐器法的灵活运用,以及多变的音色音响,或是全曲上下充实着“不变量”及其发展过程,那么究其表现意义而言,即是对孤独之内心、孤寂之情绪的描绘,从开篇到结束,这种对孤独、孤寂的思索与斗争,即便是在胶着之际,也一直没有停歇,更没有化解的可能。笔者并不知道作曲家为何在曲中设下一道谜题,一道他自己都不一定能够解答的谜题。这或许就是音乐作为抽象艺术的魅力。
其实孤寂与孤独,在许多的艺术作品中均有体现,这种情绪所具有的画面性不言而喻,《孑然》也如此:深夜,一盏暗光,湿漉漉的街上,只有一个人走在暗色调的街上,他或是驻足在路灯下,或是驻足在马路边,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苦衷。他想哭,卻没法哭出来,只能偶然抬头,让已经在眼眶边的“水滴”回到泪腺里,或者是低头深思,深思中却只有一个个记忆的碎片。这些碎片再也无法构建一条完整的脉络。自己的内心,只有自己知道无依无靠;灯火阑珊,还需自己面对天亮之后的一切。周遭没有人可以帮到自己,释然成了一种孤独的奢望,明天的太阳会照常升起,但它还会眷顾这样一个孤单的内心吗?
作为《孑然》而言,其实提出了一系列扪心叩问,通过上文的讲述,可以获知问题的提出,并没有选择上行式的疑问式语句,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地选择了下行回答式,因而这类语句的存在更像是一种自问自答、一种设问。提出问题之后的解决过程,可以是双重结果:化解或是无法化解。在《孑然》之中,作曲家显然没有化解自己设定的问题,因为在他的心目中,这些问题根本无法解答。
的确,关于我们自己的内心,有时就是看不懂、琢磨不透的,甚至我们时常需要问自己的是:我必须要理解我自己吗?我必须要参透我自己的内心吗?这同样是设问,进而也无法回答。
《孑然》作为一部为一位演奏家而作的独奏,从形式与内容上都显现出了“孤”的深意,如同作曲家本人解释道:“孤独是主旨”。笔者进一步认为,孤独或许存在于纷乱、嘈杂之中,而对于王涵及其《孑然》而言,孤独只是倾诉的途径,寂寞与孤单成了全曲的核心内容,虽无法化解,但却会如同天边的星河一般,飘散在天空之中,等待着初升的太阳,护佑孤寂的心情。
人之心,天地知晓,“孑然”于一身!
注释:
[1]王涵,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青年教师。
[2]王涵《孑然》总谱,收录于《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室内乐新作品选》(第一辑),安徽文艺出版社2018年9月版。
[3]吴 霜.人之五脏 乐之五音——建构于音乐之上的辩证施治及其“本于神”之理念[J].当代音乐,2015(07):49—51.
[收稿日期]2020-06-08
[作者简介]吴 霜(1983— ),男,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武汉 430000)
(责任编辑:崔晓光)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和平大道666号融侨华府 吴霜(2本)
电话:13476210926 电子邮箱:10165@whcm.edu.cn
[关键词]孑然;长笛独奏;音响;意境
同事王涵[1]三年前从法国回国,在作曲系教授配器和作曲,在和他的日常交流中,可以明晰地感觉到他沉稳和耐性。回国后的他逐步适应了国内音乐专业教育的方式与习惯,一门心思、极为认真地在各种场合批改着学生的作业,哪怕是在去出差的高铁上。王涵算是较为佛系的人,一旦进入艺术或者音乐的视域,外界的干扰对他而言恐怕宛如浮云。在生活中,他极其想脱离世俗而进入一个自我的空间,从而享受思考、创作的过程以及令其自我赏心悦目的结晶,哪怕是得到一本没看过的书也极其开心。这或许就是他在2017年创作那部长笛独奏
《孑然》[2]的初衷,但笔者毕竟是旁观者,恐难以走入作曲家的内心世界。
“孑然”一词,在当下的“书写”过程中,着实难以见到,或者说这具有文人遗风的词汇,在今天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看起来会有些特立独行。范仲淹在《唐异诗序》中写道:“观乎处土之作也,孑然弗伦,洗然无尘。”不知作为音乐作品标题的“孑然”是否出自此处,但可从上面的诗文中进一步理解标题的深意。而在那次“室内乐新作品音乐会”上,一位演奏者、几个谱架和几页乐谱,写下的、奏出的、听到的,是一种来自内心的孤寂与安宁。
一
有着多年从事配器学习与教学的经验,因而对各门乐器的熟悉程度决定了创作这部独奏作品的胆量。用何种材料与方法进行音乐创作,已不是今天困扰作曲家的問题,自20世纪以来,层出不穷的创作手法与经验给予了作曲家极大的创作空间,这个空间可以理解为音乐创作的“场域”,即作曲家可以通过个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进行随性的创作。这是一种极度自由的行为,亦是考量作曲家艺术判断力与驱动力的方法之一。音乐创作的过程,貌似逐步摒弃了某种固有的方式,故而“传统”之于“当下”而言,更强调的是写作的习得。“章法”在音乐创作中,显然是必须遵循的框架,基于这一框架之中的创作行为,在今天这样一个五彩缤纷的时代,技术与艺术的并驾齐驱,成了当下音乐创作与作品的核心。
就这部长笛独奏《孑然》而言,其实是一部极为随性的作品,全曲上下无任何节拍标记的自由节拍,使乐谱的阅读者和音响的听赏者在首次关注这部作品时,难以轻易地抓住其“本源”。的确,一部“孑然”并不能完全诠释作曲家的内心世界,或许这只是王涵在入夜的思索过程中的一点点感悟,这感悟来自对音色、音高、音响等具体而细腻的乐器音声的思索与求证,也或许来自对心情的音乐化重现。
曾有作曲专业学生问过一些其实很难回答的问题,例如如何将自己的心情写成音乐?如何将很美的画面写成音乐?或者是如何将一首诗歌写成音乐?音乐是抽象艺术,这一点众所周知,而不论是心情、画面还是诗歌,都是外化性的领域。也有人会问:心情是外化的吗?答案当然不是,但在笔者看来,心情的好坏与否,其实可以从人的眼睛、面容、表情、仪态上表现出来。从一个侧面说,心情或许也是外化的。音乐其实更为外化,只有当作曲家在曲中刻意隐藏某种心情或者文学性、画面性内容时,作为听众的你可能一时读不懂、摸不透、看不清。“音乐何须懂?”这是著名音乐美学家周海宏教授一堂课的命题,意即作为听众的你,或许只需要临场视听,而至于音乐作品中到底写了些什么,或许并不需要妄加评论,音乐作品既然存在,就拥有着它存在的意义。
二
当《孑然》的第一个减五度生成时,我们可以感受的是音腔、叹气或是无限种无法言语的可能性。用减音程作为音乐作品的开端,当然不是什么特殊的事情,在今天太平常不过,只是在其进一步的发展中,我们能够听到一声更长大的叹息,而这长大的叹息似乎平静平和了许多,因为这里并没有“刺耳”的减音程,而是用较为协和的纯五度压制着内心。
其实仅仅如此,稍微了解一些20世纪作曲技法中关于动机性发展思维的人们,就已知全曲的核心材料呈示基本完成了。“呈示”即“呈现”,让听众知道出现于谱面中的四个音D、#D(bE)、A、bB即可,这是两组半音,而实际上其最为核心的材料,就是由#D(bE)-A构成的“三全音”,此后出现的D、bB是发展过程中的扩张。
作曲家并没有用晦涩的音级集合作为控制全曲的结构力,而是使用了一个简单的音程关系,并且基于在“呈示”片段中所构建的多组音程,扩展出适用于全曲的各类音程关系,从而使原本固态的三全音及其他的扩大,能够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这或许就是来自一个音程及其他首次扩大的力量,是一种具有张力的手法,因此而同时透射出了作曲家本人内心的变化——这种变化或许并不是美好的,而是内心翻来覆去地纠结。
上面的谱例是《孑然》的第二句,之于此前第一乐句的片段,似乎从形态上更为复杂一些,这一点的特质主要反映在作曲家对节奏的处理上。从呼吸的角度讲,这一片段中所显示出的呼吸频次似乎更为紧张,虽亦有松弛,但一呼一吸之间所传达出的更为深层的境界,恐不是我们能够揣测。对表象的观察告诉我们,此句由全曲开头时那减五度音程所使用的节奏片段引出,这不过这里所使用的纯四度较之此前更加“微弱”一些。而后长笛利用“吐音”技术,急促地演奏着#D(bE)这一源自上句的音高,并同时在“涣散”的节奏中加入了以F和#F倚音,“言语”之间似乎有些谨小慎微,又有一些叹息之意,只不过这叹息所引出的还不算悲凉,而是一缕低沉而节制的风。
“风”与“水”是相辅相成的两种状态,如果说“水”是物质的,那么“风”则可以理解为虚无。在这一片段的写作中,笔者大胆认为这就是“风”的影子,如果是“水”,似乎应当如同古曲《流水》那般音流绵延。在上述利用半音化进行而虚构的“风声”之中,出现的那一抹音高跳进,却使我们陷入了另一层思索。
上例中方框中的音高,刚好成为A-C-E的小三和弦。和弦的出现或许并不具有调性意义,又或者只是提示在全曲的后续发展中可能出现的,短暂的线条性进行,也或许就是提示某种意象。从这一小三和弦出现的位置及状态来看,在其前方出现了G-A-E形成的短时线条,而后顺理成章地出现此小三和弦中三个音高的“锯齿型”反向跳进。将两组线条进行合二为一即可发现G-A-C-E所形成的小七和弦,并同时可以推断出a羽调的隐性存在。此外,存在于G-A-E三音进行过程中出现了倚音bB,又与G音构成了隐含的G羽调,并充当着G羽和弦的根音、三音。 为何用“羽”?位于中国五声性调式系统的“羽”调式又代表着什么呢?笔者曾在一篇拙文中绘制过一张图,现借用在本文之中。
通过上面图可以获知,“羽”“水”相辅相成,这是广泛存在于湖北境内,特别是宜昌、恩施等历史上“巴人”聚居区民间音乐中的常用调性。另外一种判断认为,“羽”调式在五声性调式系统中,与商调式、角调式一并称为具有小调特征的调式。按照最为本能的反应,我们可以认为小调的色彩是暗淡的。或许这就是作曲家刻意塑造的隐晦的色彩,他或许并不想让太多人走入自己的内心,即便是存在于心底的,来自内心的孤独、寂寞、无援,也无法向旁人提起,因此偶然地向高八度A音的跳进只是粉饰太平,因为在此之后半音化的直线下行,更像是内心弱弱地抽泣。
三
在全曲的第三部分,作曲家所强调的音响更为“离散”,但这些音响的碎片之间仍有一种结构力将其合为一体。听众所能听到的音响是集中连片的、从基音到微分音的下行或上行,这些片段有长有短,即便是长时间在微分音环境中的上行滑奏,也能使听者感到极其不稳定。
从上例及其此后的发展历程来看,《孑然》之中保持了较长时间对这一类型音响的运用,并特别围绕微分音、泛音列进行展开。在这一段落中,实音的出现只是短促的片段,而悬置着的微分音、泛音则在空气中形成共振。虽然肉耳不一定能够捕捉到泛音的“飘散”,但作曲家的内心认为,只有通过这种“虚空”之境方能表现内心世界。从基音到泛音的微弱地游离,也可以逐步促成一种“动荡不安”的音响,因而作曲家在这一段落的末尾,渴望“冲出藩篱”。末尾出现了全曲中极少出现的强力度,伴随力度进行的,是对极高音区的运用,它就像内心的“呐喊”一般,极力寻求着一种挣脱的力量。
《孑然》的最后一个段落,无暇、有些没落,且算包容。一方面是因为几近尾声,收束成为这一段落的关键词,另一方面,收束并不意味着短暂的结束。因为在这段被誉为再现+尾声的段落中,对半音、调性、微分音、泛音列以及音型的变化重复成了此段落的主体,这恐怕就是结构力的魔力,是散发之后的凝聚。
在这一段落中所出现的要素,包括了上文中所分析的多个方面。对半音的再现,贯穿了整个再现+尾声部分,并大多出现于独奏乐器长笛的中低音区。此前集中连片的颤音,一改聚集性的半音化进行,而变成了强调G-A-E三音的,近似羽调式音列的音高;而在此之前,全曲中少有的实音跳跃,强调着B、bB、G、E、#D、#F六个音高,并由于其位置分别位于中高音区、中低音区,因而形成了“单声复调”,低声部半音下行,高声部在发展方向上与之平行,但半音下行速度略缓一些。
好似“最后的狂欢”,这一片段的出现打破了长久以来的离散与暗淡,跳跃的音频、近乎亮色调的音响,成了全曲在接近尾声时,具有展开意义的片语,但它最终并没有构建起色彩的亮化过程,而是继续沿着半音化的进程而逐渐消逝,消逝在以长笛按键音为终止的,无声与有声共勉的幽静之中。
四
感性与理性的“厮杀”,本来就是一种博弈,不论是书写一段凄美的故事,还是描述一段时期的心情,不论是在创作过程中感性依附于理性,还是理性让位于感性,音乐作品就在那里,它的存在即有着千万个道理。
品读完王涵笔下的《孑然》,所能体验到的并不是太过于深邃的道理,首先吸引笔者的如果说是对乐器法的灵活运用,以及多变的音色音响,或是全曲上下充实着“不变量”及其发展过程,那么究其表现意义而言,即是对孤独之内心、孤寂之情绪的描绘,从开篇到结束,这种对孤独、孤寂的思索与斗争,即便是在胶着之际,也一直没有停歇,更没有化解的可能。笔者并不知道作曲家为何在曲中设下一道谜题,一道他自己都不一定能够解答的谜题。这或许就是音乐作为抽象艺术的魅力。
其实孤寂与孤独,在许多的艺术作品中均有体现,这种情绪所具有的画面性不言而喻,《孑然》也如此:深夜,一盏暗光,湿漉漉的街上,只有一个人走在暗色调的街上,他或是驻足在路灯下,或是驻足在马路边,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苦衷。他想哭,卻没法哭出来,只能偶然抬头,让已经在眼眶边的“水滴”回到泪腺里,或者是低头深思,深思中却只有一个个记忆的碎片。这些碎片再也无法构建一条完整的脉络。自己的内心,只有自己知道无依无靠;灯火阑珊,还需自己面对天亮之后的一切。周遭没有人可以帮到自己,释然成了一种孤独的奢望,明天的太阳会照常升起,但它还会眷顾这样一个孤单的内心吗?
作为《孑然》而言,其实提出了一系列扪心叩问,通过上文的讲述,可以获知问题的提出,并没有选择上行式的疑问式语句,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地选择了下行回答式,因而这类语句的存在更像是一种自问自答、一种设问。提出问题之后的解决过程,可以是双重结果:化解或是无法化解。在《孑然》之中,作曲家显然没有化解自己设定的问题,因为在他的心目中,这些问题根本无法解答。
的确,关于我们自己的内心,有时就是看不懂、琢磨不透的,甚至我们时常需要问自己的是:我必须要理解我自己吗?我必须要参透我自己的内心吗?这同样是设问,进而也无法回答。
《孑然》作为一部为一位演奏家而作的独奏,从形式与内容上都显现出了“孤”的深意,如同作曲家本人解释道:“孤独是主旨”。笔者进一步认为,孤独或许存在于纷乱、嘈杂之中,而对于王涵及其《孑然》而言,孤独只是倾诉的途径,寂寞与孤单成了全曲的核心内容,虽无法化解,但却会如同天边的星河一般,飘散在天空之中,等待着初升的太阳,护佑孤寂的心情。
人之心,天地知晓,“孑然”于一身!
注释:
[1]王涵,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青年教师。
[2]王涵《孑然》总谱,收录于《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室内乐新作品选》(第一辑),安徽文艺出版社2018年9月版。
[3]吴 霜.人之五脏 乐之五音——建构于音乐之上的辩证施治及其“本于神”之理念[J].当代音乐,2015(07):49—51.
[收稿日期]2020-06-08
[作者简介]吴 霜(1983— ),男,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武汉 430000)
(责任编辑:崔晓光)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和平大道666号融侨华府 吴霜(2本)
电话:13476210926 电子邮箱:10165@whcm.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