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国公共教育研究中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来源 :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king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分期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支撑.目前学界对美国教育史研究中分期问题的讨论忽视了历史时间中的“相对性”问题.回顾“辉格派”、温和修正派、激进修正派和新保守主义史学四大流派对美国公共教育历史分期的阐释及其前提假设,发现历史分期看似仅仅是对不同的时间的选择,实质上代表着作者在写作之前设计的研究问题,以及为此所拟定的逻辑框架和写作时所流行的史学思潮,这提示我们关注在历史叙事背后的“历史的解释”问题.对美国公共教育史研究中历史分期的再讨论,目的不是获得唯一的、正确的、普适的“方法”,而是从另一个面向获得对美国公共教育历史图景中时间的连续性与对象的“独特”与“断裂”之间的桥梁,进而健全我们对教育史的综合丰富的理解.
其他文献
立足于系统论的视角来反思,师德建设呈现出单一化和零散化的发展困境,必须深入分析政府角色、教育机构、社会评价等因素对其的影响,以寻求破解之路径.在此诉求下,提出了“培育—治理—评价”师德建设三维模型,政府从“控制型”过渡到“管理型”,进而转向“善治型”师德建设的治理模式;教育机构对于师德建设的培育与社会对于师德建设的评价督导分为“任务型—规范型—自觉型”与“奖惩型—绩效型—发展型”三个阶段依次推进.构建了培育、治理与评价三方有机联动的建设框架,并依此形成构筑新时代师德建设的外部生态、树立师德建设的高阶理想和
本书作者从 2011 年开始从事平板电脑教学应用相关领域研究,2013 年前往香港教育大学访学期间选择了智慧学习环境作为合作研究选题.在近十年的研究历程中,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在信息技术和灵活学习空间的共同作用下,传统教室发生的根本性改变.
期刊
教材建设是中国现代化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材建设的关切直接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的有力实现.教材建设有着“知识—认知—文化”三元共建的逻辑取向,但长期囿于知识逻辑与认知逻辑的认识取向,遮蔽了教材建设文化逻辑的价值作用.重拾教材建设逻辑共识,亟须对教材建设立场、教材编写取向以及教材建设系统要素等方面进行文化释义上的深度考查与价值再现.在此基础上,可对教材内容坚持守正与创新的文化关系逻辑、“教科书学”学科建构循依文化再生逻辑、教材建设现代化方案转向文化叙事逻辑,以及教材建设树立创造性转化文化的变革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突出问题导向、坚持目标导向、注重效果导向”等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塑造感召力,增强参与度,这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