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l:10万宽甸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用MAPGIS等软件对其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点建立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信息系统数据库,具体包括地质灾害的现状(灾害点个数、发生时间、规模、程度、损失价值估算等)、预测(隐患点个数、成因、程度等)、危险性分区等信息,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为防灾、减灾、预警、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等综合分析提供依据。
[关键词]辽宁宽甸;地质灾害信息系统;防灾;减灾;预警机制
中图分类号:TP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0-0050-01
一 引言
宽甸县地处辽宁省东南部,行政区划隶属丹东市。全县22个乡镇,共255个村,总人口约46万人,全境总面积约6193km2。该县山清水秀,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交通便利,矿藏丰富,经济繁荣。但近些年来随着经济活动和人类工程的加剧,当地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已发生和潜在的各种地质灾害日趋严重,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安全构成威胁,并在局部地区造成巨大损失。
二 资料来源与整理
数据库中可调用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8个方面:
(一)行政区划:包括城市规划(居民用地、工业用地、交通用地等)、社会经济概况(工农业经济、人口、国民总产值等)、矿产资源赋存状况及开采情况、人类工程活动、植被覆盖率等资料。
(二)区域地质:包括研究区的地层岩性、产状、结构、构造、节理、裂隙发育特征、软弱夹层岩性等方面的基础地质资料。
(三)气象:包括气象观测站观测的降雨、降水等气象资料。
(四)水文地质:包括河流的水文观测资料、地下水类型及水位随季节的变化特征,为地质灾害防治研究过程中水的优化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五)地质灾害:包括研究区内发生的各种地质灾害的灾害点个数、发生时间、规模、程度、损失价值估算、形态、估算面积、体积、范围、地质灾害体演化机理的分析、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以及防治建议等。
(六)综合分析:包括风化残坡积层、厚度、坡度、坡向、地层倾向与斜坡坡向的组合关系、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防治规划、防灾预案、野外地质灾害调查表等。
(七)数据库建设的规范和标准:建库的有关规范和标准等。
(八)其它资料:包括县行政管理基本情况、规划等。
将以上资料按照全国统一的规范格式进行数据整理、筛选,并填写地质灾害专业图层属性卡等。将以上数据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图形和图像数据(空间数据,有相应的固定格式),第二类是描述图形和图像属性的数据(非空间数据,有相应的固定格式),也称作属性数据或特征编码。将这两类数据分别进行数据输入,并作好配准联接,为下一步数据库信息动态查询准备好数据源。
三 空间数据库建设
(一)数据库结构的建立及数据记录的输入
根据宽甸县地质灾害调查资料,全县22个乡镇共定地质灾害点255个,主要地灾类型有泥石流、地面塌陷、不稳定斜坡、滑坡、崩塌等。依据这些基本情况,将图层划分为基本地理图层、基础地质图层、工程地质图层、地质灾害图层、专题图层共五大类。图层名称编码采用大类代码+子类代码+行政区划压缩代码的规则。子类代码由首码和尾码组成,首码为同一大类中不同内容的编码,尾码根据图元类型确定:点图元为0;线图元为1;面图元为2。
将基础图形资料扫描成光栅文件,经MAPGIS软件矢量化,并作好误差校正和投影变换,根据图层的划分原则进行分层。图中的地质灾害点全部是GPS卫星定位系统定点突测,再利用MAPGIS软件的投影变换功能投影获得。
将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情况等表格制作成属性表,用FoxPro数据库软件建立数据库结构并输入记录,MAPGIS软件的属性联接功能实现图元与属性的关联与调用。
(二)用数据库完成任意条件的信息动态查询
野外调查成果的综合分析可以在直接分析的基础上更加充分的利用这些成果,比如可以针对数据库字段实现单个字段或组合字段的查询,并且这些查询可以按设定的条件动态进行,将多种动态查询的结果形成包括地质灾害点的位置、成因、类型、规模、易发程度、防治规划、监测网络等信息。宽甸县包括5类地质灾害,分别是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地面采空塌陷和地面岩溶塌陷、泥石流,按不同地点及程度等可编制出不同的综合分析成果。这部分可形成的基础图件是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实际材料图。
四 空间数据库在地质灾害预警及防治中的应用
其应用主要可从几类图件上来反映,比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地质灾害群防网络图等。其中可以细化的体现行政管理信息、监测级别、监测方式、预防明白卡、监测责任人信息等。
另外,还可以获得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它是利用MAPGIS空间分析功能求取评价单元的潜在地质灾害强度指数与现状地质灾害强度指数,分级赋值进行换算叠加,获得评价单元的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将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用1,2,3,4,5数值表示,用Surf软件自动生成等值线图,定量化地综合反映宽甸县地质灾害的现状,其中,等值线大于等于3.5的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特别是大于等于6的地区地质灾害强度最高;等值线为3.5~2.5的为地质灾害中易发区(B);等值线2.5~1.5的为地质灾害低易发区(C);<1.5的为不易发区(D)。最终将全县划分为四个大区,共19个区。按照稳定性及危害程度将宽甸县地质灾害点划分为基本稳定点45个,隐患点190个,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20个。层次分明,可以表现出地质环境条件对于地质灾害形成和发育的控制规律和特点。
以上成果对宽甸县的地灾防治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合理利用地质矿产资源,保护好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就一定能够实现防灾减灾预灾,使宽甸县的地方经济得到可持续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S],2001.
[2]殷坤龙、朱良峰,滑坡灾害空间区划与GIS应用研究[J],地学前缘,2001?(8).
[3]朱良峰、殷坤龙,基于GIS技术的区域地质灾害信息分析系统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1,(12).
[关键词]辽宁宽甸;地质灾害信息系统;防灾;减灾;预警机制
中图分类号:TP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0-0050-01
一 引言
宽甸县地处辽宁省东南部,行政区划隶属丹东市。全县22个乡镇,共255个村,总人口约46万人,全境总面积约6193km2。该县山清水秀,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交通便利,矿藏丰富,经济繁荣。但近些年来随着经济活动和人类工程的加剧,当地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已发生和潜在的各种地质灾害日趋严重,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安全构成威胁,并在局部地区造成巨大损失。
二 资料来源与整理
数据库中可调用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8个方面:
(一)行政区划:包括城市规划(居民用地、工业用地、交通用地等)、社会经济概况(工农业经济、人口、国民总产值等)、矿产资源赋存状况及开采情况、人类工程活动、植被覆盖率等资料。
(二)区域地质:包括研究区的地层岩性、产状、结构、构造、节理、裂隙发育特征、软弱夹层岩性等方面的基础地质资料。
(三)气象:包括气象观测站观测的降雨、降水等气象资料。
(四)水文地质:包括河流的水文观测资料、地下水类型及水位随季节的变化特征,为地质灾害防治研究过程中水的优化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五)地质灾害:包括研究区内发生的各种地质灾害的灾害点个数、发生时间、规模、程度、损失价值估算、形态、估算面积、体积、范围、地质灾害体演化机理的分析、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以及防治建议等。
(六)综合分析:包括风化残坡积层、厚度、坡度、坡向、地层倾向与斜坡坡向的组合关系、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防治规划、防灾预案、野外地质灾害调查表等。
(七)数据库建设的规范和标准:建库的有关规范和标准等。
(八)其它资料:包括县行政管理基本情况、规划等。
将以上资料按照全国统一的规范格式进行数据整理、筛选,并填写地质灾害专业图层属性卡等。将以上数据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图形和图像数据(空间数据,有相应的固定格式),第二类是描述图形和图像属性的数据(非空间数据,有相应的固定格式),也称作属性数据或特征编码。将这两类数据分别进行数据输入,并作好配准联接,为下一步数据库信息动态查询准备好数据源。
三 空间数据库建设
(一)数据库结构的建立及数据记录的输入
根据宽甸县地质灾害调查资料,全县22个乡镇共定地质灾害点255个,主要地灾类型有泥石流、地面塌陷、不稳定斜坡、滑坡、崩塌等。依据这些基本情况,将图层划分为基本地理图层、基础地质图层、工程地质图层、地质灾害图层、专题图层共五大类。图层名称编码采用大类代码+子类代码+行政区划压缩代码的规则。子类代码由首码和尾码组成,首码为同一大类中不同内容的编码,尾码根据图元类型确定:点图元为0;线图元为1;面图元为2。
将基础图形资料扫描成光栅文件,经MAPGIS软件矢量化,并作好误差校正和投影变换,根据图层的划分原则进行分层。图中的地质灾害点全部是GPS卫星定位系统定点突测,再利用MAPGIS软件的投影变换功能投影获得。
将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情况等表格制作成属性表,用FoxPro数据库软件建立数据库结构并输入记录,MAPGIS软件的属性联接功能实现图元与属性的关联与调用。
(二)用数据库完成任意条件的信息动态查询
野外调查成果的综合分析可以在直接分析的基础上更加充分的利用这些成果,比如可以针对数据库字段实现单个字段或组合字段的查询,并且这些查询可以按设定的条件动态进行,将多种动态查询的结果形成包括地质灾害点的位置、成因、类型、规模、易发程度、防治规划、监测网络等信息。宽甸县包括5类地质灾害,分别是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地面采空塌陷和地面岩溶塌陷、泥石流,按不同地点及程度等可编制出不同的综合分析成果。这部分可形成的基础图件是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实际材料图。
四 空间数据库在地质灾害预警及防治中的应用
其应用主要可从几类图件上来反映,比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地质灾害群防网络图等。其中可以细化的体现行政管理信息、监测级别、监测方式、预防明白卡、监测责任人信息等。
另外,还可以获得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它是利用MAPGIS空间分析功能求取评价单元的潜在地质灾害强度指数与现状地质灾害强度指数,分级赋值进行换算叠加,获得评价单元的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将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用1,2,3,4,5数值表示,用Surf软件自动生成等值线图,定量化地综合反映宽甸县地质灾害的现状,其中,等值线大于等于3.5的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特别是大于等于6的地区地质灾害强度最高;等值线为3.5~2.5的为地质灾害中易发区(B);等值线2.5~1.5的为地质灾害低易发区(C);<1.5的为不易发区(D)。最终将全县划分为四个大区,共19个区。按照稳定性及危害程度将宽甸县地质灾害点划分为基本稳定点45个,隐患点190个,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20个。层次分明,可以表现出地质环境条件对于地质灾害形成和发育的控制规律和特点。
以上成果对宽甸县的地灾防治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合理利用地质矿产资源,保护好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就一定能够实现防灾减灾预灾,使宽甸县的地方经济得到可持续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S],2001.
[2]殷坤龙、朱良峰,滑坡灾害空间区划与GIS应用研究[J],地学前缘,2001?(8).
[3]朱良峰、殷坤龙,基于GIS技术的区域地质灾害信息分析系统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