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范敬宜范公离世10年,他书写的《岳阳楼记》挂在我家客厅也历十载。我常常立在墨宝前默念:“吴郡范敬宜!”
20世纪90年代的一天,身为经济日报总编辑范敬宜的手机突然响了,是领导找他谈话:让他去人民日报社当总编辑。老范一时有点蒙,毫无心理准备。事隔15年,77岁的老范坐北京医院病床上和我聊起此事,还觉得有趣。
在人民日报总编辑的职位上,范敬宜的办报才能得到充分展示。
总编手记
1997年的一天,范总打电话请我去他办公室面谈,当时我是文艺部副主任,分管副刊;之前是文艺副刊主编。他不分管文艺部,但对副刊版却看得很细,几乎每个版的大样他都认真审阅,批语不断,这块版某篇文章:“此文不错!”下一个版:“这篇散文很好!”有时点评整个版,有时对一段时间的副刊来一段小结,批语多时把大样两边的空白处写得满满的,言之中肯、到位,多以鼓励、表扬为主,漂亮行书,赏心悦目。编辑大都以他的批语为荣。
范公连错别字、标点符号也改。我问他,您这不是把我们编辑的活儿也抢了吗?他说,这都是当校对时留下的毛病。他拿起桌上一个小本本,说看到不妥的字、词,查完字典后还要记下来,以免忘了。我说,您这样不觉得累吗?他淡然一笑,我看副刊就是休息。
我的感覺是,与其说他尽心办报,还不如说是文人习气太重——看书写眉批,那都是文人兴之所至。
后来和别的部门一交流,发现各个版都有总编辑批语,不管是政治、经济、科技、国际,他都批,批得到位不说,还带文采,这成了总编指导办报的一种形式。后来有人提议,何不把这些总编批语收集起来,选一些有代表性的编成一本书?这就是后来的数十万字的《总编辑手记》的由来,一经出版,在新闻界引起很大反响:“该书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内容非常丰富。既有关于新闻宣传工作的大局、舆论导向、抓精品、组织策划宣传报道战役的宏观构想,也有对于新闻采访、写作、编辑的具体要求,还有对于一篇文章、一块版面、一则导语、一条标题的精辟点评。”“批语继承了中国古代笔记文体和读书眉批的传统,要言不烦,点到为止。”
以文交友
从人民日报卸任后,老范担任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仍心系报社。
一天,我忽然收老范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说,从《文艺报》上见到锦州高深写的一篇谈我的文章《蒋元明其人其文》,抬举我“人亦清白,文亦清新”,对他这样不认识的作者却编发了不少文章,后想表示感谢,特邀我去锦州参加一个活动,我却推荐了另一位退下来的老同事;还评点了我刚出版的《黎明风景》一书。老范在信中说,他认识高深,他在《辽宁日报》时还发过高深的第一首诗,与他有40多年的交往,只是多年没联系了。他请我回信时代问高深好。他还把那张《文艺报》副刊(1999年8月31日)也装进信封里寄给我。
离任多年,他见到一篇老朋友写的文章,谈到老部下,就忍不住提笔写信,还寄报纸,这大概属于一种文人情怀吧。
后来,我把新出版的杂文集《怪味品书》寄给他,请他指教。很快就收到他的回信和《敬宜笔记》一书。那信写得也别致:“尊作已收到,非常感谢,当仔细拜读。现将拙作《笔记》送上,供暇时省览。此书已出了多时,迟迟未送,盖因恐招蒋门弄斧之讥也。另有一本诗书画集,因暂断档,容后再送。”
就这么简单的一封回信,也浸透着一个文人的涵养!
“敬宜笔记”是老范从人民日报总编岗位退下来后,应上海《新民晚报》之邀专门开的随笔专栏,一篇千来字,信手拈来、舒卷自如,北大教授季羡林先生称之为“美妙的散文或小品文”。
新民晚报老社长、杂文大师林放(赵超构)先生曾开设“未晚谭”专栏,几乎每天写一篇,不满千字,文笔犀利,文体流畅,大受读者欢迎。
在我看来,“敬宜笔记”,与林放“未晚谭”有得一比,都深得中国古代小品之妙。
秀才人情
2009年春节,我打电话给老范拜年。我说自己今年要退休了,打算拜他为师练书法。老范听了略一停顿,然后说:“元明,我给你写一幅字吧。”我一听大喜。第二天,他请人给送来一个大信封,里边是一大张整纸书写的《岳阳楼记》全文,字迹清秀、行笔流畅;还有一书信,也是毛笔所书:“病中多蒙关注,盛情可感。新春试笔,恭录文正公岳阳楼记,以应雅命,所谓秀才人情纸一张,供博一笑而已。”署名“范敬宜 顿首”。
“秀才人情纸一张”!这情可大了:范敬宜“诗、书、画”在新闻界是出名的!
几个月后,我们在一家茶舍再次相见,也是一通畅谈。末了,他从包里拿出一个大信封问我:“元明,我给写过字吗?”我说:“写过呀,春节。”他叹道:“嗨,做手术,麻醉把脑子麻坏了,忘性大了。”我赶紧伸手把信封拿过来,打趣他:“您最好再忘一次!”
又是一整张《岳阳楼记》!我何德何能,烦劳老先生这么惦记!这一天,正好是我六十岁生日,无意间收到一份厚礼!
我猜想,他给人写字,先祖的这一名篇没少写。他给江苏泰州写的《重修望海楼记》,人称有《岳阳楼记》遗风,发表后在网上赞誉有加。
范敬宜是宋朝范仲淹第28世孙,出生书香门第,母亲、外祖父均是教育家,从小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先祖的《岳阳楼记》在他的人生中是一盏“灯”。逆境20年没有沉沦,他说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不断激励自己。顺境时“三级跳”,他向在上海的老母亲报喜,想让老人家高兴高兴,并云:“多年荒疏,深恐难负重托。”哪想老母回信:“我觉得你是‘其言若有憾焉,其实乃深喜之’。我劝你一句话:位高坠重,君可休矣!”一瓢凉水浇下来,范敬宜方悟:母亲之言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先祖之训暗合,于是继续勤勉做事,低调为人。
范公离世10年,他书写的《岳阳楼记》挂在我家客厅也历十载。我常常立在墨宝前默念:“吴郡范敬宜!”
20世纪90年代的一天,身为经济日报总编辑范敬宜的手机突然响了,是领导找他谈话:让他去人民日报社当总编辑。老范一时有点蒙,毫无心理准备。事隔15年,77岁的老范坐北京医院病床上和我聊起此事,还觉得有趣。
在人民日报总编辑的职位上,范敬宜的办报才能得到充分展示。
总编手记
1997年的一天,范总打电话请我去他办公室面谈,当时我是文艺部副主任,分管副刊;之前是文艺副刊主编。他不分管文艺部,但对副刊版却看得很细,几乎每个版的大样他都认真审阅,批语不断,这块版某篇文章:“此文不错!”下一个版:“这篇散文很好!”有时点评整个版,有时对一段时间的副刊来一段小结,批语多时把大样两边的空白处写得满满的,言之中肯、到位,多以鼓励、表扬为主,漂亮行书,赏心悦目。编辑大都以他的批语为荣。
范公连错别字、标点符号也改。我问他,您这不是把我们编辑的活儿也抢了吗?他说,这都是当校对时留下的毛病。他拿起桌上一个小本本,说看到不妥的字、词,查完字典后还要记下来,以免忘了。我说,您这样不觉得累吗?他淡然一笑,我看副刊就是休息。
我的感覺是,与其说他尽心办报,还不如说是文人习气太重——看书写眉批,那都是文人兴之所至。
后来和别的部门一交流,发现各个版都有总编辑批语,不管是政治、经济、科技、国际,他都批,批得到位不说,还带文采,这成了总编指导办报的一种形式。后来有人提议,何不把这些总编批语收集起来,选一些有代表性的编成一本书?这就是后来的数十万字的《总编辑手记》的由来,一经出版,在新闻界引起很大反响:“该书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内容非常丰富。既有关于新闻宣传工作的大局、舆论导向、抓精品、组织策划宣传报道战役的宏观构想,也有对于新闻采访、写作、编辑的具体要求,还有对于一篇文章、一块版面、一则导语、一条标题的精辟点评。”“批语继承了中国古代笔记文体和读书眉批的传统,要言不烦,点到为止。”
以文交友
从人民日报卸任后,老范担任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仍心系报社。
一天,我忽然收老范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说,从《文艺报》上见到锦州高深写的一篇谈我的文章《蒋元明其人其文》,抬举我“人亦清白,文亦清新”,对他这样不认识的作者却编发了不少文章,后想表示感谢,特邀我去锦州参加一个活动,我却推荐了另一位退下来的老同事;还评点了我刚出版的《黎明风景》一书。老范在信中说,他认识高深,他在《辽宁日报》时还发过高深的第一首诗,与他有40多年的交往,只是多年没联系了。他请我回信时代问高深好。他还把那张《文艺报》副刊(1999年8月31日)也装进信封里寄给我。
离任多年,他见到一篇老朋友写的文章,谈到老部下,就忍不住提笔写信,还寄报纸,这大概属于一种文人情怀吧。
后来,我把新出版的杂文集《怪味品书》寄给他,请他指教。很快就收到他的回信和《敬宜笔记》一书。那信写得也别致:“尊作已收到,非常感谢,当仔细拜读。现将拙作《笔记》送上,供暇时省览。此书已出了多时,迟迟未送,盖因恐招蒋门弄斧之讥也。另有一本诗书画集,因暂断档,容后再送。”
就这么简单的一封回信,也浸透着一个文人的涵养!
“敬宜笔记”是老范从人民日报总编岗位退下来后,应上海《新民晚报》之邀专门开的随笔专栏,一篇千来字,信手拈来、舒卷自如,北大教授季羡林先生称之为“美妙的散文或小品文”。
新民晚报老社长、杂文大师林放(赵超构)先生曾开设“未晚谭”专栏,几乎每天写一篇,不满千字,文笔犀利,文体流畅,大受读者欢迎。
在我看来,“敬宜笔记”,与林放“未晚谭”有得一比,都深得中国古代小品之妙。
秀才人情
2009年春节,我打电话给老范拜年。我说自己今年要退休了,打算拜他为师练书法。老范听了略一停顿,然后说:“元明,我给你写一幅字吧。”我一听大喜。第二天,他请人给送来一个大信封,里边是一大张整纸书写的《岳阳楼记》全文,字迹清秀、行笔流畅;还有一书信,也是毛笔所书:“病中多蒙关注,盛情可感。新春试笔,恭录文正公岳阳楼记,以应雅命,所谓秀才人情纸一张,供博一笑而已。”署名“范敬宜 顿首”。
“秀才人情纸一张”!这情可大了:范敬宜“诗、书、画”在新闻界是出名的!
几个月后,我们在一家茶舍再次相见,也是一通畅谈。末了,他从包里拿出一个大信封问我:“元明,我给写过字吗?”我说:“写过呀,春节。”他叹道:“嗨,做手术,麻醉把脑子麻坏了,忘性大了。”我赶紧伸手把信封拿过来,打趣他:“您最好再忘一次!”
又是一整张《岳阳楼记》!我何德何能,烦劳老先生这么惦记!这一天,正好是我六十岁生日,无意间收到一份厚礼!
我猜想,他给人写字,先祖的这一名篇没少写。他给江苏泰州写的《重修望海楼记》,人称有《岳阳楼记》遗风,发表后在网上赞誉有加。
范敬宜是宋朝范仲淹第28世孙,出生书香门第,母亲、外祖父均是教育家,从小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先祖的《岳阳楼记》在他的人生中是一盏“灯”。逆境20年没有沉沦,他说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不断激励自己。顺境时“三级跳”,他向在上海的老母亲报喜,想让老人家高兴高兴,并云:“多年荒疏,深恐难负重托。”哪想老母回信:“我觉得你是‘其言若有憾焉,其实乃深喜之’。我劝你一句话:位高坠重,君可休矣!”一瓢凉水浇下来,范敬宜方悟:母亲之言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先祖之训暗合,于是继续勤勉做事,低调为人。
范公离世10年,他书写的《岳阳楼记》挂在我家客厅也历十载。我常常立在墨宝前默念:“吴郡范敬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