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踏步“东进”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jun2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认为,印度“东进”(印度寻求与东南亚各国发展关系)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但实际上,印度自东盟成立不久即开始了“东进”试探,只是当时未使用“东进”或“向东看”之类的词汇。因此,印度的“东进”按其进展速度与成效可分为三个时期,即:冷战时期、冷战结束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至今。
   印度寻求与东南亚发展关系,可上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东盟成立之初,只是当时并未使用“东进”或“向东看”这样的词汇。
  
  试探“东进”(冷战时期)
  
  东盟成立后不久,印度即开始了具有“试探”性的“东进”政策,而且这种政策是和当时苏联的亚太政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当时,出于孤立、排斥中国的目的,也为了与苏联的“亚洲集体安全体系”遥相呼应,印度提出了“大国共同保证”东南亚的安全、将东盟纳入印度主导的泛亚洲合作轨道的建议,但遭到了东盟的拒绝,印度这一阶段的试探性“东进”遂告夭折。到了70年代,由于印度与苏联签署《和平友好合作条约》,双方结成军事同盟,从而加深了印度与东盟的隔阂。因为长期以来,东盟一直站在西方阵营并视苏联为主要威胁。进入80年代后,印度又承认越南扶植的柬埔寨韩桑林政权,引发了印度与东盟的直接冲突,双方关系降到谷底。
  但当时印度的试探性“东进”有一个重大动向仍值得我们特别关注。1988年中越围绕南沙群岛发生武装冲突后不久,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访越,印越双方互相保证在与中国的领土争端中支持彼此的领土要求。如今冷战虽已结束,中越之间的陆地边界和北部湾海域也已划定,但南中国海争端和中印边界争端仍然存在,因而对于冷战后印度的大举“东进”所具有的含义仍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小步“东进”(冷战结束到90年代中期)
  
  由于冷战结束,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印度也调整了过去长期奉行的亲苏政策,推行全方位务实外交,发展与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关系,使印度与东盟之间对抗的战略因素淡化,双方关系得以缓和。在此情况下,印度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东进”。1992年10月,印度邀请东盟国家与印度海军在印度洋举行联合军事演习,演习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协调与友好,而且是为了增强各国海军的透明度”。这是冷战结束后印度首次流露出“东进”意向。在此一阶段,印度一方面大力加强与东南亚的联系并在实际行动上发展与东南亚各国的关系,如1994年与越南签署一项防务合作协议,同意越南派军事人员到印度受训,并向越南军队提供武器装备和零配件。同时,在人权问题上软化对缅甸的指责,“想要通过对缅甸军政权保持影响,从而设法阻止中国的南进政策”。
  另一方面,印度极力寻求加入东盟地区论坛,甚至要求加入东盟。印度在1992年成为东盟在贸易、投资和旅游方面的部分问题对话伙伴,但其加入东盟的要求被东盟以不符合东盟的“基本原则”为由而加以拒绝。1995年8月拉奥总理访问马来西亚,获取马来西亚对其加入东盟地区论坛的支持。其后东南亚国家对印度加入东盟地区论坛的要求反应积极,新加坡总理吴作栋说:“希望印度同东方连接起来。”1995年12月东盟国家首脑会议决定把印度升级为全面“对话国”,但这一决定遭到了美日等国的反对,东盟一度撤消这一决定,不过最后印度还是在1996年加入了东盟地区论坛,正式成为东盟的“对话国”。东盟之所以不顾美日等国的反对而让印度升级为“对话国”,主要在于想通过拉拢印度来牵制美国和中国。印度加入东盟地区论坛表明其“东进”已获得阶段性成果。
  
  大踏步“东进”(90年代中期至今)
  
  在加入东盟地区论坛,尤其是1998年进行了核试爆后,印度“东进”步伐开始呈大踏步前进的态势。在此一阶段,印度与东南亚各国的关系得到迅速发展,东南亚各国的领导人一个接一个造访印度。在2000年伊始访问印度的就有越南国家主席陈德良、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印尼总统瓦希德和柬埔寨首相洪森。
  而印度则把重点放在它的老关系户越南身上,1997年印越签署了一项加强环境合作的协议,同意加强军工合作,印度答应在核能方面向越南提供帮助,还贷款1000万美元给越南以促进其向印度出口。2000年3月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访越,双方签署了新的防务合作协议,规定两国政府在情报领域进行合作,高级将领定期互访,双方军官分别赴对方受训等。2001年1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依访越,同意以“半买半送”的方式向越南的核研究所提供科研设备,允诺利用印度的核设施和基地为越南培训技术人员。
  此外,印度还加强与东南亚国家在经济等方面的合作。2000年7月,印度积极倡导的恒河—湄公河组织面世,这使印度可以参与湄公河流域开发,从而可以一举踏上东南亚多国土地。2002年11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依参加首次印度—东盟峰会,瓦杰帕依向东盟各国领导人表示,印度将准备在东南亚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在帮助缅甸、越南、柬埔寨和老挝等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方面,印度将尽自己的努力。
  此一时期,印度“东进”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带有浓厚的军事色彩。印度深知,要想“东进”,必先控制马六甲海峡。为此,印度军方提出了“东方海洋战略”,以发展向南中国海地区投送海军的能力。作为此项政策的具体行动,印度海军在1998年10月派遣一支特混舰队经马六甲海峡首次进入南中国海海域,实现了对新加坡、越南等国的访问。2000年10月和11月,又一支印度海军特混舰队开赴南中国海进行“远航训练”,与韩国和越南在南中国海举行反海盗联合双边军事演习。2002年9月印度和印尼两国海军首次开始在安达曼海域展开联合巡逻,打击安达曼海域日益猖獗的海盗活动。另外,印度还通过优惠军售和军援加强与东南亚各国的军事联系,印度军事硬件的价格要比美国和欧洲的便宜许多,在东南亚各国很受欢迎。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印度在“东进”中注意与美日等区域外大国合作。由于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与南中国海“争议”的存在,美日大国极为关注该地区的航道安全,使印度与美日在东南亚地区找到了利益共同点,美日乐见利用印度的军事力量平衡中国在南中国海的影响和打击海盗。2000年,印度国防部长访日,两国决定在南中国海举行联合军事演习。
  印度近年来的“东进”之所以进展较顺利,是和印度国内外局势的变化分不开的。一是近年来印度经济发展较快及成为事实上的核国家,综合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二是当前南亚次大陆力量失衡;三是美日等国一定程度的支持。毋庸置疑,东南亚地区对我国政治、经济和军事安全极为重要,在中国与东南亚部分国家还存在领海领土争端的情况下,印度在此有争议的地区加强其军事外交活动,必将给我国的安全和恢复在该地区的领土领海主权带来新的战略压力。对此,我们应谨慎因应。▲
其他文献
1 资料与方法 男 10例,女 18例,其中最小 3岁,最大 75岁。 40~ 69岁患者较多占 20例,病程最短 3d,最长两年。发病在 1个月以内者占大多数。完全性瘫痪者 (肌肉无收缩表现 )22例,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