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生水起的音乐人生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15648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3年,我还在上初中,一个星期天的下午,爸爸捧回来一个大盒子,里面居然是一台单卡收录机!还有两盒当时流行歌的磁带!爸爸一离开,我和哥哥,两个小脑瓜立刻挤在一块,稀罕巴叉地鼓捣起来。人家大人买回录音机是让我俩学英语,可我俩趁爸妈不在的时候,把它的其他功能开发到淋漓尽致!我现在还记得,其中一盒磁带是与我们年龄相仿的童星程琳的演唱专辑《童年的小摇车》;我就是在那盒磁带的歌片里,第一次见到了“付林”的名字。
  没想到多年以后,我会亲自采访歌片、报刊上的那个人。采访付林老师的时候,我们一起津津乐道地细数那些年流行的歌曲。他平静地讲述着自己的经历,就像说别人的故事,即便是苦难、委屈、误解一律轻描淡写。我想到读过的《干校六记》,杨绛先生的叙事风格就是这样的,不搞波澜起伏,不做煽情的感慨和磨难的细述,更没有丝毫的怨天尤人。
  付林是最早涉足原创流行音乐的中国内地作曲家之一,有人评价他是中国原创流行音乐本土化、国际化的推动人,也是新时期民谣流行音乐的标志性人物。现在,他仍然担任中国音协流行音乐学会主席一职。随着采访的深入,我少年时代的很多疑问以及付林老师不为人知的故事渐渐浮出水面。
  一、青春潮
  付林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感恩时代”。每个人的身心上,都有时代的烙印。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启动,人们固化的思想也像春天的草芽开始萌动。而一个关注时代的诗人、词曲作家,更敏感于中国大地异样的气息。此时的付林刚刚三十出头,1976年9月,他在而立之年完成的词作《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让全国听众认识了他,也奠定了他在歌词创作的专业地位。随着台湾歌星邓丽君的歌曲大量涌入大陆,流行音乐的创作和演唱也势如潮水席卷中国大陆。新鲜的音乐流派让年轻的付林心动。于是,偷偷地听广播里没有的歌曲,托人买“砖头录音机”,暗暗地为5元钱劳务费兴奋……信心、经历、激情、勇气,在一股强劲的流行风潮的裹挟下,付林站在了当代音乐改革创新的风口浪尖。他的代表作《小螺号》被业内公认为开内地流行音乐先河之作。用付林自己的话说:“《小螺号》吹响了我个人的改革开放之路。”
  1980年,海政歌剧团在首钢演出的夜晚那么明亮,那些闪亮的音符与天上的星星呼应唱和,这个夜晚注定成为很多人的不眠之夜。当13岁的小歌手程琳扎着两个小辫子在台上一亮相,脸上荡漾着纯美的笑容,唱起欢快俏皮的《小螺号》,台下的掌声恨不得把她的歌声都淹没了。坐在观众席的付林激动得热泪盈眶。他有理由流泪,也有资格得意。因为所有的精彩都是他一手打造的。
  这一年,海政的歌手苏小明用一首温软柔美的《军港之夜》抚慰了无数海军的心。有人在前面打样,组织上就让付林组建小乐队,也要推出一名歌星。付林选中了团里13岁的二胡手程琳。为她遴选演出曲目时大费了一番心思,既要新鲜时尚,还得适合她这个年龄段,又不能和爱情沾边。最后定下来:民歌《天黑黑》《望春风》《盼红军》,豫剧《花木兰》,联邦德国电影《英俊少年》插曲《小小少年》,日本电影《人证》里的《草帽歌》。万事俱备,只欠原创;自己动手,写词谱曲,付林一晚上连词带曲加配器,创作了一首少儿歌曲《小螺号》。第二天白天排练,当晚就给首钢工人演出,火爆的场面超乎想象。
  接下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了现场版的《小螺号》,各大媒体自然不会轻易漏掉这样的新闻,就连香港《明报》也报道了此事。
  人进入一种兴奋状态,思维也会产生惯性。当《人民日报》向他约稿时,他毫不犹豫地将推介程琳一事写成文章投了出去。不料整个事情发生了大翻转,约稿的文章没发不说,换来了别人写的批判文章《救救这些孩子》。文章中提到“俗不可耐的小螺号吹响了”“救救这些孩子”之类的字样,演出停止,付林他们所在的歌剧团被解散,划归到歌舞团,负责演出的组织者撤职,小程琳回去继续拉她的二胡,《江河水》的琴声代替了《小螺号》的歌声。一个巨浪扑来,将付林从浪尖摔到谷底。
  之后的两年,他看似沉寂,却进入创作的活跃期。他为王洁实、谢莉斯写《祝愿歌》;为李谷一写《相思河》;为远征写《幸福在明朝》;为朱明瑛填词了《彩云追月》《步步高》。他的作品被市场和受众更广泛的认可,早已冲破了剧团和体制的藩篱。
  1983年,《小螺号》的批判声渐渐消退,付林的创作热度却从未削减。这会儿,他又悄悄为程琳能圆上唱歌梦密谋。海军司令和政委来看乐队演出时,程琳趁着演出成功的热乎劲儿递给首长一封信,信中表达了想唱歌的愿望。
  这件事很快有了回音:程琳可以为海军战士唱歌!有了领导的首肯,程琳又开始唱歌了。不但在舞台上唱,付林还为她出了两盘磁带:《小螺号》和《童年的小摇车》。从那时开始,付林就担当起音乐人的角色,只是还没有明确的叫法。作词作曲、编辑配器、制片录音集于一身。他每天忙碌着、兴奋着,沉浸在自己的音乐王国里,全然不知又一波风浪正向他袭来。
  一些人借矫枉难免过正的机会,又把“抒情”列为敌人。恰逢《小螺号》磁带在世面风行,一些报纸又开始新一轮讨伐,《俗不可耐的小螺号又吹响了》等文章又出来了。这一次,他亲身体会到了“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厉害。迫于舆论压力,文工团大会宣布给付林行政警告处分,程琳停演。付林虽然心情低落,但绝不萎靡懈怠,也不针锋相对地反驳,或者为自己辩护,他知道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骨头撑住自己,让时间去冲刷和检验。他深信,中国已经认准了自己复兴之路,改革的大潮不可阻挡。眼下急需做的,是不能讓孩子刚登台便失去舞台。他想方设法把程琳介绍到声乐泰斗王昆门下,借调到东方歌舞团,使小歌手第二次复出得到保护,此事终于完美收场,付林感到无比的欣慰。
  二、故乡河
  1984年,付林接到了一封来自扬州的信,一位父亲说自己的女儿很有歌唱天赋,希望付林老师帮助培养。这个16岁的少女就是后来名扬全国的歌手朱晓琳。她的声线单纯,声音柔情似水。付林让她住在家里,为她制作《踏浪》专辑,并把第一部电视剧《追寻》主题歌给了她,同年又在 “广州太平洋”录制《妈妈的吻》,当年就发行240万盒。在此之前,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表达对妈妈的感情,这首歌恰恰为人们情感抒发提供了一个出口。但很少有人知道歌词中“再还妈妈一个吻”是付林心中埋藏多年的夙愿,是从他心底吟唱给母亲的歌。   付林出生在松花江下游、北大荒腹地的一座小镇——富锦。
  付林不姓付,姓王。王付林。但这个姓随的是养父的姓。其生父耿富是个木匠,1945年日本投降劳工解放了,父亲满心欢喜以为可以和家人团聚,没想到却在回乡的路上突然遇难身亡。留下妻子和四个孩子,还有她腹中的胎儿。父亲去世几个月后,1946年1月付林降生。母亲经常神秘地对人讲他是“梦生”,年幼的付林对这个词似懂非懂。记忆中,他们住的是贫民区破旧的茅草房,家里用茅草、苞米秸秆烧火。但他清晰地记得母亲喜欢唱歌,她在摇车边一边轰赶着围攻的苍蝇蚊子,一边轻轻哼起略带忧伤的调子。也许,这就是最早的音乐启蒙吧。两三年之后,年轻的母亲为了生计,带着五个孩子改嫁给一位老实、勤劳的渔民王崇富。尽管两个父亲和家乡的名字里都带个“富”字,也没能使这个家庭在那个年代摆脱“穷”的境遇。母亲和养父陆续又生了五个孩子。一家十几口人就靠养父打鱼为生,生活极度贫困。富锦小镇泥泞的小路上,常常走着一个赤脚的小男孩,少言寡语。有时,他会停下脚步,望着草地上自由翻飞的蜻蜓、蝴蝶发呆,或者和水坑里的青蛙默默说几句心里话。
  在穷困和饥饿中熬过的孩子最能感知冷暖。大东北冬天的早晨有多冷,只有体验过的人才知道。母亲总是天一蒙蒙亮第一个起床,抱一捆茅草拢一把火,把他的棉衣烘得暖乎乎的,然后叫他吃饭上学。他记得过生日那天,母亲疼爱地给他五分钱,他偷偷买了一个馒头;他也想看电影,却从不敢说出小小的愿望。像妈妈一样的班主任塞给他五分钱,他和小伙伴看了生命中最奢侈的一场电影。他记得那些善解人意的眼神,春阳般抚慰他少年的心,一直温暖到如今。因此,他后来的作品中大部分抒写故乡亲情,尤其像《故乡情》《妈妈的吻》。
  无论日子多么艰难,母亲的善良与乐观永远携着一股力量,支撑起这个家和孩子们的信念。付林都当外公了,可每一次回家看望老妈妈,都会得到她结结实实的拥抱。但他有一个遗憾,那就是歌词中写的“再还妈妈一个吻”他始终没有做到。所幸的是,饱尝战乱之苦与生活艰辛的母亲一直活到97岁高龄,赶上了好时候,享受到了天伦之乐。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付林一直陪在她身边,握着她的手,看着母亲安详离去。
  日夜不息的松江水涤荡着岁月的尘埃,也见证了一个少年的成长。尽管物质生活贫乏,却无法阻挡梦想的种子发芽。家庭的境况使他从小立志,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北大荒的风雪“大烟炮”,走不到边的红高粱地,松花江畔的野花香,那是他多彩的原生童年;小镇里磨剪子戗菜刀的吆喝声,巷子里远去的葫芦声、扛木工人浑厚的劳动号子,都在他心中化成一曲曲美妙的和弦。
  付林就读的富锦一中是一所老牌名校。学校里乐队排练演出让他大开眼界,他认识了江南丝竹和更多乐器。小县城的文化馆里有些高人,拉提琴、弹钢琴、吹黑管,后来听说是“右派”下放到北大荒的,通过他们,付林也看到另外一种不同的人生。他想方设法挤进学校鼓乐队,先从打击乐学起,后来又相中了竹笛。谁能想到,凭借一根廉价的竹笛,付林敲开了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大门。
  三、梦之海
  从小在松花江边出生长大,后成为一名海军,与风浪厮守。付林生命与艺术的疆域也愈加开阔。老辈人说他命里缺水,结果后天补足了。他喜欢水,也谙知水的性情:“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祖宗的智慧护佑那些有恭敬心的人。信奉一切顺势而为的付林在人生之海中颠簸沉浮,一直向着理想的彼岸平稳前行,领略到无数风景,也收获了一枚枚闪亮的珠贝。
  从军从艺50余载,付林最喜欢别人叫他老兵。一入军艺,先下到部队三个月。1968年分配到海军,从旅顺到三亚,从舟山到南沙,几乎走遍了18000公里海岸线,一款款帅气的海军服留下他的青春韶华!一生与水交运,他的笔下总在写着大海,写着海军的故事。付林至今创作歌曲达千首,被演绎出来的800余首,其中,海军题材的作品就有300多。
  他艺术上的增进与在部队的成长是同步的。20世纪70年代,在海政歌剧团乐队,参加歌剧《刘胡兰》《琴箫月》《壮丽的婚礼》等演出。吹长笛、打排鼓,写词作曲、编配指挥,忙得不亦乐乎。这一阶段,他与作曲家施光南、吕远、王锡仁、傅庚辰均有合作。
  80年代改革开放,付林也进入创作的活跃期。有时一年就能创作上百首歌曲,唱片、影视、晚会哪样也没落。付林说,那是一个壮志飞扬的年代!是一个不要命的年代!他在追梦的过程中也助力许多年轻人实现了向往已久的音乐梦。
  歌唱家王洁实还念着40年前付林老师送给他的《祝愿歌》。在翻唱了大量台湾校园歌曲后,1980年,不到30岁的王洁实拥有了第一首原创歌曲。这是依曲填词的作品。作曲家小模不满意原来的填词,请付林重新操刀。面对崭新的世界,面对中国的春天,诗人避开缠绵阴郁的情绪和小我意识,他将心中对祖国、对人民的美好祝愿表达出来。
  苏红也是付林的学生。朱晓琳成名之后,这位辽宁本溪的歌手前来拜师。付林让她演唱了影片《强盗的女儿》的插曲,此外为她写了央视“85消夏歌会”中的歌曲《新村恋情》等。在1986年央视第二届青歌赛中,苏红演唱了《我多想唱》,荣获“通俗专业组”第一名,付林觉得新歌还得秉承她一贯的亮丽风,活泼明朗。《小小的我》经苏红在1987年春晚上演唱立刻引起共鸣,它唱出了那个时代群体的心声。
  1988年3月,从深圳来的歌手陈汝佳让付林眼前一亮。俊朗的脸庞,浓眉大眼,深邃的目光中略带忧郁,透着贵族气。鬓边的一缕头发挑染成金色,虽然在那时很挑战人们的传统审美,但善于尝试新鲜事物的付林完全能接受。陈汝佳是代表深圳电视台参加央视青歌赛的决赛选手,组委会要求必须有一首原创,电视台便托人找到付林。付林手里刚好有一首新歌《故园之恋》。陈汝佳在决赛中发挥稳定,以9.70分拔得头筹。1989年,陈汝佳和这首歌亮相春晚,一晚成名。
  当时西北风席卷大陆乐坛,比赛现场几乎成了西北风歌曲大比拼,付林的《故园之恋》另辟蹊径,舒緩悠扬的歌声不啻一股清泉流过心田。与付林老师聊到音乐创作时他这样说:“我青少年时代受中国传统音乐影响,包括吹竹笛,乐曲多为江南丝竹音乐,广东音乐,东北民歌,内蒙古的二人台,西北的花儿,这些音乐会使你变成得很中国。这是骨子里去不掉的,完全融在血液中了,所以一出手总不免带有民族风格。”从传统到流行的转变,付林的音乐是有根的,有根生命力就持久。
  1988年,付林放弃了当团领导和创作室主任的机会,海政却破天荒地批准他成立“海政电声乐团”和“海政青年歌手培训中心”。付林多了一个“导师”的头衔。“由于之前带出了很多成名的学生,全国歌手们慕名而来,50元的学费竟然都收不齐,但丝毫不影响他为学生们竭心尽力写歌、录音,有时不给钱也为他们奔忙,就为对得起那一声“老师”。周彦泓、刘海波、谢东、满江、陈羽凡、韩红、江涛、陈红、张晓梅、张迈、魏瑛侠、红霞、俞静……这些流行乐坛响当当的人物都曾是他带过的学生。
  1992年,歌手江涛在第五届青歌赛上演唱《故乡的雪》,摘得专业组通俗唱法第一名的桂冠,这也是付林的作品。学生们现在见到付林仍感念师恩浩荡,有的叫老师,有的叫老爹。一次付林接受电视台采访,主持人说:“当您的学生真幸福,上完课还能蹭饭。”付林拿出东北汉子特有的机智幽默:“关键是到饭点他们都不走啊!”引得台下观众一片笑声。这才是付林的行事风格,多大的事都能化成云烟,包括他为别人做的善事。朴素的发心,纯粹地做人。他总是调侃自己是“傻小子”,谁知这憨傻里藏着多少大智慧!
  结  语
  现在,年逾古稀的付林精神头十足,除了雷打不动的创作,他把流行音乐教育改为少儿培训教育,研发“小螺号艺术教育”体系。当过多年海军、成长于海天之间的付林,有海一样的蔚蓝、海一样的深沉、海一样的胸襟。在海上航行,风里浪里寻常事,风生水起、水起风生,奔腾的水仿佛就是风的形状。付林说,这辈子没少遇风、经风、浴风,那风是时代的风、人生的风,也是故土的风、民谣的风、音乐的大美中国风。
  [收稿日期]2020-05-12
  [作者简介]红  雨,女,吉林人民广播电台高级编辑、资深主持人;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客座教授。(长春  130000)
  (责任编辑:张洪全)
  长春市南关区幸福街999号幸福嘉园6-2-501 (4本)
  电话:13074336113
其他文献
[摘要]《莎乐美》是理查德·斯特劳斯在20世纪初耗时两年创作出的歌剧,将音乐性与戏剧性高度融合,成为世界上经久不衰的歌剧之一。歌剧具有复杂的文化背景与争议。本文基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结合理查德·斯特劳斯的歌剧《莎乐美》,针对剧中莎乐美这一角色对其人格心理进行分析。分别从“本我”“自我”“超我”三个方面分析莎乐美的心理,揭示了莎乐美在欲望中挣扎逐渐失去自己的本性,反映了人性在生活环境下的不断转
期刊
[摘要]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办学思路的转变,转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發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音乐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于“本科水平,一专多能”、上手快且有后劲的基层骨干,即不仅具备扎实、实用的专业知识,又具备较强的岗位快速适应能力、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1]。不仅要遵循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更为重要的是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就业和创业能力的养成。从服务
期刊
[摘要]运用自编调查问卷和贝克焦虑测试量表(BAI),对外国语学院的304名大学生进行线上测试调查,并根据结果选出20名返校被试参与为期1个月的接受式音乐治疗。根据实验前被试BAI得分将20名被试分为高分组(实验组)和低分组(对照组)。结果:高分组个体的BAI得分发生显著差异(t=2885,P=0050)。结论:接受式音乐治疗对改善大学生焦虑情绪确实有较好的效果,半指导性音乐想象技术可以有效地减轻
期刊
[摘要]乔治·格什温是20世纪中有着独特音乐风格与音乐才能的伟大音乐家,他用极具创造力的方法将爵士乐与古典音乐相结合,创造了别具一格的音乐形式与音乐内容。他的代表作品中最能够体现这一点的是钢琴曲《三首前奏曲》。《三首前奏曲》是乔治·格什温钢琴音乐作品中仅留给世人的前奏曲,是他专门以钢琴为创作题材的音乐作品。《三首前奏曲》有非常大的艺术价值,能够很好地体现乔治·格什温的音乐创作风格,尤其是在爵士音乐
期刊
[摘要]由導演理查德·林克莱特(RichardLinklater)执导的电影《摇滚校园》,讲述了曾经在摇滚乐队担任吉他手和主唱的杜威·费恩在事业和生活都陷入低谷的时候,做了一名冒名顶替的老师,在与孩子们接触的过程中他重新找到了自我,并通过组建摇滚乐队让孩子们迸发出耀眼的音乐光彩的故事。影片故事简单却情节丰富,没有太多的悲伤渲染,结局处手法更是新颖不落俗套。这不是一个关于有关摇滚梦想的故事,也不是一
期刊
[摘要]武汉青年京剧团剧是建国存在于武汉民众乐园的专业京剧团体,是武汉京剧史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团体。其成员是由银都京剧茶座一支五六十名女性所组成的全京剧团,常年营业性演出,自负盈亏。1953年底,在武汉市文化局直接领导下全团搬迁至汉口民众乐园二楼长驻演出。武汉市民亲切地称其为“小京班”。其女子京剧坤班的特质是研究我国京剧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京剧;坤班;口诉史  [中图分类号]J605[
期刊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0)12-0001-03  洪湖,既是中国一方大湖的名字,又是湖北一个城市的名字。水大为洪,洪湖的浩瀚之水从远古一直激荡着我们的今天。据说1663年,康熙为寻找失踪的顺治帝来到楚地,见一大湖烟波浩渺,问其成因,随从说是洪水冲湍而成,遂名洪湖。洪湖的水湿了帝王衣袖仅是它历史上的一个小小插曲,真正使它扬名天下的,却是中国亘古未有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青年教师王涵2017年于“作曲系教师新作品音乐会”首演的长笛独奏《孑然》为例,阐述其作品所蕴含的创作手法与意境。  [关键词]孑然;长笛独奏;音响;意境  同事王涵[1]三年前从法国回国,在作曲系教授配器和作曲,在和他的日常交流中,可以明晰地感觉到他沉稳和耐性。回国后的他逐步适应了国内音乐专业教育的方式与习惯,一门心思、极为认真地在各种场合批改着学生的作业,哪怕是
期刊
[摘 要]戏曲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具有深厚的艺术及文化内涵,虽起源于民间,但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极具影响力。在新媒体盛行的当下,传统戏曲艺术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虽然具有稳固的受众群体,但难以吸引当代青年的关注。随着戏曲元素与中国电影的融合,戏曲艺术焕发了新的活力,也使中国电影的内涵进一步深化。我国电影,尤其是民族电影与戏曲艺术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越来越多的电影导演借鉴戏曲的美学元素、表演元
期刊
[摘要]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理念始终处于一种摇摆不定的状态,时至今日,也难说真正形成了一个共识。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发展理念的设定上,应进一步明确以“更新”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这样才能使自身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这既是中华民族文化属性所决定的必然,同时也是多元文化时代所赋予我们的使命。  [关键词]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省思;构想;传统;更新  [中图分类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