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围绕新闻这一概念,有许多不同的定义,且定义者又各自强调了的唯一性与排他性。其实,这像盲人摸象。用某一狭隘的新闻范畴,去囊括新闻概念的所有范畴。殊不知新闻概念是一个范畴系统并不恰当。从各种语境中新闻的多范畴可以看出,彰显出对新闻学基石——新闻范畴的革命势在必行,因而“非对称层级新闻范畴系统”应运而生。处于上位范畴的是核心概念:新闻;处于下位范畴的是:本闻、知闻、媒闻、受闻和馈闻。
关键词:新闻概念;本闻;知闻;媒闻;受闻和馈闻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9-0124-05
一、引 言
新闻概念,定义纷呈,莫衷一是。择其要者,有人概括为三类:一“是受众注意的事实”;二“是经过媒体报道的事实”;三是“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的客观性”“信息”[1]。进而有学者采用一元化的思维方式,言之凿凿地要证明某类定义“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引来学界争讼不已,直到近几年,“许多专家包括陈力丹、何光铤、张允若等人还在为新闻的定义而争论不休”[2]。
有的坚持只有报道的才是新闻,强调“只有经过记者的采访整理,形成语言的客观叙述以及一定程度的主观评述,然后通过技术手段进入媒体的传播,才能够称为新闻”[3]。
而有人却说“新闻是否存在,并不由报道与否来决定”[4],在媒体报道的新闻之外,不仅有“漏报的新闻”,还有“社会公众和其他社会组织发现加工的未经媒体报道的新闻”[5]。
也有人认为媒体报道了,但“没有被接受者所接收的信息不能称之为新闻”[6],只有受众接受了的才是新闻,“公众是否接受和接受量的大小都是‘新闻’是否成为新闻的关键因素”[7]。
上述各执一端的观点,从片面角度来看确有道理,但从系统论的角度去考察,却犯了盲人摸象的弊病。因为新闻这一概念是一个范畴系统,不能用系统中的某一局部范畴来囊括系统所有范畴。下面我们就从人们日常运用新闻这一概念的各种语境中,来认识新闻范畴系统,并对新闻这一概念的全部含义加以界定。
二、多维新闻语境确认范畴扩张
人类的新闻活动是一个几近线性的动态传播过程。从先在于新闻认知主体的信源——客观事物出发,经过新闻认知主体的感知进入其主观世界,再到新闻传播主体运用语言、图形、影像等符号进行编码,然后通过媒介进行传播或再传播,最后到达信宿——受众,从而完成由拉斯韦尔所描述的信息传播的“五W”历程。期间不同的社会主体参与了不同的新闻实践活动。
尽管新闻一词的语言符号没有发生变化,但却因主体和语境的不同而改变了它的内涵和外延。下面我们就从历时性的角度,大体按照新闻传播动态过程,列举人们在使用新闻这一概念时几种含义不同的语境:
“在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工作中能够‘发现’新闻才是真功夫”[8];
记者说:“我发现了一个重大新闻”;
“看电视的人会说《新闻联播》里放的东西都是新闻”[9];
观众说:“我看了‘9?11’事件的电视新闻,飞机先撞了南楼”;
“‘新闻变得越来越不像新闻’”[10]。
显然,上述几种语境中“新闻”一词,分别指向了不同的含义:
1.指先于记者感知而存在的“新的、重要的事实”;
2.指新闻认知主体感知到而未被媒体报道的“新的、重要的事实”;
3.指媒体上发表了还未被受众接受的“新的、重要的事实”;
4.媒体发表的被受众接受到的“新的、重要的事实”;
5.句首的“新闻”,是当今媒体上的新闻,而句末的“新闻”是人们心中应然的理想状态的新闻。
从上面新闻一词多种语境含义的在场确认,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为前面那几种歧异的观点找到合理的注脚:它们各自从某一语境出发,阐述了某一新闻范畴的存在。只是不能认同的是:它们都偏狭地强调自己新闻范畴的唯一性,而排斥其它的新闻范畴。由此看来,我们应当建立一种全新的多维新闻定义观。
所以,本文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构建“非对称层级新闻范畴系统”,为上述多种语境中新闻的不同含义,撑起一个新的理论阐释框架。
三、“静态非对称层级新闻范畴系统”
从纵向来说,新闻是一个多层次的范畴系统。新闻是基本层次范畴,它不仅可以作为下位范畴,成为客观事物“信息”这一上位范畴的子系统,而且可以作为上位范畴形成母系统,依新闻传播过程中主体的不同,组成包含本闻、知闻、媒闻、受闻、馈闻诸多下位范畴的子系统。
上位范畴与下位范畴之间、同一层次的范畴与范畴之间,如果从信息相对静止的角度来看,具有信息不对称性,即任何一个范畴的内涵和外延都不与别的范畴完全重合,各个范畴都有自己质的规定性。
比如,处于基本层次范畴的新闻,与处于下位范畴中的任何一个范畴,内涵和外延都是相异的。我们不能把新闻等同于本闻、媒闻、受闻、馈闻中的任何一个。前面所说的有些学者只把媒体传播的新闻、或受众知悉的新闻当作新闻的全部,就是在这一意义上出现了差错。
同样,也不能在同一层次上,把媒闻等同于本闻,或把知闻等同于受闻、馈闻,等等。故而名之曰“静态非对称层级新闻范畴系统”,模型见图1。主体外部世界的客观事物的信息用“O”表示;新闻用“N”表示;非新闻用“-N”表示,即客观事物中不能成为新闻的信息。处于基本层次范畴的新闻“N”,包含了处于子层系统的本闻、知闻、媒闻、受闻、馈闻几个下位范畴。
图1 静态非对称层级新闻范畴系统模型
处于基本层次范畴的“新闻”,定义为“事物变动的重要信息”。从中心词来看,以往的新闻定义,尽管有现象论、事实论、记录论、手段论、报道论、信息论、传播论等说法[11],然而有学者指出:“‘新闻是一种信息’已是新闻学里无须证明的公理。[12]”“不论何种层次、何种具体方式的新闻活动,都首先是一种直接的或间接的信息交流活动”[13]。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可以成为新闻,只有那些特殊的重要的信息才可成为新闻。重要属于价值论范畴,某一事物信息重要与否,必须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来考察。 那么,基本层次范畴的“新闻”的主体是什么?从哲学范畴来看,任何事物的主客关系不是单一的。“主客体关系有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这三种关系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实践关系是认识关系与价值关系的基础”[14]。从上述诸多语境中新闻定义的多维状态之中,可以看出新闻的主客关系是沿着本体论和认识论两极,分别走向了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道路。在本体论一极,社会实践主体借助客观需要的新闻信息与实践客体——客观事物建立了实践关系,走向主体客体化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实践主体,遵循本体论的指向,按照客观事物的规律,运用新闻信息作用于客体世界;在认识论一极,是新闻认识主体与新闻认识客体——客观事物建立了认识关系,走上客体主体化的道路。
因而,事物信息的重要性,在多极化的主体面前,就有了区别。一方面,同一事物信息,在不同的主体面前,它的“重要”性是不同的,此主体与彼主体的“重要”不能等而视之;另一方面,处于上位范畴的新闻,涵盖了子系统中处于下位范畴的各种子新闻的主体,它的主体是泛化的、多元的、包容的,而不是单一的、纯粹的。它在局部上对应了某一主体又不固定于兹;它抽取了各种主体的具体性,是对各种主体的综合和概括。
继之,是不是所有重要的信息都是新闻?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只有发生了变化的客观事物的重要信息才能成为新闻。没有发生变动,即使是客观事物的重要信息,也不能成为新闻。“新闻传播活动是反映事实世界最新变动情况的活动,它的直接任务是说明事实世界的变动情况是什么”,是一种“关于最新事实信息的交流活动”[13]。
从横向来看,新闻子系统的各个范畴,不是孤立的互不相干的,它们是在新闻传播的动态过程中形成的,因而具有这样那样的联系。一方面,不同的语境形成不同的层级,确定了不同范畴的子新闻含义;另一方面,任何一个范畴,又在与其它范畴的信息动态交互中改变了自己的状态。也就是说,不同级的新闻分别以各自的内涵和外延画出了自己的范畴之圆,又与它级范畴的新闻之圆相交重迭,形成有同有异、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交圆范畴系统。
这些范畴之圆从信息动态传播的角度来看,处于不对称的信息耦合态势,自己是“他者”的变化,“他者”又是自己的前身或延伸,它们在信息的交换中,获得了互文性色彩。因而名之曰“动态非对称层级新闻范畴系统”,不同层级范畴可以用不同的模型来表示。
四、动态非对称层级新闻范畴系统
(一)第一级:本闻(用A表示)
本闻,即本体论意义上的新闻,是社会实践主体客观需要的事物变动的重要信息。
首先,本闻作为一种本体论的存在,是先在于新闻认识主体的事物变动的重要信息。正如信息科学家钟义信先生所说的那样,“本体论层次的信息定义”“是该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改变的)方式”[15]。本体论层次的新闻信息,也是如此,它是先在于新闻认知和传播主体的,并不因后者感知、报道与否作为它是否存在的依据。甘惜分“有了事实,有了发生某地最新的重要事件,还不等于有了新闻”[16]的说法,是不妥的。新闻认知或传播主体的缺席,都不能成为本闻不存在的理由。那只能说没有知闻或媒闻,即被人感知的或在媒体发表的新闻报道,而不能说没有新闻,即我们所说的本闻,有如杨保军说的“纯粹的新闻”[10]。
其二、本闻是社会实践主体客观需要的事物变动的重要信息。本体论是关于存在及其本质和规律的学说,“是以追求高层次的客观知识即高层次的真理为己任的”[17],解决的是人和社会的客观需要问题。
所以,从本体论意义上来说,主体的需要是一种客观需要,因为只符合了客观需要的事物,才揭示了事物的本质,体现了事物的规律。
实践主体的需要,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种客观需要,那么符合了实践主体客观需要的信息,就是本体论意义的新闻。所以,本闻是有利于社会实践主体顺应和改造世界的重要信息,是新闻的最佳境界。或者说是认识论新闻的理想状态,也是新闻认知活动的终极目标。
图2 一级本闻交圆模型
“动态非对称层级新闻范畴系统”“一级本闻交圆模型”如图2所示。客观事物“O”包含了新闻“N”与非新闻“—N”;新闻“N”包含了本闻“A”和非本闻“—A”。A是本闻之圆;非本闻“—A”,是新闻中与本闻相对的、哪些不符合社会实践主体客观需要的事物变动的信息。
(二)第二级:知闻(用B表示)
知闻,是认识论意义的新闻,是新闻认知主体感知到的事物变动的重要信息。这一范畴,从狭义来看,一方面,类似有的学者所说的“经验事实”,“是为概念所接受、由主体断定的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的感性呈现,是被知觉到了的‘自在之物’或‘自在之态’”[18]。
它以表象、形象在认知主体的大脑形成痕迹,或者以概念思维的形式保存在自己的抽象意识之中,形成主体的内部语言;另一方面如杨保军所言,“是指还未刊播在特定媒介上,未进入传播状态、传播语境中的新闻文本(或者直接叫做新闻稿件)”[19]。
从广义来看,知闻包括直接感知和间接感知两类。直接感知是新闻认知主体或新闻传播主体通过自己的感官,直接对客观事物所进行的观察、采访、体验;间接感知是新闻接受主体和新闻反馈主体通过媒介、对媒体报道的新闻进行的阅读和理解。
“二级知闻交圆模型”如“图3”所示。B是知闻之圆。
首先,客观世界万事万物是先在于新闻认知主体的客体,新闻认知主体只能部分或大部分地发现本闻,形成感知了本闻信息的本知闻“AB”;
其次,受新闻认知主体感官限制,客体世界必然会留下或多或少未被感知的盲区,在这些盲区中,即便是有本闻,也会埋没在主体的感知之外,湮没无闻,形成非知本闻“—BA";
再次,感知能力的误差和主观的参与,使新闻认知主体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发生错舛,导致将非本闻误为知闻,形成非本知闻“—AB”。
图3 二级知闻交圆模型
(三)第三级:媒闻(用C表示)
媒闻,是新闻传播主体通过媒介传播的事物变动的重要信息。作为新闻“传播活动的手段、方式或载体”的媒介[20],学界过去认为主要是指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而不包括书信、电话、大小字报等载体形成的“小众传播媒介”。难怪许多学者甚至大众化的工具书,都认为新闻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所做的报道。 这一点,在几乎是单向传播、受众状况不明晰、媒介的终端被默认为存在有广大的受众人群的情况下,受众或多或少地具有“被受众”、“被大众”的成份,所谓的大众传播媒介也可以说是“被大众传播媒介”了的媒介。
但在网络、手机等交互新媒体出现之后,我们不应对这种“默认”继续做正确的估计,因为受众的主动选择和反馈,使我们看到了二者界限的变化。
一方面,大众传播媒介会因终端受众的冷落而沦落为小众传播媒介。
另一方面,小众传播媒介也有可能借助技术的力量,僭越大众传播媒介的称号。因此,我们不能僵硬地将一种媒介视为为大众的或小众的,而要从互动传播中、特别是从信息的真正接受中看到真正的“大众”或“小众”。
如果将媒闻研究的视域,仅仅局限在被传统新闻学认定的大众传播媒介,似乎有“刻舟求剑”之嫌。
确定了媒闻经由的媒介,利用媒介进行传播的新闻传播主体就便于确定。
除了报社、电台、电视台、通讯社、网络新闻媒体等新闻机构的采编人员,可以作为制度化的新闻传播主体之外,非新闻机构的社会公众或其它人员,都可以成为民间新闻传播主体。新闻研究者们,有责任呼唤制度和理论的眷顾,为他们在新闻传播主体中确立一席之位。
图4 三级媒闻交圆模型
“三级媒闻交圆模型”用图4表示。C是媒闻之圆;ABC是传播了本知闻的媒闻;—ABC是传播了非本知闻的媒闻;—CAB是媒介未传播的本知闻;—C—AB是媒介未传播的非本知闻。
(四)第四级:受闻(用D表示)
受闻,是新闻接受主体通过媒介接受到的事物变动的重要信息。正如陈卫星所指出的那样,受闻是“受众从媒介上理解的现实”[21]。它不是对媒闻无遗漏、无变形的原样接受,而是负载了受众对媒闻的个性化理解,成了具有个人化色彩的“已闻”。
传统的报纸、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囿于传播技术的限制,受众的结构和状况,几乎被包藏在“黑箱”之中,新闻媒体不甚明了。报纸的寄出、广播电视的播出,即宣告传播过程的“完结”。因而有人遗撼地称之为“半传播”[22]。如今新媒体时代,传播已经由原来的传统媒体主导的卖方市场进入了以受众为主导的买方市场。了解受众的需要,研究受众从媒介传播的媒闻中“受”了什么新闻,从而制作适销对路的新闻产品,不仅是新闻媒体得以立足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传播学、新闻学研究中,一个无须置喙的话题。
“四级受闻交圆模型”如图5所示。D是受闻之圆;“CAD”是受众从媒闻中接受的、反映了本闻信息的受闻;“C—AD”是受众从媒闻中接受的、反映了非本闻信息的受闻;“—D—AC”是受众没有接受到的反映了非本闻信息的媒闻;“—DAC”是受众没有接受到的、反映了本闻信息的媒闻。
图5 四级受闻交圆模型
(五)第五级:馈闻(用E表示)
馈闻,是新闻反馈主体通过媒介传播的反馈受闻的重要信息。受众接受到的媒闻,是社会系统过去的重要情况,表征了此前社会系统运行的反馈信息。也是接受主体所在的系统未来运行的输入信息,也可叫前摄信息或先验信息。接受主体会根据自己系统的控制论目的,利用这一信息来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调节行为的结果,又可以作为反馈信息进入下一轮的信息传播过程。
不过,既往的新闻信息传播过程,无疑是始于新闻感知主体的感知,经于新闻传播主体的传播,而终于新闻接受主体的接受。感知专感知、传播专传播、接受专接受,三者各司其职,几乎泾渭分明。这样的传播阵脚,迫使新闻接受主体,庶几没有参与新闻传播的机会。
然而,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这种僵硬的角色分工被打破了。受众不仅可以直接参与原创新闻的传播,而且可以运用新媒体提供的条件,按照自己的理解,对已接受了的媒体新闻进行加工改制,形成与受闻有关的新的重要信息,然后运用转载、跟帖、评论等形式再传播。这种负载了反馈者强烈的主观意愿的信息便是馈闻。它构成了新闻信息传播整体过程中的又一个结点。它不仅延宕了新闻信息在信道中滞留的时间,而且解开了韦氏“五W”模式的最后环链,揳入一个新的环节,从而抻长了新闻传播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揳入的馈闻是新闻传播过程中的“放大回路”。因为传统媒体即使有少量的反馈信息,但在把关人的控制下,无法产生受众聚合效应。而馈闻则不同,成千上万的受众对受闻的反馈互动,会产生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核聚变效应”。这种核聚变的形式,放大了新闻信息的能量,加剧了社会的变革,成为控制社会系统运行的强势信息。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视察时的讲话中说,“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准确的说,网络不是放大器,而馈闻才是真正的“放大器”。我们把馈闻作为研究对象,是构建和扩张新闻学理论范畴的必然需要,也为改写韦氏传播模式提供了有力的论据,拟名之为“馈闻核聚变理论”。
图6 五级馈闻交圆模型
“五级馈闻交圆模型”用图6来表示。“E”是馈闻之圆,它与其它范畴之圆相交得出:“CAE”是被受众反馈传播的反映了本闻信息的馈闻;“C—AE”是受众反馈传播的反映了非本闻信息的馈闻;“—ECAD”是受众没有反馈传播的、反映了本闻信息的受闻。
综上所述,“非对称层级新闻范畴系统”的提出,统合了各家争执的观点,扩张了新闻范畴,进而再造了新闻学的理论基石。不过,这仅仅是被人称作“黄昏”了的新闻学体系重建的一种奠基设想,至于在此之上的新闻学理论大厦——围绕这些基本范畴,所展开的更深入的研究,还要付出筚路蓝缕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赵振宇.新闻及其时空观辨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2).
[2] 郝雨.陆氏定义与21世纪新闻学发展——从近年的新闻定义之争谈新闻学的创新研究[J].今传媒,2006(7).
[3] 郝雨,何懿.新闻定义批判与新闻本质反思[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4] 孟国治.新闻定义悖论[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4).
[5] 李贤斌.“新闻”定义刍议[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6] 周娟.关于新闻定义的再思考[J].新闻知识,2003(1).
[7] 刘军茹.新闻的定义——从接受者角度思考新闻的基本问题[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2).
[8] 施政.浅议时政报道的新闻性[J].中国广播,2007(6).
[9] 胡钰.新闻定义:历史评析与科学重建[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10] 杨保军.新闻本体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1] 丁伯铨.中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12] 詹杏芳.新闻学中的“信息”概念探析[J].新闻爱好者,2008(8).
[13] 杨保军.论新闻活动的本质[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14] 王玉樑.21世纪价值哲学:从自发到自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5] 钟义信.信息科学原理[M].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6
[16] 甘惜分.新闻理论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
[17] 龚榆.本体论: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18] 芮必峰.新闻与新闻报道[J].新闻大学,2004(2).
[19] 杨保军.新闻活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0] 李彬.大众传播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
[21] 陈卫星.传播的观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2] 刘建明.现代新闻理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关键词:新闻概念;本闻;知闻;媒闻;受闻和馈闻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9-0124-05
一、引 言
新闻概念,定义纷呈,莫衷一是。择其要者,有人概括为三类:一“是受众注意的事实”;二“是经过媒体报道的事实”;三是“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的客观性”“信息”[1]。进而有学者采用一元化的思维方式,言之凿凿地要证明某类定义“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引来学界争讼不已,直到近几年,“许多专家包括陈力丹、何光铤、张允若等人还在为新闻的定义而争论不休”[2]。
有的坚持只有报道的才是新闻,强调“只有经过记者的采访整理,形成语言的客观叙述以及一定程度的主观评述,然后通过技术手段进入媒体的传播,才能够称为新闻”[3]。
而有人却说“新闻是否存在,并不由报道与否来决定”[4],在媒体报道的新闻之外,不仅有“漏报的新闻”,还有“社会公众和其他社会组织发现加工的未经媒体报道的新闻”[5]。
也有人认为媒体报道了,但“没有被接受者所接收的信息不能称之为新闻”[6],只有受众接受了的才是新闻,“公众是否接受和接受量的大小都是‘新闻’是否成为新闻的关键因素”[7]。
上述各执一端的观点,从片面角度来看确有道理,但从系统论的角度去考察,却犯了盲人摸象的弊病。因为新闻这一概念是一个范畴系统,不能用系统中的某一局部范畴来囊括系统所有范畴。下面我们就从人们日常运用新闻这一概念的各种语境中,来认识新闻范畴系统,并对新闻这一概念的全部含义加以界定。
二、多维新闻语境确认范畴扩张
人类的新闻活动是一个几近线性的动态传播过程。从先在于新闻认知主体的信源——客观事物出发,经过新闻认知主体的感知进入其主观世界,再到新闻传播主体运用语言、图形、影像等符号进行编码,然后通过媒介进行传播或再传播,最后到达信宿——受众,从而完成由拉斯韦尔所描述的信息传播的“五W”历程。期间不同的社会主体参与了不同的新闻实践活动。
尽管新闻一词的语言符号没有发生变化,但却因主体和语境的不同而改变了它的内涵和外延。下面我们就从历时性的角度,大体按照新闻传播动态过程,列举人们在使用新闻这一概念时几种含义不同的语境:
“在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工作中能够‘发现’新闻才是真功夫”[8];
记者说:“我发现了一个重大新闻”;
“看电视的人会说《新闻联播》里放的东西都是新闻”[9];
观众说:“我看了‘9?11’事件的电视新闻,飞机先撞了南楼”;
“‘新闻变得越来越不像新闻’”[10]。
显然,上述几种语境中“新闻”一词,分别指向了不同的含义:
1.指先于记者感知而存在的“新的、重要的事实”;
2.指新闻认知主体感知到而未被媒体报道的“新的、重要的事实”;
3.指媒体上发表了还未被受众接受的“新的、重要的事实”;
4.媒体发表的被受众接受到的“新的、重要的事实”;
5.句首的“新闻”,是当今媒体上的新闻,而句末的“新闻”是人们心中应然的理想状态的新闻。
从上面新闻一词多种语境含义的在场确认,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为前面那几种歧异的观点找到合理的注脚:它们各自从某一语境出发,阐述了某一新闻范畴的存在。只是不能认同的是:它们都偏狭地强调自己新闻范畴的唯一性,而排斥其它的新闻范畴。由此看来,我们应当建立一种全新的多维新闻定义观。
所以,本文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构建“非对称层级新闻范畴系统”,为上述多种语境中新闻的不同含义,撑起一个新的理论阐释框架。
三、“静态非对称层级新闻范畴系统”
从纵向来说,新闻是一个多层次的范畴系统。新闻是基本层次范畴,它不仅可以作为下位范畴,成为客观事物“信息”这一上位范畴的子系统,而且可以作为上位范畴形成母系统,依新闻传播过程中主体的不同,组成包含本闻、知闻、媒闻、受闻、馈闻诸多下位范畴的子系统。
上位范畴与下位范畴之间、同一层次的范畴与范畴之间,如果从信息相对静止的角度来看,具有信息不对称性,即任何一个范畴的内涵和外延都不与别的范畴完全重合,各个范畴都有自己质的规定性。
比如,处于基本层次范畴的新闻,与处于下位范畴中的任何一个范畴,内涵和外延都是相异的。我们不能把新闻等同于本闻、媒闻、受闻、馈闻中的任何一个。前面所说的有些学者只把媒体传播的新闻、或受众知悉的新闻当作新闻的全部,就是在这一意义上出现了差错。
同样,也不能在同一层次上,把媒闻等同于本闻,或把知闻等同于受闻、馈闻,等等。故而名之曰“静态非对称层级新闻范畴系统”,模型见图1。主体外部世界的客观事物的信息用“O”表示;新闻用“N”表示;非新闻用“-N”表示,即客观事物中不能成为新闻的信息。处于基本层次范畴的新闻“N”,包含了处于子层系统的本闻、知闻、媒闻、受闻、馈闻几个下位范畴。
图1 静态非对称层级新闻范畴系统模型
处于基本层次范畴的“新闻”,定义为“事物变动的重要信息”。从中心词来看,以往的新闻定义,尽管有现象论、事实论、记录论、手段论、报道论、信息论、传播论等说法[11],然而有学者指出:“‘新闻是一种信息’已是新闻学里无须证明的公理。[12]”“不论何种层次、何种具体方式的新闻活动,都首先是一种直接的或间接的信息交流活动”[13]。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可以成为新闻,只有那些特殊的重要的信息才可成为新闻。重要属于价值论范畴,某一事物信息重要与否,必须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来考察。 那么,基本层次范畴的“新闻”的主体是什么?从哲学范畴来看,任何事物的主客关系不是单一的。“主客体关系有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这三种关系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实践关系是认识关系与价值关系的基础”[14]。从上述诸多语境中新闻定义的多维状态之中,可以看出新闻的主客关系是沿着本体论和认识论两极,分别走向了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道路。在本体论一极,社会实践主体借助客观需要的新闻信息与实践客体——客观事物建立了实践关系,走向主体客体化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实践主体,遵循本体论的指向,按照客观事物的规律,运用新闻信息作用于客体世界;在认识论一极,是新闻认识主体与新闻认识客体——客观事物建立了认识关系,走上客体主体化的道路。
因而,事物信息的重要性,在多极化的主体面前,就有了区别。一方面,同一事物信息,在不同的主体面前,它的“重要”性是不同的,此主体与彼主体的“重要”不能等而视之;另一方面,处于上位范畴的新闻,涵盖了子系统中处于下位范畴的各种子新闻的主体,它的主体是泛化的、多元的、包容的,而不是单一的、纯粹的。它在局部上对应了某一主体又不固定于兹;它抽取了各种主体的具体性,是对各种主体的综合和概括。
继之,是不是所有重要的信息都是新闻?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只有发生了变化的客观事物的重要信息才能成为新闻。没有发生变动,即使是客观事物的重要信息,也不能成为新闻。“新闻传播活动是反映事实世界最新变动情况的活动,它的直接任务是说明事实世界的变动情况是什么”,是一种“关于最新事实信息的交流活动”[13]。
从横向来看,新闻子系统的各个范畴,不是孤立的互不相干的,它们是在新闻传播的动态过程中形成的,因而具有这样那样的联系。一方面,不同的语境形成不同的层级,确定了不同范畴的子新闻含义;另一方面,任何一个范畴,又在与其它范畴的信息动态交互中改变了自己的状态。也就是说,不同级的新闻分别以各自的内涵和外延画出了自己的范畴之圆,又与它级范畴的新闻之圆相交重迭,形成有同有异、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交圆范畴系统。
这些范畴之圆从信息动态传播的角度来看,处于不对称的信息耦合态势,自己是“他者”的变化,“他者”又是自己的前身或延伸,它们在信息的交换中,获得了互文性色彩。因而名之曰“动态非对称层级新闻范畴系统”,不同层级范畴可以用不同的模型来表示。
四、动态非对称层级新闻范畴系统
(一)第一级:本闻(用A表示)
本闻,即本体论意义上的新闻,是社会实践主体客观需要的事物变动的重要信息。
首先,本闻作为一种本体论的存在,是先在于新闻认识主体的事物变动的重要信息。正如信息科学家钟义信先生所说的那样,“本体论层次的信息定义”“是该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改变的)方式”[15]。本体论层次的新闻信息,也是如此,它是先在于新闻认知和传播主体的,并不因后者感知、报道与否作为它是否存在的依据。甘惜分“有了事实,有了发生某地最新的重要事件,还不等于有了新闻”[16]的说法,是不妥的。新闻认知或传播主体的缺席,都不能成为本闻不存在的理由。那只能说没有知闻或媒闻,即被人感知的或在媒体发表的新闻报道,而不能说没有新闻,即我们所说的本闻,有如杨保军说的“纯粹的新闻”[10]。
其二、本闻是社会实践主体客观需要的事物变动的重要信息。本体论是关于存在及其本质和规律的学说,“是以追求高层次的客观知识即高层次的真理为己任的”[17],解决的是人和社会的客观需要问题。
所以,从本体论意义上来说,主体的需要是一种客观需要,因为只符合了客观需要的事物,才揭示了事物的本质,体现了事物的规律。
实践主体的需要,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种客观需要,那么符合了实践主体客观需要的信息,就是本体论意义的新闻。所以,本闻是有利于社会实践主体顺应和改造世界的重要信息,是新闻的最佳境界。或者说是认识论新闻的理想状态,也是新闻认知活动的终极目标。
图2 一级本闻交圆模型
“动态非对称层级新闻范畴系统”“一级本闻交圆模型”如图2所示。客观事物“O”包含了新闻“N”与非新闻“—N”;新闻“N”包含了本闻“A”和非本闻“—A”。A是本闻之圆;非本闻“—A”,是新闻中与本闻相对的、哪些不符合社会实践主体客观需要的事物变动的信息。
(二)第二级:知闻(用B表示)
知闻,是认识论意义的新闻,是新闻认知主体感知到的事物变动的重要信息。这一范畴,从狭义来看,一方面,类似有的学者所说的“经验事实”,“是为概念所接受、由主体断定的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的感性呈现,是被知觉到了的‘自在之物’或‘自在之态’”[18]。
它以表象、形象在认知主体的大脑形成痕迹,或者以概念思维的形式保存在自己的抽象意识之中,形成主体的内部语言;另一方面如杨保军所言,“是指还未刊播在特定媒介上,未进入传播状态、传播语境中的新闻文本(或者直接叫做新闻稿件)”[19]。
从广义来看,知闻包括直接感知和间接感知两类。直接感知是新闻认知主体或新闻传播主体通过自己的感官,直接对客观事物所进行的观察、采访、体验;间接感知是新闻接受主体和新闻反馈主体通过媒介、对媒体报道的新闻进行的阅读和理解。
“二级知闻交圆模型”如“图3”所示。B是知闻之圆。
首先,客观世界万事万物是先在于新闻认知主体的客体,新闻认知主体只能部分或大部分地发现本闻,形成感知了本闻信息的本知闻“AB”;
其次,受新闻认知主体感官限制,客体世界必然会留下或多或少未被感知的盲区,在这些盲区中,即便是有本闻,也会埋没在主体的感知之外,湮没无闻,形成非知本闻“—BA";
再次,感知能力的误差和主观的参与,使新闻认知主体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发生错舛,导致将非本闻误为知闻,形成非本知闻“—AB”。
图3 二级知闻交圆模型
(三)第三级:媒闻(用C表示)
媒闻,是新闻传播主体通过媒介传播的事物变动的重要信息。作为新闻“传播活动的手段、方式或载体”的媒介[20],学界过去认为主要是指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而不包括书信、电话、大小字报等载体形成的“小众传播媒介”。难怪许多学者甚至大众化的工具书,都认为新闻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所做的报道。 这一点,在几乎是单向传播、受众状况不明晰、媒介的终端被默认为存在有广大的受众人群的情况下,受众或多或少地具有“被受众”、“被大众”的成份,所谓的大众传播媒介也可以说是“被大众传播媒介”了的媒介。
但在网络、手机等交互新媒体出现之后,我们不应对这种“默认”继续做正确的估计,因为受众的主动选择和反馈,使我们看到了二者界限的变化。
一方面,大众传播媒介会因终端受众的冷落而沦落为小众传播媒介。
另一方面,小众传播媒介也有可能借助技术的力量,僭越大众传播媒介的称号。因此,我们不能僵硬地将一种媒介视为为大众的或小众的,而要从互动传播中、特别是从信息的真正接受中看到真正的“大众”或“小众”。
如果将媒闻研究的视域,仅仅局限在被传统新闻学认定的大众传播媒介,似乎有“刻舟求剑”之嫌。
确定了媒闻经由的媒介,利用媒介进行传播的新闻传播主体就便于确定。
除了报社、电台、电视台、通讯社、网络新闻媒体等新闻机构的采编人员,可以作为制度化的新闻传播主体之外,非新闻机构的社会公众或其它人员,都可以成为民间新闻传播主体。新闻研究者们,有责任呼唤制度和理论的眷顾,为他们在新闻传播主体中确立一席之位。
图4 三级媒闻交圆模型
“三级媒闻交圆模型”用图4表示。C是媒闻之圆;ABC是传播了本知闻的媒闻;—ABC是传播了非本知闻的媒闻;—CAB是媒介未传播的本知闻;—C—AB是媒介未传播的非本知闻。
(四)第四级:受闻(用D表示)
受闻,是新闻接受主体通过媒介接受到的事物变动的重要信息。正如陈卫星所指出的那样,受闻是“受众从媒介上理解的现实”[21]。它不是对媒闻无遗漏、无变形的原样接受,而是负载了受众对媒闻的个性化理解,成了具有个人化色彩的“已闻”。
传统的报纸、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囿于传播技术的限制,受众的结构和状况,几乎被包藏在“黑箱”之中,新闻媒体不甚明了。报纸的寄出、广播电视的播出,即宣告传播过程的“完结”。因而有人遗撼地称之为“半传播”[22]。如今新媒体时代,传播已经由原来的传统媒体主导的卖方市场进入了以受众为主导的买方市场。了解受众的需要,研究受众从媒介传播的媒闻中“受”了什么新闻,从而制作适销对路的新闻产品,不仅是新闻媒体得以立足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传播学、新闻学研究中,一个无须置喙的话题。
“四级受闻交圆模型”如图5所示。D是受闻之圆;“CAD”是受众从媒闻中接受的、反映了本闻信息的受闻;“C—AD”是受众从媒闻中接受的、反映了非本闻信息的受闻;“—D—AC”是受众没有接受到的反映了非本闻信息的媒闻;“—DAC”是受众没有接受到的、反映了本闻信息的媒闻。
图5 四级受闻交圆模型
(五)第五级:馈闻(用E表示)
馈闻,是新闻反馈主体通过媒介传播的反馈受闻的重要信息。受众接受到的媒闻,是社会系统过去的重要情况,表征了此前社会系统运行的反馈信息。也是接受主体所在的系统未来运行的输入信息,也可叫前摄信息或先验信息。接受主体会根据自己系统的控制论目的,利用这一信息来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调节行为的结果,又可以作为反馈信息进入下一轮的信息传播过程。
不过,既往的新闻信息传播过程,无疑是始于新闻感知主体的感知,经于新闻传播主体的传播,而终于新闻接受主体的接受。感知专感知、传播专传播、接受专接受,三者各司其职,几乎泾渭分明。这样的传播阵脚,迫使新闻接受主体,庶几没有参与新闻传播的机会。
然而,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这种僵硬的角色分工被打破了。受众不仅可以直接参与原创新闻的传播,而且可以运用新媒体提供的条件,按照自己的理解,对已接受了的媒体新闻进行加工改制,形成与受闻有关的新的重要信息,然后运用转载、跟帖、评论等形式再传播。这种负载了反馈者强烈的主观意愿的信息便是馈闻。它构成了新闻信息传播整体过程中的又一个结点。它不仅延宕了新闻信息在信道中滞留的时间,而且解开了韦氏“五W”模式的最后环链,揳入一个新的环节,从而抻长了新闻传播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揳入的馈闻是新闻传播过程中的“放大回路”。因为传统媒体即使有少量的反馈信息,但在把关人的控制下,无法产生受众聚合效应。而馈闻则不同,成千上万的受众对受闻的反馈互动,会产生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核聚变效应”。这种核聚变的形式,放大了新闻信息的能量,加剧了社会的变革,成为控制社会系统运行的强势信息。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视察时的讲话中说,“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准确的说,网络不是放大器,而馈闻才是真正的“放大器”。我们把馈闻作为研究对象,是构建和扩张新闻学理论范畴的必然需要,也为改写韦氏传播模式提供了有力的论据,拟名之为“馈闻核聚变理论”。
图6 五级馈闻交圆模型
“五级馈闻交圆模型”用图6来表示。“E”是馈闻之圆,它与其它范畴之圆相交得出:“CAE”是被受众反馈传播的反映了本闻信息的馈闻;“C—AE”是受众反馈传播的反映了非本闻信息的馈闻;“—ECAD”是受众没有反馈传播的、反映了本闻信息的受闻。
综上所述,“非对称层级新闻范畴系统”的提出,统合了各家争执的观点,扩张了新闻范畴,进而再造了新闻学的理论基石。不过,这仅仅是被人称作“黄昏”了的新闻学体系重建的一种奠基设想,至于在此之上的新闻学理论大厦——围绕这些基本范畴,所展开的更深入的研究,还要付出筚路蓝缕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赵振宇.新闻及其时空观辨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2).
[2] 郝雨.陆氏定义与21世纪新闻学发展——从近年的新闻定义之争谈新闻学的创新研究[J].今传媒,2006(7).
[3] 郝雨,何懿.新闻定义批判与新闻本质反思[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4] 孟国治.新闻定义悖论[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4).
[5] 李贤斌.“新闻”定义刍议[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6] 周娟.关于新闻定义的再思考[J].新闻知识,2003(1).
[7] 刘军茹.新闻的定义——从接受者角度思考新闻的基本问题[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2).
[8] 施政.浅议时政报道的新闻性[J].中国广播,2007(6).
[9] 胡钰.新闻定义:历史评析与科学重建[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10] 杨保军.新闻本体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1] 丁伯铨.中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12] 詹杏芳.新闻学中的“信息”概念探析[J].新闻爱好者,2008(8).
[13] 杨保军.论新闻活动的本质[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14] 王玉樑.21世纪价值哲学:从自发到自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5] 钟义信.信息科学原理[M].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6
[16] 甘惜分.新闻理论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
[17] 龚榆.本体论: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18] 芮必峰.新闻与新闻报道[J].新闻大学,2004(2).
[19] 杨保军.新闻活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0] 李彬.大众传播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
[21] 陈卫星.传播的观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2] 刘建明.现代新闻理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