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计划生育科研项目关键性材料的内容
计划生育科研项目关键性材料是指科研项目在实施研究过程中形成积累起来反映科技人员思想、研究方法、成果水平及科技经验等文字材料。内容包括:
1.1 项目申报资料:包括申报书、批准文件等。项目书通常由若干部分组成,包括项目名称、摘要、立项依据、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等,体现项目的技术关键和创新点,反映课题的研究价值。
1.2 原始数据资料:记录实验或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原始数据。包括实验数据、调查表、图片、项目结题报告、会议记录等。
1.3 申报鉴定资料:申报成果所需的材料。包括申报表、成果鉴定证书(或结题证书)、成果转化应用情况、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及其他相关证明等。
1.4 成果证书资料:取得的成果、证书原件等。
2 计划生育科研项目关键性材料归档存在的问题
2.1 科研档案管理体制较为落后。在实施科研管理时,重视检查科研进度,轻视检查科研档案收集情况,对于项目实施初期实行项目负责人立卷制度督促不严,对关键性材料形成初期缺乏足够的重视。
2.2 科研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特别是缺乏鉴别关键性技术材料的知识,难以保证归档材料的质量。项目申报鉴定时间,正是在关键性材料形成的最后阶段,档案的质量不影响申报的结果,得不到科研人员足够的重视,造成部分科研项目档案缺少研制阶段的原始材料。归档时,部分科研人员担心今后利用不方便,有意拖延;有的甚至把核心技术据为私有。
2.3 科研项目归档制度不完善。现有的项目档案管理制度约束的对象是具体的单位,而重大科研项目可能是跨省、市、县、乡多部门、多行业合作承担,由于研究内容多,可分为若干个子项目,某些子项目又可独立成为一项重点项目。管理上有项目总负责人、子课题负责人、具体承担单位的负责人,层层相套,加之研究周期较长、参与人员较多,关键性材料分散在各级项目负责人手中,为统一归档增加了难度。
3 提高关键性材料归档质量的具体措施
3.1 实施项目为纽带的分级管理模式。档案室抓项目组,项目组抓子课题组,子课题组抓科技人员,形成一级抓一级的管理网络化。档案人员负责业务指导,及时掌握项目研究进展动态,针对项目进展的每一个阶段应形成的原始材料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研究活动中原始材料形成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做到科研项目一立项就建立档案,材料一形成就装进档案盒,项目一结束关键性材料基本齐全。
3.2 实施超前管理和控制。从科研项目立项开始,档案人员主动与科研管理部门、科研人员一起仔细阅读该项目的任务书或合同书,将应归档的内容、形成材料的要求等发给各项目组,各项目组可指定专人负责,并与档案室建立联系,以利于各项目组原始材料的收集工作。项目实施过程中,档案人员有针对性地对归档内容进行跟踪指导,按照归档范围,逐一审查接收该项目的归档材料,特别是关键性材料的归档质量,督促其及时归档。最后由三方共同签字确认后,才能接收。接收后,档案管理人员要对形成的档案材料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与科研人员沟通。
3.3 实施档案质量考核。在科研项目完成后,各项目组课题验收、鉴定和申报成果前,档案收集人员将项目形成的全部文件材料送档案室审查,档案人员按照规定进行审核后签字,作为评定研究材料形成的质量依据,进入项目最终考核。根据归档材料的质量评价,对于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档案管理规范,材料齐全的给予奖励,反之批评,责令重新收集归档。
4 提高关键性材料归档质量的效果
4.1 理顺了档案管理机制。项目单位理顺科研管理部门、课题组和档案部门三者关系,保证档案部门的管理权力。针对科研管理部门关心科研项目的申报和鉴定环节、课题组关心课题研制进度和结果、档案管理人员关心研制过程关键性材料能否收集齐全的工作实际,按照项目管理与研制活动规律,三个部门在科研项目材料的形成、收集和保管过程中各司其职。
4.2 加强了各级人员的档案意识。档案部门必须加强档案宣传工作,多种形式宣传、普及档案法规、档案知识,增强科研人员的档案意识,明确档案管理岗位职责,认真落实科研项目归档制度。
4.3 强化了归档环节的质量控制。归档前期,科研档案工作人员应注意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学习掌握一些专业知识,严格归档范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档案人员要积极参与,全程监督;后期要耐心细致地帮助科研人员收集归档材料,科学分类组卷、排列,为日后有效利用提供保障。
计划生育科研项目关键性材料是指科研项目在实施研究过程中形成积累起来反映科技人员思想、研究方法、成果水平及科技经验等文字材料。内容包括:
1.1 项目申报资料:包括申报书、批准文件等。项目书通常由若干部分组成,包括项目名称、摘要、立项依据、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等,体现项目的技术关键和创新点,反映课题的研究价值。
1.2 原始数据资料:记录实验或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原始数据。包括实验数据、调查表、图片、项目结题报告、会议记录等。
1.3 申报鉴定资料:申报成果所需的材料。包括申报表、成果鉴定证书(或结题证书)、成果转化应用情况、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及其他相关证明等。
1.4 成果证书资料:取得的成果、证书原件等。
2 计划生育科研项目关键性材料归档存在的问题
2.1 科研档案管理体制较为落后。在实施科研管理时,重视检查科研进度,轻视检查科研档案收集情况,对于项目实施初期实行项目负责人立卷制度督促不严,对关键性材料形成初期缺乏足够的重视。
2.2 科研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特别是缺乏鉴别关键性技术材料的知识,难以保证归档材料的质量。项目申报鉴定时间,正是在关键性材料形成的最后阶段,档案的质量不影响申报的结果,得不到科研人员足够的重视,造成部分科研项目档案缺少研制阶段的原始材料。归档时,部分科研人员担心今后利用不方便,有意拖延;有的甚至把核心技术据为私有。
2.3 科研项目归档制度不完善。现有的项目档案管理制度约束的对象是具体的单位,而重大科研项目可能是跨省、市、县、乡多部门、多行业合作承担,由于研究内容多,可分为若干个子项目,某些子项目又可独立成为一项重点项目。管理上有项目总负责人、子课题负责人、具体承担单位的负责人,层层相套,加之研究周期较长、参与人员较多,关键性材料分散在各级项目负责人手中,为统一归档增加了难度。
3 提高关键性材料归档质量的具体措施
3.1 实施项目为纽带的分级管理模式。档案室抓项目组,项目组抓子课题组,子课题组抓科技人员,形成一级抓一级的管理网络化。档案人员负责业务指导,及时掌握项目研究进展动态,针对项目进展的每一个阶段应形成的原始材料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研究活动中原始材料形成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做到科研项目一立项就建立档案,材料一形成就装进档案盒,项目一结束关键性材料基本齐全。
3.2 实施超前管理和控制。从科研项目立项开始,档案人员主动与科研管理部门、科研人员一起仔细阅读该项目的任务书或合同书,将应归档的内容、形成材料的要求等发给各项目组,各项目组可指定专人负责,并与档案室建立联系,以利于各项目组原始材料的收集工作。项目实施过程中,档案人员有针对性地对归档内容进行跟踪指导,按照归档范围,逐一审查接收该项目的归档材料,特别是关键性材料的归档质量,督促其及时归档。最后由三方共同签字确认后,才能接收。接收后,档案管理人员要对形成的档案材料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与科研人员沟通。
3.3 实施档案质量考核。在科研项目完成后,各项目组课题验收、鉴定和申报成果前,档案收集人员将项目形成的全部文件材料送档案室审查,档案人员按照规定进行审核后签字,作为评定研究材料形成的质量依据,进入项目最终考核。根据归档材料的质量评价,对于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档案管理规范,材料齐全的给予奖励,反之批评,责令重新收集归档。
4 提高关键性材料归档质量的效果
4.1 理顺了档案管理机制。项目单位理顺科研管理部门、课题组和档案部门三者关系,保证档案部门的管理权力。针对科研管理部门关心科研项目的申报和鉴定环节、课题组关心课题研制进度和结果、档案管理人员关心研制过程关键性材料能否收集齐全的工作实际,按照项目管理与研制活动规律,三个部门在科研项目材料的形成、收集和保管过程中各司其职。
4.2 加强了各级人员的档案意识。档案部门必须加强档案宣传工作,多种形式宣传、普及档案法规、档案知识,增强科研人员的档案意识,明确档案管理岗位职责,认真落实科研项目归档制度。
4.3 强化了归档环节的质量控制。归档前期,科研档案工作人员应注意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学习掌握一些专业知识,严格归档范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档案人员要积极参与,全程监督;后期要耐心细致地帮助科研人员收集归档材料,科学分类组卷、排列,为日后有效利用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