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治疗体会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hao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婴幼儿先天性鼻泪管阻塞(CNLDO)的治疗方法及疗效。

方法

对2009年3月至2014年10月在原州区人民医院就诊的65例(76只眼)婴幼儿CNLDO患儿采用泪囊按摩联合妥布霉素滴眼法、泪道冲洗法和泪道探通术分步进行治疗,按照患儿初始月龄分为:0.5~6个月、7~12个月和13~36个月三个组别,治疗后随访3周分别判定疗效。

结果

泪囊按摩、泪道冲洗和泪道探通治愈率分别为13.16% (10/76)、74.24% (49/66)和52.94% (9/17)。0.5~6个月、7~12个月和13~36个月组治愈率分别为92.26% (47/51)、87.50% (14/16)和77.78% (7/9),总治愈率89.47% (68/76),无效10.53% (8/76)。

结论

婴幼儿CNLDO应先行泪囊按摩治疗,早期泪道冲洗疗效最好,泪道探通术是良好的补充。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联合羊膜植入治疗难治性上泪道阻塞的效果。方法对2007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河南省南阳市眼科医院接受Nd :YAG激光联合羊膜植入的18例(18只眼)难治性上泪道阻塞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泪道冲洗通畅,泪溢症状消失确定为治疗成功。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30.6月(8~53月)。最后随访时,有效率达到88.9% (16/18)。术中和术后无严重的并
期刊
目的研究亚甲蓝兔晶状体前囊膜染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动物实验研究。分别用0.1%、0.2%、0.5%和1.0%亚甲蓝对兔晶状体前囊膜染色,染色时间为10 s,观察亚甲蓝囊膜染色的效果,确定亚甲蓝囊膜染色的最低有效浓度,并与台盼蓝染色进行对比;并观察最低有效浓度及以上浓度的亚甲蓝染色10 s、30 s和60 s兔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和结构的变化。结果0.2%及其以上浓度的亚甲蓝染色10 s、30 s和
目的对比研究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Ahmed青光眼阀植入与单纯Ahmed青光眼阀植入对眼压控制及视力恢复的效果。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3年1~12月至2014年3~5月在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纳入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药联合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的1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共10只眼为试验组,纳入单纯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的1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共10只眼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矫正先天性上睑下垂简单、无损伤、效果好的手术方式。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在武汉爱尔眼科医院应用穹窿悬韧带前徙矫正先天性上睑下垂74例,其中男33例,女41例,年龄2~60(平均16.5岁),单眼50例,双眼24例。全麻或局麻下,按标记的重睑线切开眼睑皮肤,打开眶膈,在提上睑肌复合体与结膜间向上穹窿分离,找到隙间筋膜鞘即穹窿悬韧带后,将其用缝线固定于睑板前表面,依眼睑位置,调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4年4~10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4例(27只眼),分为A组(房角粘连180°~270°)16只眼;B组(房角粘连270°~360°)11只眼,均采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观察两组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房角变化以及降眼压药物使用情况的变化,随访3个月。结
泪腺肿瘤在眼眶占位性病变中比较常见,但分类比较复杂,病因不明确,近年发病率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其中的上皮性肿瘤还具有明显组织学变异、复发和转移的特性。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以往部分诊断为泪腺炎性假瘤的诊断修正为IgG4相关性眼眶病,因此有必要对该类肿瘤加强进一步研究。文中对近年泪腺肿瘤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影像学和治疗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目的分析儿童Trapdoor眼眶骨折特殊性及治疗方法,为临床诊治积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4年7月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确诊为儿童Trapdoor眼眶骨折23例患者资料,采用结膜切口入路行眼眶骨折整复术,根据骨缺损面积,16例植入可吸收材料,7例未使用修复材料,记录患儿手术前后视功能、复视、眼球运动情况、眼球突出度以及行眼眶CT扫描,术后规律眼肌训练,随访6个月。
期刊
目的观察和分析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四平市中心医院眼科诊治的82例(86只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不同程度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形态变化、视野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86只眼术前经降眼压治疗后眼压控制在(20.3±7.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