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提问方式,让学生在精彩的问题中创新思维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ylorgil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中利用有效的提问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还能最大限度地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力度,更能让学生在大量的问题思考中锻炼自身创新思维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在“生本教学”的基础之上,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丰富提问方式的手段开展引导式教学,让学生在更多丰富、精彩的问题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问方式;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12-009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2.044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下称《新课标》)中提出:“小学数学教学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应在不断的实践创新活动中提高自身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从《新课标》的这一基本要求中可以看出,对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要求有了一些变化——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还要求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开展各种创新活动,为更好地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提问特点分析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通过提问不仅能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还能让学生时刻跟随教师的思路开展相关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经常会以提问的方式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师的提问方式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缺乏层次性
   通常情况下,教师的提问往往只有一层,相对来说比较单一,解决问题的方式缺乏层次性。如果学生能将问题回答出来,教师就会给予积极的评价。相反,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或者回答错误,教师往往会采取请别的学生回答或者给予不好的评价来对待学生。这种缺乏层次性的提问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信心的养成,更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二)缺乏引导性
   正如前面所说,当教师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时,学生如果回答不出来具体的答案,那么教师往往不会让学生继续思考,而是将机会留给其他的学生。在具体的提问过程中缺乏相对应的引导,也没有有意识地通过降低问题难度的方式引导学生独自找到问题的答案。
   (三)缺乏个性化
   就小学生本身而言具有一定的个性差异化,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对知识的接受或掌握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在相同的问题下学生的反应各不相同。有的学生能更加轻松地回答出教师提出的某一方面的问题,但有的学生则需要教师换另外一种形式进行提问才能回答出来。因此,教师如果采用相同的提问方式展开提问活动,缺乏个性化的设计与处理,是很难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
   二、小学数学课堂高效提问策略分析
   通过前面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的提问方式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如果不能及时地针对这些问题作出一些改变,就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也无法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此,教师应从丰富提问方式的角度出发对自己的提问进行“再设计”。
   (一)提层次性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找到答案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富有层次性的问题让学生展开相关的回答。为了更好地保证问题的有效性,教师应在课下将要提出的问题设计好,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记录在备课本上。在具体的提问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有选择性地提出其中的某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当发现学生无法回答这一问题时,教师可以围绕这一问题从之前设计的一些简单的问题中出发开展二次提问,引导学生逐步思考并回答出问题的答案。当学生能够轻松地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时,教师可以从之前设计的更高层次的问题中提出一些进阶问题,鼓励学生在更高的练习题目中开展创新活动,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形成。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多边形的面积”相关知识时,教师设计了如下问题:“(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高为4cm,宽为6cm,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高为4cm,宽为3cm。若将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四倍,高缩小2倍,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放大/缩小/不变)。(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4倍,高缩小2倍,则面积(放大/缩小/不变);如果它的底缩小3倍,高扩大3倍,则面积(放大/缩小/不变)。”在这道题目中,教师可以先选择第三道来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没有回答出来问题的答案,则按照“2-1”的顺序依次引导学生开展相关学习,引导学生在不断的进阶活动中理解所学知识。
   (二)提触发式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教师应提出一些触发式的问题,努力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所谓触发式问题是指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利用知识间的矛盾设置思维障碍,刺激学生思考,触动其对新知的探索欲望,从而主动发出对未知数学知識的疑问。这种提问方式比较适合在讲授新知识时使用。当教师需要运用旧知识导出新知识时,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提出一些触发式问题,让学生在回顾旧知识的同时通过自我思考,在反思或对比的过程中把握所学知识的具体内容,从而提升学生对于新旧知识的理解程度,激发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探索欲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小数的除法”相关知识时,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提到小数运算,我们已经学过哪几种运算方式?”学生:“加法、减法、乘法。”教师:“整数运算呢?”学生:“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教师:“也就是说小数我们还有除法没有学,但是我们已经学过小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大家能不能发现它们与整数运算之间的关系?”通过提出这种触发式问题,激发学生尝试对“小数除法计算”的欲望。随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几道具有代表性的“小数除法题目”让学生开展研究,鼓励学生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创新思维。    在对这一问题展开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寻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切合点,并通过放大切合点的方式将这一问题背后更多的内容融入到实际环节之中,鼓励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加强自身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探索欲望。同时,当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提问回答出答案后,教师还应采用更深层次的探讨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相关交流,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提实验型问题,引导学生加强创新意识
   教师应提出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动手开展实践活动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由于数学本身属于一门抽象的知识,需要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更加直观地感受这些数学知识本身的科学系和逻辑性。但是,就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情况来看,部分教师缺乏引导学生开展实验的意识。第一,认为开展实验会浪费课堂教学时间,因此往往会通过演示或一带而过的方式讲实验内容“过掉”。第二,缺乏通过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相关学习的意识,不认为学生通过实验能提高某一方面的能力。而在数学教学中提出一些实验型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开展相关的数学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在实验中验证自己的某一观点,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围绕实验内容设计出更多新的实验环节。为此,教师应尝试提出一些实验型的问题,将实验内容与教学内容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并通过创设悬念、自主设计道具等方式让学生开展相关实验活动。
   例如,在教学“图形的运动(三)”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在黑板上给学生画出来一个十分复杂的图形,然后在下面绘制了几个不同旋转角度后形成的新图形,让学生尝试辨认每个图形分别是在原来图形的基础上旋转多少度后形成的。面对这一问题,由于图形内容比较复杂,加上表面有很多不同的图案,使得学生辨认起来比较困难。为此,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你们看不出来的话,是否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将题目解答出来?”在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后,学生就可以围绕这一问题展开实验,选择纸张、木棍、尺子等相关工具制作成不同道具,进而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提合作性問题,引导学生实现共同成长
   教师应提出一些合作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更好地开展一些互动性活动。对于数学这样一个抽象性要求极高的学科来说,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相关学习活动不仅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让学生在互相合作的过程中实现取长补短,对更好地激发学生合作过程中的创新思维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合作性问题的方式开展相关教学。第一,这一类型的问题适合在新知识讲授完提出。当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教师提出这种合作性的问题有助于学生之间展开深度的交流,通过交流更好地提升对新知识的把握程度。第二,合作性问题必须与合作性任务结合在一起,通过让学生在接受教师提出的问题后开展一系列实践性的合作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结语
   总之,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有效的提问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开展创新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式。长期以来,尽管课堂提问一直都是教师实现与学生互动的主要途径之一,很多学生也在反复的问题回答过程中提升对所学知识的整体把握程度。然而由于教师提出的问题缺乏层次性、缺乏个性化、缺乏引导性等问题,导致很多学生无法真正在教师的提问中实现自身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大量的思考问题过程中提高自身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应丰富自己的提问方式,通过提出层次性问题、触发式问题、实验型问题、合作性问题等更多形式的问题让学生展开相关的思考,鼓励学生在不断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寻求更多可以创新的途径,从而真正达到《新课标》对于小学生“创新意识”提升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林锦霞.面向学生发问能力培养的小学数学提问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育研究,2016(10).
  [2]马春燕.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9(29).
  [3]李晓文.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馈中的问题及对策[J].好家长,2017(3).
  [责任编辑 杜建立]
其他文献
摘 要:以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小学语文教学,不但可以拓宽学生视野,挖掘学生潜力,还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和内涵,拓宽教学的外延,革新教学模式,从而综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推动语文教学的改革。本文首先客观分析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作用以及整合的原则,进而分析原因,探究新途径和新方法,并在实践中摸索经验,寻找对策,以期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中
期刊
摘 要:影视艺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现代化手段,以其生动化、情景化、跨时空的特点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红色经典影视作品走进初中校园,作为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强化青少年语文学习的方式,仍处于不完善的摸索阶段。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经典影视作品在教育教学中的经验,结合“拟态环境”“建构主义”等多元化理论体系,尝试提出初中语文红色经典影视作品的辅助教学模式,让其与初中语文课堂有机融合,促进红色经典影视作品在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新课标的要求,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入手开展教学,结合创新观念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主动意识引导下深入学习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还要加强对他们的评价,让他们在多元化评价方式的激励下积极学习,在多种情境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获得深刻感悟,让语文课堂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充满活力,打造高效的创新教学。  关键词:小学
期刊
摘 要:管理文秘课程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一门应用性强的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实践性较强,而教学实践环节又相对缺乏,决定了课程在教学设计上有较高要求。基于此,依照教学大纲对课程教学内容、形式、考核等进行再设计,并进行有益尝试,通过实施后学生评价,对此次教学设计进行探讨与反思,旨在完善课程教学体系的同时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管理文秘课程教学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经验。  关键词:管理文秘;教学设计
期刊
摘 要:在初中教学阶段,生物是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也是教师为学生打下坚实生物基础的敲门砖。这对教师的备课和组织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我们主张目标化备课,简约化组织,合理设计生物课堂教学内容,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促使学生在生物课堂得到实际的收获和提高,从而收获满意的教学成果。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合理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
期刊
摘 要:在生物课程改革试验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对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同时也是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主动学习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只有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才能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才更有利于激发其学习的内在需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并进一步在参与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参与式学习;初中生物;快乐学习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一个关于生师比评价的数学模型,对案例高职(专科)学校生师比进行了评价。本评价模型可进行相关高校某学科情况的评估等,对具有最佳值指标相关问题评价有较大的实用性。本文是纵向通过生师比评价讨论某高校自身发展中的相关问题。通过生师比评价模型进行分析,可理性地确定学校发展的优化师生规模。  关键词:数学模型;生师比评价;高职(专科)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今教育方式变得多种多样,从原来的理论式教学逐步扩展到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式教学。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还进行实验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进学生的思维创造力。虽然实验教学已经逐渐引入小学数学课堂当中,但是由于还处于初级阶段,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并不重视实验教学,所以实验教学现在还面临很多的问题要解决,因此要加大小学数学教师对数学实验的重视。  关键词:小学
期刊
摘 要:亲子任务是家园共育的纽带,是幼儿园教育的延续。近年来在幼儿园中广为开展,在发挥其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文章以徐州市区A幼儿园为例,通过深入地调查、访谈,了解亲子任务开展情况,分析亲子任务在家园共育中的作用及存在的不足,从任务目的、任务沟通、任务评价、任务时间等方面进行优化改进,以达到提升家园共育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亲子任务;面临问题;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渐推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关注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而想象力便是其中较为突出的能力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是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需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设良好的环境,让他们的想象力在系统、科学的教学活动中得到提升,为今后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本文主要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性、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想
期刊